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人情債,最難還;外麵有個現成的,我就想看看成效
字數:6686 加入書籤
最終,公孫姑娘是止步於東海之濱了。
這一點“劍道感悟”,應當都是對她暗中護送小李白的謝禮了,雖然小李白並不需要她的護送,但無當聖母也不吝嗇這隨手的指點。
以公孫姑娘的劍道天賦,將來在人間也會有她的一席之地,但若是放眼整個三界,還是有些不夠看了。
而從無當聖母指尖流露出的這一點“皮毛”,便也足夠公孫姑娘受用終身,或許能夠以此突破她的上限也說不定。
這對於公孫姑娘來說,自然是難得的機緣,但也隻是無當聖母的舉手之勞。
公孫姑娘在東海之濱原地入定,有劍氣護著也不怕身邊兒的人打擾,而且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她的名聲或許也要在三界之中掛上號了,畢竟不是什麽人都能夠得到無當聖母的指點的。
周圍的修士們,見狀不禁心生羨慕。
早知道自己也不該有顧慮啊,就暗中護著小李白一直到了此地的話,或許
話是這樣說,但他們心裏其實很清楚,但凡自己是帶著這樣的目的行事,就絕不會得到無當師姐的認可。
人家公孫姑娘能夠這樣的機緣,其實正也是她單純的為了對李父的一個承諾,才不遠萬裏跟著小李白一路走到了這裏。
若非是中途被悟淨禪師偶爾,一直跟在他們身後.公孫姑娘能不能活著走到這裏,那還真是不一定。
不過正因如此,這一趟旅程對於公孫姑娘來說,才更像是一場曆練,且收獲滿滿。
小李白也明白了師尊的意思,見公孫姊姊上島無望,也不強求。
他將青萍劍橫置於身前,輕輕一跳便踩在了劍身之上,指尖掐了一個劍訣,望向那劍氣衝霄之處,道一聲:“去——”
而後便禦劍飛騰,向著金鼇島的方向破空而去。
四公主見狀隨後跟上,就以龍身隨行,一直跟在小李白的左右,隻當是個護法侍衛。
前方有無當聖母的劍氣引路,東海之中的那些妖魔海獸,自然是要退避三舍的,怎可能敢在這個時候露頭出來.保不齊這位聖母娘娘,就會把它們宰了,給她的寶貝徒弟加葷。
截教弟子,可不戒葷腥。
而且東海不老實的海獸,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基本被吃幹淨了.能活下來的,那都是有苟命之道的,在趨利避害這方麵,有著獨特的天賦。
一路十分順暢,並沒有遇到什麽危險,小李白算是順利登島。
而東海四公主則是落在海麵上,在沒有得到無當聖母準允之前,並沒有冒然登島。
“四公主來者是客,可上島一敘。”
說話的是馬遂,他在三界的人緣一向不錯,也是金鼇島之中同東海龍宮少有的有些交情的修士,而且還是通天教主的親傳弟子。
呼——
四公主心中暗道一聲慶幸,幸虧還有馬遂道長在,剛才無當聖母那可是看都沒看自己一眼的。
這事兒吧,四公主也不意外,畢竟當年父王想要讓自己拜入無當聖母門下的時候,也是這樣一個結果。
馬遂與東海龍王交好的原因,其實也是看上了東海的寶庫.他煉製各種金箍的材料,不少都是出自東海龍宮,當然他也不是白要,基本上是遵循一個等價交換的原則。
但其實對於東海龍王來說,他們寧願將那些材料白送於這位金箍仙,畢竟人情債.最難還。而金箍仙的風評一向甚好,龍宮也不怕他會做出什麽翻臉不認龍的事情來。
似西方二聖的名聲為什麽就不好還不是當年紅雲道人在紫霄宮把座位讓出來的人情債太難還,導致他們在紅雲道人落難的時候,選擇作壁上觀甚至一度還想要落井下石。
而結果就是紅雲道人身死道消,西方二聖少了一個大債主,三界之中最後一尊聖位,人人也都可以對其展望一番。但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死了紅雲,惱了鎮元,一座萬壽山五莊觀,也壓製了佛門千年不能西出,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
別看鎮元大仙明麵上隻是針對鯤鵬道人,但對西方二聖也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一出手便扼製住關鍵要害。
而鯤鵬道人為什麽先是躲在北冥不出來,而後又跟著玄都大法師去了玄都城,成為了妖字旗的統帥?
不就是為了要躲開鎮元大仙麽。
號稱地仙之祖的鎮元子,隻要他腳踩在地仙界之上,那基本就是立於不敗之地而同等樣的效果,還可以適用於在躲在血海的冥河老祖,盤坐在大雷音寺的如來佛祖,以及在天庭之中的玉帝。
至於鯤鵬道人,雖然在北冥海中也有類似的加持,但並非是同這幾位的無敵姿態,而是在麵對這幾位的時候,能夠不被打死。
畢竟他當年是依靠自己的神通速度,才搶到了一個座位,可並非是依仗自己的修為。否則也不會被元始天尊一袖子打翻在地上,被準提趁機奪位。
說他是“扁毛畜生”,不配跟他們這些先天生靈坐在一起.
可這話顯然不講道理,他鯤鵬那也是實打實的先天生靈啊.況且,女媧娘娘不也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怎麽不見你元始天尊,將她也打下去?
其實也不過是那座位是女媧娘娘與他兄長伏羲聯手搶下的,隻是伏羲將位置讓給了妹妹來坐,他則是坐在妹妹身後,為妹妹女媧護法。
而伏羲能夠轉世為人,並且成為人族第一位聖皇大帝,與當年讓出聖位的因果,似乎也不無關係畢竟似當年那種必死之局麵,就能轉世化身為人,並且最終飛升火雲洞,與神農大帝與軒轅大帝共享一個聖人權柄,怎麽看都是受到了天道最大的眷顧。
這也是如今的三界,為什麽都要對火雲洞禮讓三分的重要原因。
雖然三位聖皇被封在火雲洞之中不能擅出,但相對於直接被趕出了三界的六聖,他們終究還是在三界之中的。
而在當時都未成聖的情況下,伏羲與女媧兄妹兩個聯手,即便是三清那也得掂量掂量,並不敢等閑小覷。
就是不知道,如今的元始天尊會不會因為當年的行為,而心有後悔之意。
而島外,有些大膽的修士,已經是跟著小李白飛劍,一同到了附近。
正想要試試自己能不能上島時,就見無當聖母伸手一指,護島的劍陣便直接被激發了態度十分明顯,當年既然已經選擇了離開截教,那麽今日自然也不會給他們重回師門的機會。
別說他們這些外門弟子,就算是內門弟子,親傳弟子又如何?
你看那金光仙、毗蘆仙可敢回來的?
金光仙或許還好一些,畢竟是戰敗被擒拿但這毗蘆仙,則是在萬仙陣被破之後,主動投了西方教主,隻是他加入佛門之中以後,十分低調雖然也有個毗蘆佛的名號,但基本不在三界露麵。
別說是他們兩個,就連大師兄多寶道人輕易都不敢回金鼇島,便知道無當聖母的厲害了。
如果說還有哪一位能夠重歸師門的,那也就隻能是隨侍七仙之首的烏雲仙了,他的法力還要在闡教的廣成子與赤精子之上,還是準提出手,才將他降服,以六根清靜竹釣出了他的原形——金須鼇魚,如今還被困在西方的八德池中。
如來佛祖不止一次想要放它出來,奈何以他的法力,也不能破開八德池對烏雲仙的束縛。
這其實也是他總是待在靈山之上的一個原因,截教弟子首重義氣,何況他是大師兄。
但有些事情,他也是有心難為,尤其是經曆過了封神大戰之中,終於明白了神通不敵天數時,即便是他們這等修士,也會感到十分無力。
碧遊宮前。
李白見到了三位師兄與悟淨禪師,他還以為有個什麽正式的入門儀式要辦,結果就是在上島之後,向師尊磕了一個頭,就算是拜師了。
而要正式入門,那得先來碧遊宮拜過掌教教主的座位。
但.即便如此,那聽起來還是很草率,要知道在人間那些所謂的名門正派,其掌門亦或是長老收徒的時候,那排場可是擺的不得了。
小李白此行並非隻是一股腦的走小路,偶爾也想要在城鎮裏改善一下夥食,湊巧說聽到有這樣的事情的時候,也會往那邊兒去看熱鬧,就是想要先學習一下.但沒想到這些經驗完全沒用上也就是了。
在馬遂師叔的介紹下,小李白先同三位師兄以及被邀請來作為見證的悟淨禪師相互見禮而後大家一同入了碧遊宮。
碧遊宮很大,故而隻有他們幾個在場的時候,就顯得非常的空曠且冷清,但卻意外的契合無當聖母的氣質,讓本就一副冷麵的無當聖母更添幾分淩冽。
小李白在來之前,可完全沒有預想到自己的師尊竟然是這樣一副性子畢竟就連一旁的青萍劍都乖巧老實了幾分,也讓小李白對自己的今後的修行生涯,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預感。
過程也很簡單。
無當聖母讓小李白在教主之位前跪下,磕了九個頭。
然後她才開口說道:“師尊在上,弟子今日收大唐朝李白為弟子,入截教門牆,為三代親傳。”
說完之後,她看向李白,道一聲:“起來吧。”
小李白自然依從。
“恭喜聖母娘娘喜得愛徒。”四公主連忙上前恭賀,然後將自己準備好的禮物送上。
一顆先天靈根,一件先天靈寶,無當聖母並沒有拒絕,十分幹脆的將禮物收下見無當聖母將禮物收下,四公主也算是放下了一顆總是懸著的心。
一般來說送禮的人,尤其是求人辦事的時候,似乎都有這個擔心,生怕對方不接受四公主雖然不是求無當聖母辦事兒,但她此行也是擔著同截教交好的重任,眼下看第一步已經落實,心裏的石頭也終於是落了地。
雖然眼下無當聖母又將金鼇島關了,但四公主是知道的,當小李白出師的時候,就是截教再次在三界揚名的時候。
四公主有禮物,悟淨禪師自然也不例外,他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了一遝符篆,向著無當聖母說道:“小僧也在此恭賀娘娘了。”
“這是什麽符篆?”無當聖母稍看一眼,便知道這些符篆此前從未在三界出現過,最起碼自己是沒見過的,但想到自己此前千多年都沒有出過島,三界出現了一些新奇的事物,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過她的性情就是如此,不懂就問。
“此乃是小僧的師尊研發的一套符篆,喚作聖焰符。”悟淨禪師也不賣關子,直接道出了這符篆的名堂,“施展此符篆,可召喚一次大日佛焰,一枚符篆,也支持佛焰燃燒一炷香的時間。”
嘶——
此言一出,就連一向淡然,沒有什麽神情變化的無當聖母,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一旁的金箍仙更是下意識往後撤退了幾步,一臉戒備的看著悟淨禪師,生怕他一不小心就激活了符篆。
而羊力大仙幾乎同一時間就有了點子,開口說道:“可否先借一枚於我?”
見眾人的目光都匯聚在自己身上,羊力大仙也同樣沒有不好意思,反而是理直氣壯的說道:“從來隻是聽聞這大日佛焰的淩厲之處,但從未親眼見過.正巧外麵有個現成的,我就想看看成效。”
“善!”無當聖母當即點頭同意,很不巧.她也來了興趣。
悟淨禪師還是提醒了一句,“不過這佛焰的特性,是連施法者也一同涵蓋在內的,即便是以符篆激發,依舊不能避免心誌不堅,亦或是作惡多端者,施展此符篆恐怕反而會弄巧成拙,引火燒身。”
羊力大仙想了想,道一聲:“我是吃素的,我不怕。”
小李白自然知道羊力大仙口中的試驗之人究竟是誰,適才在碧遊宮外時,他已經得知了那位“長耳定光仙”的事跡
也不是他冷血無情,而是他心中對其真沒有半分憐憫對他遭遇,更隻會是喜聞樂見。
悟淨禪師作為大慈大悲的佛門弟子,都“見死不救”,也足以說明問題的關鍵了。(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