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

字數:27427   加入書籤

A+A-


    “聽起來,就像是死者在注射毒品後精神恍惚、才導致失足墜樓一樣啊……”
    江戶川柯南語氣沉了沉。
    如果這也是人為設計,那麽凶手的用意不可謂不狠毒。
    死去的人是無法為自己辯解的,倘若當時沒人能發現這起案件的真相,那死者不僅要被凶手害的丟掉性命,甚至還要被凶手構陷、背負上一個吸毒者的罪名。
    服部平次知道江戶川柯南想到了什麽,歎氣:“是這樣沒錯。事實上,在屍檢之後,警方一度將這起案件定性為意外。”
    吸毒無疑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屍檢結果出來後,警方、美術教育機構以及死者的家屬都萬分震驚。尤其是死者家屬,他們要求法醫屍檢本身是想要找出死者死亡的真相,卻不曾想會得出這樣的結果。
    作為與死者朝夕相處的家人,他們認為死者無疑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絕不可能跟毒品產生半分聯係。因此對這個結果表示強烈的抗議,堅決否認死者會吸毒,並認為法醫一定是哪裏失誤了、又或者這一切都是凶手的陰謀。
    然而檢驗結果就擺在眼前,警方當然不可能因為死者家屬的抗議就將這份證據推翻。
    ——總得來說,因為有親緣關係在,死者家屬的否認並沒有多少說服力。至於說什麽“都是凶手的陰謀”,就更是天方夜譚了,畢竟死者可是“自殺”的。
    主觀推測的分量遠比不過客觀事實。
    因此,警方在找不出新的線索後就將案件定性為意外事故,推測死者應該是吸毒後精神失常,從而導致了這起意外。
    死者家屬當然不接受這個結果,與警方爭論不休。兩方起了衝突,與此同時,隨著監控錄像的外流,網上關於這起墜樓案也鬧得沸沸揚揚。
    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剛好因事來到群馬的服部平次接觸到了這起案件。
    江戶川柯南沉思:“嗎啡……”
    “雖然存在凶手在死者生前向死者注射藥物的可能性,但即便如此,他也沒辦法確保死者就一定會像視頻裏那樣跳下樓吧?”
    嗎啡在醫學上屬於麻醉藥品,它確實會對人的精神產生一定影響,但要說純粹的控製是做不到的。甚至如果用量失當,還會產生昏迷、呼吸抑製等副作用。
    凶手不可能隻靠藥物就促成了這樁慘案。
    服部平次:“沒錯,這就是這起案件的重點。凶手究竟是用什麽方法讓死者‘自願跳樓’的。”
    江戶川柯南和服部平次一談起案件就相當投入,尤其是江戶川柯南這個還不知道真相的人,坐在沙發上翻看著服部平次發給他的案件相關資料,極其專注地思考著答案。
    毛利蘭沒繼續摻和,上樓去準備晚飯了。
    土禦門深司坐姿端莊,看了眼正在沉思中的江戶川柯南,轉頭微笑著向柿川白秋搭話:“不愧是毛利偵探家的孩子,思考案件的時候真是有模有樣呢。”
    “……”
    在說話這句的時候,土禦門深司的身體不自覺向柿川白秋靠近了幾分。這個距離讓柿川白秋有些不適。
    不過土禦門深司始終是那副禮貌且親切的樣子,柿川白秋也不好表現什麽。
    注意到柿川白秋的反應,美術老師的笑意深了幾分。他歎息:“這起案件確實有些詭異,我在最初聽說的時候也難以置信,怎麽可能有辦法讓人自願自殺呢?這比一般的都市傳說要嚇人多了。”
    “是嗎?”
    柿川白秋看了眼正盯著手機的江戶川柯南,興致缺缺地回。
    柿川白秋並沒有看過案件的詳細情報,所以推理不出凶手具體是如何“操縱”死者的。但隻說像視頻裏一樣“讓人自願跳樓”這件事,其實並不困難,柿川白秋隨隨便便就能列出十幾種方法。
    另一邊,江戶川柯南對案件的解析也終於有了進展。
    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張建築內部照片上,將上麵的幾個點圈出來,發給服部平次,問:“這些孔是以前就有的嗎?”
    照片上,被圈出來的地方,雪白的牆壁上多了幾個顏色稍黯的圓點——那似乎是釘子釘在牆麵上又被取下後留下的痕跡。
    服部平次一哽:“居然這麽快就發現了。”
    聽服部平次這麽說,江戶川柯南再次確認了自己的思路應該沒有問題:“原來如此。”
    這張照片所拍攝的地點是建築頂樓與樓梯同側的倉庫。
    由於那段監控錄像的誘導性太強,很多人在看到視頻後第一反應都會認為死者是自行由樓梯上到頂樓、繼而自殺。
    但事實上並不是那樣!
    江戶川柯南在思考後認為,死者這段行進的起點應該是頂樓的倉庫。
    服部平次也證實,倉庫的門框上留有死者的指紋。
    也就是說,事發時,死者是從倉庫中走出來,繼而發生了後續的一切。
    江戶川柯南定定地看著那幾枚小小的釘孔,道:“如果我沒有猜錯,這座美術機構那段時間應該丟了幾幅畫?”
    服部平次:“果然瞞不過你。”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
    這算是肯定了江戶川柯南的話。
    毛利蘭走下樓就聽到了這句話,驚訝:“柯南已經知道答案了嗎?”
    江戶川柯南點了點頭,看了眼柿川白秋,沒敢把話說滿:“嗯……平次哥哥直接把線索都給我了,所以答案很好猜的。”
    ——這話說得實在是太以德報怨了。服部平次可是專門給他發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恨不得讓破案難度提上幾倍。
    “那麽柯南能替我們解惑嗎?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知道真相了。”柿川白秋笑著看他。
    江戶川柯南:“……”我覺得你也沒多迫不及待。
    不過他還是解釋道:“凶手的作案手法其實很簡單。
    “按照警方的信息,死者在兩天前就已經失蹤,那麽我想,凶手應該是在兩天前就將死者囚禁在了樓頂的倉庫內。然後,他在案發當天向死者注射了嗎啡,並打開了倉庫的門。死者在精神混亂的狀態下發現囚禁自己的犯人忽然不在,而且房間的門也沒有上鎖,想要趁機逃跑,卻因為嗎啡的作用大腦混亂,最終失足墜亡。”
    “原來如此。”
    “可是如果是這樣的話,死者也有可能選擇下樓求救吧……?凶手怎麽確定死者就一定會墜樓呢?”毛利蘭不解。
    江戶川柯南抬起頭看她:“那是因為,在死者的眼中,他所在的地方並不是頂樓的倉庫,而是一樓的展廳。”
    毛利蘭困惑:“死者認為自己在……展廳?”
    江戶川柯南點點頭,從手機裏挑了兩張照片展示給其他幾人看,解釋:“左邊這張是這座美術機構內部的小展廳,右邊是建築頂樓的倉庫。”
    手機屏幕中,左邊的照片中是一座四四方方的房間,牆壁上懸掛著幾幅顏色濃烈的油畫。而右邊的照片中則是一個空蕩蕩的倉庫,隻能看到幾麵雪白的牆壁。
    江戶川柯南繼續道:“這座美術機構的建築風格比較簡單,大多數房間都是統一構造。而統一,就代表難以區分……容易混淆。”
    江戶川柯南向他們展示那兩張對比格外強烈的照片:“如果隻是這樣看,絕不會有人將這兩個房間弄混,但假如將展廳裏這幾幅展品掛到倉庫的牆壁上呢?”
    毛利蘭一震:“確實……”
    這兩個房間最鮮明的差別就是牆壁上的這些油畫,如果將畫轉移到另一個房間,毛利蘭也會毫不猶豫地認為後者才是那間展廳。
    “雖然兩間房間的大小存在一定差異,但死者被綁架、甚至注射了嗎啡,他的精神一直處在緊繃且混亂的狀態,在那種不清醒的狀態下他是不可能分辨出這種細微的差異的。
    “並且,這座倉庫是暗室,不開燈的情況下內部始終一片漆黑,死者被迫在暗室裏待了兩天,乍然走出倉庫,在那麽強烈的光線下估計根本什麽都看不清。”
    而嗎啡又讓他對事物的感知出現偏移。
    “其結果就是,死者因室內的環境錯誤地認為自己是被囚禁在一樓走廊內的展廳,所以離開房間後就一直沿著假想中的“走廊”前進……直到走到建築的邊緣,失足墜亡。”
    監控錄像中,死者在烈日下艱難的行進並不是追求死亡,而是希望能夠獲救。
    但可惜的是,他已經陷入了凶手建造的幻境之中,一步步將自己推進了深淵。
    毛利蘭麵露不忍。
    江戶川柯南道:“倉庫牆壁上新留下的釘孔就是凶手將倉庫偽裝成展廳時留下的痕跡。事發後,他應該就躲在監控看不到的地方將畫和釘子取下來,轉移到了別的地方。”
    服部平次在電話另一頭道:“工……柯南說的基本沒錯。凶手在案發後將畫又掛回了原本的展廳,我當時是詢問了負責人才知道這樁幾幅畫莫名其妙消失又出現的怪事。”
    而相比這一係列煞費苦心、格外狠毒的手法,凶手認罪的過程就簡單多了,服部平次隻是推理出了他作案的經過,還沒來得及去仔細調查偷畫的人是誰,對方就已經自知事情敗露,緊張到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凶手。
    服部平次沒有講太多,隻是跟幾人描述了一下當時的情況和凶手的作案動機。
    “凶手和被害人相識,而且是同校,之前在爭取同一個留學名額。最終這個名額是由被害人獲得,凶手因此動了殺心。”
    總結來說,最大的原因還是嫉妒。凶手不服被害人樣樣都比自己優秀,更不滿留學名額的分配,動手殺人的原因一半是對被害人的恨意,另一半也是希望被害人“自殺”後那個名額能落到他頭上。
    事實上,凶手也幾乎要成功了——這起案件後他所在的學校確實考慮將那個名額轉交給他。
    隻不過如今事情敗露,他接下來的生活要在監獄中渡過了。
    “相比作案手法,這位犯人殺人的理由還真是單純。”
    柿川白秋半真半假地感歎:“真可怕,而且,也真是令人驚歎。”
    說罷,柿川白秋笑吟吟地看向毛利小五郎:“還好毛利老師推理出了案件的真相,不然死者就太可憐了。”
    被稱讚的毛利小五郎:“哈哈,那是當然。作為名偵探,破解這種案件都是小意思了!”
    雖然他當時好像也沒出什麽力。
    真正推理出案件真相的服部平次:“……”
    剛剛複盤完案件還給其他人講述了凶手作案手法的江戶川柯南:“。”習慣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