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 111 章
字數:15490 加入書籤
萬柔的父親萬劼雖是鬆州漕運線上一個小人物,但他混跡多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見過,看人也十分準。
幾年前,萬劼出了點事,是剛好前往鬆州的商辭順手幫了一把,因此欠下人情。
萬劼或是感念商辭大恩,或是覺得對方是個適合保留的人脈,所以一直以來都為商辭做事,主要是幫忙打聽、留意以及傳遞消息的活兒。
就在大幾個月前,萬劼在漕運一線察覺到了有人對漕銀動想一下,你偷了錢,殺了看到你偷錢的人,這人的女兒卻消失無蹤,你找不到人,滅不了口,安不了心,還能怎麽做?”
魏詩雲每聽一句,心便提一提,隱約猜到了。
謝原“嫁禍。”
“朝中參安王的罪名是縱惡行凶,若我們的判斷都對的上,那麽當朝中禦史抵達揚州時,見到的就是大批黑市商人公然在揚州交易。”
“參與貪汙之人就是今日的幕後之人,安王坐實縱惡斂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怎麽能因為他們在揚州交易,就誣陷我父親與他們勾結作惡?”
謝原一針見血“那要看是誰來誣陷。”
歲安定聲道“黑商。”
“來這裏之前和來這裏的路上,我和那個叫山錚的男人打聽過八月典,他雖含糊其辭,但有件事可以確定,這八月典的幕後東家身份神秘,隻知他叫做白羽。如果沒有人真正認識白羽,那誰都能是白羽。”
魏詩雲慌了“你們的意思是,如果這些黑商真的在揚州落網,他們會第一時間懷疑自己遭到背叛,且最有可能是參與八月典的人,若這時候讓黑商深信我父親是那個人,那他就真是縱惡斂財之人,他明明是配合我們捉拿黑商,到頭來還會被當成黑吃黑!”
謝原“縣主也說王府有異常痕跡,這未必不是他們一早籌劃,收集關於安王的情報,以便於身份嫁禍。退一步說,就算黑商在那個時候沒法確定消息真假,安王也的的確確是將他們擒獲的人,無論處於憤怒還是怨恨,他們都樂得拉安王下水。”
“糟了!”魏詩雲看向歲安“姐姐一早傳了消息去揚州,本以為做好萬全準備,便可守株待兔,可如今,若讓他們離島交易,一旦被擒,同前往揚州的禦史汙蔑我父親,這盆髒水便一定會潑向安王府了!”
她看向歲安和謝原“姐姐姐夫,你們都猜到他們的動機和計劃了,若真是這個結果,你們可否為安王府作證?”
“沒用的。”謝原淡淡道“即便我和歲歲在這裏,但凡沒找出幕後東家,就沒法證明安王不是這個人。得有能拿到朝堂上,擲地有聲,讓所有人無從反駁的明確證據。”
歲安見魏詩雲這般著急,溫聲寬慰“你先別著急,目前為止,除了確定裴愫、漕運貪汙和今日的幕後之人是一夥,其他的都還是猜測。”
魏詩雲搖頭,“寧可信其有呀。姐姐,還有補救的方法嗎?現在能不能傳信到揚州,讓我父親先按兵不動,我們想辦法抓出這個幕後東家,再行抓捕!”
她心急則亂,已經有些異想天開了,且不說在這裏無法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魏詩雲此次會跟隨商辭來到揚州,是因揚州近來不太安寧,又是河盜又是流民,漕運受阻,處理上還出了紕漏。
幸而安王和安王妃多年來吃夠了虧,行事格外細致,及時彌補,還意外發現重要的文書卷宗被人翻動的痕跡。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
安王府門禁森嚴,高手鎮宅,直接闖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懷疑手下有鬼。
雖說這隻是個懷疑,還需要確切的證據證明,但若毫無作為,無異於坐以待斃。
所以,在商辭提出要回長安時,魏詩雲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與桓王、靖安長公主一樣,都是跟著聖人打回江山的親信,一旦揚州出了問題,第一影響的就是聖人的信任。
他們在揚州呆的太久,安王府總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說話。
此外,魏詩雲也有心在長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誰想對安王府不利。
來之前,歲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決定,魏詩雲起先被說服,來的路上又忽生許多考慮。
為了讓她定下來,歲安避開旁人,與她說了自己的猜測和判斷。
接連諸事,最終可能是衝著揚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選地。
那日,歲安為求在水島這個位置上有突破,盯著暗察司用的圖水域仔細研究。
水域在圖上不過一條細線,繪製時也多是沿岸而行記下流向,歲安沒法判斷這個島到底在哪裏。
然而,她意外的發現,壽州和揚州明明都是轉運重地,卻並無官營的水路,可兩地之間,分明有一條細細的河流連接,且沒有出現在官方的輿圖上。
黑商大概率會登島談買賣,離島再做交易。
但交易地點,未必是出發地點壽州,可能是一個新的登陸地點,比如揚州。
將壽州作為幌子,號召賓客聚集,讓人覺得壽州才是重點,實則真正的交易地在離島後的另一個地方,這才符合黑市交易的狡猾多變。
而這個猜想,在來的路上已經驗證了大半。
如果說這個猜想純粹是她從水路走向上的臆測,那麽在他們即將前往八月典那日收到從長安傳來的信報,讓歲安確定了這個想法。
朝中有言官收到消息,參安王在揚州縱惡斂財。
通常來說,言官參人雖然總以“風聞”起頭,但若手裏沒捏個人證物證,很容易被反咬一口,偏偏安王這次被參,沒有真憑實據,隻有從揚州傳來的一個消息。
安王身為親王,又總領一方富庶之地,輕易就可引起君主猜疑。
如果結合八月典的情況來看,安王此次被參,更像是等著朝中派人去揚州查證,算上這當中的時間差,八月典結束時,朝廷派出的監察禦史,應當也到了揚州。財的罪名,他就會是這個幕後東家,同時也就成了貪汙之人。”
魏詩雲愕然“可、可是姐姐不是已派人前往揚州了嗎?隻要父親明白是什麽情況,定會配合捉拿,“既然離島之後的事會難以把控,那就都別走,就在這裏速戰速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