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納高論雷行克鄴郡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A+A-


    眼看趙季如此,諸將全都驚呆了。如今麵麵相覷,竟是不知趙季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張郃也不知個具體,如今看著趙季竟是愣在了當場。
    趙季也不多說,直接吩咐讓軍士還了張郃的兵器給他,這才說話道:“似如此,將軍隨時都可自去。我自送將軍川資路費,許你過江而去如何?”
    張郃怒道:“你如此做,豈非有意羞辱了我。縱然今番兩次將我擒獲,如何便能知道我日後沒有勝過你的機會?”
    趙季搖頭,歎道:“我敬將軍之才,豈能有意羞辱。張將軍之名,趙季神馳已久。恨不能將你收入麾下,從此與將軍共圖大事。隻是將軍節烈,不肯就俘。我隻恐害了將軍,隻得含恨將你放走。隻盼將軍歸後,需當對那袁紹多加提防。此人雖為士族翹楚,畢竟本性多疑。將軍兩番敗績,隻恐便是歸了見他,也未必能夠相容。將軍既不願投我,但以我的愚見,不如棄了袁紹去投別人。我不忍傷害將軍,亦不願看到將軍一腔節烈,最終竟也難逃那袁紹的毒手。”
    一語言出,可謂雙關。
    既表達了自己對於張郃的仰慕,竟還道出了張郃複歸袁紹的命運。
    張郃聞言,隻當即身體打了個寒戰。
    試想趙季所言,豈非正是道理所在。
    前番自己敗給了趙季,已經受到了袁紹的嚴重苛責。若非當下他正在邊界與那公孫瓚鏖戰,如何卻能輕饒了自己。
    因此責備之餘,又許了自己數萬重兵。
    隻盼著自己能夠駐守北岸,防止後方的趙季趁勢前來。然而如今態勢,自己竟是又敗給了趙季。
    非但數萬精兵盡喪黃河做了魚蝦,便是北岸大營也都丟了。
    便是趙季此時肯放了自己歸去,自己若是見了袁紹,當真還能謀得一條生路的麽?
    張郃因此一臉陰沉,而趙季則早已看出張郃的心意。
    眼看時機到了,趙季便讓人取了一副厚實的錦袍過來。眼看呆立在原地的張郃,竟是為他親自披在身上。
    張郃醒覺,竟見趙季對於自己滿臉至誠般個關切,心中的決然也如冰雪逢春般的逐漸化開。
    趙季歎了口氣,柔聲道:“此去天寒,還請將軍保重身體。隻怪我趙季福薄,不能與將軍共圖大事。”
    一語言出,張郃不覺動容。當即下拜,叩首道:“虎帥對我,不想如此恩重。若是虎帥不棄,今番末將願意歸降。從此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
    趙季聞言大喜,急忙雙手攙扶起了張郃,笑道:“我得儁乂,大事成矣。”
    當即命人便在營中擺宴,為張郃接風洗塵。對於趙雲等有功將士,更是予以厚賞,自然不在話下。
    不想宴席還未擺上,北岸竟又傳來了捷報。
    竟是程昱帶著關羽,徹底攻下了袁軍的北岸本寨。降了敵軍數千,期間截獲的糧草輜重等物,竟是不計其數。
    趙季聞訊大喜,隻將書信展與眾人看。
    眾人歡騰,無不雀躍。
    滿寵見勢,便與趙季道:“如今袁軍兵敗,北地通路已經疏通。正所謂兵貴神速,虎帥當於此時迅速渡河而去。斷然不可被眼前功勳所迷,若稍遲疑,隻恐事態有變。”
    趙季頓悟,便與諸將道:“似如此,我大軍當即可起行。且等到了北岸,一並慶功不遲。”
    諸將許諾,當即籌備。
    趙季因此一麵發書兗州,去向呂布報捷。另一麵便帶著張郃、趙雲諸將,留下李祿守住孟津,便來與關羽、程昱北岸會合。
    既到北岸,趙季便依事先許諾厚賞諸將。
    程昱隨即送上奏報,奪取北岸可謂順利。趁著敵軍不備兵少,卻是拿下大寨不費吹灰之力。隻是守將高覽趁亂不見了蹤影,疑似走脫。
    趙季不以為意,便問張郃道:“我軍初到河北,萬事都不熟悉。將軍久在袁紹軍中,自知袁紹軍中要務。不知今番我軍奇襲袁紹後方,率先卻當如何用兵?”
    張郃拱手道:“我受虎帥厚恩,不敢隱瞞。隻以某愚見看來,我軍此番當趁著消息還沒有徹底讓那袁紹知道,再占得一塊先機才是。”
    趙季了然,應道:“似如此,願聞其詳。”
    張郃點頭,便讓人取了河北地圖攤在了桌子上,言道:“此去不遠,便是鄴城。此地錢糧豐足,前番我起兵聚將之地,便在此處。更兼此地城郭堅固,又是袁紹後方的屯糧之地。我軍若能去的此城,一來養兵、二來固守、三來也可一戰震懾袁紹無疑。”
    趙季蹙眉道:“既是如此要地,隻恐袁紹早有重兵把守。我軍雖然取勝,畢竟久戰疲憊。縱然想要奪取鄴城,隻恐不能立克。”
    張郃道:“虎帥不必憂心,我已有妙計。今番奪下鄴郡,便在反掌之間。”
    言畢,竟是和趙季與諸將說了個詳細。
    趙季聞言大喜,笑道:“此計若成,將軍堪為此戰第一大功臣。”
    張郃拜首道:“末將受虎帥厚恩,隻恨歸降來遲。今番便以此鄴郡堅城,當做末將遲來送給虎帥的覲見之禮。”
    趙季歡喜,不禁緊握張郃之手,激動道:“這番大禮,卻是厚重如是。”
    於是當即許諾,自然不在話下。
    卻說袁紹這邊,自與公孫瓚在邊界近來交戰甚急。原本雙方互為軒輊,竟是彼此相持不下。不曾想到,近來卻得一番暗報,卻是讓袁紹抓住了公孫瓚的軟肋。
    一番奇襲,竟自切斷了公孫瓚後方供給前線的糧道。
    由此一來,彼此勢均力敵的天平陡然發生了轉變。而接下來的幾番鏖戰,竟都以袁紹提前截獲了公孫瓚軍中的消息而大獲全勝。
    袁紹因此歡喜,誓要一舉趁著優勢覆滅公孫瓚。
    奈何公孫瓚雖然遭敗,卻終究身邊還有享譽天下的白馬義從極為悍勇。此軍為胡漢混雜,善於奔襲騎射。
    袁紹幾次設伏,最終都被這一支戰力彪悍的軍隊救下了公孫瓚的性命。
    如今公孫瓚深溝高壘,竟是據守不出。而原本被自己切斷的後方糧道,竟也在公孫瓚多日的修複之下逐漸打通了開來。
    眼看情勢回轉,袁紹便在邊界招募新軍。訓練嶄新能夠專門克製公孫瓚白馬義從的大戟士軍團,以備後事臨戰所需。
    如今曆經一月有餘,竟也小有所成。
    正自打算著什麽時候將這支軍隊派上戰場,適用看了效果。卻不想就在此時,後方竟然傳來了噩報。
    張郃主力,被趙季一舉而潰。
    兩萬河北雄師,經此一戰竟有一半以上投降了敵軍。期間但有負隅頑抗者,盡數也都喪命黃河做了魚蝦。主帥張郃被擒投降,副帥高覽竟是不知所蹤。還有副將鍾氏兄弟、律詩兄弟四人,竟也全都命喪大河之上、俱已殞命。
    聞聽這般事故,袁紹大驚失色。當即憤恨般撕了戰報,切齒道:“趙季小兒,不想竟又是他。此人不過一個卑賤的小小列卒,竟是偏偏膽敢和我作對。如此妄為,我誓滅之。”
    一語方出,竟有後方緊急軍情再度送來。
    言說河北袁軍後方,竟以鄴郡作為中心的諸地,此番也已盡數陷落。
    此戰報一出,不單單是袁紹。便是駕前文臣武將,全都露出愕然之色。
    袁紹駭然,喝問道:“胡說什麽?鄴郡堅城,豈能輕易便被攻破?”
    探馬回應道:“堅城縱然故不可摧,畢竟張郃降了趙季。彼軍迅雷不及掩耳,反應極快。甚至不等消息傳了出去,便使那張郃以袁公要務為由詐開了城門。趙季因此率軍攻入,竟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城郭拿下了去。”
    “哎呀~~~~”
    袁紹大呼,竟是險些驚倒。幸得身邊衛士攙扶,這才勉強穩住了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