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這便是人心;大聖:我師父天生的慈悲心腸

字數:6899   加入書籤

A+A-




    當年皇帝親自出城相送。
    如今陛下又在長安城外將三藏法師親自迎回來。
    師徒五人隨駕後到了長安城外。
    師徒五人回朝,再加上城中這般大的動靜兒,不一時,三藏法師歸來的消息便傳遍了全城,滿城中無一不知是取經人來了。
    還有三藏法師曾經住過的洪福寺,正有寺中僧人瞧見幾株鬆樹一顆顆頭俱向東,還在驚疑之時,便有當年跟著三藏法師學經的舊徒,登時起身:“快些,快些想是玄奘師父取經回來了。”
    若說過去十四年,百姓們或許會忘了還有三藏法師這樣一位高僧,但他們寺中的僧人,如何能不記得?
    這會兒聽了這僧人之言,一邊跟著收拾儀容,卻也詢問了一句:“師兄如何知曉?”
    “當年師父去時,曾有言道:‘我去之後,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鬆樹枝頭若是東向,我即回矣。’我師父佛口聖言,故此知之。”他一邊兒說話,一邊兒招呼眾僧:“快些,莫要耽擱了——”
    寺中僧人跟著魚貫而出,可這一上大街,便正聽到了騎兵傳訊:“聖僧禦弟取經歸來,陛下親自迎接,太子殿下正率了百官在城外迎候!”
    好家夥,這幾嗓子過後,一眾百姓紛紛拖家帶口,呼朋喚友的前來觀瞧。也就是他們寺中僧人出來的早些,否則怕是都搶不到前排,紛紛慶幸不已。
    太子殿下當先上前行禮,隨後便是百官與眾百姓一同山呼萬歲,李世民自然坦然受之。
    而後太子殿下向三藏法師見禮,口稱:“見過皇叔——”
    法海避開不受,單手做佛禮,道一聲:“阿彌陀佛,殿下切勿多禮。”
    “你是寡人禦弟,若非方外高僧,定然封做異姓王他雖貴為太子,但在禦弟麵前,終究是小輩便是他日後禦極,這一聲‘皇叔’,禦弟自也是受得起的。”
    眾人又聽三藏法師受此等恩遇,別說是滿城百姓,就是一朝文武也都齊生感慨。而一些老臣之子,紛紛在此刻告慰先父亡靈比如魏徵的幾個兒子。
    三藏取經之事,還在十四年前。
    有些當年還能送三藏法師出城的老人,已經亡故;而如今一些在此迎候三藏法師的少年,當年還未曾出生即便是一些青壯,對當年之事其實也沒有什麽太深刻的記憶。
    這會兒他們身邊長輩正在小聲講述當年往事。
    而能夠跨越十四年,親眼見證這一場盛景的,到了現在也多是些中年人物換句話說,他們也正是如今大唐的中流砥柱。
    就好比隨駕於望經樓的王玄策與薛仁貴,大唐能夠維持住這赫赫威名,他二人自然是功不可沒。
    “小侄一向喜好佛法。”太子殿下聽了父皇之言,更不敢怠慢,連忙道:“如今皇叔回唐,往後還要向皇叔多多請教。”
    “善!”
    對此法海自然不會拒絕。
    其實一國太子,過多信奉佛法,於國並不見得就是益處。
    法海此刻未曾多說,一來是因為此刻臣民匯聚,這些話並不適合在這裏說;二來也是這其中的關竅並非一兩句能夠言明的;三來法海認為這位太子殿下能來向自己請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因為自己可以把控傳授的內容,總是要比自己私下裏琢磨,誤入歧途的好。
    太子殿下見三藏法師一口應下,心裏自然也是十分開心,麵上自然而然就露出了笑顏。
    一旁的李世民見了也是心生感慨,他之所以最終選定了雉奴為太子,而不是魏王正也是因為李治的這一顆“慈悲”心。
    李世民很清楚,若是自己百年之後,是魏王李泰繼承王位,那麽前太子與李治以及自己另外的幾位兒子,恐怕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況且若論才幹與能力,其實也並不在魏王之下,如今自己更是手把手的教導,恨不得將一身本領盡數傳授想來日後他即便不能成為開疆擴土之雄主,也絕對夠資格做一個開明的守成之君。
    大唐的疆域已經不小了。
    大到在一切偏遠之處,其實大唐中樞並不能真正的掌控地方。
    即便是再往外開疆擴土,其實也沒有足夠力量能夠消化這些的疆域除非,朝堂眾臣都能一日千裏,亦或是中央與各州郡的信息,能夠在短時間內往複。
    否則,那些臣服於大唐的藩屬國,早就成了大唐下轄郡縣了。
    即便是在大唐,依舊還是普通人居多可若當真人人能修行,怕是國中也要亂了套。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不是說說而已。
    身為一國之君,開疆擴土,遠擊狄夷,自是能夠彰顯國威,但相對於“武功”來說,或許更重要的是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幸福安康的“文治”。
    而在這一點上,李世民非常看好太子。
    他們老一輩,把該打的仗都打完,兒孫們自該勵精圖治,鞏固且更要發揚這盛唐氣象。
    一眾入城之後,見長安百姓雖也“洶湧”,但其實既有規矩,道路兩側雖有禁軍護衛,但其實也不用他們費心維護秩序,此等景象是在別國難以見到的。
    法海見了洪福寺眾僧在側,還是特意上前相見了一番,言說:“諸位稍候,且等貧僧入朝複命之後,再回寺中相敘。”
    眾僧自然滿口應承,連說不急。
    陛下與太子也並沒有催促打攪,隻等三藏法師交代完之後,這才引著往朝門方向去。
    長安城可不小,即便是一路暢通,也走了好大一會兒主要是長安城的百姓太過熱情,而法海又一向是有禮數的凡僧,故而步步還禮回應
    有些當年的舊相識,見了三藏法師如今相貌,再看看自己蒼老的麵容,不禁感歎:這時間似乎都沒在能在三藏法師身上留下痕跡。
    李世民見了還向一旁的太子小聲說了一句:“雉奴,你可見到了這便是人心。”
    見一別十四年,長安城中的百姓對三藏法師依舊這般親切,李世民心中卻隻有高興之意今日是三藏的主場,即便是他這個當皇帝的,也得隱了光環去。
    大殿外。
    師徒幾個稍後了片刻,按照流程是百官先入殿,而後皇帝與太子駕朝,等一切就緒之後,再宣他們上殿。
    原本李世民沒打算這般繁瑣,就引著一眾官員與師徒五人直接入殿完事。
    至於說規矩在大唐,他就是規矩。
    但三藏法師說不夠正式,亦不莊重李世民頓然從善如流,當即就改了主意,一切全都按照三藏法師的意思來。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來了,也是他禦弟最大。
    對此,法海也隻能表示:即便是這位太宗皇帝,偶爾也有這般任性之麵。
    不多時。
    “禦弟上殿。”
    這是皇帝親自喊的,且運轉了人族氣血之力,聲音傳遍了整個皇宮,且還在大殿之中回響。
    一旁的太監正想要張嘴傳話時又頗為無奈的把嘴閉上。
    法海獨自一人上殿,正式向皇帝陛下見了禮。
    “臣弟玄奘幸不辱命,曆時十四年,自大唐長安徒徙西牛賀洲天竺靈山大雷音寺,取經歸來今向皇兄複命。”法海說完之後,稍挪開了些腳步,又道一聲,“經文在此,請陛下觀閱。”
    “悟空——”
    法海回頭叫了一聲大聖,大聖便招呼幾個師弟,連同王玄策與薛仁貴,將四輛小車推至大殿之上。
    將載著經文的小車停下之後,大聖領著三個師弟向人間天子行禮。
    三藏法師禮數周全,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百官見了大聖師兄弟幾個也是同他師父一般,便頓時另眼相看。
    “這便是當年菩薩口中所言的‘大乘真經’麽?”
    “這裏隻是一小部分。”法海先向著陛下回複了一句,而後解釋道:“臣弟此去靈山,共取得有字真經一萬五千餘卷——”
    “一萬五千餘卷?”李世民聽了這話,細細回憶了一陣,忽然道:“當年菩薩說靈山共有大乘真經三藏之數,而一藏便是五千零四十八禦弟莫非是將三藏真經,全都取來了?”
    “然也。”法海在入大殿的時候,是將九環錫杖收了的,這會兒雙手合十,道一聲:“當年離開長安時,皇兄為臣弟取法號為‘三藏’,若不能將三藏經文盡數取回長安,自不敢說完了皇命。”
    大殿上的君臣聽了此言,又是對三藏法師好一陣讚歎。
    趙國公長孫無忌則是開口說道:“那靈山大雷音寺,果真大方竟肯將這經文全部相贈。”
    見不是大唐天子說話,一旁大聖便接上了話茬,道一聲:“老大人此言差矣,那靈山大雷音寺可一點都不大方這三藏經文,是我師父花錢買來的,可不是他們送的。”
    這話一出。
    大殿之上頓顯沉寂,氣氛一時凝重。
    上到皇位上的皇帝李世民,下到殿門口的值班侍衛,一個個麵色盡皆不善。
    “大聖且細說分明。”李世民也不問三藏,隻去問大聖,更說了一句,“可是那靈山故意刁難?你師父可受在靈山受了委屈?”
    大聖也沒想到一句話,竟惹得這一朝君臣對靈山還起了敵意,而原因竟然是擔心師父在靈山受欺壓
    “陛下誤會了。”為了防止誤會,大聖便連忙解釋道:“俺老孫說他們不大方,是有個緣由的”
    而後,大聖先將“阿儺、伽葉傳經時索要人事,但畏懼他們師徒多厲害,故而沒有收,隻是傳了“無字經”一事”講了一遍。
    “無字的經?!”
    殿中的君臣麵色再沉一分,一些脾氣暴躁的,已經把袖子擼起來了,若是斧頭在身邊,恨不得就此殺去靈山。
    “可不是!”大聖這會兒也不管自己是在解釋了,幹脆配合著一眾君臣的神情,憤憤不平道:“當時俺老孫見了,就要抄起金箍棒去尋那佛祖好好理論一番當年能把俺老孫壓在五行山五百多年,是俺老孫上了他的當而今非昔比,好叫他靈山諸佛知道,我師父不遠千裏來取經,可不是來受他們消遣的。”
    “是極,是極!”一眾年邁的武將紛紛點頭:“我大唐禦弟,豈可在靈山受辱?後來呢?”
    “後來啊。”大聖一攤手,道:“諸位也知道我師父的秉性,乃是三界少有的大德高僧,天生的慈悲心腸,一副溫潤君子模樣師父當時就將俺老孫攔住了,說‘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他們空手來,取了無字經,也是因果”
    君臣紛紛向三藏法師看過去,似乎在說:禦弟,您在外麵怎麽就墮了咱們大唐的威風?
    當然了,大聖這些言語也晃不過李世民,更騙不過長孫無忌以及李勣為代表的智力擔當,他們怎能看不破其中關竅?
    早就敏銳的察覺出其中的不同。
    眼下隻不過是受了這位三藏門下大弟子的話術引導。
    畢竟若三藏當真在靈山吃了虧,又如何能將這一萬五千餘卷真經取回來?
    他們正要等大聖轉折,卻聽大聖又說一句:“當時師父還說,這無字經也是真經,隻是這無字真經雖然師父自己能看懂,但尋常百姓卻不認識故而便讓俺老孫將這一路上強妖除魔,剿滅盜匪繳獲而來的那些金銀,送到了大雄寶殿,再問問佛祖這些人事,夠不夠取經之用”
    李世民聽了當即笑道:“那佛祖如何說?”
    “佛祖自然沒什麽話說,隻跟俺老孫說了一個故事,解釋了一番他們靈山收人事的原因來曆”大聖便將那“比丘聖僧將下山與舍衛國趙長者家看誦收了三鬥三升米粒黃金,還嫌賣賤了,讓他子孫沒錢使用”之事,在大殿之上講了一遍。
    等君臣一眾稍稍消化一陣之後,接著說道:“而後佛祖也沒將那些金銀留下,而是散去了三界,接濟了窮苦。”
    “哼。”一旁的盧國公輕哼了一聲,道:“我瞧他大庭廣眾之下沒臉收。”
    若說旁人或許對佛祖有幾分敬意,他一個在戰場上殺人無數的混世魔王,怕什麽佛祖?
    眾人:
    他們竟一時覺著盧國公說的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