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貞觀大帝回朝;大唐亂不了

字數:6906   加入書籤

A+A-




    玉帝聽了王母娘娘之言,麵色十分平靜,似乎就在說一件本就平常的事情,“他若是想要來當這個天帝,朕讓給他未嚐不可。”
    王母娘娘聞言一笑,道:“那你不如幹脆將天帝之位讓給紫薇到時候陰間酆都大帝是他,人間的人王是他,天庭的天帝還是他”
    “未嚐不可。”
    王母娘娘這時候眉頭才稍稍一皺,“陛下莫非不是在說笑?”
    “嗬嗬。”玉帝輕笑一聲:“這三界至尊之位,遲早有坐到頭的一天.況且紫薇大帝,本也就是三界亞君,將來朕退位,他繼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王母娘娘:.
    自己這位師兄吧,她是愈發看不懂了。
    很多時候都不知道他嘴裏說出來的,跟心裏麵想的究竟是不是一回事兒。
    就好比現在.王母娘娘真不知道玉帝口中所言,將這三界至尊之位交出去,究竟有幾分真心。
    最起碼,這話放出去,外麵是沒有一個人肯信的。
    但王母娘娘總覺著,這一回.還真就是字麵意思。
    對於人族之崛起,玉帝始終保持著一個支持的態度若隻是把目光放在三界之中,或許玉帝會做出完全不同的選擇,但以他的地位身份,明知道三界之外還有域外天魔,混沌之中還存在著諸多世界又怎麽可能如此短視。
    別的不說,就以玄都大法師傳回來的信息可知,在三界之中最多也就是尋到最後一縷鴻蒙紫氣,有機緣可以證道成為三界的最後一位天道聖人。
    可若是在混沌之中雖然危險重重,大羅之上的修行瓶頸,也會隨之鬆動。
    更別說如今的天道,還不斷在壓縮三界之內的修行上限天道聖人們都被“驅離”了三界,玉帝甚至會懷疑,下一步該被清退出三界的,就是他們這些人了。
    意識比較敏感的大能,已經開始培養後輩的接班人了
    玉帝與佛祖,顯然是已經走在了前列的,甚至於說他們要在下一次大劫來臨之際,選擇入世輪回,也未必不是想要以此來避開三界的針對。
    當然,似他們這等人物,但凡有所舉動,也絕不可能就似表麵上展現出來的那麽簡單。
    貞觀大帝回朝。
    百官與萬民迎駕。
    英招為了表明自己的誠意,可謂是給足了李世民麵子,此番回朝特意化作原形相侍左右雖然他也有意充當一把未來人王的坐騎,但這個提議被李世民親自給否決了。
    李世民作為人族曆史上頂尖帝王之一,他的目光自然長遠.或許以英招為坐騎,能夠逞一時之威風,但他知道這並非是他,也更非是人族之所需。
    就算是英招最終成功加入大唐,李世民也絕不會拿他當下屬來對待.尊重是相互的。
    況且英招乃是上古時期就跟隨著大禹征戰的得力戰將,李世民自然是明白分寸的。
    雙方想要和諧相處,精誠合作.應當相互都把態度擺正,否則好事都要變壞事。
    即便此番僅僅隻是英招護持相隨,貞觀大帝的威名,也依舊是響徹了三界如今的三界人族從這一刻起,也才算是真真正正同神仙世界接軌,且能夠站在與神仙同等的位置來對話。
    三界之大變革,亦從今日始。
    人族大唐帝國之氣運,更是空前興旺或許在那些經過滄海桑田的神仙之輩看來,這並算不得什麽.在曆史的時間長河之後,每一個階段都少不了這樣的龐然大物登台,可盛極而衰似乎也成為了曆史之必然。
    大唐再強盛,還能強得過當年的截教?
    因此,有些神仙難免會將大唐之崛起,當成是曇花一現。
    其實出現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甚至能夠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大唐如今之強盛,放在整個三界之中,還是顯得底蘊不足,即便是有“三藏聖佛”“曾子”“薛仁貴”以及“王玄策”,再加上如今的李世民這些高手支撐門麵,但整體綜合實力的上漲,其實並不算明顯。
    在一定程度上,就說是空中樓閣,似乎也沒什麽問題。
    人族複興之路,任重而道遠。
    李世民想要做的,可不簡簡單單是讓人族重現上古人王時期之盛裝.他是想要超越。
    自始皇帝以來,中華之地,但凡是有雄心壯誌的帝王,便絕不會是那種故步自封的守成之君,超越前人,才是他們所向往的功業。
    貞觀大帝王者歸來,無疑是給大唐百姓帶來了一副強有力強心劑。
    但對於大唐朝廷的時局來說,似乎也是一個新的考驗。
    當年的貞觀老臣們,去世的去世,退隱的退隱,如今還活躍在朝廷上的,也就隻有長孫無忌寥寥數人.似王玄策與薛仁貴他們兩個,一個主外交,一個主軍務,向來是不摻和朝廷內務的。
    如今的大唐朝廷,早就是新人換舊人。
    如果說站在前麵的那些人,李世民還能認出一些.畢竟當年他們都是站在朝廷中後位的,可如今站在中後位的才俊,他就真沒有幾個眼熟的了。
    其實最讓李世民欣慰,還是李治能與王皇後相敬如賓,雖然她們兩個算不上相愛,但身為一國之君,尤其是想要成為一個有作為君王時,很多時候就是要做出一些犧牲。
    武媚娘既然沒能在自己離開大唐時入宮,那麽往後恐怕也就沒有什麽機會了。
    他也從禦弟那裏聽說過了,武媚娘剃度出家,法號明空如今更是連一身的紫微帝氣都被崆峒印洗去,成為了一個修行者.且其天賦異稟,進境神速。
    雖然在佛法上的修行依舊有所欠缺,但是她在人族血脈之力的進展之上,確實是一騎絕塵.明明隻是才接觸修行世界的新人,其實力甚至已經能夠比肩一些玄甲軍中的統領,而且這還遠不是她的極限。
    不過沒有了紫微帝氣,明空便不再被李世民所擔憂況且自己成功度過死劫,平白漲了二百年的壽元,她想要篡唐.少說也得等二百年以後。
    曆史在人族血脈之力之上的天賦有限,且基本是沒有超越李世民的可能了,而且“天子死劫”,便是橫在他麵前一道天塹.
    故而在大明宮,當李治提出將皇位還給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並沒有接受李治還位於自己。
    相比於這些朝廷政務,李世民認為自己更應該趁著李治年富力強,能夠統籌大唐上下國事的時候,專注於修行.隻是二百年的壽元,可遠不能支撐自己走到目標的盡頭。
    為了讓李治能夠坐穩皇位,李世民非常貼心的將“天子功法”以及將其修行至“天子神通”的竅門與法訣,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李治。
    對於真正嚐到了人族“血脈之力”甜頭的李世民來說,紫微帝氣帶給他的增幅,反而成了一種輔助手段。
    但李世民並不會認為這有什麽問題.因為天子本就不如人王,“紫微帝氣”自然也就比不上人王們所專精的“血脈之力”。
    畢竟紫微帝氣源自紫微星,或者說是紫微大帝.而“血脈之力”是真正屬於人族自身的力量,本就是人族最應該信賴的力量。
    見到貞觀大帝依舊做自己的太上皇,並沒有想要重掌皇權的意思,滿朝文武也是齊齊鬆了一口氣否則大唐朝若是在這個時候生出內亂,那可真是平白壞了一副好局。
    或許會有人擔心,即便是現在他們父子同心,可若是當今天子李治駕崩之後呢?
    大唐朝又當何去何從?
    到時候是太上皇複辟,還是太子繼位呢?
    然後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天子李治雖然有四個兒子,但卻沒有一個是王皇後嫡出.故而如今的大唐並無太子。
    而李治雖然對老四李素節十分喜愛,但也並沒有想要將他培養為大唐繼承人的想法,反而是讓他拜在名士徐齊聃門下,學習文道。
    徐齊聃乃是貞觀帝徐賢妃之弟,八歲能文,貞觀帝當年考校其文賦,後稱其為神童,還將自己的貼身寶刀送給了他。
    可見李世民當年對他也是十分屬意。
    如今正是儒門大興之時,他更是直接拜入了曾子門下,成為了曾子親自教導的門徒之一並且修成了浩然正氣,一旦明心立命,便能直入大儒之境。
    這其實也並非是獨於文道的特質。
    三界修行之法眾多,各家各門其實都有各自一日飛升的“頓悟”之法。佛門頓悟可一日成佛,道家頓悟亦能即刻等仙
    甚至楊戩那種以“七情六欲”化為自身力量源泉之法,也同屬此列。
    修行之法的本質,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其終點,都是直至大道盡頭。
    哦,人族血脈之力不是。
    這個就是單純的不斷突破自身的瓶頸,提升自己的力量
    這個世界的李治,顯然活得更加通透,他很清楚自己的父皇的目標,也更知道自己是如何坐上這個皇帝之位的.雖然他心中也有同樣的野望,但父皇已經成功度過了“天子死劫”.即便是自己也能度過“天子死劫”,恐怕這一份功業也很難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既然如此,他自然就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至於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心裏自然也有分寸,就好比:王皇後無嫡子。
    最起碼現在不能有。
    或許前朝那些故去的帝王們都不會想到後世某朝某代,竟然會出現如此離譜的局麵.當朝的天子不立太子,反而是穩固了國本。
    不過似他們父子兩個,這樣輪流當皇帝的景象那恐怕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李世民對李治的選擇不置可否,其實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上來說,從就沒有想過要把禪讓給李治的皇位再“取”回來.
    人王並非是人族的王,而是人間的王。
    這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做成的事情.
    若是這樣說來,李世民自然也就沒有必要再去登基成為大唐的皇帝,因為大唐皇帝那也是在人間的,即便是號稱天子.那也得聽他這個人王的。
    何況,就算是比“紫微帝氣”之純粹與雄渾,這三界之中恐怕除了紫微大帝親自下凡來,沒人能比得過他。
    況且,隻要李世民活著那些繼位的新君,當真敢做出什麽違背他意願之事麽?
    那些大臣們的擔心,在李世民看來,完全就是杞人憂天,隻要自己活著,隻要禦弟坐鎮長安,大唐就亂不了。
    北俱蘆洲。
    當已經將真君神殿北俱蘆洲分殿建好的畢方,聽聞英招當真率領麾下部族全都加入了大唐,並且還專門挑選出八百精銳部族,作為坐騎加入了玄甲軍時,也是心生感歎,當年英招就親近人族,也更願意追隨人族之中的強者.如今依舊是這樣。
    當然,畢方也並不認為自己的選擇,就不如英招畢竟現在天庭依舊勢大,何況還是在二郎真君麾下。
    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其實北洲妖魔們並不覺著如何真正開始害怕的,其實是西洲的那些國家。
    當年三藏法師西行的時候,民間一直有個笑談,說:“如果某國攔住三藏法師西行的去路,那麽大唐的大軍便會親自殺到城下,為三藏法師開路.”
    以至於讓許多說書人,在說起此事的時候,都會調侃一兩句,“說那唐王的國書之上,雖然是字字據實寫明了三藏法師西行之緣由,但西洲的國王們卻隻在上麵看到了‘或是三藏過去,或是朕率軍親臨’.”
    以前可能當真就是說說而已,可現在有了這八百玄甲軍那可當真是說過去就殺過去了。
    尤其現在玄甲軍還都歸在薛仁貴的麾下,這八百精銳更是他親自統領很難不讓人感到畏懼。
    梅山兄弟是被派來協助普賢菩薩在北洲開展工作的,但因為建立分殿的事情,就隻能是分頭行動了,老四留在了分殿,作為畢方的輔助;老六則是去了尋了普賢菩薩處聽用。
    而這個時候,小白龍與悟淨的化身也已經到位,北俱蘆洲清除毒障的人員,已經初步配備齊全.大家也其實都是老熟人,互相並不陌生,很快已經了解了各自的負責項目,並且順利開展工作。
    與此同時,另有一組三人小隊,也悄悄跑到了北洲來湊熱鬧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