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傳流言叔侄惹疑怨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曹仁的心情很不好,並不是因為曹彰數日的挑戰,呂布軍的堅守不出。而是市井傳言,使得陳留城內的軍心不穩、惶惶不安。
如今不知從哪裏傳出的流言,居然直指郭嘉去世的消息。
城中近日議論紛紛,而且流言的蔓延速度,簡直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究竟是誰將消息散布出去的?”
曹仁聚將,大怒斥責。
席間幾名骨幹,此時全都麵麵相覷,一臉茫然般的形如死灰。
畢竟這件事情,對外之前並沒有公布。而流言的突然迭起,更是毫無征兆。如今無論是城內的兵卒還是民眾,全都因此七嘴八舌、競相傳頌。
畢竟郭嘉身兼鬼謀稱號,算得上曹軍內數一數二的大人物。
他的離世,直接影響了全軍的士氣。同時也讓一路追隨曹家的民眾,此時也開始變得左右搖擺不定了起來。
“眼下之勢,應該是想辦法盡快遏製流言的走向。一旦擴張,後果不堪設想。若隻是尋常問責,無疑已經毫無意義了。”
荀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曹仁卻忍不住不屑冷笑。
“辟謠?你說的倒是簡單。怎麽辟,人都死了,你讓我哪裏再找個郭奉孝的?”
曹仁一聲喝問,堵得荀攸當堂語塞、啞口無言。
曹彰一臉陰沉,隻道:“知此事者,也就我們幾人。如今流言散布於城內市井,隻怕是我們之中有人故意掀起矛盾。此番流言是小,隻恐通敵才是大事。”
曹仁沉吟道:“我所以擔心的,也正是因為這個。此事外麵的敵人都不知道,如果不是自己人做得,試問還哪裏會有旁人?究竟是誰,做下這等荒唐事。早早承認了,也免得旁人一並吃罪。”
曹彰道:“在座多為曹氏親族,若為此事,豈非有意掣肘。對人對己,試問又有什麽好處?”
他言盡於此,自是有意所指。
荀攸開始就聽的出來,隻是礙於麵子不好反駁。誰想自己屢番忍讓,這曹彰竟是憑借年輕無知,越發傷人無度。
試想在場四人,曹仁、曹彰、曹純以及自己。除了自己之外,剩下的都是曹姓宗族。那曹彰言辭犀利,此番不是在說自己,卻是指誰。
荀攸因此再也受不得這曹彰的侮辱,憤然起身道:“曹將軍,我敬你是曹公之子,因此對你素來禮敬有佳。如今事情都沒有查的清楚,何故就要這般妄下結論?”
曹彰冷笑道:“大將軍召了我等來,隻問事故。我也不過就事論事罷了,荀軍師為何如此在意此事?莫不是自家做了好事,如今隻怕東窗事發,偏偏心中有鬼不成?”
“你……”
荀攸震怒,隻氣得顏色更變。然而麵對曹彰的反問,竟又不知作何言辭。
曹純見了,忙來勸慰,言道:“事情還沒有查清楚,休得自家人起了爭端才好。便是有誰無意間泄露了消息,未必就是通敵的罪證。此事還需詳查,豈可錯冤了好人。”
言畢拍了拍荀攸肩膀,又以目光暗示曹仁。
曹仁會意,輕輕點頭,也覺得荀攸不太可能。畢竟這幾日為了防止荀攸有變,時刻都派人在暗中監視了他。
荀攸也是老實,竟當真沒有與什麽人私會過。
每日除了例行的商榷,便是家中閑坐,並無其他。
又見曹純出來勸慰,也覺得事情沒有查清楚之前,不能在內部掀起爭端。故而歎了口氣,和聲道:“此事我自會查的清楚,今番召請諸位,隻讓你們小心一些。我軍外部還會虎狼作祟,城內不可再有爭端了。”
言畢揮了揮手,便散眾人而去。
方退眾人,曹純便又複歸。眼看之前曹仁態度,曹純便知曹仁有話藏在心裏,並沒有完全說得清楚。
如今複回見了曹仁,就是想徹底問清楚其中的事故。
曹仁見是曹純詢問,也便不再隱瞞,言道:“郭奉孝之死,隻有你我與子文、荀攸四人知道。照理說,我不該懷疑自家人。不過以子文的性格,便是不會親自泄露,隻怕未必不會在自家府中多嘴多舌了些。更兼他為人義氣好爽,平時多有三五朋友。若吃醉了酒胡亂說了,想必也有這個可能性。”
曹純點頭,言道:“子文畢竟年少,比不得我等城府。若是他還好,畢竟沒有什麽別的心思。此事說了也就說了,並不防事。隻恐是那荀攸,事情便是大了些。”
曹仁道:“此事你盡管放心,我早就暗中派人,緊盯著他的。”
曹純了然,隻道:“似如此,那倒是好了。”
曹仁點頭,卻歎道:“雖然如此,畢竟是軍機大事。子文縱然年少,亦不可縱容過度。你我雖然都是他的叔父,我這輩分畢竟與他隔著親戚。不似是你,本為主公的親弟弟。”
一句話,曹純立即明白了曹仁的意思,隻道:“似如此,我當代替大將軍勸說他。”
曹仁感激,囑托道:“此事尺度把握,還需謹慎。畢竟子文年輕,更兼性烈。隻恐說得深了,便要適得其反。”
曹純道:“兄長放心,弟自有斟酌便了。”
曹仁許諾,這才讓曹純退了下去。
曹純既去,便來見了曹彰。雖然言語謹慎,但事情還是要說清楚的。盡管說得含沙射影,但曹彰卻也聽得明白曹純的意思。
讓曹彰萬沒想到,曹純和曹仁兩個自家叔父,居然將此事懷疑到了自己的頭上。
曹彰因此心中震怒,卻當著曹純的麵又不敢宣泄。
隻待曹純去後,竟是一番大發雷霆。發泄過後,又感心中幽悶。便約了平日裏的一群狐朋狗友,一起取道城中教樂坊消遣。
卻說這群狐朋狗友之中,便有一人名喚李二。明著是個潑皮混混,實則身份卻是滿寵安插在陳留城中的校事府暗人細作。
平日裏專好結交權貴,以此謀得大量情報消息。
席間曹彰酒醉,便將心中幽悶的事故向眾人道了個詳盡。
李二見有機可乘,便與曹彰道:“公子受了如此屈辱,便是我等也受牽連。依我看,卻是那荀攸做了好事。偏偏大將軍礙於他的身份不查,竟讓公子無端頂罪。想公子一世英雄,豈能受此不白之冤。”
曹彰道:“我亦知是那荀攸做的,奈何苦無證據。”
李二道:“證據不搜,如何能有。我看那荀攸近來老實,卻為府中買辦了不少的東西。偏偏自己不去,隻讓各個商家送了貨物到了府中。想必府中有鬼,他隻不能暫離罷了。”
曹彰聞言,一瞬間來了興趣,隻道:“我有意查清此事,奈何匹夫總是在家。若無故去了他家搜尋,反倒鬧出事端來。似如此,卻是如之奈何?”
李二大笑道:“此等事,有何難處。我有一計,既可到那匹夫家中查個詳細。便是搜得證據不到,亦不會牽連到了公子身上。”
曹彰驚喜,便詢問李二具體作何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