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盛大的葬禮
字數:4278 加入書籤
“慌什麽慌。”方見山麵色不虞的斥責道,隨後他冷笑一聲,“果然是個陷阱。”
隨後他看向下屬問道:
“王雲山被誰擒獲?交由誰審問?他都說了什麽?”
那名下屬急忙回道:
“被道門的三位副使給擒拿了,此時已押回驛館,在此之前海森長老去到了驛館,想來是海森長老親自審問。那道門使團防守嚴密,屬下還沒有探聽出審問的內容。”
方見山凝眉思索片刻,推測道:
“作為死士,王雲山在去之前就有了犧牲的覺悟,想來他也不敢亂說什麽,更大的可能是攬下一切罪責,承認自己是凶手。”
“長老睿智,屬下佩服。”
聽著下屬的讚美,方見山陰沉的臉色也舒展了許多,他繼續說道:
“現在聯盟內部人心浮動,大哥的一些死忠對我心存質疑,隻是他們沒有證據罷了,下一步如何穩住聯盟的人心,順利的坐穩位子是關鍵。”
想到此處,他對著安靜佇立在一旁的下屬吩咐道:
“調動一切力量,對外開出高額懸賞,務必找到方二。”
“是,屬下明白。”
……
瀛洲驛館,小院書房內,其餘人已經離去,李傳福單獨留下了百裏鳴和,他緩緩問道:
“關於審訊的結果,你怎麽看?”
百裏鳴沉吟片刻,正色道:
“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但很大可能凶手就是方見山。”
“嗯,我也是這麽認為的。”
李傳福點點頭,“他們兄弟二人的矛盾由來已久,來瀛洲後我聽海森提到過,這次跟道門的合作是矛盾爆發的導火索,方見山是想趁機栽贓道門,才選擇在此刻動手。雖然道門最終擺脫了嫌疑,但目前來看,方見山才是最大的受益方。”
“這方見海一死,散修聯盟將徹底掌握在方見山的手中,唉,沒想到到頭來我們白忙活一場,反而給他人做了嫁衣裳。”
百裏鳴也有些無奈,但事已至此還要想挽救的辦法,沉思片刻,他說道:
“正是因為各大勢力相互掣肘,瀛洲在大事上向來很難統一步調,說是保持中立,但散修聯盟暗地裏定會選擇支持乾元朝。星君,如今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爭取其他勢力的支持。”
李傳福再次點點頭:
“嗯,這幾日,我會再多跟幾家勢力多走動走動,先把搖擺不定的畢言拉攏過來,然後再跟空羽聊聊,大不了多舍棄一些利益,爭取得到他們的支持。”
百裏鳴繼續說道:
“雖然暫時來看,方見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權力,但這權力並不穩固,若是他殺害自己哥哥一事被證明,那內部反對者肯定會借機鬧事,散修聯盟的分裂在所難免。如此,那個失蹤的管家方二就成了關鍵,他一定掌握著直接的證據。而且我總感覺方二的失蹤不一般,似乎是有人做的局。可能是散修聯盟反對者,也可能是與之有仇怨的其他勢力。”
李傳福有人認可這一觀點,他略一思索說道:
“哼,這次讓方見山坑了咱們一把,這個節肯定要找回來,不過咱們在瀛洲人生地不熟的,想要在找到方二,無異於大海撈針。”
隨後他擺擺手道:
“算了,先不管方二的事了。既然咱們已經擺脫了嫌疑,那麵子上的事還是要做足的,明日咱們一起去方府吊唁。”
……
第二日一早,李傳福帶著百裏鳴等三位副使來到了方府。此時方府門前的道路上已經是被堵得水泄不通。
前來吊唁的堂客乘坐大轎、小轎、馬車,總共不下百十乘,再加上前麵的各色執事、陳設、百耍,浩浩蕩蕩,一共擺了三四裏遠。四人隻能下了馬車,步行前往。
在瀛洲的傳統觀念裏,人死後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不可以接受日、月、星三光,因此要把靈柩停於室內,或者將靈柩遮蓋起來。由於室內施展不開,所以大戶人家往往要請棚鋪搭白棚,以便接待前來吊唁之人。
方家作為瀛洲一大勢力的掌事人,自然是要按最高規格來辦。搭建的起脊白棚狀如殿宇,宏偉壯觀。
方府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搭建鼓樂廳,兩班青衣按時奏樂,極其奢華。按照規矩,靈前也設有細樂,樂器主要有小鑼、小堂鼓、橫笛,吹奏當地的哀樂,謂之“清音”。
李傳福、百裏鳴幾人進入大門時,門外的鼓樂廳便開始吹奏,三聲鼓加吹大號,這是在通知回事人員做準備。若是女客前來吊唁,則是兩聲鼓加吹嗩呐。
接著,大門的雲板連敲四下,二門的缺也隨之擊打四下——四下為哀音。當李傳福、百裏鳴他們進入內門時,回事人員已經在前頭飛跑,高聲呼喊:
“太一道門使團李正使到。”
在李傳福的帶領下,四人進入靈堂,百裏鳴第一次參加葬禮,心中十分好奇,用眼角的餘光偷偷掃視著這間靈堂。
方見海的靈柩前臉放在風門的位置上,為便於出入,靈柩前臉的位置,搭建了一座有三個門洞的靈龕。
左右靈門懸掛白色帳幔,中央靈門安放供桌,設擺悶燈、五供(一尊香爐、兩隻花筒和一對蠟扞)和高腳碗。白色帳幔就是掛靈幡經榜,上麵寫上著方見海的籍貫以及生平職位。
悶燈位於五供之後,狀如單層寶塔,燈門朝向靈柩。而在五供和悶燈之間是高腳供碗,上麵擺放祭祀的食品。
供桌之前,放一張矮桌,其上放錫製的“奠池”“執壺”與“奠爵”,以備吊客“奠酒致意”。在矮桌之前設白色拜墊,上罩紅毯,喪家以示謙遜,而由來賓自己揭去紅毯,跪在素毯上。
女客致奠都在靈龕之後,靈柩的後麵,方見海家的女眷則跪在右側還禮。
這時,李傳福將禮單呈給回事人,那回事人高喊一聲:
“呈禮上賬您呐!”
隨後,李傳福先供一杯茶,回事人吩咐得一聲:
“供茶燒紙。”
隻聽一棒鑼鳴,諸樂齊奏,許多小廝垂手上前,伺候燒紙。
李傳福作為道門中人,跪的是道門七祖,自然沒有揭去紅毯,跪在素毯上祭奠,隻是掐道訣鞠了三個躬。百裏鳴三人有樣學樣。
完事後,一臉哀容的方見山不冷不熱,程式化的對李傳福表示了感謝,至此吊唁結束。
下午申時,方府送殯隊伍出發,送葬隊伍最前頭是六十名護衛騎兵開道,裝束整齊,舉止得體。接著是引幡隊伍,共計三十餘人,再往後是儀仗隊,足有上百人。隊伍中,還有大量紙人紙馬,規模龐大,浩浩蕩蕩。
一路前行約有一刻多鍾,就遇到了路旁的彩棚高搭,其中設席張筵,和音奏樂,俱是議事會四位長老路祭:第一座是大長老海森祭棚,第二座是右長老畢言祭棚,第三座是左長老空羽祭棚,第四座是前長老陰姬祭棚。
百裏鳴、袁朝不、小金雕坐在祭棚不遠處的茶樓中,觀看方府為方見海送殯的宏大場麵,兩人一鳥都是嘖嘖不已,也算是開了眼界。
突然,一名身穿白粗布褲襟,白粗布腿帶,外罩斜襟孝袍,再外麵穿一襲對襟無袖過膝裕袢,腰係孝帶,頭紮白布的矮胖中年人攔在了送殯隊伍的麵前,聲嘶力竭的高呼道:
“停下,不能下葬!”.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