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佛子3

字數:6211   加入書籤

A+A-




    去太息山的路途遙遠,悟心始終像個普通人一樣趕路,大部分時間甚至是直接走路,而不是坐車騎馬。
    驢子送了他們一程,在幾天後的早晨消失了。
    千問起來,悟心回答說:“再往前就走出他生活的地界了,所以我讓他回家去。”
    千表示諒解,原來他不肯離開家,那就算了。
    反正她也不用自己走路,不坐驢子就坐在悟心的手臂上。
    雖然他的身形不算高大,但就是能給人一種巍峨不動的感覺,有時候千都快在他身上蹦躂起來了,他也是維持著那個姿勢,手臂平平托著。
    路過城鎮時,自有飯館食攤、客棧旅店,吃飯住宿都不是問題,就是路過村子,偶爾也能借宿在農戶家中,但中途難免走上一些比較荒蕪的土路,周圍連個人影子都沒有,那就隻能露宿荒野。
    周圍黑漆漆的,一點光都沒有,唯一亮一點的隻有爹的腦袋,有一點反光。
    風還大,冷風嗚嗚地吹,像某種動物的嘯叫。千從裹腦袋的披風布底下露出一雙眼睛往外瞄,被黑洞洞的荒野嚇得大氣不敢喘,往悟心懷裏縮了又縮。
    吃的是路過城鎮時打包的饅頭,捂熱了給她吃。
    千捧著饅頭慢吞吞咬著,從熱吃到冷,都沒吃完一個。
    “千可是害怕”
    千點點頭,縮起腳踩在爹的腿上:“我不想在這裏睡覺。”
    她對爹說:“我想睡床。”
    若換個尋常爹娘,荒郊野嶺的孩子鬧著要睡床,這會兒巴掌已經拍上她的屁股了,但悟心聽著她的要求,卻當真抱著她起身了。
    “那我去尋一尋附近可有人家。”
    孩子一聽,也開心起來,抓著他肩上的衣服說:“我也一起找!”
    這樣的荒野山林裏,有沒有人居住不知道,但山精野怪卻是不少的。
    悟心抱著孩子走出去一裏地,見到一棵百年的榕樹,榕樹上有個狐狸洞。
    千路上就困得迷迷瞪瞪,仰著腦袋張開嘴差點睡著,忽然聽到聲音,軟綿綿的脖子支起來,睜眼一看,眼前竟然冒出來個大宅子。
    她也不知道這種白牆青瓦的大宅子建在這種荒山野樹下有多奇怪,隻是高興於真的找到屋子了。
    他們此時站在門口,主人家是個白衣的女子,提著燈籠站在門內,一手拉著門,表情不大好,勉勉強強地笑著說:“我們隻是普通的……多年來本本分分住在這山中,可從未主動做過惡事……”
    悟心神色不變,就像去普通農家借宿一樣說:“叨擾主人家了,路過寶地,天色已晚,風雪襲人,不知能否在貴地借宿一宿”
    主人家一愣,回不過神來,表情更怪異恍惚了:“大師……是來借宿的”
    這種明顯修為高深的高僧大德,大半夜來山野妖怪的洞府,不是來斬妖除魔,是來借宿沒聽說過這事啊!
    就好比那貓進了老鼠洞,他不去抓老鼠,偏在老鼠洞裏睡覺。
    千聽著他們說話,有些擔憂地依著爹,小聲問他:“阿姨不同意我們住在這裏嗎”
    那他們又要去樹底下坐著吹風了
    千苦著臉,提燈的主人也差點苦著臉,她還敢不同意嗎
    “請進,快請進,隻要不嫌棄家中簡陋!”
    主人家忙請他們進去,門一打開,門後好幾個同樣穿著白衣服的人影一哄而散,眨眼就溜進了後麵的房間。
    “那是家中不成器的後輩們,膽小不敢見生人,還請見諒。”主人家將他們引到廳上,四處燈盞明亮,家具擺設閃閃發亮,引得千從披風布裏掙紮出來探看。
    有兩個女孩端上幾個盤子,裝滿各色野果,就是她們不知為何手抖得厲害,盤子放在桌麵上的時候都叮叮響,一放下就捂著腦袋跑了。
    主人家在一旁陪站,焦灼不安又強忍著請他們吃果子。
    悟心道了句多謝,自己沒吃,倒是挑了個個頭紅豔的給千拿著,千也抬頭對主人家說了謝謝。
    剛說了謝謝,千瞧見主人家垂著的衣袖裏有什麽在拱動,不多時露出個雪白毛絨的小腦袋。
    千立刻伸手一指,驚喜地喊:“狐狸狗!”
    然後她就要求和“小狗”一起玩。
    悟心看一眼主人家快要變成青色的臉,搖了搖頭。
    這下可好,帶著她十天半月,悟心可算是第一次見識了孩子的難纏。
    她平時稱得上一句乖巧,隻要吃飽喝足了,很少吵鬧,但突然想要什麽了,就非得要到不可,不給她不允許她做,折騰哭鬧令人頭痛。
    悟心隻好和主人家商量,能不能讓孩子一起玩耍片刻。
    千如願以償地和“狐狸狗”一起玩,摸著他柔順的毛毛,抱在懷裏愛不釋手,摸摸人家的耳朵,又摸摸尾巴,還誇他:“你真好看,好可愛呀。”
    還把眼睛濕漉漉的小家夥抱起來在臉上使勁揉,很快將“狐狸狗”柔順的毛發弄得淩亂倒伏。
    客廳裏氣氛詭異,兩位長輩看著孩子玩鬧。
    眼看主人家越來越坐不住了,悟心開口讓千把“小狗”還回去,該去睡覺了。
    拿到新玩具,正是稀罕的時候,怎麽會願意這麽快就放手,千不僅搖頭,還把懷裏的小家夥抱得更緊了,抱得小東西昂昂叫。
    “千,你方才答應我,隻玩一會兒,可是”
    “還沒到一會兒。”
    “我們來時,你就說困了,現在怎麽又不肯睡覺呢”
    “我不困,我還可以玩。”
    “但是你的玩伴已經要休息了。”
    “他也不困,他也要跟我玩。”
    怎麽說,就是不肯放。一般家長到這裏,已經開始心頭火起,但悟心沒什麽反應,他正對著孩子,看著她的眼睛,語氣平和地和她講道理,連音量都沒變大。
    千一開始不想聽,做出不配合的姿態,但這不疾不徐的話就好像會自己往她耳朵裏鑽,千就是不想聽也得聽。
    聽著聽著,孩子的表情開始恍惚,不知不覺就鬆開了抱著“狐狸狗”的雙手。
    她並不知道,她這個爹最擅長兩件事,一是以“理”服人,二是以“德”服人。
    現在她就服了,看著那嘴一張一合,無數個聲音在她腦子裏轉啊轉,像一群蜜蜂,聽得她暈頭轉向眼冒金星,搖晃著、搖晃著,眼睛一閉睡倒過去。
    悟心淡定地閉上嘴,一手把她撈起來,送去床上睡覺。
    等到早上起來,千醒過神來,想起昨晚的漂亮“狐狸狗”,剛想說要玩,一聽光頭爹張口要說話,她兩手捂住耳朵,霎時不敢再說要玩了。
    因為這事,孩子留下了個後遺症,就是一看到爹開口,不管他說什麽,下意識就是想抬手捂住。
    她又被抱在懷裏,想捂嘴這個姿勢再合適不過。
    悟心和主人家告別,才說了句謝,千啪地一隻手捂他嘴上了。
    等離開了這個借宿的地方,悟心問她餓不餓,孩子又一隻手捂了上去。
    說什麽她都捂嘴,持續了三五次之後,她好像還玩上癮了,總盯著悟心的嘴,一看他要說話就捂上去,捂住了她還要笑,咯咯笑個不停,不知道在樂個什麽勁兒。
    悟心瞧她快樂地表情,微微而笑。
    捂著他嘴的千很快驚奇地發現,就算自己捂著爹的嘴,他的聲音還是回蕩在耳邊。她放開手,看到他的嘴沒在動,但他的聲音還在響。
    從哪裏發出的聲音!
    千自然不知道這是佛修所用的“真言”,不是口傳而是心傳,通常用來震懾妖魔或是給弟子傳道授業解惑。
    她奇怪地把新爹的腦袋整個扒拉了一遍又一遍,最後肯定,他是用鼻子發出的聲音。
    這天他們經過一個村子,悟心又上前去借宿。
    那戶人家的老婦人很是熱心,又給他們打熱水又要重新燒灶給他們做吃的,還很熱絡地和悟心搭話,一會兒問他們從哪裏來的,一會兒又問起大師怎麽帶一個這麽小的孩子出門雲雲。
    再看悟心把孩子抱上抱下,孩子時時刻刻待在他懷裏就沒下來自己走過,那孩子的鞋底子竟然都好似沒沾過灰。
    大娘看不過眼了,又說:“孩子看著也有三歲了吧,這個年紀怎麽能一直抱著呢,得放下來多走動才行啊。”
    悟心大師難得沉默片刻,問:“這個年紀,可以自己走嗎”
    他看向孩子,孩子回以無辜的目光。
    他把孩子放下來,千自己在屋裏轉了會兒,又走到他跟前,伸出手要抱。
    是的,就是這樣,往往放她下來自己走不了多久,她就要抱。不知不覺,他就一直抱著了。
    熱心大娘終於看出來這位年輕的僧人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麽會帶孩子,於是熱心傳授幾十年豐富的帶崽經驗。
    譬如晚上睡前要給孩子拆頭發通頭發,怎麽給她洗手洗腳,穿衣服的順序等等,悟心大師表示受教,聽得連連點頭。
    第二日是難得的好天氣,出了太陽,照在身上還有點熱。他們走的路也是一段難得的官道,比較平坦。
    悟心想起大娘的教導,把孩子放到地上,讓她自己走。
    起先千確實聽話地自己走,隻是她總共也沒自己走出多一會兒,就折騰著說熱,悟心給她把外麵那件花棉襖給脫了,拿在手上。
    很快,孩子又伸著手要抱。
    悟心看出來她是惰性使然,便說:“走到前方那棵大樹下再抱你歇息。”
    千瞅瞅大樹,又往前走了不到一百米,嘴裏呼哧呼哧喘氣,還像小狗一樣吐舌頭,非常刻意。
    喘氣的動靜這麽大,可仔細一看,汗都沒出。
    “爹,要抱。”
    悟心看著她,千見他沒有要抱的意思,兩條腿一蹲,直接坐在了悟心的布鞋上。
    抬不動腳的悟心,最後還是把她抱了起來。
    停下來休息時,悟心也不抱著她了,放她下地去玩。
    孩子玩起來怎麽跑都不喊累,在四處的草叢裏摳摳挖挖。
    冬日的泥潭上麵結了一層薄冰,附近還有一些殘雪,孩子踩上去蹦,忽然腳下一滑整個滾進了泥潭,蘸了一身黑泥巴。
    悟心起身過去時,孩子從泥巴裏拔出不小心栽倒的腦袋,半張臉都是泥。
    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