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災求生(6)

字數:18050   加入書籤

A+A-




    各大國家機關在網上一起發布了連續五個粗紅感歎號的公告。
    公告大意是氣象局檢測到了一場天氣情況, 把突然降溫前後的溫度變化寫清楚,並推測以後低溫會成為常態現象,希望廣大市民做好低溫防範工作, 比如多屯糧以備不時之需,注意穿衣保暖, 有條件的朋友一定要多買點保暖設備。
    不少網友都是夜貓子, 而且降溫太快太突然,他們自己也感受到了溫度變化。
    【嘶, 我現在就蓋著羽絨被擤著鼻涕在上網,真是身殘誌堅】
    【瑪德, 幸好老子還沒睡, 不能就要被凍死了, 我住的小區剛才突然響起了哭嚎聲, 說是一個老大爺在睡夢中沒了, 急救過來說是因為突然低溫身體沒調節過來的原因】
    【rip】
    【這鬼天氣, 也太不正常了吧,我第一次見到國家這麽貼心,還提醒我們注意保暖】
    【清醒一點啊,既然國家都提醒了,那就說明不是小事!!!】
    【被上麵這位姐妹一說,我慌了,立馬下單了十包米】
    【隻有米沒有火怎麽吃?】
    【好的, 我又去下單了煤氣罐和燃氣灶】
    【諸位兄弟姐妹, 要不你們別提醒了?就這一會兒,我已經下了好多單, 完全控製不住剁手的欲望】
    大部分人在這個時候還是很樂觀的, 紛紛猜測可能國家所說的低溫異常顯現象隻是持續半個月一個月, 最多三個月肯定就沒事了吧?
    很多網友還在調侃一夜入冬,隻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那麽幸運,在這場天災一開始,就失去了親人。
    明月灣業主群裏,物業那邊給大家通告等一會兒會有急救車來,聲音可能有點大,希望大家理解。
    別墅的隔音功能很好,顧細和沈青鬆完全聽不清外麵的動靜,也不敢開窗,
    她摁黑手機。
    沈青鬆那邊看完消息,蹙眉:“現在發生的一切和重生前的記憶不一樣了。”
    記憶裏,低溫沒有來得這麽早,現在隻是十一月的一號淩晨,而重生前的記憶裏,低溫是在十一月十一號來的,而且不是突然降溫,而是緩慢降溫。
    當時大多數市民都沒反應過來,直到第二年三月還是那麽冷,絲毫沒有升溫的預兆,反而越來越冷,這才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突然,沈青鬆的手機響了。
    兩人一看上麵的來電顯示,該來的終於回來。
    “祝叔叔,”沈青鬆聲音低沉,“您沒事吧?”
    祝榮的聲音聽上去中氣十足:“沒事,我們這邊時刻有人值守,剛才已經檢查過一輪了,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保溫措施。”
    “你那邊呢?”
    沈青鬆:“家裏人都好。”
    兩份沉默了一秒,沈青鬆定神道:“現在的場景和我們重生前的記憶不一樣。”
    祝榮那邊語氣沉穩:“這個問題,我們剛才簡單討論過,可能這就是大家口中說的變數。”
    “你們的回來,已經改變了這個世界,其他事情當然也會改變。”
    就好像一隻蝴蝶扇動翅膀,會引起颶風一樣。
    兩個大活人這麽大的變數,引起的改變當然也是巨大的。連重生這種玄學事件都有,發生其他事情也不奇怪。
    不光是祝榮,知道這件事的領導最近對事情的接受度特別高,進入一種玄妙的境界。
    下一秒有人說人類可以修仙,他們估計都會停下來思考一下可能性。
    就,大家的想象力空前豐富。
    祝榮:“不必多心,隻不過明天你們倆得參加一個會議,和大家如實說明情況就好。”
    沈青鬆和顧細都很理解,毫不猶豫答應。
    “你們是我們國家的公民,還是功臣,更何況還有空間和空間裏的種子,沒事的。”
    “任何破壞我們內部團結的不法因素,都會在我們的手段下現形,保障安全的工作有我們,你們就安心做好你們的事情。”
    “好。”沈青鬆掛了電話,十分安心。
    在知道降溫的第一時間,他就想打電話過去,隻不過,他想祝榮此時此刻肯定有很多事情要忙,如果對方需要和他們溝通,一定會打電話過來。
    他甚至都做好了承接怒火的準備。
    沒想到,上麵的態度十分開明。
    這證明他和顧細的想法沒錯。有個好的領導班子,大家才能在接下來的天災中,博得更多生機。
    兩人準備睡下,養好精神對待明天的視頻會議。
    忽然,防空警報聲響徹整片天空。
    兩人的手機同時收到短信通知,一看,是官方機關對大家進行提醒,防止有人在夢中無法醒來。
    又躺下,門外又有保安拿著喇叭過來:“233號戶主,233號戶主,裏麵的人都醒過來了,都還在吧?”
    沈青鬆再次穿上羽絨服,打開燈,打開房間唯一的小窗,朝外麵揮揮手。
    保安見有人出來:“行,記得去看看其他家庭成員!”
    沈青鬆關上窗戶,顧細縮在被窩裏抬頭看他。
    “應該是每家每戶都要查一查。”沈青鬆重新鑽進被窩。
    他摸了摸顧細的後脖頸,是暖的。
    房間的小窗戶沒拉上窗戶,可以透過小窗戶看到外麵朦朦朧朧的光亮。
    在裝修的時候,沈青鬆和顧細都覺得沒必要保留原來的大陽台,那樣很不方便。每個房間隻保留了一個小窗戶。
    就連這個唯一的小窗戶,他們都準備了磚頭和水泥,萬一到時候需要,可以直接封死。
    這次是真的睡下了。
    有的人慢慢進入睡眠,有的人徹夜未眠。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一片忙碌,統計各種物資數據,保障民生。大家雖然疲憊,但是都打起了精神。
    第二天,顧細和沈青鬆調了鬧鍾起來。
    他們惦記著開會的事情,心裏有事,睡不了懶覺。
    孟蘭和朱昶燁昨晚折騰了大半夜,都還沒醒。兩人放輕動作,在廚房做早餐。
    現在就已經開始冷了,那還是趁現在天然氣管道還能用,多煮點熱水。
    空間裏有好幾個房間的熱水,都是煮開了後直接倒進空間的抗高溫大儲水罐裏,以後要用到熱水,直接打開儲水罐的水龍頭等就行。
    無論是生活用水還是飲用水,都有。
    之前是孟蘭負責煮水,她煮好,顧細和沈青鬆幫忙放進空間。隻不過大家都沒想到降溫來得這麽快,所以並不緊迫。
    但是從今天開始,就得緊迫起來了。
    顧細做早餐,沈青鬆給房間裏的床鋪上厚褥子、電熱毯、毛絨被單等等,還配備了小太陽、暖水袋、暖寶寶,以備不時之需。
    剛吃完熱乎乎的早餐,祝榮那邊就打了電話過來,讓他們準備一下。
    兩人回到房間,接通視頻邀請。
    屏幕上出現了好多人的臉,都是上次的熟麵孔。
    沈青鬆和顧細把昨晚對祝榮說的話又說了一遍,正如祝榮說的一樣,大家沒有半分責怪兩人的意思。
    “你們立了大功,我們這邊的氣象專家也察覺出了不對勁。可能今晚七點就會向世界公布接下來的推測。”
    顧細和沈青鬆對視一眼,滿是震驚。
    不過,他們相信國家。
    可能大家都很忙,所以這個會議隻是簡單地開了十分鍾,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表揚顧細和沈青鬆。
    比如顧細提出的實實在在的五折購物節,還有家庭種植這一活動,雛形也是顧細說的鼓勵大家在家裏取暖的時候不要浪費時間和空間等等。
    顧細和沈青鬆像是幼兒園裏的孩子,被表揚得都不好意思了。
    “我們討論過了,地下農場越早開始越好,c市那邊的地下農場總負責人就是林老,就住在你們旁邊。”
    “他大力推崇從你們空間出來的秧苗,所以你們c市的農場以後可就靠你們了。”
    沈青鬆敏銳地聽出一些信息:“每個城市的種子和秧苗都不一樣。”
    領導點頭:“是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我們現在還有餘糧,鼓勵農學教授大膽創新,積極探索低溫條件下的植物生長和糧食生長。”
    “當然了,其他經濟作物也是必不可少,衣服也很重要。”
    顧細十分認同,這話說得很有道理,統一操作,萬一失敗了,全盤皆輸,風險太大。
    他們還有時間多嚐試,競爭激烈,才能湧現出更多有價值有想法的種植。
    其他人離開視頻會議,最後隻剩下祝榮。
    祝榮統領的jun事基地主要是負責c市,也就是沈青鬆和顧細所在的城市以及周邊的郊區鄉鎮。
    “我都給你們處理好了,直接讓你們超市員工去c市的農業基地上班就行。”
    這是知道上麵要開農業基地和隨機醫療隊後,沈青鬆給手下僅剩的兩方員工爭取到了工作機會。
    私人醫院那邊的醫生護士,可以去應征醫療隊,這個基本沒什麽問題,因為將來肯定有不少人會因為氣溫異常而身體不舒服,醫療隊伍必須後備充足。
    而還有一家超市的員工,昨天下班後,全體人員開始放假,沒想到降溫來得這麽巧。
    沈青鬆道謝:“謝謝祝叔叔。”
    祝榮擺手:“不用,你也不是要特權,而是給手底下的人工作機會,這個要求並不過分。”
    很快,祝榮也有事要忙,雙方都掛了電話。
    沈青鬆把祝榮那邊發過來的信息,轉發到群裏。
    首先是私人醫院那個群。祝榮那邊發的文件都寫明了每個人需要報到的地點和時間。
    他在私人醫院的群裏說明情況,並且補償了工資。
    在沈青鬆發了可以去報到的表格後,大家驚呆了。
    【第一次見到還給我找好下家的老板!】
    【老板,這是……】
    沈青鬆說明情況。
    【沈青鬆:接下來醫療資源都很緊張,我也是恰好知道有這回事,才給大家申請到,如果有需要,可以去上班。】
    【沈青鬆:因為低溫,大家的生活都會受到影響,我的建議是,如果現在能去工作,那就多賺點物資回去,誰知道以後會怎麽樣呢?】
    醫院的消息渠道本來就比較多,大家也對沈青鬆的看法表示認同。
    【我在三院的朋友說,因為降溫,很多人都感冒發燒了,今天早上醫院人滿為患,我剛才看了一下,剛好我被分配到了三院,待會兒我就去那邊看看能不能立即上崗吧】
    【我也聽我的同學說了,有的護士從昨晚開始值班,到現在都還沒下班,實在是不夠人手,我也早點上崗吧】
    醫者仁心,大家都能理解現在的情況,所有人都選擇立即去報到上班。
    沈青鬆看著心裏一暖,發了個紅包,紅包的留言出是:健康平安。
    樸素的願望,卻可能是以後的奢望。
    處理完私人醫院,沈青鬆又給超市那邊的員工發了消息。
    【沈青鬆:超市以後不會再開,補償工資我已經打到各自的賬戶。考慮到因為天氣異常,未來工作環境會更難,我給大家爭取到了去基地農場工作的機會。】
    【沈青鬆:屆時直接說出你們來自超市,會有人員和你們對接。】
    一小部分超市員工表示不理解,在群裏說不想到農場基地工作。
    【我隻會賣東西,都不會種地,去到能做什麽?】
    【我在老家種了好多年地,我不想再種地了 】
    而絕大多數員工則因為生存壓力,在群裏感謝了沈青鬆。畢竟因為天氣,找工作不容易,他們可以先在農場幹著,再慢慢摸尋其他工作,
    【專家說了,未來天氣異常,糧食肯定不容易弄到,現在這個地下農業基地就是一個訊號啊。】
    【我相信老板,我會去報到的!】
    【要是冷好幾個月,那還真需要在地下種糧食。】
    【呸呸呸,誰說的那句話,趕快重新說過,肯定不會冷那麽久的。】
    沈青鬆在群裏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項。
    【沈青鬆:我隻是為你們爭取到了這個工作機會,你們和其他員工是一樣了,要好好工作,如果工作中出現任何紕漏,得自己承擔後果。】
    【理解理解,放心吧,老板,我們都是成年人。】
    【就是,我們到時去了農場,就是端農場的飯碗了,一定好好工作。】
    沈青鬆見狀,放心了,照例在群裏發了紅包,並且提醒多儲存點物資。
    兩人從房間下去,孟蘭和朱昶燁已經起來並且吃完早餐了。
    孟蘭又開始燒熱水。
    朱昶燁憂心道:“這天氣太詭異了。”
    他不放心道:“沈哥,新聞上說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估計都是這種天氣,我們的物資真的足夠嗎?”
    沈青鬆點頭:“夠。”
    他和顧細對視一眼,朱昶燁看上去特別焦慮。
    現在住在了一起,對方肯定會察覺到一些事情,與其讓對方猜,不如早點說出來,這樣雙方都能更放心。
    “昶燁,你過來,我和你說點事情。”沈青鬆道。
    孟蘭從廚房探頭出來望了一眼,老神在在地繼續燒水。
    顧細端著三杯薑茶過去,朱昶燁連忙幫忙:“嫂子,我來。”
    三人坐好。
    有了前幾次的經驗,沈青鬆和顧細說起空間的事情駕輕就熟。
    朱昶燁聽得一愣一愣的,而後親眼看到麵前脊背薑茶消失,他揉揉眼睛。
    過了好一會兒,他皺眉:“沈哥,嫂子,這事兒還有其他人知道嗎?”
    沈青鬆說了一下和國家溝通的事情,“該知道的人都知道,媽是最早知道的。”
    “那你們可不能再和別人說了。”其實朱昶燁打心底裏覺得,沈青鬆和顧細就不該告訴他。
    “太危險了,”他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說完,他想起周圍幾棟房子的住戶經常出來散步的場景,那些住戶看上去身形特別板正。
    他倏地明白過來:“周圍的人……”
    顧細笑著點頭:“我們知道的,所以除了告訴國家,其餘的人,我們隻告訴了我媽還有你知道。”
    朱昶燁內心十分動容。
    這說明沈青鬆是真的把他當成自己人。他一定不會辜負董事長還有沈少的信任。
    他在孤兒院見多了一些人性醜陋的事情,還在那些人身上吃過虧,從懂事的時候開始,他就在內心驚醒自己,一定不能變成自己最討厭的人。
    這也是他做人的信條。
    朱昶燁鄭重保證:“我一定不會告訴別人,如果違背這句話,天打雷劈……”
    沈青鬆不讚成,連忙阻止:“沒必要。”
    顧細笑道:“如果信不過你,我們就不會邀請你住進來,更不會告訴你這件事了。”
    朱昶燁當然也明白。
    “下雪了!”
    孟蘭在廚房吼了一嗓子,大家的注意力立即被轉移。
    大家同時起身,在窗戶往外看,果然,紛紛揚揚的雪花從天空中飄下來。
    顧細:“出去看看?”
    沈青鬆點頭。
    孟蘭伸手,想要阻止:“這……”
    “媽,國家官方機構發的公告說了,民眾可以在能承受的範圍內,每天盡可能抽出一點時間去外麵適應一下現在的環境。”
    顧細的話有理有據,孟蘭無法反駁。
    沈青鬆:“媽,您也去穿衣服,和我們出去走一走,我們扶著您。這可能已經算是以後的高溫了。”
    他們說話的時候,朱昶燁已經把孟蘭的衣服拿過來了:“孟阿姨,沈哥和嫂子說的都是真的,我們坐好熱手運動,小心一點就好。”
    孟蘭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當然是選擇聽孩子們的話。
    在運動方麵,沈青鬆是專業的。
    他一邊做運動一邊道:“二樓的健身房大家一定要利用起來,有強健的體魄,才能應對更多未知的情況。”
    朱昶燁在昨天搬進來的時候就知道,他房間隔壁是健身房,昨晚還去活動了一下。
    想到這兒,他不得不感歎,自己真是很幸運,如果自己一個人,肯定不會有這麽高質量的生活。
    這一切都是沈青鬆給他帶來的。
    朱昶燁一邊想一邊認真做熱身,他要為這個家多出點力,不然白受這麽多好處,他心裏不安。
    他們家有三扇門,第一道門是院子那個大鐵門,第二道門是放在屋子的,從這個門進去,是玄關,玄關和客廳之間還有一道門這是第三道門。
    這個玄關,作用就是緩衝。
    如果有危險,這個距離和門或許能起到關鍵作用。
    另外,人進進出出,這個關著門的玄關就能讓人慢慢適應,不會猛地從溫暖的室內一下子到達寒冷的室外。
    就像現在,他們熱完身,不是立即出去,而是在玄關換好外出的鞋子,站了幾分鍾,適應了一下沒有暖氣的情況,才慢慢出去。
    門口還沒積雪,沈青鬆扶著顧細,朱昶燁攙著孟蘭,慢慢往外走。
    孟蘭打了哆嗦,不過適應得還不錯。
    正巧林教授也帶著他的學生出來走走。
    雙方碰麵,打了招呼。
    林教授知道沈青鬆一行人也是出來走走後,十分認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植物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我們具有主觀能動性,那就要動起來,多點和外界接觸。”
    孟蘭看了看林教授的身板,對方比她年紀大,精神頭卻很好。她要向對方學習養生之道才行。
    她還想看著女兒肚子裏的孩子出生,幫忙養孩子呢。
    顧細卻從林教授的話得到了啟發,她道:“林教授,您說,那些在低溫中存貨下來的植物,會不會有抗寒的獨到之處?”
    林教授頗為讚賞地看向顧細,“我們也討論過這種可能,要知道現在存貨的每一種生物,都有其生存妙招,如果生命力不夠強悍,那根本不會出現在我們麵前。”
    “等再過段時間,我們可能回去明月山看看上麵的植被生存情況。”
    沈青鬆立即道:“那到時您叫我們。”
    林教授擺擺手,和沈青鬆眨眨眼:“我們先去看看,如果需要,再叫你們。”
    沈青鬆和顧細的能力,隻有林教授和常亮知道。
    沈青鬆笑道:“好。”
    林教授已經出來一陣子了,他們先回去。家裏幾人繼續散步時,還看到小區裏有車輛出去。
    沈青鬆道:“我待會兒也打算出門一趟。”
    孟蘭問:“為什麽?要買什麽嗎?”
    沈青鬆看了看外麵:“出去看看,總要親眼見到外麵的樣子,才能更好地判斷形勢。”
    網上的消息和官方發布的消息也很好,但是自己親眼所見才更真實。
    他想看看外麵的情形。
    顧細道:“我也出去。”
    朱昶燁:“我開車。”
    沈青鬆想了想,沒拒絕,現在讓朱昶燁開始適應,以後他萬一要開車,也能有更多應對經驗。
    孟蘭知道孩子們這樣做總有他們的原因,雖然不舍得,但是沒阻攔。
    差不多走了三十分鍾,幾人回去,沈青鬆和朱昶燁檢查車子的性能和安裝上防滑鏈條,顧細叮囑孟蘭一個人在家要注意安全。
    孟蘭睨了她一眼:“你怎麽比我還囉嗦?我的生活經驗可比你豐富多了。”
    顧細:……
    “行,我不說了,您小心。”她哭笑不得。
    外麵傳來按喇叭的聲音,顧細收拾好東西出門。
    朱昶燁坐在駕駛位,沈青鬆坐在副駕駛位,她坐在朱昶燁後麵。
    沈青鬆:“慢慢開。”
    朱昶燁抿抿唇點頭。
    車子開得很穩,幸運的是,一路開到市區,都沒出現什麽意外。
    這是好事。
    隻是看到外麵的情景,大家不禁微微皺眉。
    上個月因為五折購物節,到處都很熱鬧,商家橫幅、招牌層出不窮,堪比過年。
    而現在,可能是經過昨晚一晚的大風肆虐,招牌東倒西歪,橫幅吹到地上,隨處可見,宛如垃圾。
    街道上也沒幾家店開門,開了門也很少人,一片蕭條。
    不過,有一個地方很多人,那就是醫院。
    車子從醫院外麵經過的時候,顧細看到醫院門口的擠擠攘攘的車和人流就怕了。
    “這也太多人了。”她看到好多老人小孩。
    沈青鬆看了看手機,私人醫院的群裏也有醫生說了些消息。
    “說是好多流感。”
    朱昶燁立馬開快了點:“那我們不能下去,萬一被傳染了,可就不好了。”
    顧細點頭。
    他們出來隻是看看外麵的情況,沒必要下去走動,不出意外,以後應該不會再過來市區了。
    幾人很快回到明月灣。
    把車子停在車庫後,幾人又特地出去感受了一下溫度。
    顧細:“我怎麽感覺又冷了?”風太大了,直往衣服裏麵灌,好像想要透過衣服吹到人的皮膚、骨頭縫裏一樣。
    朱昶燁牙齒打顫,“誰能想到,我們昨天這個時候還感歎熱,今天就穿著冬衣說冷了。”
    沈青鬆都能感受到他的顫音,好笑道:“快回去吧。”
    朱昶燁:他也不想。
    可能是開車開久了,沒有動,一下來就特別冷。
    幾人先進了玄關,在這兒坐著聊了一會兒天,散散身上的寒氣,直接進去怕冷熱交替太厲害,身體受不住。
    沈青鬆:“保安那邊進出檢測一□□溫就好了,保險一點。”
    這麽冷的天氣,大家不見得願意出門交流,但是讓大家引起警惕也好。
    “我待會兒在群裏說一下,大家為了自己健康著想,應該同意的。”朱昶燁主動攬下了這個活兒。
    他是助理,上傳下達的業務十分熟練。
    顧細看了看玄關,“我們可以把空間裏幾個類似於社區那種的戶外健身器材放在這裏,出去前熱熱身,回來的時候暖暖身。”
    像是雙人地上漫步機、單人健騎機、劃船器就很適合,這種器材本來就是為了讓民眾玩的,難度比較低,特別適合讓身體熱起來。
    正好,他們當初為了找到更適合孟蘭的健身器材,剛好買了。
    說幹就幹,顧細和沈青鬆從空間裏拿出東西,沈青鬆和朱昶燁在玄關裏擺了一下,正好放下兩個單人健騎機和一個雙人地上漫步機。
    “你們在這兒搗鼓什麽呢?怎麽還不進來?”孟蘭在裏麵左等右等,幾個年輕人還在玄關,便出來看看。
    看到這熟悉的健身器材時,孟蘭笑了出來:“你們還買了這個?”
    她當即踏上漫步機,找到了曾經在老小區裏和鄰居們一邊嘮嗑一邊健身的感覺。
    可是,看到顧細發在群裏的視頻和照片,她心中歎了口氣。
    這種日子估計很難過得去了。
    “媽,想什麽呢?這麽入神?”顧細從後麵攬住孟蘭的肩膀。
    孟蘭回神,嗔了女兒一眼:“我在想今晚吃什麽呢?”
    “對了對了,你們都回來這麽久了,緩衝夠了,快進去喝薑茶,暖暖身子。”她從漫步機上下來,像是趕小雞那樣吧幾人趕回去。
    顧細點頭應好,她感覺孟蘭想的不是這個,不過對方既然不願意說,她也不勉強。
    晚上大家一致通過吃火鍋。
    鴛鴦湯底十分誘人,大家一邊涮肉吃一邊打開電視機。
    顧細和沈青鬆都沒忘記祝榮今天早上說過的話,七點的新聞有可能會宣布大消息。
    再說了,孟蘭也是每天要看新聞的。
    顧細吃得飽飽的,新聞還沒開始,聽著電視裏的背景音,她踱步走到窗邊。
    外麵的地感覺都被凍透了,下午不下雪,現在又下起雪來。
    “媽,我感覺明天就能開始做冰棍了,放在外麵一凍,比冰箱效果快多了。”
    孟蘭:“你就隻想著吃冰棍,做好了你也不許吃,太冷了。”
    顧細:“我就是喜歡動手的樂趣。”
    母女倆的鬥嘴在新聞背景音出來時停了。
    大家坐在沙發前,專心致誌看新聞。
    今天的直播,主持人隻說了開頭,後麵鏡頭直接轉到了全球發布會的現場。
    領導人站在發言台前,嚴肅宣布:“我國認為,這次低溫現象不會是偶然現場,具有持續時間長、危害大,範圍廣的特點……”
    “我們必須做好防範措施,以應對低溫帶來的醫療資源緊張、糧食減產等問題……”
    “甚至於,以後會進入到天災時代。”
    最後一句話,振聾發聵。
    現場記者一片嘩然,而且大都是國外的記者發出的動靜。
    正常發布會大約持續了二十分鍾,前十分鍾領導人講話,後麵十分鍾是氣象專家結合科技手段進行說明。
    發布會現場沒有設提問環節,現場的外國記者很不甘,隻能憤然寫稿。
    而國內的民眾則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
    發布會結束後,顧細一直在看網上的消息。
    【怪不得之前一直讓我們囤貨,原來國家有這個判斷】
    【有點恐怖qaq我自己一個人在外麵住,爸媽都不在身邊】
    【放心吧,官方機關說過幾天會發布各種求助信息】
    【我還是挺有安全感的,國家說了出來,那就說明國家有了應對】
    比起國內民眾對於這個消息的信任,國外的畫風迥然一變。
    顧細把手機遞給沈青鬆,“國外幾乎全部都在斥責我們國家危言聳聽。”
    沈青鬆情緒穩定,頗為淡然地看了一下國外的新聞。
    孟蘭哼了一聲,滿臉鄙夷:“他們總得我們要害他們,不信就算了!”
    朱昶燁也在看手機,聽到孟蘭的話,笑道:“阿姨,沒想到您還是個憤青。”
    孟蘭沒有與時代脫節,知道憤青的意思,哈哈笑了兩聲,“那我應該是個憤老,不青了。”
    天黑得早,大家幹脆早點睡。
    第二天起來,顧細和沈青鬆一下樓,今兒去聽到朱昶燁驚呼:“院子裏的雪好厚。”
    於是乎,吃完早餐休息了一下,大家一起出去鏟雪,也算是今天的戶外活動了。
    顧細比劃了一下,院子裏的雪都快到她的小腿肚了。
    他們幾人全副武裝,臉上有護目鏡、防寒口罩,脖子有圍巾,穿得嚴嚴實實,才敢出來。
    說話太費勁,大家都不說話,隻靠手勢比劃。
    雪暫時堆成一堆,跟著物業的步驟走。
    重新回到溫暖的室內,這才像是活了過來。
    顧細:“之後再下雪,我們放點容器出去,攢起來,化成水,再結成冰,等到天熱豈不是有免費的冰了。”
    孟蘭也讚成,他們缺水啊。屋子裏比較暖,慢慢化總能攢下不少水。
    “先看看國家怎麽說,也不知道這些雪有沒有汙染或者其他物質。”沈青鬆道。
    孟蘭:“那是那是,安全為上。”可不能為了方便不顧生命。
    國家那邊的動作,三天後,就公布了雪是正常且無害的說法。
    顧細仔細看了公告:“上麵說的是,以後每天早上八點都會更新當天淩晨到六點這一期間下的雪的抽樣調查報告。”
    “生活用水,也就是用來澆菜澆花完全沒問題,洗澡燒開就成,如果實在沒有水源,可以在化水後,加入淨水片,多燒開幾次食用。”
    沈青鬆直接拿了器皿出去雪:“我們隻是用來種植作物。”
    現在供水供電暫時沒問題,顧細沈青鬆抓緊這段時間,好好享受便利的生活條件。
    做冰棍當然是必須的,當初沈青鬆和顧細囤了十幾頭生羊,先拿出外麵凍一凍,然後再用刨刀刨肉卷。
    現成的肉卷有點貴,他們當初沒買多少,反正冬天也沒什麽事,幹脆當作消磨時間。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大半個月,與此同時,各地溫度持續走低,甚至突破了地方最低值。
    一些人終於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