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第 210 章

字數:32805   加入書籤

A+A-




    防盜訂閱比例70, 72小時,謝謝小天使們支持正版。
    適時, 把她給繼女添嫁妝的消息放出去, 安遠伯爵府那邊,興許會送來“驚喜”。
    林氏決定試試。
    ……
    機會很快便來了,林氏打聽到, 安遠伯爵府打算與敬英候府結親,讓嫡長孫娶敬英候的小女兒, 正是說親的關鍵時候。
    好巧不巧,永順伯爵府送來帖子, 請林氏到府上吃茶敘話。
    林氏去了, 發現敬英候的大兒媳趙氏也來了,彼時,林氏意識到,必須抓住今日之機,失不再來。
    於是暗暗打好腹語, 計量著適時說出來。
    大家都知曉裴若蓮與徐家二小子的親事,敘話期間,自會有婦人主動問起:“你們家蓮姐兒快要出嫁了,你打算添些甚麽嫁妝,說出來叫我們聽聽。”
    林氏等的正是這話, 應道:“蓮姐兒生母是寧家的嫡大小姐, 她上有祖父祖母疼愛著, 外有安遠伯這位大舅關照著,這嫁妝哪裏輪得上我這個後娘的插手, 不過是表個心意罷了。”
    聽這意思, 似乎是不打算再添甚麽, 是個性情薄涼的。
    又有人道:“總歸是要添幾樣罷,免得叫別人在背後說你。”
    “這是自然。”林氏呷了一小口茶,風輕雲淡說道,“不過是城南的一間布匹鋪子,一間藥材鋪子,外加兩千兩官銀,略表我這個當後娘的心意,添個零頭罷了。”
    又道:“這大頭,還得看蓮姐兒的祖父祖母,還有她那位大舅。”
    “那蓮姐兒這嫁妝,當真是不薄了。”有人道。
    眾夫人聽了,表麵波瀾不驚,可心底都有些驚訝——當後娘的,這足夠大方了。
    林氏趁著喝茶,偷偷瞟了一眼敬英候府的趙氏,發覺她聽得最是仔細,於是心滿意足,開始聊其他話題。
    上回及笄禮上,寧大夫人織金換黃線,已經讓安遠伯爵府鬧了一次笑話,現如今,他若還敢敷衍了事,就莫怪別人說他當大舅的,還不如蓮姐兒的後娘。畢竟,這寧伯爺雖不是親的,卻是蓮姐兒外祖母一手養大的。
    此外,敬英候爺見了,恐怕也要再考慮考慮,看敢不敢把小女兒嫁入安順伯爵府。
    ……
    果真如林世運所料,勳貴人家臉麵比銀錢重要,沒過幾日,安遠伯爵府那邊來人了。
    陣仗不小,生怕別人不知道。
    寧伯爺親自送來了房契和銀兩,說是給外甥女添些嫁妝,又說前陣子的衣製,是寧大夫人手下的婆子貪心,私自偷走的金線,才鬧了那樣的誤會。
    老太公、老太太見好就收,裴璞應道:“都是親戚,你們的心意我們自然是明白的。”
    兩家喜笑顏開地散了,可私底下,各自究竟是甚麽心思,就不得而知了。
    ……
    ……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便是次年秋日,桂花香飄。
    秋闈結束,桂榜揭曉,徐家派人來傳話,說徐瞻此次秋闈略有失手,未上正榜,隻中了副榜第九名。
    副榜不算中舉,隻能當是個“安慰獎”,另外附送國子監就讀名額。
    裴家感到可惜,若是徐瞻中舉,再成親,便是雙喜臨門。
    不過,徐瞻並未氣餒,對其父親道:“兒子初初參加秋闈,想必是修行還不夠,文章筆力不足,才落副榜。既如此,那便繼續苦讀,三年後再試。”如此心性,難能可貴。
    裴少淮十分看好這位未來姐夫,隻因他記得,徐瞻第二次參加秋闈得了解元,殿試中被聖上欽點為二甲第五名,朝考[1]名列前茅,順利留京,進入翰林院,成為庶吉士。
    又籌備了數月,佳期已至,兩家將舉辦迎娶大禮。
    此時,裴少淮三歲半,個子長高了不少,穿著一身青藍色的小版直裰,腰間束著銀邊雲紋錦帶,烏發被林氏用青玉色小冠整齊束好,安安靜靜的時候,瞧著是帶著幾分奶氣的小公子哥。
    若是動起來,眉眼彎彎,又顯得活潑頑皮。
    大人們都在忙上忙下,以圖籌備得周全,裴少淮一個人看書有些倦了,便去找弟弟裴少津頑。
    裴少津自小便十分乖,這幾日,祖父、父親沒有空閑給他授課,他便一個人在房裏,將大字帖拿出來,獨自練習識字,認識的字放一堆,不認識的字,則放另一堆。
    “津弟,津弟,我來找你商量事。”淮哥兒門外喊道。
    “兄長甚麽事?”津哥兒回頭。
    淮哥兒說明來意,道:“明日是長姐的成婚大禮,咱們兄弟被祖母叫去攔親,不如一同想想策子?”
    津哥兒平日裏同兄長一塊讀書,自然知曉兄長鬼點子多,遂道:“都聽兄長的。”
    淮哥兒湊到弟弟耳畔,低聲說了主意:“咱們這樣……”
    津哥兒聽後,乖巧點頭,道:“我聽兄長的。”
    如此,兩個半大的小屁孩達成了一致。
    ……
    翌日,大喜之日,景川伯爵府紅綢喜字,處處喜慶。新人梳妝著衣,裴家迎賓待客,諸多瑣事自不必多述。
    吉時將到,迎娶隊伍的奏樂聲漸行漸近,不一會,裴少淮便見到迎親隊伍了。
    那徐瞻騎在駿馬上,穿著喜服,意氣風發,一表人才。
    到了伯爵府跟前,徐瞻下馬,準備進門迎親,這便到了攔親的時候。
    大慶朝文風鼎盛,天下百姓崇文,加之新郎官是個讀書人,故此,攔親亦跟“文”相關,無非是吟詩作對道賀詞,考校考校徐瞻。
    裴家這邊的後輩小生,紛紛拿出早就備好的題目。徐瞻是個有真才實學的,鎮靜自若,談笑風生,笑吟吟地一一擊破,不過一刻鍾,就已經順利走完台階,來到大門跟前。
    不料,這時,兩個穿著喜慶的小男娃子竄了出來,並排張開雙手,攔在了徐瞻跟前,正是淮津兩兄弟。
    淮哥兒仰著小腦袋,先開口:“姐夫今日想進門將長姐迎娶歸家,恐怕要先過我們兄弟這一關。”
    津哥兒亦學著兄長,有模有樣道:“聽說姐夫既是秀才,又進了國子監,我們要考校考校你。”
    稚嫩的童聲傳出來,加之淮津兄弟二人童真可愛,引得圍觀的賓客哄堂而笑——兩個乳臭未幹的小娃子,竟然要考校姐夫的學問。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
    又充滿好奇,景川伯的這兩個小孫子,到底會出甚麽題目。
    徐瞻亦覺得有趣,先朝兩位小舅子作揖,笑吟吟道:“懇請兩位內弟出題。”
    隻聞,淮哥兒說了上句:“池上並蒂蓮。”
    津哥兒說了下句:“花開年年笑。”
    最後兄弟二人齊聲:“打一賀詞。”
    原來是類似猜燈謎,旁人也跟著一塊思索起來,還別說,這兩句燈謎用詞喜慶,又將新娘子的閨名化用其中,倒也十分有趣。
    賓客們隻當是孩子的父親或是祖父替他們想的。
    “這前一句,蓮花並蒂,自然是‘同心’無疑了。”徐瞻端著手,思忖,眉頭微皺,一下子沒想出來,道,“這後一句嘛……”
    他還真一下子沒想出典故來。
    幸好,跟著他一同來的兄長徐望,低聲提醒他道:“年年歲歲即為永。”
    徐瞻恍然大悟,喜道:“對!是永樂,同心永樂。”
    可兩個小娃子並沒有讓出路來。
    “兩位內弟,是我答錯了嗎?”徐瞻問。
    淮哥兒應道:“答案正是‘同心永樂’,姐夫好學問。”
    “那為何?”
    淮哥兒笑笑,與津哥兒一同伸出小手,道:“姐夫得了我們兄弟的賀詞,還不快些掏喜錢。”
    這一番話,再次惹得場下賓客捧腹大笑。眾人都在想,裴秉元那樣寡淡的性子,竟生得了這麽一對機靈的活寶,真是有福氣。
    “是姐夫疏忽了,疏忽了。”徐瞻笑著,從身後兄長徐望手裏接過兩錠金子,分給兩位小舅子。
    淮津兩兄弟得了好處,分居大門兩側,鞠躬,道:“姐夫請罷,祝姐夫長姐同心永樂。”
    ……
    諸多禮節已畢,該是裴若蓮出門上花轎的時候了。
    淮哥兒聽從祖母的安排,前往長姐的閨房,道:“長姐,我來了。”
    裴若蓮無胞弟,隻得是淮哥兒送嫁,她伸出手,道:“勞弟弟送我出門。”
    淮哥兒牽起長姐的手,道:“長姐,走罷。”
    姐弟二人,一大一小,淮哥兒很矮,倒更像是裴若蓮牽著他出來了。不過,淮哥兒很努力地走在前麵,小手將阿姐的手攥得緊緊的,甚至都有些生汗了——他要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
    蓮姐兒則把步子走得小一些,免得小弟弟步子跟不上。
    上了花轎,又來了徐家。
    姐弟二人即將分別,淮哥兒仍攥著長姐的手,望著長姐,認真道:“此一進門,長姐莫忘了,家中我與津弟,會是長姐的靠山,我認長姐,也望長姐認我。”
    裴若蓮沒有說話,一顆淚珠劃過臉龐,滴落,朝裴少淮點了點頭,而後轉身,在徐瞻的牽引之下,進了徐家的大門。
    ……
    這邊剛送親結束,伯爵府那頭,後院亂了起來。
    隻因那蘭姐兒瞧著長姐嫁了出去,傷心不已,原先在長姐麵前憋住的淚珠,再也不能忍著,嘩嘩直流。
    蘭姐兒將自己關在房間裏,任憑誰來勸,都不肯開門,隻埋著頭哭,傷心道:“阿姐嫁了,往後我再也不知道,該同誰人說話了……”
    恰好翻到了《陳風·衡門》。
    裴少淮沒有選那些複雜的字,而是從“衡門之下,可以棲遲[1]”一句中選了個“門”字,小手指著,道:“爹爹,學這個。”
    “這是‘門’字。”裴父輕聲細語,仔細給小娃娃解釋道,“左邊有一戶,右邊有一戶,兩戶相合,即為‘門’也。府裏最大的那兩扇紅門,便是咱們伯爵府的‘門’。”
    裴父說得慢,生怕小娃娃聽不懂,還騰出一隻手,拿起毛筆,給淮哥兒畫了門的形狀。
    淮哥兒跟著念道:“一戶,又一戶,門。”
    裴父見淮哥兒聽懂了,心中頗有成就感,讚歎道:“咱們淮兒聰慧。”隨後又教了小娃娃十數個字,隻選那簡單的,以識字為主。
    裴少淮聽得認真,並非裝出來——他雖是識字的,學的卻是簡體字,如今麵對繁體,少不了要從頭再學,免得以後一個失手,露了破綻。
    再者,裴秉元肚子裏是有學識的,講解時,細細講了字的來源,為何是這個形狀、筆畫,聽著饒有趣味。
    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裴秉元隻顧著教兒子識字,忘了自己原先是打算寫文章的。
    若是旁人見了,定會大為讚歎這父慈子孝的場景。
    要知曉,伯爵府這位大老爺,是出了名的“一心讀書,不問他事”,若打攪了他寫文章,縱是平日性情溫和,也是會嚴厲教訓人的。
    ……
    從父親的書房中出來,小娃子裴少淮想起書中情節——
    在原書中,裴少淮、裴秉元這對父子相處得並不好,愈到後頭,愈是相看厭惡。
    因爭奪淮哥兒,老太太和林氏相互鬥狠,後宅不寧,使得裴秉元不能安心讀書,是以,裴秉元並不喜歡這個兒子。
    後來,淮哥兒長大了些,遊手好閑,不務正業,四處招惹事端。裴秉元本就不喜歡出門交往,卻被逼著出去,替兒子料理那些事端,人疲心疲。他愈發覺得裴少淮這個兒子,是老天派下來催債的。
    等到裴少淮成了紈絝,背負惡名,一向溫和的裴秉元質問老母親,道:“瞧你養的好孫兒,寵成了甚麽樣。”
    老太太痛心,應道:“你隻管生,不管養,如今反倒怨起我來了。”
    裴秉元無奈,仰天嚎啕發問:“我不過是想安靜讀書,怎就這般難?生了這樣的兒子,此生,恐怕再不得安穩,科考無望矣。”言罷,折了筆,封了書,那等場麵實在叫人唏噓。
    ……
    現如今,此淮哥兒非彼淮哥兒。
    裴少淮心中暗想,他勢必不會讓這個府邸像原書那般烏煙瘴氣,亦不會到處闖禍惹事,父親想安安靜靜讀書,他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他會遂了裴秉元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