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紀念版球衣
字數:4404 加入書籤
對於泉州的安踏來說,這一年是他們自從成立公司之後,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年。
前幾年公司聽從國家號召走出去,他們也收購了不少國外的品牌。
並且一舉超過其他幾家體育品牌公司,成為國內市值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公司。
但是就算如此,也不如今年發展迅速。
最大的原因自然就是因為白意。
可以說白意的全球超高人氣,一下子成為了安踏真正邁入全球市場的第一步。
正是因為白意,他們迅速地真正成為了國內第一。
並且在國外也迅速發展。
前兩天白意拿到了八十六分,安踏立即發出消息,要出紀念版的球衣。
這個消息不僅僅在國內引來大量的討論,在全世界都引來很多人的討論。
很多國外的球迷都在迅速紀念版球衣的出售時間。
並且很多球迷表示,還應該出紀念版球鞋,畢竟是八十六分。
安踏市場部,以及研發部已經全力設計紀念版的球鞋球衣了。
市場部老大叫王子鳴,他最近每天非常忙。
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這紀念版的球衣,球鞋,隻要不是做的太醜,一定能輕鬆火爆國內市場,還能在國外市場大賺一筆。
很多其他品牌都想要跟安踏來一個聯名版的紀念球衣。
比如電信也想要介入。
王子鳴理解電信方麵高層想要打廣告的想法。
但是電信與球衣這相差太大了,聽著就覺得不靠譜。
王子鳴很想當時就拒絕。
但是國內是人情社會,他不能一口回絕。
所以他還在打馬虎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牌子想要跟他們合作。
王子鳴都是一個拖字訣。
因為這件事他真的很累。
此外還有一件事很重要。
那便是讚助國家男籃女籃的球衣球鞋。
馬上就到了奧運了,不用說今年因為有白意的存在,到時候男籃的讚助冠名一定非常昂貴。
據說就連耐克和阿迪兩個高高在上的品牌,這一次都非常配合的老老實實申報。
要知道以前耐克,阿迪對付國內的國家隊都是愛理不理的。
現在這樣,毫無疑問還是因為他們知道白意如果參加奧運會,到時候必然又可以火爆全網,引起全國百姓的關注。
除了耐克和阿迪,國內的品牌自然也是全力出擊。
據說李檸已經做出了方案,要以五千萬的價格,打包整個國家隊所有運動員的讚助費用。
其中有三千萬都是因為白意,其他兩千萬是添頭。
奧運會到時候有很多冷門項目沒有人讚助。
李檸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極具魄力。
不過作為競爭對手,王一鳴自然不願意輸給對手。
而且他可不想白意穿上李檸的球衣在全世界球迷們跟前打球。
這一次別說五千萬,他覺得就算是花費一個億,也要爭取下來。
今天他去公司總部上班,他剛剛進入公司,秘書就匆匆趕過來了。
“經理,研發部那邊已經給了好幾個稿件,正等著我們這邊的意見。”
研發部不管研究出什麽產品,第一個審核的自然是研發部自己人。
第二個就是他們市場部,因為市場部的人才知道年輕人現在喜歡什麽。
這些都是有大數據的,不可能說騙人,或者是不顧市場需求。
王子鳴點點頭,“行,讓他們送過來吧。”
不久後王子鳴看到了那幾個設計。
如果換在平時,他會覺得這幾個設計很有趣,但是這一次的紀念版球衣,還有球鞋那是麵向全世界的。
他覺得還是不夠吸睛。
不久後王子鳴將所有的設計都退掉了,他告訴秘書,“轉告設計部的人,我們麵對的是全世界的球迷,不要把自己的眼光放在一個地方,一定要看的長遠一些。”
他想了想,隨後說道“而且最好是可以連續性出品,他們應該想一想,萬一白意的森林狼奪得聯盟總冠軍。”
“還有萬一國籃在倫敦奧運會奪冠了,這些都應該考慮進去。”
秘書匆匆離開了。
就在此時有人急匆匆的跑進來。
“經理,我聽說白意代言的另一個通訊品牌,已經開始做推廣活動,他們說要推出一張價值八十六塊錢的八十六兆流量卡。”
王子鳴明白大家夥都想要蹭一波熱度。
但是他真的沒想到對方這麽快就搞出來了。
他立即意識到必須要盡快出白意的紀念版球衣,最好在一個月以內。
他隨後親自去研發部催,表示這一次不管是誰,隻要設計被征用,都會有一大筆獎金。
做完這些,王子鳴這才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他剛剛坐下,又有消息傳來,這一次是關於白意各方麵的數據統計。
白意拿到了八十六分,還帶隊淘汰了雷霆。
在推特,臉書,微博,以及油管都引發了巨大的討論和震動。
白意八十六分的視頻剪輯,觀看人次已經超過了一個億。
在推特,臉書,微博,白意都上了熱搜榜,還都是榜首的位置。
很多球迷都非常期待白意的第一次總決賽之旅。
白意的推特最新一個分享,已經有了十萬球迷的評論,
王子鳴早就有準備,不過看到數據的時候,他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氣冷氣。
真的是火,太火了,他看到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要知道全世界才多少人,這就等於六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的人給白意刷點擊,真的太驚人了。
想到這裏,王子鳴頓時覺得身上壓力很大。
以白意的人氣,如果是簽約耐克,或者是阿迪,那麽比如更利於白意的人氣推廣。
他會更上一層樓,更有逼格。
而現在白意簽約安踏,萬一他們推出的紀念版球衣,球鞋設計不好,配不上白意的檔次。
這樣其實會影響白意。
事到如今,他也隻能祈禱研發部的人好好研究。
畢竟機會已經送過來了。
到底行不行,最後能不能搶占更多的市場,就看他們自己的實力了。
而這方麵,其實恰恰就是國內品牌的缺陷。
盡管不想承認,但就設計來說,歐美那邊存量優勢太大了。
他們必須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