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92

字數:6053   加入書籤

A+A-


    聽見陛下點名, 其他大臣和陳皎都茫然了。
    雖然不懂為什麽陛下要在這種時候點自己的名,但打工人的敬業心態,讓陳皎瞬間從吃瓜的狀態中抽身。
    她當即站出來, 高聲道:“臣認為立後一事事關重大, 應以陛下心意為先,不可急於一時。”
    聽見她是反對的人,其他人頓時跳了出來,群起而攻之:“正是因為立後一事重大, 才需要早做決斷, 以免日後生出事端。”
    右相府和陳皎從前都是太子黨,雙方的目標都是扶持太子登基, 彼此關係不錯, 還互相扶持提點過。
    但太子登基後, 他們之後代表的利益便不再一致。如今右相府想讓陛下盡快立後, 以便扶持自家的女眷當皇後,可陳皎身為保皇派, 自然要以陛下心意為先, 於是竭力辯白。
    兩方利益發生衝突, 從前的和煦頓時消散, 彼此言行犀利起來。
    王尚書盯著陳皎,目光銳利:“陛下登基不久, 百廢待興之際,正是廣立後妃之時。”
    陳皎不閃不避, 義正言辭:“王尚書雖然言之有理,但五皇子叛亂未平, 國家動蕩之時, 怎宜擴充後宮勞民傷財?”
    王尚書搖頭:“陳大人你糊塗!”
    陳皎說道:“陛下此時不願成婚, 自然有他的考量,我們身為臣子,此時不支持陛下,怎能給他拖後腿呢?!”
    陳皎痛心疾首,伸手對上首的謝仙卿道:“諸位在朝堂上爭來吵去,沒看見陛下為你們頭疼不已嗎?”
    謝仙卿:……原來你也知道我剛才在頭疼啊?!
    謝仙卿幾乎氣笑了,但他此時在上方看了一番,心情居然也奇妙地好了起來。
    難怪陳皎方才津津有味地看戲。
    這件事公說公有理,陳皎和王尚書兩方人吵得不可開交。
    永安侯也暗中支持王尚書等人的提議,希望陛下早日娶妻。這樣女兒也不用繼續和陛下保持著斷袖的關係,提心吊膽擔心被發現女子的身份,迎來欺君之罪。
    但老父親見女兒寡不敵眾,心中一急來不及思考,當即也跟著加入戰場。
    恰好此時,李大人語帶譏諷道:“立後是為陛下和社稷考慮,陳大人剛入朝為官,言辭著實有些年幼天真。”
    陳皎微微蹙眉,不敢置信:“陛下英明神武足智多謀知人善用,有此明君,我朝江山必定安如泰山。諸位大人口口聲聲為社稷考慮,難不成是在質疑陛下的能力?”
    所有人翻了個白眼,氣得倒仰:……又來了又來了!她真是什麽時候都不忘拍馬屁啊!
    就連焦急的永安侯都驚了。
    他知道自從陳皎加入太子黨後,便有人罵她馬屁精。
    他沒有親眼見過,便認定這些人在誇大其詞,因為羨慕嫉妒陳皎得太子看重,才故意汙蔑自己女兒。
    現在親眼在朝堂上看見陳皎臉不紅心不跳地拍馬屁,周圍是其他大臣投來的若有似無打探的目光,永安侯這一刻第一次想退休了!!
    陳皎哪知道她不害臊,她爹心理壓力先頂不住了。
    反正朝堂上吵架,不要臉就對了。
    陳皎這話一出口,雖然很不要臉,但其他人也沒辦法反駁。
    總不能說陛下不英明吧?更不能說他們其實是擔心陛下死得早,沒來得及留下血脈便歸天了。
    這大逆不道的話一出口,恐怕今□□堂上橫豎都得躺幾個人了。
    王尚書一行人詞窮,反倒是年邁的右相緩緩道:“陳世子莫轉移話題,我等從未懷疑陛下將開一個清平盛世。然陛下近而立之年,此生不可不娶妻。既然遲早要立後,何不現在定下此事?”
    右相仿若主心骨,他一錘定音,將方才眾人爭論的選妃立後一事,改做隻立後。
    畢竟大家都是世家高門,沒有人能完全確保皇後之位花落自己家。既然做不成皇後,做貴妃也不錯。
    所以此前雖然眾人都意指皇後之位,卻默契地沒有撇開選妃的提議。
    但正如陳皎方才所說,五皇子叛亂動亂之際,國庫開銷不小,民生不穩,如今並不適宜選妃。
    因為一旦風聲傳出去,百姓便會覺得:狗皇帝,我們在打仗,你居然還在選妃子!!昏君啊!!
    所以無論是小選還是大選,在這個時刻都容易被百姓誤解,有礙陛下名譽。這群臣子此時提議,無非是因為私心,想讓家中女兒入選後宮。
    陳皎揭開此事真相,朝中其他大臣也不得不後退一步。
    右相一錘定音:妃可以不選,但皇後卻是一定要定下來。
    他話音剛落,統領門下省的侍中沉吟上前,點頭道:“微臣認為右相所言甚是。”
    倆人方才還鬥得激烈,爭執不下,如今卻因為利益又站在了一起。由此可見朝中風雲變化,沒有永恒的對手,隻有永恒的利益。
    門下侍中和右相同時開口,朝中近半大臣也站了出來,同時拱手附和道:“臣等亦認為,陛下應早日定下皇後……”
    朝中站位分明,右相和門下侍中站於前列,身後是眾多出位的臣子。
    陳皎則站在前方一側,身後零星隻有數人。
    看到此情此景,她麵上依然維持著平靜,心中卻沉了下去。
    右相和侍中在朝中盤踞多年,早已有了根基。而自己雖然有陛下的看重,身邊卻無人可用。
    沒人便沒有話語權,便獨木難支。
    同樣沉了眼的不止陳皎,還有上首的謝仙卿。
    帝旒之下,他勾了勾唇,似笑非笑。
    這群人如此急功近利,想必是斷定皇後之位定出自他們家中了。
    古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他上位之後殺了許多人,竟依舊平不下有心人的欲壑。
    今日早朝不歡而散,事後陳皎和右相以及侍中以及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人均被留下。陳皎排在最末,等前麵幾位重臣被召見後,過了數個時辰,才輪到她覲見。
    等了許久,陳皎也沒有不耐煩。
    她一直在思考今天在朝中的情形,以及自己接下來要怎麽做。陛下召見兵部和戶部尚書,應當是為了五皇子叛亂的事情,右相和侍中應當也是去商談此事。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終於張公公走了出來,宣她上前覲見。
    甘露殿中,謝仙卿扶著額角,托首案桌之上,眼眸沉沉。
    方才商談數個時辰軍事,疲憊之際,他想的卻是待會兒要與陳皎談論的事情。
    今日朝中因後位一事令他不耐至極,謝仙卿不願再助長眾人野心,擾亂朝中風氣。
    更何況昨晚他接到密報,五皇子派來刺殺他的人被截下,而這隻是其中之一。
    五皇子出此下策,無非是和右相等人所說相同,認為他沒有子嗣,想要借此擾亂軍心。
    他派來的人甚至不需要殺掉謝仙卿,隻是刺傷成功,便能引得軍心動搖。
    因為謝仙卿無子。他若是有危險,右相和侍中等人利益不同,選擇扶持的人選也不同,到那時朝中必然會亂成一團。
    若是五皇子趁機攻回長安,當初抗爭過他的將士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縱使右相侍中等人有私心,但立後的提議卻是上策。
    種種緣由之下,使得謝仙卿不得不重新考慮成婚一事。
    謝仙卿不知道要如何跟陳皎開口。他知道陳皎的誌向,所以才不願這麽快大婚。
    自己當初也答應了她,此時出言詢問,難免有反悔之意。
    陳皎進入書房後,見謝仙卿蹙眉,便主動問道:“陛下你怎麽了?”
    謝仙卿沉吟片刻,委婉道明五皇子派人刺殺的事情,然後他便耐心等待著陳皎的答案。
    依照陳皎的個性,她應當不會情願。更大可能,她會生氣或是無措,然後直接跑走……
    想到這,謝仙卿頭疼扶額。
    今日朝中臣子已經爭論一場,不久前他與右相等人商討叛軍之事。在這種情況下,謝仙卿實在不願,也沒有心力再與陳皎爭吵。
    謝仙卿微微呼出一口氣,暫時放下這件事,準備談論其他政事。
    他收斂眼中的疲憊,抬眼對陳皎笑了笑,溫柔道:“此事尚且不急,朕沒有逼迫你的意思……”
    謝仙卿正準備移開話題時,陳皎卻像是才明白他方才委婉說五皇子刺殺他的用意。
    陳皎愣了一下,然後很快道:“沒問題啊!”
    她說:“不就是孩子嗎,你先讓我試試,說不定就有了呢。”
    陳皎覺得這簡直是小問題,大臣擔心的不就是陛下沒有子嗣嗎?
    想要子嗣,就得懷孕;想要懷孕,就得做愛,陛下就得讓她在上麵為所欲為。
    邏輯滿分,陳皎覺得完全合理。
    陳皎想了想,搓手強調道:“我不是想白嫖哈。”
    她語氣期待,謝仙卿緩緩抬頭,看向興奮的陳皎,微微眯起了眼。
    ……他怎麽覺得哪裏不對勁呢?!
    陳皎覺得自己是真心的。
    反正從現在情況來看,拖幾年再成婚不現實,對謝仙卿也不公平。
    畢竟明麵上承擔壓力的人是謝仙卿。如果他再過幾年都不成婚,估計全天下的人都要懷疑陛下有隱疾了。
    到那時,右相等人大約要巡山下海,求醫尋訪給陛下治‘不行’的病了。
    陳皎覺得成婚這事也不是很難。她可以想個辦法以其他身份進宮當皇後,再用陳皎身份當官,理論上沒太大問題。
    至於孩子,就隨緣了。
    陳皎剛才跟謝仙卿那麽說,純粹是覺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也是時候談一場脖子以下的戀愛了!
    不然謝仙卿老是藏著掖著,連摸都舍不得給她摸,久而久之,陳皎也覺得有點煩。
    既然白嫖行不通,那她就負責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