第51章 背誓約亂戰爭鷸蚌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A+A-


    卻說一連朔日,陳留看似安靜,實則早已暗潮洶湧。
    荀攸自許了趙季大事,便隻安心留於府中。隻讓心腹暗中行事,召集士族城中舊部,以為約定午夜所用。
    眼看約期將至,一人便來回報。
    荀攸見了,非是旁者,正是之前鬼陰山一戰因為散亂走失、從此沒有了下落的虎侯許褚。
    原來自從那日許褚與曹仁兵敗走散,暗中竟尋到了荀攸。
    畢竟許褚雖為武將,卻是祖籍樵郡人氏。樵郡隸屬河南,本為潁川士族所轄。
    之前許褚投身曹操,隻因曹操厚待潁川以及兗州士族。如今曹操亡故,潁川、兗州兩隻士族在曹軍麾下各自為政。
    許褚因此暗許荀攸門下,名為曹仁、夏侯惇部將,實則卻以荀攸馬首是瞻。
    荀攸唯恐早晚與曹仁鬧僵,便留後手。隻暗中收了許褚做了門客,同時封鎖消息,並不讓外人知道此事。
    今番既與趙季達成共識,召集城中舊部之事,自然也要交給值得信任的人。
    許褚既是舊將,又是潁川人。而且身在軍中多年,頗有威望。讓他來做此事,自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眼看許褚到來,荀攸便問道:“諸事辦理得如何?”
    許褚拱手道:“先生放心,諸事都已經安排妥當。隻待約期一到,便當從中起勢。應了趙將軍入城不說,彼此共相策應,定讓那曹仁等輩無路可逃。”
    荀攸許諾,這才放心讓許褚退下。
    轉眼之間,約定之期到了。
    荀攸借助許褚暗中操作,依照和趙季的約定拿下陳留北城門。之後城頭舉火為好,而外麵也隨即舉火作為響應。
    雙方約定俗成,荀攸之間外麵火光影影綽綽,自詡趙季已經率兵來了。心中欣喜之餘,便將城門大開,親自迎接趙季。
    誰想對方人馬雖然浮現,大道旗卻清晰寫著曹軍旗號。
    荀攸驚了,正不解之間,但見一騎直接從這隊人馬中殺出。非是旁人,竟是虎豹騎首領曹純。
    曹純但見荀攸,便自震怒嗬斥道:“你這匹夫,安敢與敵軍通謀、害我曹家?如今事敗,尚不下馬就俘,更待何時?”
    荀攸大驚失色,卻不知曹純為何竟在這裏。
    況且明明雙方約定,密信早有傳達。照理說,舉火為號互為響應這件事應該就隻有趙季隻道才對。怎麽如今偏偏不見趙季,反倒迎了城內曹軍在外。
    他哪裏知道,趙季明著與他合作,實際早就在暗中將他賣了。
    收了荀攸的書信,趙季立即密信傳命李二。
    李二本名李祿,字硯彰。收了趙季書信後,便按照趙季書信中的意思。將荀攸之前寫給趙季的書信,秘密送到曹仁府中。
    曹仁得了書信,大驚失色。
    慌亂之中,便找曹純商議。
    曹純道:“事情未明,幸得細作獲此消息。不如權且隻道不知,且看那匹夫屆時如何行事。若當真舉兵,屆時你我兄弟合力,絞殺此賊卻也不在話下。”
    曹仁因此許諾,竟然也在暗中籌謀。
    隻讓曹純秘密率軍到了城外,以信中號令佯裝趙季接應兵到。自己卻在城內,暗中觀察著一切。
    待等時辰到達,荀攸果然謀反。曹純這才殺出,直接驚了荀攸。
    眼看事情暴露,荀攸自知被捉隻有死路一條。更兼曹家敗亡,自己就算再度歸了曹家,日後又有什麽前途。
    與其坐等受死,倒不如自己謀得出路。
    荀攸心意已決,便拔劍喝道:“既然謀計不成,唯有死戰。”
    言畢方要令眾人與曹純正麵拚殺,忽然自己後軍竟自潰散。原來是城內曹仁見了曹純外麵舉事,此番也配合著二人之前擬定的計劃,盡起城內之兵前來夾擊荀攸。
    一瞬間,荀攸內外受困,隻能死戰。
    然而形勢如此不利,更何況士族之兵原本也沒料想到此。
    突然應戰,自是錯不及防。
    期間荀攸雖為謀士,畢竟不善臨戰應敵。隻想倚仗著趙季,卻不知為什麽突然來了曹兵,卻如何是曹家二將的對手。
    雙方因此一番鏖戰,結果可想而知。
    士族大軍,被曹兵前後合圍。若非許褚率軍及時趕到,救下了荀攸。隻怕今番一戰,荀攸自也難逃劫數。
    眼看情勢如此,荀攸又突圍不得。隻得隨了許褚,殺出重圍之餘,便與曹軍到城內展開激烈巷戰。
    以此利用地利之便,抗擊曹家虎豹鐵騎衝陣。
    騎兵但遇巷戰,迫於地利壓力,威力竟遭銳減。士族之兵借此機會謀得反攻時機,更兼荀攸謀略通達。
    他一麵應對曹家二將,另一麵也讓許褚將城內士族所有能用上的人全都派上戰場。
    雙方再度交鋒,城內瞬間一片屍山血海、白骨如林。
    期間大火起蕩,喊殺之聲不絕於耳。
    曹家二將雖然悍勇,畢竟兵少。
    城內但凡新募軍勇,多半源於荀攸士族號召。荀攸見戰不過曹家二將,便以自身士族威望號召兩軍。
    一時間曹家麾下兵卒,除了虎豹騎與曹家本來親衛,竟有將近一半陣前倒戈。
    原本的一致對外,情勢也在瞬息急轉直下。
    混戰之中,許褚憑借己身悍勇力鬥曹家二將。
    二人指揮雖然得法,然而論及勇猛如何是那虎侯的對手。縱然合力夾擊,亦被許褚撼退。
    曹仁眼看許褚勇猛萬夫莫敵,便與曹純道:“許褚那廝勇烈,我二人絕非是他對手。目下之計,唯有放了彰兒出來,方可與敵。”
    曹純許諾,便率一軍突圍,前往關押了曹彰的監獄。
    待到獄中,果然見了曹彰。
    曹彰不解,問道:“今夜城內,何故這般喧嘩?”
    曹純歎道:“都是叔父糊塗,不聽你的諫言。若早殺了荀攸,不致釀成如今大禍。”
    曹彰聞言,雖然並未知道詳細的始末,但也了然了目下荀攸已經謀叛的事實。如今他困頓獄中數日,兩個叔父倒是沒少在期間看望過自己。
    畢竟將他下獄,也是無奈之舉。本想息事寧人,卻不料荀攸最終還是反了。
    曹彰震怒道:“待我殺將出去,定將那匹夫碎裂活剝。”
    曹純道:“彼軍有我昔日舊將許褚,勇猛無比。我與你曹仁叔父,全都遮攔不住。眼下唯有你,方可與敵。子文若去,需當小心提防才是。”
    於是放了曹彰,叔侄攜手直接出了牢獄。
    沒想到剛到牢獄門口,竟又遭到了士族荀攸的阻擊。
    畢竟二將不敵許褚,紛紛敗退下去。荀攸城中尋覓,卻不見二曹蹤影。心中一震,突然想到曹彰。
    以此料算,二人為了應對許褚,八成此番是去到監獄釋放曹彰去了。
    心想若是曹彰出獄,隻恐戰事又要逆轉。
    於是隻將戰場交給許褚,自己卻帶了一哨人馬,轉頭朝著監獄這邊趕來。恰逢到此,果然望見了從監獄裏出逃來的叔侄二人。
    曹彰見了荀攸,可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
    一時間也顧不得那麽許多,隻從身邊軍卒手裏搶了長矛,便是隻身朝著荀攸趕去。荀攸見了,也不和曹彰交戰,立即撤軍向後。
    曹彰憤恨,不肯便舍。正要追趕,不想卻被身邊曹純一把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