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進攻三道口

字數:4462   加入書籤

A+A-




    在城外,他辦了兩件事。
    第一,王佐掛以均田補平大王的名義下達命令。逮捕宜川官員胥吏鄉紳,清算罪行。燒毀豪強地主的所有地冊,解放佃農人身自由。打開官倉,聚集財貨錢糧,任憑百姓自取。
    第二,協同固原叛將廖驢兒,請他率領所部九千固原邊軍對付洪承疇。
    布告一出,四野雲集,老百姓欣然投奔。
    也許是知道守城無望,宜川典史徐彥勳下令,將城中的逆賊家屬全部絞死!
    當天晚上,城中百姓爭相為內應,把堆滿柴草的車子推到城門下,放火燒起城門,與城外流賊裏應外合,王佐掛順利攻下宜川,叛將廖驢兒活捉了宜川典史徐彥勳等官員。
    憤怒的老百姓蜂擁而上,將徐彥勳這些官吏破腹挖心再分身裂屍,隨後將他們的家屬也亂棒擊死,臨鎮守將梁孝泰連夜帶兵馳援,結果士卒半路嘩變,梁孝泰本人被士兵吊死。
    士兵們抬著梁孝泰的屍體前往宜川投賊,叛將廖驢兒見狀,發騎兵奔襲臨鎮,幾乎兵不血刃地拿下此城,之後在臨鎮劫掠一天一夜,屠殺富戶數百,擄走女人牲畜無數。
    從韓城帶兵出發準備到富縣打擊叛軍的洪承疇正行軍至黃龍縣,得到宜川陷落的消息,果斷下令後退五十裏,與此同時,作為對王佐掛的響應,大寇王子順率眾攻打延川縣。
    宜川陷落延川被圍當日,擔任護軍的王正賢也在清澗縣以北二十裏外的大佛寺遭到了大寇神一元、神一魁、張述聖、姬三兒等部的伏擊,老百姓爭先充當內鬼,戰爭單向透明!
    麵對突然伏擊,官軍猝不及防,戰鬥從中午一直持續到傍晚,中衛軍指揮使楊天華重傷敗逃,其軍諸文吏武將及監軍宦官全部陣亡,所部三千馬步軍先鋒,一千多人被殺。
    剩餘士兵集體繳械投降,楊天華僅以七騎走脫。
    王正賢聞訊,率主力退至上廿裏鋪,等待參謀長左光先到來。
    次日拂曉,悍匪神一魁、神一元、王子順、張述聖、姬三兒立即率四萬眾進攻延川,在城中老百姓的配合下兩麵夾擊守城官軍,老百姓放火的放火,開門的開門,延川很快陷落。
    至此,王嘉胤、王佐掛、王子順等十三路寇,除去王自用和高迎祥暫無消息,男女老少叛軍土匪總計四十多萬眾,都陸續對楊鶴發起回應,官軍斥候有去無回,秦人並起亡明。
    官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完全是被動挨打啊。
    “這還打個錘子!”
    李師道罵罵咧咧,想著要不也殺了王正賢造反?
    這老東西血債累累,要是落到流賊手裏,剖腹挖心分身裂屍都是輕的。
    每次看到李師道冒光的眼神,王道台心裏也在打鼓。
    因此王道台打算派人出去偵查一下,看看流賊目前的動向如何。
    第二天,李師道就帶著自己的親信離開了上廿裏鋪,奉命去延川縣外偵查,路上碰到了一隊流寇斥候,李師道跟他們聊了一下,待遇還不錯,像他這樣的去投靠,大將軍起步。
    那隊頭又詢問軍情,李師道隻說自己是逃兵,不知道具體情況。
    姓高的隊頭也就沒多問,笑著抱拳道:“好吧,那麽,就此別過!不過別往西去,一來你們上頭抓逃兵抓得凶,二來那邊還集結了不少官兵,據說是要圍剿叛亂的固原邊兵。”
    “謝謝,再見。”
    李師道抱拳,目送這隊流寇斥候遠去。
    李懷仙難看至極,喪著臉道:“這還怎麽打啊?要不咱也反了得了!”
    “不慌。”
    李師道淡淡一笑,挎著直刀先走了。
    ……
    崇禎二年,二月初一。
    天光放朗,晴空藍兮,風和日麗,殷花爛漫。
    延川以北三十裏處,一支來到延安的軍隊,身形高大的綠衣文官把佩劍一收,接過一張信紙,看後端過一杆鳥銃,謂左右道:“流賊來了,帶頭的是神一元,先打垮他們,通知下去,拔營整軍出發,讓王正賢那幫廢物看看,我東林柱國是什麽樣的,來人,為本官帶甲!”
    這人赫然是東林黨精英官僚,故東林黨元首左光鬥之弟——左光先。
    作為東林黨核心骨幹,左光先雖然飽讀聖賢書,本事過人,但是卻絲毫沒有大明文官該有的風雅,反而張口就是咱老子,驢球子東西,入你媽媽個毛,殺你全家,雜種畜牲。
    喜歡吟詩罵人是一方麵,左先生的官僚素質也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但諸子百家八股文章詩詞經文聖人說精通非常,各種戰陣、圖紙、軍器、甲胄、數理、外語、守禦也是了然於心,特別是火器,跟徐光啟一道,被並稱為順天府兩大火器泰鬥。.
    這回朝廷把他調來三邊,教練火器就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
    ……
    軍令下去,人馬有條不紊開始行動,左光先穿戴甲胄上馬,甲上鐵片碰撞,散發出一股鐵血的味道,營中騎兵是最快集合完畢的,排成了三列,計七百騎,這已經是左光先盡可能抽調過來的戎邊騎卒,左光先抬頭看天,天邊白雲如絮,偶爾有幾隻飛鳥,不禁心情大好。
    下一刻,他回頭望了一眼。
    七百鐵騎整裝待發,四千驍銳步卒嚴陣以待。
    左光先很滿意,沒有罵人,下意識揮揮手,馬蹄便慢慢的持續著開始移動,其身後七百騎也開始動了,戰鬥就要開始,左光目光凜然,冰冷的說了四個字:“出發!殺賊!”
    大地靜寂著,然後發出震耳欲聾的隆隆馬蹄聲。
    那一刻,殺氣衝天。
    同一片天,還有人在望天。
    一支萬人規模的馬步軍徐徐前進,一杆甘肅兵備道的大纛迎風飛揚,護軍校尉李師道站在山坡上看著隊伍前進,曬著雲層上暖洋洋的春日,李師道思緒放空,感覺自己犯困了。
    軍中駛來一騎,上前道:“哥哥!道台有令,命我部進攻三道灣!”
    說完,見有探馬而回,李懷仙拱手告辭:“還有軍情,三弟且先行一步!”
    “請。”李師道目送他走遠,自己也打馬回去,叮囑左右道:“叫所有人都打起精神,隨時準備戰鬥。”
    大隊開拔,旌旗瑟瑟,李師道率三千軍離開,前往三道口討伐盤踞在此的張述聖,途徑南塬集的時候,斥候報告發現了一夥逃兵流民,不知道是哪個部分,李師道下令逮捕。
    三百多男丁被打散編入後軍,作為參戰兵力,兩百多個女人被抓進火頭軍,負責為大軍運輸輜重,煮飯燒水,救治傷員,隊伍擴張到了三千六百人,當天夜裏,大隊抵達陳家河。
    李師道、李懷仙、李懷寶、李光顏、李懷玉、吳少誠、王武俊、何進韜、李過、李群等軍將密謀了一個時辰,子夜剛過,李懷玉率三百人悄然離開大隊,負責為大軍征調船隻。
    情報顯示,張述聖的主力駐紮在陳家河東岸,大約有三萬眾,具體部署不清楚,不過李師道所在的西岸有五個碼頭渡口,張述聖肯定也在對麵渡口囤積了重兵,以防官軍舟襲。
    換句話說,戰鬥地點肯定是在這五個渡口進行。
    商議之後,李師道決定,由李懷仙帶三百人攻打店則口,王武俊帶四百人攻打老潭溝,何進韜帶六百人攻打玉龍河口,自己帶千人主攻古寺口,吳少誠坐鎮後方,隨時準備支援。
    此外,王正賢還給李師道撥付了兩百名弩手,被李師道分成了四個部分,每名連弩手都帶了三十枚箭,李光顏和李懷玉眼下已經奉命調集了不少舟船,準備強行渡河。
    不過李師道在分析地形後,發現古寺口渡有一座橫跨陳家河兩岸的石橋,石橋長百米,高十多米,是典型的石拱橋,另外在店則口和老潭溝這兩個渡口上,都有跨河鐵索橋。
    這樣看來,橋上還得派人留守。
    經過一夜修整,天蒙蒙亮的時候,李師道在三道口的進攻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