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內務都太子管(三更合一一百五十八萬營...)

字數:73124   加入書籤

A+A-




    “大哥……”朱棣努力擠出一個乖巧的微笑。
    朱標深吸了一口氣, 然後緩緩呼氣,露出了溫柔慈祥的微笑:“先吃飯,晚上慢慢聊。”
    朱棣感覺背後快被冷汗浸濕了。
    朱標看向一臉茫然的朱楨, 道:“你也先吃飯, 等會兒再說。”
    朱楨:“……”為什麽我和太子大哥正式見到的第一麵,會是我被訓?
    朱標舉起拳頭, 在朱棣額頭上輕輕一敲:“最近忙於公務,對你關心少了,大哥會好好反省。”
    朱棣脖子一縮:“大哥, 別這樣, 我害怕。”
    朱標笑而不語,開始給看熱鬧的長輩們分發苦得要死的湯藥。
    中藥講究先喝藥,再吃飯。朱標要先把藥給長輩們灌進去, 才準他們吃東西。
    這次案件涉及到了馬秀英, 所以朱標的娘也難得在朝堂上聽政。
    朱標問了內侍, 朝中辯論現在進入僵局後, 讓內侍詢問爹娘是否用膳。
    得到回答後, 朱標帶著人將膳食端到宮殿中。
    這次留下來的官員麵前都有小桌子, 坐著聽朱元璋提問。他們可以在麵前的小桌子上吃飯。
    百官以為朱元璋詢問案情的時候,太子會在一旁。沒想到一回宮, 太子居然離開了。
    不僅太子離開, 朱元璋將老臣也“趕”到了偏殿,親自與他們針鋒相對。
    他們都不能理解朱皇帝在想什麽,總覺得有很大的陰謀,提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偏殿慢悠悠喝完藥後, 吃著熱騰騰的飯菜的老臣們卻知道,平時心腸冷硬的洪武皇帝在太子麵前很心軟。他這麽做, 隻是想讓皇子和老臣喝驅寒藥,吃飽飯,現休息休息罷了。
    至於朱元璋和馬皇後夫妻二人,他們的精神力和體力都好得過分,可以與群臣慢慢耗。
    但朱標不想讓父母跟著耗。他提出該用膳,朱元璋和馬秀英便同意了。
    朱標親自端著給父母單獨做的膳食上了龍座旁。朱元璋一看到飯菜就苦了一張臉。
    “你讓禦膳房隨便做做便成,不用親自來。”朱元璋委婉道。
    朱元璋的聲音挺大,坐在前麵的大臣驚訝地抬頭。
    太子還親手為帝後做膳食?
    朱標在朱元璋耳邊壓低聲音道:“想都別想,有我在,你別想天天胡吃海喝,吃出問題再找大夫麻煩!”
    朱元璋的臉皺成一團,慢吞吞地往嘴裏塞菜。
    菜進了嘴裏,朱元璋的眉頭就鬆開了。
    朱標給親爹吃的又不是後世貴得離譜還難吃得離譜的營養減肥餐,不過是葷素搭配、用料稍稍清淡罷了,味道比起濃油重鹽並不差。
    隻是除了親人,誰還會在營養和味道上反複斟酌,並且不怕斟酌錯了皇帝發怒?對於禦膳房而言,即使有徐興祖這個老廚子在,也是隻求無過,用最“隆重”的烹飪,滿足朱元璋的口舌之欲,不敢“簡陋”。
    “這湯不錯,喝著又鮮美,又清爽。”朱元璋讚歎道,“怎麽做的?這麽快就能熬出來?”
    朱標道:“不是熬的。清水加一點點高湯調味,加上幹菇煮開,就是一鍋很美味的湯,喝著也健康。”
    朱元璋點頭:“標兒有心了。”
    朱標在朱元璋說下一句的時候,同時開口,與朱元璋同時道:“但爹還是想吃肉。”
    朱元璋:“……?!!”
    馬秀英差點嗆到,用帕子捂著嘴,使勁忍笑。
    朱元璋訕訕低頭刨菜,暫時不想理睬自家寶貝兒子。
    馬秀英道:“你也吃,別看著我們吃。”
    朱標拿起碗筷,陪著父母一起吃飯。
    在眾位大臣麵前,他們沒有平時那麽多話,暫且遵循了食不言的規矩。
    吃完飯後,朱標讓人拿來淡茶水給父母漱口,一切結束後,小聲道:“我在禦膳房遇到了朱楨。”
    朱元璋眉毛一橫:“臭小子逃課?”
    朱標嘴角抽搐。他爹難得有和他非常相似的地方。他第一反應也是這個。
    “正月別人都在放假的時候他還在上課,有些鬆懈正常。晚上我會好好訓他,你別摸你的鞭子,小孩子打多了不好。”朱標先將這件事告訴朱元璋,好征得朱元璋讓他教育弟弟的權力,順便替這個可憐的朱小六求情,“我是留在這,還是回偏殿去?”
    朱元璋把腰間鞭子丟給朱標:“必須抽!你去幫我抽一頓!然後帶著你的弟弟們隨便逛逛,這裏交給爹。這些日子你已經夠累了,早些休息。如果睡不著,就去我書房看書。折子你隨便翻,順便幫我整理一下。”
    朱標猶豫道:“我不累,我可以幫爹。”
    朱元璋笑著拍了拍朱標的手臂,道:“讓你休息就休息,想多幹活,等你當了皇帝再說。快去休息。”
    若其他皇帝和太子說“等你當了皇帝再說”,大臣們就要擔心皇帝是不是和太子有矛盾了。
    但坐在前排,聽著朱元璋對朱標說出這句話的大臣,完全無法往那方麵想。
    太子是朱標,那麽這個太子無論是在文臣還是武將中,無論是在朝堂還是在民間,威望都過高了。用這件事,明明可以很好挑撥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
    可他們看到朱標和朱元璋父子二人相處,挑撥的念頭一生出來,心中就會生出極端危險的預感,讓自己別找死。
    “好,那我去書房看看。還有……”朱標湊到朱元璋耳邊小聲道,“四弟剛說漏嘴,他考試可能作弊。我今晚上要揍個弟弟,等會兒有空了,爹再幫我寫張詔令,讓宋璲、劉璉、朱同來南京,我問問官學考試防作弊的事。”
    朱棣把腰間小印丟給朱標;“你自己寫,寫完就讓人送信。朱棣那混球,你揍完後我再揍!”
    朱標把小印揣進懷裏,絲毫沒覺得哪裏不對,和爹娘告別,回了偏殿。
    坐在前排看到這一幕的大臣嚇得手腳冰涼。太子和皇上說了什麽?皇上把私印丟給了太子?
    皇帝的玉璽一般隻在重大詔令上蓋章,平時聖旨都是蓋私印。皇帝把私印給太子,莫不是讓太子自己寫聖旨?
    這太子權力過大的事暫且不提,太子究竟要做何事,需要用到皇帝的私印?
    爹娘既然說讓自己休息,朱標信任他們,自然不再想朝堂上的事,去做揍弟弟抓作弊之類的“私事”。但朝中大臣不知道。他們心中閃過無數可怕的猜測,心中的防線本就因為朱標逼殺多人而動搖,現在動搖得更厲害。
    許多人甚至開始後悔,在宮門前為何要抱僥幸心理。說不定當時認錯自盡,還能保護一家人。現在還有他們反悔的機會嗎?
    朱元璋等朱標離開後,才將視線重新投向群臣。這一看,他就看到許多人神情中的動搖。
    細細思索,朱元璋猜到他們誤會了。他立刻和馬秀英分別如廁,渾身輕鬆,但不準群臣如廁,大家繼續開會。
    朱元璋相信,肚子脹鼓鼓的壓力,一定能讓群臣的心理防線進一步崩塌。
    老臣們吃飽喝足小憩一會兒後,接二連三精神飽滿地回朝堂,換下了一些朱元璋確認沒有摻和進此事的人出來如廁和休息。而被朱元璋懷疑的人繼續憋著。
    很快,就會有人因為承受不住壓力認罪,並且被嚇出一身屎尿。
    光鮮亮麗的朝堂出現了渾身屎尿的人後,就會有更多的心理崩潰了。
    朱元璋不知道從哪學來的充滿味道的“心理學”,朱標已經不關注了。他帶著弟弟們去書房,幫爹整理奏折,順便考校自己離開的這段時間弟弟們的功課。
    朱楨也別想逃。
    朱楨都要哭出來了:“父皇的書房?我、我不敢去!”
    他母妃說,讓他遠離朝堂,當個文弱書生皇子啊!
    “聽大哥的,大哥的話比爹好使。”知道自己會挨打,所以變得非常淡定的朱棣把著這個可能會和自己一起挨抽的弟弟,擠眉弄眼,“在咱們家的生活方式,就是聽大哥的、聽娘的。”
    朱楨:“……”那是你們家,不是我家!你們是嫡出的皇子,和我這個庶子完全不同啊!
    朱標看著莫名就和朱楨混熟的朱棣,心中歎氣。
    他的弟弟們都比自己更快接受朱楨。或許因為他自己的靈魂還帶著現代人的矯情吧。
    朱標伸手揉了揉朱楨的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道:“機密文書我不會給你們看,隻是讓你們打打下手。”
    朱楨再次被摸頭,尷尬得臉紅透了,支支吾吾道:“是,太子大哥。”
    “我也要去嗎?”朱文正道,“我先說了,我不耐煩整理文書。”
    朱標想了想,堂哥進入皇帝的書房,恐怕又有許多閑言碎語:“那你回朝堂吧。我……”
    他看了自己身邊的弟弟們:“我想他們足夠當好我的護衛。”
    四個弟弟都笑著拍了拍自己腰間的刀。連今年才滿十四周歲的朱棣和朱橚都很自信自己的刀足夠快。
    朱標不在家的時候,這兩個弟弟已經偷偷跟著二哥和三哥,讓刀見過血了。
    “其實我更想回家睡覺。”朱文正雖然嘴裏如此嘀咕,還是老老實實回去給他四叔搖旗呐喊。
    朱標帶著五個弟弟來到朱元璋的書房,認識了一下管理書房的人,拿著朱元璋的私印晃了晃,讓人把奏折都搬出來,一邊看一邊一心二用考校弟弟們的功課。
    這一考校,他的臉就黑了。
    別說朱棣這混球,朱樉、朱棡和朱橚三個弟弟全都有些荒廢功課,隻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上。
    朱樉對海仗特別感興趣,朱棡天天都想往草原跑,朱橚則丟下功課去背醫書了。他布置的功課,這三人都是敷衍了事。
    朱標停下分類了一半的奏折,讓內侍送來聖旨專用的紙,給宋璲、劉璉和朱同三人寫了信,說太子歸位,讓這三位已經快忘記自己是唯三的太子東宮文吏的家夥迅速回南京。
    朱標沒有直接在信中詢問他們弟弟們功課的事。這些詔書都要“存檔”,如果後來人發現太子第一次拿著皇帝的私印寫聖旨,是罵下屬沒有管好自己弟弟的功課,實在是有點丟臉。
    而且,朱標知道自己現在一言一行都在京中一些人的視線中。他一則純粹私事的詔令,可能會引起一些人的誤會。
    朱標想要看看,會不會有人將自己發出的詔令上的事泄露出去。
    “你們不用幫我整理了。”朱標道,“少看的書抄十遍,從現在開始抄。”
    四個弟弟臉色煞白。
    “小六,你跟著抄。”朱標道。
    第五個弟弟臉色也煞白:“啊?為什麽?”
    朱標道:“你抄一遍。不懂的地方就問他們。等你們抄完,我會給你出題考試。如果你做不到九十分以上,你繼續抄一遍,他們繼續抄十遍。”
    抄書不會讓他們記住書本的內容,但教導別人會。
    朱標不愧是朱元璋的兒子,深知“連坐”製度有多好用。
    不知道朱標性格的朱小六還想說什麽,被朱棣和朱橚一個捂嘴一個拖著肩膀往書房旁邊的廂房拖。
    朱樉和朱棡擠出難看的笑容:“好,我們馬上抄!”
    朱棣湊到朱楨耳邊小聲道:“閉嘴,大哥生氣的時候不要說話,大哥會懲罰加倍!比爹娘狠心多了!”
    朱楨也小聲道:“看到大哥腰間的鞭子了嗎?那鞭子是爹的。每當大哥從爹那裏要來鞭子,是真的會揍人!”
    朱楨好不容易才掙脫,喘著氣小聲道:“大哥……太子大哥揍人很可怕?”
    朱樉扶著額頭道:“大哥揍人不疼,但一邊揍一邊念,非常可怕。”
    朱棡抱著雙臂道:“我們倒不是怕被揍,隻是大哥已經夠累了,如果再讓大哥氣出好歹,我們心疼。”
    朱楨猶豫了許久,小聲提問:“既然你們擔心太子大哥生氣,為什麽還要氣他?”
    朱標的四隻從小帶到大的熊弟弟同時沉默。
    好問題,但他們不想回答。
    把弟弟們趕到一旁抄書後,朱標靜下心來看折子,迅速了解朝中大事。
    以前他雖然會從爹和其他叔叔伯伯口中得到朝中的事,但隻是管中窺豹隻見一斑。現在他回到南京,通過這些折子,他能迅速了解現在大明全國各地的情況。
    朱標一邊看一邊不住歎氣。
    封建時代大權獨攬的皇帝真的不好做,京中哪個勳貴的下人搶了另一個勳貴的下人要買的緞子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到皇帝的桌子上讓皇帝評斷。
    皇帝將從浩如煙海的雞毛蒜皮折子中,尋找真正需要他評斷的國家大事批改。許多皇帝受不了這個高強度的工作,才會創建中書省或者內閣,讓大臣們先過濾一邊折子。
    這造成的問題是,皇帝不知道這些大臣們過濾過一邊的折子,是否有私心。
    無論是丞相還是代替丞相的內閣,權力過大之後,皇帝能看到什麽折子,全是他們說了算。
    大部分皇帝後來會依靠太監,比如掌印太監、司禮太監,內閣篩選奏折的時候,這些太監會代替一部分文吏工作,也有篩選奏折的職責。
    然後強勢的皇帝能讓太監和大臣互相撕咬,弱勢的皇帝就被兩邊坑。
    機構改革勢在必行。
    現代的機構將權力拆分得很細,每個部門都有最高領導,這樣就算權力旁落,也不會養出“巨頭”。再加上監管機構和暢通的信息渠道,讓國家領導人能夠盡可能地掌控全局。
    雖然這一套模式仍舊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比起現在強大許多。
    要逐步改革成現代的權力細分的公務員機構,就得培養更多的公務員,以及……賺錢。
    朱標輕輕歎了口氣。這事轉來轉去,最後又落到一個“錢”字上。
    現在官府中也有許多文吏和差吏,但這些都是官員自己雇傭,不是朝廷任命。
    許多官員科舉上任,對庶務一竅不通,能管管教化或者修修水利就算是厲害的地方官,庶務基本交給“師爺”“幕僚”,這就是大明的官員俸祿雖低,但一月俸祿至少抵得過尋常人家吃幾年,但許多人都過得不好的原因之一。
    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聘請幕僚,才能夠應付庶務,否則就無法工作。
    官員的潛規則孝敬和不交稅的職田,也基本是用來養龐大的並非朝廷直接任命的地方“差吏”。
    在朱標和一眾忠心老下屬的幫助下,朱元璋了解了官場的“一個官養一整個官府”的潛規則,再加上因朱標的經營,國庫和內庫都有錢。他雖然砍掉了不交稅的職田,但給官吏的俸祿還算寬厚,也不禁止一些潛規則補貼。現在沒有官吏哭訴“當官要窮死”。
    隻是潛規則就是製度漏洞,潛規則越多,貪官就越難禁止。如果將“一個官養一整個官府”的潛規則抹去,朝廷直聘“公務員”,就能光明正大的禁止這些潛規則,堵住官員貪汙受賄的路。
    自己是已經歸位的太子,能做的事太多。朱標一邊迅速瀏覽這些充斥著大量無用信息的折子,一邊在腦海裏規劃起接下來要做的事。
    兩廣大案已經暴露,接下來隻是水磨工夫的砍頭抄家流放。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朝中大臣的心思都放在兩廣大案上,以為皇帝和太子會在此事上與他們糾纏許久的時候,朱標已經當這件事已經結束,開始思索下一步的事。
    “先製定公文書寫規範吧。”朱標自言自語,“爹好像在提倡白話文折子?”
    一個老太監道:“皇上確實下過令。”
    朱標抬頭看向那個老太監:“你叫什麽名字?”
    老太監行禮道:“奴婢姓馮,名致禮。”
    朱標道:“聽你的名字,你應該是個讀過書的人?”
    老太監道:“奴婢曾是前元秀才,因家中獲罪,入宮為奴。元大都被攻破後,入了大明的宮中繼續伺候貴人。”
    朱標回憶了一下,道:“哦,那你可能還是我送來南京的。”
    老太監嘴角不由上彎,更加恭敬道:“是。”
    朱標點點頭,一邊看奏折一邊問道:“你家中還有人嗎?可想歸家?”
    老太監苦笑:“我這身體,回去了又如何?不如老死在宮中。”
    “回鄉後你可以去公學教書,子嗣的事可以在族裏找人過繼。”朱標手中不停翻著折子,“官吏可致仕,宮女也可出宮,太監自然也可以。我和爹說說吧,願意回家就回家,不願意我也想想法子看有什麽可以養老的事給你們做。總不能你們伺候不動人了就出宮等死。能混得有權有勢的宦官畢竟是少數,還是得有一套完整的製度。”
    其實最好是不要宦官。
    宦官的出現是因為皇帝後宮女人太多。現在朱元璋就明令禁止民間自閹入宮,很久沒有進新的太監了。
    朱標看不得扭曲的事物。他回京的時候就和朱元璋說好了,身邊還是正常的文吏小廝,不要太監伺候。
    他今後就常葳一個皇後,沒有後宮,更不需要什麽太監。
    爭取在他在位期間,把太監製度廢除。之後兒孫想要後宮三千,再自己頂著推翻老祖宗決定的壓力,頒布新的太監製度,在青史中留下罵名。
    朱標隻是隨口一嘀咕,心裏沒想太多,很快就繼續沉浸在折子裏的雞毛蒜皮小事中。
    沒說,雖然大部分折子無關朝廷大事,但當做八卦故事來看,還挺有趣,跟後世上論壇看人扯皮似的。
    老太監怔怔地看著朱標,然後低下頭,悄悄退回陰影中。
    他大著膽子在沒有命令的時候主動與太子說話,自然是想博得太子好感。
    宮裏太監想出頭,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
    但現在,他心裏卻沒有了討好太子的心思。
    書房中不止老太監一個伺候的內侍,他們都聽到了這位十分突兀地冒出來的大明太子的話,心情都十分複雜。
    看太子殿下的神情,他剛才的話隻是隨口一說,仿佛思考太監們的未來養老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很怪異。他們想不到太子殿下圖什麽。
    總不可能……總不能在太子殿下眼中,太監和其他人無二,都是他的百姓吧?
    他們不敢置信,但手腳都麻利了許多,視線一直跟隨著太子。
    老太監悄悄環視了一圈屋內的小太監們,心中歎息。
    還是年紀小,他們才會為貴人一席話,眼中帶著光。
    “呼,爹平時就看這玩意兒?他都不生氣?一萬字的折子可以濃縮成一句話,‘臣這裏無事,陛下身體可好’。”朱標伸了個懶腰,“以我爹的脾氣,不會掀桌子?”
    他看向老太監:“爹掀過桌子嗎?”
    老太監本不應該說皇帝“壞話”,但他看著朱標好奇的神情,嘴裏不由自主道:“掀過。”
    朱標笑道:“我就知道。唉,我休息一會兒,馮致禮,告訴內史監監令,讓他把宮中宦官名冊拿來。嗯……把宮裏幾個品級最大的太監都叫來。”
    朱元璋還未設置伺候皇宮的二十四衙門,掌管宮中一應事務的是內使監。
    無論是後來俗稱的“太監二十四衙門”,還是現在的內使監,官吏其實都並非要求是太監,隻是明中後期後,二十四衙門的長官才逐步全部變成了太監。
    現在的內使監不出朱標所料,應該是以前“陳家”的老管家。
    馮致禮愣住。
    朱標道:“放心,管理宮中內務的事,爹在回京的時候就交給我了。以前也是我在掌家。你把話傳給內使監監令,他就知道了。”
    朱標把私印拿起來晃了晃:“有這個,我的話等同於聖旨,放心去做。今日正好無事,我先把宮裏的庶務理一理。明年試行一下,年底你們也能過個熱鬧的好年。”
    馮致禮:“……”太子殿下還真不是隨口說說,而是現在就要做嗎?!
    他精神恍惚地離開。
    朱標以為馮致禮是惶恐他的權力過大,做事太過攬權。他搖搖頭,看來宮裏這群人,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他。
    其實朱標沒想過繼續管宮裏的事,但他爹抱著他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要他管,他不管就是不信任父子感情,朱標就隻能像管著陳家一樣繼續管著宮裏。
    不過朱標的管理範圍不包括後宮。那是他娘該操心的事。
    內使監監令過來,一見到朱標就開始流眼淚。
    嗯,確實是看著朱標長大的老管家。
    老管家還帶來了以前陳家許多老下人,抱著一大堆冊子向朱標匯報。
    跟隨他們來的不知情的人都很震驚。
    這身衣服……難道是太子?
    皇宮裏怎麽會冒出一個太子?
    上官們似乎都認識太子?
    太子第一天進宮就先把宮裏內使監的事接管了?
    不行,頭好暈。
    真的沒問題嗎?!皇帝不會怪罪我們嗎?!
    太子是不是太過攬權了!
    “大公子……太子殿下,”監令抹抹眼淚,“你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好。沒有太子殿下看著,老奴總覺得哪裏都做不好。”
    “你都當官了,別再自稱什麽老奴,說錯自稱我扣你工錢。”朱標開了一句玩笑緩和氣氛,“監令做得很好,其他做起來不順的地方是製度問題,不是人的問題。我觀察一段時間,把製度改順一些。他們有讀書嗎?”
    監令道:“陛下擔心宦官專權,所以不讓讀書。”
    宦官們肩膀一縮,馮致禮更是心裏慌亂極了。他剛和太子說話,不會被皇上當做想專權吧?!
    “宦官能不能專權,是看皇帝讓不讓他們專權。讀不讀書,和這個沒關係。倒是他們讀了書,懂了道理,做事才更有條理。”朱標道,“不過我以後不需要太監,爹也不會再招太多太監入宮,什麽專權的事,交給哪個後宮三千的後代自己去思索吧。”
    監令聽著朱標的話,不由笑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還是照常讀書?”
    朱標點頭:“我陳家……哦,朱家的下人,怎麽能不讀書?先給宮裏包括宮女、太監在內的內侍都辦一個……嗯,學校。以後他們出宮了,也可以有謀生的本事。”
    監令道:“老奴……下官遵令。”監令在朱標不讚同的眼神中改口。
    朱標繼續道:“冊子放在這,我慢慢看。這事急不來,我先想想。嗯……我和弟弟們終於回家,先讓大家熱鬧熱鬧。拿我的手令,讓太醫院的人給宮中伺候的人都把把脈,醫藥費從內庫出。再拿些素淨點的好布,給大家都做身新衣服。賞錢你按照慣例來分。”
    監令笑道:“是,太子!下官這就去辦!”
    朱標提醒道:“後宮以我娘的名義做,其他以我爹的名義做。借口……就是慶祝太子和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回宮。”
    監令道:“下官省得!”
    朱標頷首:“監令先去休息吧,我和弟弟今日應該宿在書房附近偏殿。今後可能會住在宮外,宮內暫時不用太張羅。”
    監令苦笑:“太子殿下,皇上早就把你的東宮備好了。”
    朱標挑眉:“哦,我就不住,我要去住溫泉莊子。他不滿?不滿也憋著。我才不要和他一起在宮裏看著光禿禿的石板路發呆。”
    我朱標從不虧待自己!
    監令聽了朱標的話,一點意外都沒有,帶著人樂嗬嗬地走了。
    不知情的人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這宮裏是要變天了嗎?
    太子回宮,果真是要變天吧?
    很快,後宮妃嬪也知道了太子回來的消息。
    胡充妃還順帶得知自己兒子逃課被太子撞了個正著,現在正被押著抄書的事。
    “太子殿下……就是官學囂張朱標朱夫子?”胡充妃嚇得手中的暖爐都掉了,差點砸到腳。
    大太監擦著嚇出來的汗道:“監令、監令是這麽說的。奴婢也聽到了傳聞。”
    胡充妃呆滯了許久,才扶著椅子把手坐下:“原來是他……是他啊……”
    念著念著,胡充妃的眼淚流了下來。
    朱國瑞一家有多厲害,胡充妃即使在後宮也早有耳聞。
    她現在才知道,曾經的陳國瑞,現在的朱國瑞,就是大明的皇帝朱元璋。
    雖她隻是一個妾室,也把朱元璋身邊當成家。
    但對朱元璋而言,隻有皇後馬秀英和五個嫡子組成的“朱國瑞一家”,才是他的家。
    對於這個將一身都係在朱元璋身上的女人,這件事當然難以接受。
    在這個時代,妾室也是正兒八經的家人。
    可朱元璋的妾室們,生生變成了外室。
    不止胡充妃,宮中其他妃嬪都忍不住落了淚,心裏酸澀極了。
    特別是最受寵的孫貴妃和陪伴朱元璋時間最久的郭寧妃。她們二人雖從未有過與馬皇後爭奪什麽的心思,但自認為在朱元璋心中有著幾分地位,與旁的妃嬪不同。
    可現在,她們才發現,自己什麽都不是。
    這之後,本來有些爭端的後宮,突然變得一片祥和。
    原本互別苗頭的幾位有冊封的妃嬪,突然間變成了好姐妹,仿佛回到了朱元璋還是朱大帥的時一樣和樂融融。
    她們互相竄門,一起讀書、打牌、繡花,聊著自己偶爾出宮去女子官學看到的新鮮事,直到逝世,也未再有過衝突。
    連曾經最格格不入的貴妃胡順妃,也融入了這一家姐妹中。
    朱元璋後知後覺發現了這件事,非常滿意,認為後宮這麽和諧,都是他魅力極大的原因。
    這是後話。
    現在妃嬪們的心緒不寧,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心緒不寧。
    太子和四個嫡出的皇子回宮,嚇壞了宮裏所有人。特別是那些因太子消失太多年,把寶壓在其他人身上的人。
    如果這太子真的被皇帝藏了起來,他們還敢繼續押寶。
    太子居然是朱標,朱國瑞一家就是朱元璋一家,誰還能押?押屁啊!
    他們想想朱標從幼建立的功勳,就頭皮發麻。
    “不愧是我們的朱夫子,一回京就鬧出這麽大動靜。”
    官學的學生們湊在一起竊竊私語,心裏又忐忑又興奮。
    他們忐忑的是兩廣大案,生怕自己家也被牽扯在內;興奮的自然是自己能為朱夫子效力,自己是“太子門生”啊!
    一想到自己是太子門生,官學的學生們連恐懼都忘記了。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們都在想,朱夫子什麽時候能蒞臨官學,以太子的身份給他們講課,鼓勵他們上進。
    他們的朱夫子,現在正擠在朱皇帝身邊,幫朱皇帝在名冊上一個一個的圈人。
    “侵吞稅收,私立雜稅,貪汙五百多擔糧食……六部官員皆有參與?!”朱標拿著筆的手微微顫抖。
    朱標心裏忍不住破口大罵,我x的!這不是郭恒案嗎!我得慶幸提前發現了這件事,隻是貪汙五百多擔,而不是兩千多擔嗎!
    郭恒案促使官方記賬開始大規模使用大寫數字,是華夏史上很重要的一次經濟事件。所以他是朱標腦海中唯一能記得明初大事件。
    他記得郭恒這個人,所以一直盯著郭恒,郭恒剛露出貪婪之相就被他彈劾辭官。
    結果,大明朝廷裏沒了郭恒,大明朝廷到處都有郭恒。
    這是曆史的慣性還是貪官的慣性,一定要有一個“郭恒案”是吧?!
    朱元璋勃然大怒:“剝皮充草,統統剝皮充草,遊街示眾!”
    朱標:“……”該來的剝皮充草還是會來嗎?
    就在朱元璋勃然大怒,朱標也十分生氣但還要勸阻自家爹擴大化的時候,一個侍衛急匆匆地進門稟報緊急軍情。
    “秉皇上、太子!永昌侯說是有人謀逆,率兵屠了沈家莊!還把蘇州知府抓了!”
    朱標:“永昌侯誰啊?!”
    朱元璋:“誰謀逆?沈家莊是哪?”
    父子二人麵麵相覷。
    朱元璋:“標兒啊,你怎麽會連永昌侯都不知道?永昌侯藍玉,你媳婦的舅舅啊!”
    朱標:“啊?!”
    原版未篡改內容請移至 官!網。如已在,請,關閉廣告攔截功能並且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