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109
字數:6714 加入書籤
聽到餘大人這句感歎, 在場其餘幾人神情微妙地有所不同,有人讚同,有人鄙夷, 有人則滿腹心思。
距離陳皎與陛下成婚已近八年。
群臣也不是傻子,最初幾年確實無人發現陳皎與皇後陳鏡瑤的聯係。後來隨著時間推移, 陳皎裝的也不怎麽用心, 有心人便漸漸發現了端倪。
起先大家以為陳皎是男扮女裝,一人分飾兩角進入宮中假扮皇後, 為此嚇了一大跳。
幾人甚至都開始思考要不要相約一頭撞死在宣政殿中,揭穿這妖臣的真麵目。
想了想, 大家又默契地放棄了這個打算。畢竟年紀大了, 活著挺好的。
後來小太子年歲大了, 大家才漸漸回過神, 明白原來問題出在永安侯府身上。
永安侯夫婦膽大包天, 居然為了有子嗣承襲爵位, 將自己女兒扮作世子,才有了後麵的烏龍。
不得不說,相比於陳世子是男扮女裝禍亂朝綱,她本身就是女子這個結果讓眾人好接受多了。
雖然仍有人對此不滿,但陛下大權在握,且明顯默許了陳世子的作為,於是眾人也就默默咽下想要揭穿陳世子的話。
陳皎也心知肚明, 知道大家已然猜到真相, 更明白他們隻敢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敢揭穿自己。
所以她也和從前無二, 照常當自己的陳世子。於是這便成了朝堂中許多人心知肚明的秘密。
有些糊塗看不懂的, 例如餘大人和李大人等人, 依舊沉浸在從前的舊消息中,糾結陳世子與陛下和皇後三人間的愛恨情仇,身旁也沒人敢貿然提醒他們。
陳皎也不知有人誤會了自己,她牽著小太子一路到宮門外。順暢進宮後,兩人慢悠悠回到了宣政殿中。
一進宮,內侍說陸孤玉大人已等候許久,要抽查功課。小太子小臉鄭重,當即乖乖跟著內侍去書房上學。
小太子如今才七歲,從他三歲開始便跟隨陸孤玉求學,每日要上數個時辰的課程,也沒有假期。
陳皎看著兒子離開的背影,忍不住感歎說:“好可憐哦。幸好我不用上學了。”
聽見皇後娘娘慶幸的語氣,周圍的內侍抽了抽嘴角。
陳皎隨口感歎一聲後,便準備去找謝仙卿了。
這個時辰點,謝仙卿應當在處理公務。陳皎到甘露殿時,遠遠便聽見內裏傳來小孩子的哭鬧聲,外麵更是人仰馬翻。
陳皎走進去,隻見謝仙卿正提筆批複奏章,而地上則躺著一個小女孩,像一隻毛毛蟲在地上滾來滾去。
張公公就陪在旁邊,急得額頭冒汗:“哎喲小祖宗,地上涼,您可起來吧!”
然而他剛說完,地上的小女孩又滾了幾圈,看起來是樂在其中。
張公公:……
謝仙卿忽然出聲:“謝琳琅,起來。”
謝琳琅翻身坐起,語帶期盼:“父皇,我可以不上學嗎?”
謝仙卿歎了一聲,溫聲解釋道:“若是不求學,便不識字不懂禮,如此一來和流民無疑。”
他放下奏章,將地上的女兒抱起來,笑容和煦道:“琳琅也不希望日後別人提起你,皆言你不通筆墨詩書的文盲公主吧?”
謝琳琅略微思索後,說:“可以啊。”
她說:“我可以做一個快樂的文盲。”反正她是公主,有人替她做事,又不需要自己寫詩作畫。
謝仙卿:……
他啞口無言,父愛岌岌可危。
謝仙卿的頭已經開始疼了,揉眉道:“你已快四歲了。”他在這個年紀時,早已開蒙跟隨太傅求學。
謝琳琅理直氣壯:“對啊,我才四歲。母後說她四歲時還在玩呢,後來她在國子監也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呢。”
謝仙卿找到罪魁禍首,冷笑一聲,終究沒有拆穿妻子當初在國子監常年倒數的事實。
剛進門的陳皎:……
她分析了一下當下局勢,當即踮著腳尖,準備往後開溜。
結果在地上滑來滑去的小女孩眼尖地瞧見陳皎,當即蹦了起來,喊道:“母後!!”
她飛速衝了過來,熟練地抱住陳皎小腿,然後在空氣中聞了聞:“母後,你背著我偷偷吃東西了!”
陳皎立刻舉起雙手,無辜地說:“我沒有啊。”
謝琳琅將信將疑,又很快問道:“母後,你們出去玩為什麽不帶我?”
一旁的謝仙卿差點被氣笑,起身強調道:“因為你今日要上課。”
謝琳琅剛想說她可以逃課,謝仙卿便拎起她,將她交給張公公,淡淡道:“送去周大人處。”
謝景霽的老師是陸孤玉,謝琳琅的老師則是周侍郎。主要是因材施教,謝琳琅性格頑皮,最好讓性情耿直的師長教才能壓得住。
小公主被扼住了命運的後脖頸,在空中撲騰了兩下,然後垂頭喪氣地放棄了,終究沒能掙脫前往學堂的道路。
謝仙卿微微搖頭,然後接著批改奏章。陳皎微微同情了一瞬小女兒,然後悄悄湊到謝仙卿身旁坐下。
她趴在對方身邊,看對方處理奏章,眨眼小聲說:“陛下好辛苦哦。”
謝仙卿轉過眼,眼眸含笑:“國子監優秀學子?”
他竟是不知,陳世子私下跟女兒都吹噓了些什麽。
吹噓也不知找個靠譜的理由。據他所知,國子監根本沒有所謂的優秀學子評比。
陳皎略微心虛,咳嗽一聲:“這個不重要。”
謝仙卿目光打趣:“不重要?”
陳皎不滿意了,眯起眼:“你的意思是我配不上優秀學子的名號嗎?”
謝仙卿見好就收,立刻笑道:“陳世子博學多才滿腹珠璣,區區優秀學子,自當配你。”
陳皎瞬間露出笑容,讚同點頭:“我覺得陛下說得對!”
謝仙卿終於忍不住,笑了出來。這一笑,他身上令人恐懼不近人情的帝王之儀瞬間消融。
數年過去,隨著權力地位的變化,許多人也變了。
謝仙卿登基已久,威嚴日重,朝堂上的人明顯意識到他不再是從前那位溫潤太子。
右相府在他剛登基那兩年,心思激蕩屢屢插手天子決策,後來謝仙卿手段越發淩厲,右相等人才漸漸收斂,不再仗著自己是天子母族而自大。
謝仙卿已然是天子之態,就連邊關的王時景回來複命,都心驚不已,不敢像從前那般和這位表哥插科打諢玩笑。
在所有人中,隻有陳皎沒有太大變化。
她在官場中成長許多,但依然堅守初心,未被權力迷惑麵目全非。她依舊是那個瀟灑快樂的陳世子,絲毫看不出已經是做母親的人。
陳皎會去宮外走幾條街,隻為買桂花糕。她仍舊會在早朝時偷偷睡覺,讓謝仙卿啞然失笑,又憐又愛。
她對謝仙卿的態度也和從前一般,不會畏懼他,更不會將他陛下的身份排在最前。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心態緣故,近十年過去,陳皎相貌幾乎和兩人初見時沒有太大變化。
陳皎不知道謝仙卿心中的想法,她正在碎碎念自己今日遇見的事情,其中夾雜著幾句對禮部同仁的報怨。比如新派來的人仗著家中有背景偷懶,有人把她前幾日整理好的文書給弄混了,害她又要重新整理。
陳皎如今已從衛尉寺調去禮部,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禮部尚書,正三品,專管科舉一事。
在她碎碎念說一些尋常事情時,謝仙卿始終耐心傾聽,心情也隨之放鬆。
當天子很孤獨,當父親很疲憊,隻有在陳皎身邊時,他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隻是自己。
偶爾謝仙卿也會附和陳皎,點評一兩句:“此子性情甚傲。”
陳皎讚同點頭,苦惱地說:“是啊。而且還很煩,總是在我快下班的時候盯著我,找我問東問西,害我都不能偷溜早退了!”
她怨念十足,謝仙卿忍笑:“陳大人辛苦。”
陳皎抬眸看了他一眼,神情驕傲:“為陛下分憂,乃微臣分內之事,豈有辛苦之言!”
方才還說新同仁不懂事,耽誤她偷溜早退,現在又義正言辭地說自己一心為陛下分憂,可真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謝仙卿終究沒忍住,笑了。
他望著陳皎,目光一如既往的溫柔。
謝仙卿忽然想,如果沒有陳皎,一切該多麽無趣。
在謝仙卿的目光中,陳皎眨眨眼,說:“快到除夕了,陛下今年我們出去玩吧。”
謝仙卿溫聲道:“陳大人相邀,怎敢不從。”
半月後,陳皎朝堂上表力主推行女官製,陛下下旨通過。此後書院也能招收女生,女子能夠參加科考,憑真才實學為官。
這一舉措在民間引起軒然大波,有人破口大罵有人高聲讚同。最初幾年進入學堂的女子並不多,在朝中為官者更是稀有罕見。
有人因此斷言陳皎變法失敗,想要看她丟臉羞愧,她卻覺得沒什麽。
她不過是開創了一條路,有誌者自然會走。變法革新初期很多人難以接受,待日後習慣了,人數自然而然就會多了。
至於日後其他皇帝會如何評判,是廢除取消還是維持,這就不是陳皎所操心的事情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她盡人事聽天命,管不了身後事。
……
又是一年除夕,陳皎和謝仙卿在街上買一枝梅花,手牽手去曾經的太子府。
太子府早已被封起來,但依然有人打掃看管。
當夜天氣算不上好,兩人坐於庭院中不久,小雨便滴滴答答地落下。
冬日的雨帶著特有的濕潤寒意。伴隨著飄搖的淺淺雪花,雨水順著亭廊滑落,淅淅瀝瀝匯集成水涓。
兩人坐在屋內共飲。窗戶敞開半扇,寒風帶著雪花飄落窗畔,爐邊小火溫酒。
相識十年,謝仙卿登基已有八載。
陳皎喝了杯酒,忽然說:“京兆尹家的青梅酒味道居然沒變,還是很好喝。”
她認識謝仙卿不久時,一心想要上位當小弟,就連參加詩會回來當夜都不忘去太子府報道。
那晚她帶著從京兆尹府上騙來的青梅酒,在月下與謝仙卿共飲,那時的她從未想過自己的人生軌跡會是如此。
雪花飄零而下。鞭炮和火燭聲在寂靜的街道上炸開,孤寂的氣氛一掃而空。
新的一年到來,他們在窗畔接吻。
分開時,陳皎說:“雖然現在說可能會很掃興,但很高興將來和我睡一個棺材的人是你。”
她再也不是從前那個囔囔著,兩個人分享一間棺木會擠的陳皎了。
在發生了那麽多事情之後,陳皎意識到時光轉瞬即逝。她和謝仙卿在一起的時間不知道還有多久,所以對如今倍加珍惜。
謝仙卿笑了一下,指尖摩挲她的臉頰,輕聲說:“我也很高興是你。”
很高興遇見你,很高興我們能有如今,讓我的人生不再孤獨,讓彼此成就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