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28
字數:9586 加入書籤
小太監想到師父私下鄭重叮囑自己要好好對待這位陳世子, 咬牙忍住了轉頭就走的念頭。
陳皎興致盎然,他嘴中繼續誇道:“陳世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 年紀輕輕便前途大有可為……”
小太監說了一大堆, 直說得口幹舌燥。心想自己在太子府中來來回回數千次,這還是頭一次覺得這條路那麽長!眼看書房快到了, 他終於鬆了口氣。
陳皎摸摸下巴,意猶未盡地感歎道:“你說得對, 我確實是這麽優秀。”
小太監:……
他心想自己從前也是小瞧了陳世子,覺得對方隻靠溜須拍馬屁便能得到太子看重,還頗為不服氣。現在他自己試了試, 才發現這拍馬屁的活也不好做啊!
生無可戀的小太監哪裏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 他遇見的陳皎是個大奇葩!
陳皎根本不知道自己給小太監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她還覺得太子府的人對自己簡直是愛得深沉呢。她感歎一番,一邊伸手敲了敲書房門。
“進來。”太子的聲音從中傳來。
書房中謝仙卿正在批改公文, 眉目微蹙。他見到陳皎後也隻是頷首示意,沒空與她閑聊。
陳皎知道太子最近在朝堂上的大動作, 清楚對方大概很忙, 所以也沒有不識趣地湊上前嘰嘰喳喳, 自己做完事後邊安靜站在一旁發呆。
過了一會兒, 謝仙卿抬首時見陳皎神遊,淡淡道:“若是無聊, 書架上有話本, 待會兒幾位大人的談話你也不用參與了。”
這月餘他也時常去永安侯府探望陳皎, 每次去都能見到對方拿著最新話本消遣, 也就知道對方這項愛好了。
太子語氣隨意, 陳皎先是一愣, 然後下意識惶恐。
雖然她一直自喻為是太子手下第一小弟,但也沒想過自己能被領導看重到這種程度啊!
試想一下,你上班摸魚時老板忽然叫你去辦公室,然後和藹地告訴你他給你準備了很多小說,讓你不用工作了慢慢看……這簡直是個恐怖故事啊!
正常人都會覺得領導是在恐嚇警告自己,陳皎也不例外。她忐忑地回想自己今天的表現,嘴中老實道歉:“殿下我錯了,我不該偷偷摸魚睡覺,我對不起你對我的期盼……”
果然她最近還是太膨脹了。以前她都是趁太子和其他大臣商談沒空搭理她時偷偷睡覺,現在她居然膽子大到跟太子獨處一室就無聊發呆。
領導都在瘋狂加班工作,你一個當小弟居然摸魚休息,誰看了不生氣!難怪脾氣那麽好的太子殿下都沒忍住。
陳皎深深反思自己,垂著頭沮喪道:“對不起,我辜負了殿下對我的期盼,辜負了大家對我的信任……”
陳皎這話聽著異常耳熟,若是永安侯在此,估計會忍不住哈哈大笑,因為這就是她上次指責永安侯時的台詞。
風水輪流轉,陳皎前不久才坑了把她爹,慫恿對方寫檢討,現在自己也在做檢討了。
書房內。
謝仙卿見陳皎這番作態,先是蹙眉迷惘,隨後很快反應過來,明白對方誤以為自己在斥責她。
五皇子倒台,他要在短時間內處理掉對方的黨羽,方才在批改公文時心情難免有幾分不耐,雖麵上不顯,時常陪伴在他身邊的陳皎卻是大約看出來了。
加上他讓陳皎不用參加待會兒太子黨中的內部商談,對方便自然而然的誤會了。
麵前的少年垂頭耷耳,語氣低落地認真反省自我。謝仙卿不由笑了,放下筆,抬眼看她:“不過是對你好些,膽子怎的這般小了?”
陳皎一愣:“殿下你沒生氣啊?”
謝仙卿歎了聲氣,嗓音溫柔:“我怎麽會生你的氣?”
太子嗓音輕輕,陳皎不自覺耳朵有些發燙。她隱隱覺得這話有些曖昧,還有些莫名其妙,卻也不知道如何出聲反駁。
謝仙卿目光含笑,道:“陳世子別在這罰站了,去玩吧。”
這句話透露出的縱容意味,令一旁的張公公都為之心驚。陳皎沒有察覺出太多,卻也覺得太子殿下對自己的態度太過親近和放縱了。
書房乃是重地,閑雜人等不能輕易靠近。別說太子的書房了,就連永安侯府的書房,也隻有幾位主子能進去。不怕丟了什麽東西,就怕有不軌之人往裏麵塞什麽東西。到時候有口難辨,說也說不清。
尤其是出了五皇子的事情後,大家都猜測他身邊是出了內鬼,才會被太子黨抓住這種重要機密。有了前車之鑒,現在諸位大臣都對自家提心吊膽。
就連臣子都如此,更別說作為一國儲君的太子了。他對自己似乎也太放心了,百忙之中會也不忘關注她,甚至體貼地叫自己去尋話本解悶,讓她在書房重地隨意走動……
陳皎隱隱察覺到不對,卻沒有深想,而是很樸實地以為這是太子殿下對自己的信重。
不過有些事太子不介意,自己卻還是要記得避嫌。
無論是做人還是交友,最重要的便是要有界限感。做臣子更是如此,上位者可以施恩,自己卻不能因為對方的某些舉措失了分寸,模糊君臣關係,真的將對方視作“至交好友”。
君不見曆史上多少風光無限的權臣,大權在握、帝王心腹、最後卻因為自認和皇帝關係親近,仗著對皇上有恩便居高自重,最後結局慘淡。
前車之鑒在前,又有了剛才的插曲,現在的陳皎便顯得很懂事。
她搖搖頭,神情認真道:“在我這裏,自然是殿下的事情要緊。聽張公公說殿下為五皇子的事情忙碌許久,我現在來太子府,當然是要為殿下分憂……”
陳皎說的是義正言辭,就好像她是個全心全意為太子辦事的忠臣,完全看不出剛才那個發呆睡覺的人是自己。若是小太監在此,恐怕會對她佩服的五體投地。
陳皎覺得自己很優秀,喜滋滋地正準備迎接太子殿下的誇讚呢,便對上對方似笑非笑的眼。
謝仙卿抬起頭,睨了她一眼,眼眸清明,這一眼仿佛看穿了她心中所想。
陳皎立刻心虛了。
謝仙卿勾了勾唇,溫聲道:“行了別在這裝模作樣。本就是為你備上的東西。你我之間,不必介意這些。”
他和陳皎如今已是心照不宣的關係,陳皎對他情意深重,自然不能同外人相比。
陳皎不知道在謝仙卿心中兩人情非泛泛,早已超越尋常。聽到對方的回答後,她不由茫然不解。
太子居然為自己準備了話本?
陳皎在感情上有些懵懂,又不是真的一竅不通。
安撫慰問受委屈的下屬、平日多加親近信賴、甚至就連端陽節握住她的手腕,都可以視作是太子體恤下屬。但在自己重要的書房為下屬準備話本這種東西,就不在合理範圍內了啊!
尤其是陳皎清楚,謝仙卿是一位精明擅權的儲君。
一位君主,無論和臣子多麽親近私交甚篤,都必定會立有一條界限。
這是君臣之線,
兩人相處一旦越過這條線,君臣的關係便會被模糊,甚至會給臣子造成能夠以下犯上的錯覺。這對皇帝而言絕對是大忌!
古往今來,謀逆的臣子中除了大權在握的權臣,便是和皇帝關係甚好深受信重的寵臣。這全都是因為皇帝對臣子太近也太好,給對方一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
為君之道,知人善用。為什麽會有恩威並施這個詞,在君臣關係上便能得到回答。
陳皎在今天之前,一直堅信太子不會犯這種錯誤。
太子自幼學習君臣之道,天賦過人,銳意圖治、為政精明。他連五皇子和皇帝都能輕易對付,難道會不知道這種連陳皎都能明白的權術?
陳皎就算再遲鈍,現在也意識到有什麽事情不對勁了。
她腦海中不由回憶起祖母當時的猜想和勸誡,心中一聲咯噔。
陳皎根本不敢深想,連忙打斷思路,隻暗暗覺得或許是她被祖母和母親影響,也跟著想多了。說不定太子殿下此前便有閑書,剛才不過是一句玩笑。
陳皎思緒忐忑,不想自作多情,便決定先按下那荒謬的猜測。
……
次日前往太子府時,陳皎依舊心事重重。恰好在臨近太子府的街道上,她瞧見前方有戶部尚書王中安的身影,猜測對方大概也是去見太子。
陳皎心思一轉,當即追了上去,一邊出聲叫道:“王尚書!”
聽見聲音後,王尚書緩緩停下了腳步。他回頭看見是陳皎後,摸著胡須道:“陳世子近來可好?”
王尚書在朝中地位不言而喻。永安侯在家中偶然提起他,也說他是個老狐狸。現則是因為王時景這層關係了。
陳皎急忙行了個麵禮,王尚書擺擺手,和藹道:“陳賢侄不必客氣。”
五皇子受挫,太子黨大獲全勝,王尚書最近可謂是春風滿麵,和陳皎這個不熟的小輩寒暄也能笑容滿麵。
兩人一邊攀談,一邊往太子府走。
陳皎心中一動,麵上不動聲色地感歎道:“殿下勤加好學,我為此慚愧佩服不已,立誌要和殿下多加學習……”
聽到陳皎忽然提起太子好學這種事,王尚書忍不住瞧了眼對方,心想這小子今日難不成是吃錯了藥?
王尚書可是知道,陳世子和自家那傻兒子一樣,都是不愛學習的紈絝,兩人甚至還因為逃課偷吃烤鴨被夫子抓住懲罰。
這件事在長安傳得沸沸揚揚,他臉皮不比永安侯厚,事出後請了幾天假沒去上朝!
倒是陳世子加入太子黨後,在國子監的功課沒落下,聽說還隱隱更加重視學習了。
做家長的,總是希望孩子跟成績好的人做朋友,企圖通過這種辦法讓對方接受熏陶被影響,也跟著腦子開過光一樣成績突飛猛進。
陳皎和太子殿下相處多了,如今也漸漸開了竅。
少年浪子回頭金不換。陳皎都學好了,王尚書覺得自家傻兒子考狀元也隻是時間問題!
他麵上不動聲色,點頭稱是:“陳世子說得對。太子從小自律,天資聰慧性情不驕……”
他想到王時景在家中看的那些武俠話本,又特意強調道:“例如尋常年輕人會看的時下流行話本,他是毫不沾的……”
他知道自家兒子和陳世子沉迷這些小玩意兒,便借此提醒對方,希望陳世子悔悟後帶著自家兒子改變,努力科舉上進。
陳世子本來還想側麵打聽,沒想到王尚書這麽快便將話題引到了這話上。
她心中一沉,麵上卻不動聲色,故作驚訝道:“不會吧?說不得是王尚書你不知情,你不知現在這話本流行,殿下繁忙公務之際,私下閱讀解悶也未不可知啊!”
陳皎語氣好奇,王尚書不由心生得意。
大家都認為陳世子在殿他們右相府。
王尚書怡然自得,麵色含笑道:“非也非也,陳世子這話可就錯了。我身為太子舅父,自殿下年幼便陪在身邊。殿下專注自身,我敢擔保,他書房沒有一本閑書!”
陳皎恍然,感歎道:“殿下真厲害啊。”
她心沉了下去。所以太子殿下在書房中的言辭居然不是借口,對方是真的因為她才會特意在書房備下話本。
其實陳皎早就猜到了答案,隻不過不敢相信,便抱有僥幸心理想再求證一遍。
古往今來,有哪位君主會在自己的書房或者臥室中備下臣子常用的東西?
沒見過吧?
孔子曾言:“君臣父子,各司其職,恪守本分。”
意思是當皇帝要有皇帝樣子,當臣子的要謹記臣子本分,兩者各司其職,國家才會穩定發展。
問題來了,連陳皎都能想明白的道理,為什麽太子會不明白?
亦或是太子也明白,隻不過礙於某種原因,使得他漸漸放棄了他和他陳皎兩人中的這條君臣界線?
想到這個結論,陳皎愣住了,腦海中再次跳出了祖母當時的勸誡……
不會吧不會吧不會吧?!
救命啊!!
今天的陳皎心事重重,後麵都沒什麽心思和王尚書說話。進了太子府後她也不敢摸魚,第一次老老實實開會工作。
曆史上一些帝王寵臣,但凡相貌過得去,大都和皇帝傳過秘史緋聞。
陳皎的夢想是當寵臣,也做好或許將來自己會涉及此類傳聞的心理準備,但她沒打算真的上啊!
她是個老實人,隻是想做個簡簡單單單純的寵臣,不犧牲屁股的那種!
可以看出,這時候的陳皎已經完全慌了神,連自己是女扮男裝都給忘了。
察覺到上司疑似對自己有不能說的心思後,陳皎慌的一匹。
她亂七八糟思考半天,得出的結論是:可能她平日裏摸魚偷懶、吹彩虹屁的行為太過深入人心,以至於給太子殿下一種她想走後門、呸,走歪路的錯覺。
但陳皎發誓,她是個本本分分的老實人!
她大徹大悟後決定奮發圖強,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扭轉自己在太子眼中的形象!
所以今天抵達太子府後,憂心忡忡的陳皎第一時間跑去找活幹。幾位大臣開會商討時,坐在太子下手側旁的她手捧書筆,積極發表意見。
太子手旁的茶水沒了,她目不斜視,坐在椅子上假裝奮筆疾書,裝作沒看見。
周圍其他大臣和內侍們不約而同地看向她,神情震驚。
要知道給太子添茶是個非常搶手的活,隻有親近的臣子內侍才能搶到手。在陳皎還沒來之前,他們為這種事爭鬧過好多次,沒想到在陳皎加入太子黨的第一天,這個不要臉的就把這活搶了過去!
當時大家就覺得這陳世子不是個簡單人物。後來果不其然,這小子臉厚心黑,加入太子黨後扶搖直上,不出數月就成了太子心腹,就連在太子府議事的座次,有時候都排在他們這些老臣上首!
久而久之,大家都默認這工作歸她了。
結果現在陳皎不動如山。其他人不由蠢蠢欲動,想要在太子殿對方恐怕會背後陰人。
同是太子黨,相處數月後大家都明白陳皎不是個好相與的人。雖然她麵上看起來和和氣氣笑嘻嘻的樣子,實際上心比誰都黑,當初她坑五皇子時露的那一手,至今讓許多人記憶猶新。
不說別的,隻憑陳皎在短時間內在太子身邊站穩腳跟,便說明她手段了得。涉及到自身利益,陳皎這小子是不會跟他們講情麵的。
大家顧慮陳皎而不敢動作,殊不知陳皎麵上假裝奮筆疾書,心中都快急死了,忍不住大罵他們慫包。
太沒用了!
給他們機會都抓不住,這種情商智商居然還在太子殿下身邊混了那麽多年!
儲君杯子裏的茶水沒了,一群人居然都能幹坐著不動!真是用行動完美詮釋了那句“領導開門我上車,領導夾菜我轉桌”。
太沒用了,說出去簡直是他們太子黨的恥辱!
陳皎不動聲色抬眼,瞧見其他人居然都正經危坐,太子的杯中依然空空如也,她心都快哽住了。
別以為她不知道,這群人天天背後罵她當奸臣,說她討好太子。現在她不當馬屁精了,這群人居然都不知道幫幫忙!全是一群拖後腿的!
在這一刻,陳皎對她同事們的能力產生了一種嚴重的不信任!
果然這個家沒她不行。沒了她,太子殿下連口熱水都喝不上,太不像話了!
若是平常陳皎早就行動了,但特殊時期特殊對待。她身為小弟的節操比較重要,所以太子殿下您還是渴著吧。
陳皎繼續裝作沒看見,自喻為是太子手下最貼心的小弟的她坐在椅子上不動,其他人顧慮重重也沒動。
按理說張公公是最合適的人選,可他也擔心是陳世子沒瞧見。其他人隻當陳皎受太子信重,他可是知道內情,明白這位在太子心中的分量。
他根本不想為了一杯茶水去得罪陳世子。所以張公公也不動。他是府上總管,他沒指示,身後的內侍自然也不敢貿然動作。
幾方人馬糾結來糾結去,到最後居然是太子殿下親自拿起茶壺,悠悠給自己倒了杯水。
他端起茶杯,飲水時抬眉,饒有興致地掃了眼陳皎。
謝仙卿坐在最上首,這個位置能很輕易地看見陳皎身邊的東西,包括她手中那本鬼畫桃符,一個字沒寫的“筆記”。
謝仙卿似笑非笑,最後倒是什麽都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