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 140 章

字數:30182   加入書籤

A+A-


    幾場涼雨伴寒風,氣候一日比一日涼。
    太子冷不防打了個噴嚏,驚得一眾奴婢關窗的關窗,送湯的送湯。
    他吸吸鼻子,衝歲安笑道:“孤就是怕冷,這天兒說冷就冷了。”
    歲安看了眼開始入夜的天色,“冬日天寒日短,若采礦不能加緊完成,待到年關將近,怕是要延宕了。”
    自從知道建熙帝和太子的態度後,歲安雖未出言阻止,但總會在需要提醒的地方鋪墊一兩句。
    在太子聽來,這比一味附和或是一味空言不妥要好得多,便越發喜歡和歲安聊這些。
    “姐姐放心吧,朝中反對的理由,孤也不是完全沒有聽見,所以這次開采金礦,講究的是一個速戰速決,父皇不僅專程撥了一筆錢來開采金礦,除了出力的礦工,還特地召集了許多懂行大能,就是為了避免意外。”
    太子越說越振奮,坐姿筆挺,雙目放光“等此事順利辦成,國庫之急便徹底解決了,馬上到年關,各州道該上賦了,還有揚州這一筆,興許能轉虧為盈,今年就都能過個好年了!”
    歲安笑了笑:“那就好。”她起身:“若殿下無別的事,臣婦便先告退。”
    太子想到什麽:“姐姐最近常常進宮,孤以為你是來陪孤說話的,昨日才聽聞,姐姐是得了父皇允許,常往集賢殿與秘書監兩頭借閱典籍,可有此事?”
    歲安眼神輕動,笑道:“正因從前進宮次數不多,如今卻頻繁起來,總要有個合適的由頭。”
    太子皺了皺眉,大概覺得即便歲安大大方方來東宮,又有誰敢說什麽?
    再看歲安處處謹慎的樣子,這個由頭更像是一種遮掩。
    太子認真的說:“姐姐,如今局勢不穩,隻能勞煩姐姐多費心,等到合適的時候,孤可以為你重建暗察司,讓它成為常製!如此一來,姐姐就可以像姑姑那樣,堂堂正正的伴在孤身邊了!”
    歲安神色不變,笑容清淺:“殿下不必思慮這麽多,這些以後再說吧。”
    離開東宮後,歲安像往常一樣,先去秘書監,再去集賢殿。
    已經過了下值的時辰,人已走的差不多,隻剩一兩個負責清掃的宮人,見到歲安來,像往常一樣行個禮便退到一旁不作打擾。
    歲安讓玉藻將前兩日借閱的書籍歸還原位,又開始找別的。
    集賢殿的藏書是在秘書監後積累起來的,數量極多,每一個書架都密密的擺滿了藏書,書架極高,最頂上的一層,要借高梯來取。
    歲安邊走邊看,眼神遊走在書盒的名目上。
    謝原便是這時候走進來的。
    他動靜很輕,示意玉藻不要出聲,走到距離歲安最近的一個書架邊,無聲凝望。
    歲安對太子說,她頻繁進宮需要一個合適的理由,可她來到這藏書之地,卻不是在漫無目的打發時間。
    這段時日以來,她表現的比之前更平靜,吃喝不落,見誰都掛著淺淺的笑。
    但謝原知道,她沒有一刻放鬆下來。
    這麽多年,李耀為長公主尋訪名醫無數,能找到早就找到了,每當她尋訪無果時,她連沮喪失望的功夫都不給自己留,總是立刻又跳到別的事上。
    一改往常的頻繁進宮,在宮中藏書最豐富的地方借閱古籍,每日雷打不動的整理各州道傳回的消息,處理上有疑難或生澀之處,若不融會貫通,連飯都吃不下。
    不讓自己閑著,就不會胡思亂想。
    可這並不是最好的狀態。
    沒有人能始終屹立不倒,一刻不停的向前。
    她現在這樣,更像是強行在心中繃緊一根弦,她就踩在這根弦上,讓自己摒除雜念往前走。
    可是謝原找不到比順從她心意更好的辦法。
    他體會過這種滋味,所以知道,即便身邊有再多人,有些事隻能自己去經曆。
    但這種狀態不會恒定不變的持續下去,說不定哪一日就被打破。
    謝原不知這一日何時到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著她等待。
    忽的,歲安在一列書架前站定,指向她自己夠不著的一層:“玉藻,把這個取下來。”
    身後有人走過來,歲安正要避讓,卻見一條手臂直接伸向那一層,輕巧的拿下書盒,男人的聲音溫柔低沉:“這個?”
    歲安回頭,驟然露笑,“嗯。”
    謝原:“你這些日子看了不少書啊,之前是房梁建築古史,現在是……”他細細看了看書盒上的名錄,神情微凝。
    《蠱記》。
    謝原笑了笑:“還要什麽?”
    歲安搖頭:“沒了。”
    “那走吧。”謝原牽過她的手,“回家。”
    其實,對於歲安懷有身孕還頻繁走動,孫氏是有些擔心且不讚成的,哪家婦人有了身孕,尤其胎還沒坐穩的月份不是老老實實待在宅院裏養著的?
    這時候,二房嬸娘鄭氏再次挺身而出,幫歲安擋下了整頭婆婆這道情緒。
    鄭氏一向能說會道,三兩句就把孫氏的擔心化作無形——
    頻繁走動?
    大郎媳婦分明是乘車進宮的呀,何來走動操勞?
    養胎?
    那宮裏全是山珍海味,皇後是歲歲舅母,太子是舅舅表弟,他們能短了歲歲吃喝?
    而二嬸鄭氏之所以這般義無反顧,全因歲安幫了二叔謝世明一把。
    當日,謝原和歲安一番分析,覺得這寺廟的幾宗案子起的蹊蹺後,曾與商辭說了此事,商辭手中的撿括之政剛好已結束一階段,接下來便要開始強製搜查。
    有謝原的提醒,商辭將境內大小的寺廟道觀作為第一批搜查地點。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
    先帝在世重視道門,命宗正寺下署的崇玄署管理國中大小道觀,能在崇玄署任職是十分風光的事,誰知妖道妖妃禍亂宮闈,建熙帝登基後,借機打壓了道門。
    謝世明湊巧就任職於宗正寺,一聽道門被打壓,崇玄署怕是要淪為虛銜廢地,不負先帝在時的風光清要。
    那時的謝世明正值血氣方剛胸懷抱負的年紀,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攀升,便花了很大的心思來研究,想著用佛門替換道門,也納入崇玄署來管轄。
    沒曾想,此舉正正撞在建熙帝的火頭上。
    他沒能擒獲懷玄妖道,隻能靠打壓道門來泄憤,連帶對神佛都生了厭惡排斥之心,隻信人定勝天,這股怒火正愁沒處發,就直接遷在了謝世明的身上。
    結果就是,謝世明滿腔的抱負被打壓的一點不剩,加上謝升賢對此事無半點幫襯,謝施明的心一下子就冷了,人也廢了。
    整日吃得飽穿得暖,有值照上,俸祿照收,可不必操那瞎心強。
    這一番頹就頹了十幾年,成了習慣,然後有了鄭氏在府中爭權管事給二房爭臉。
    歲安剛嫁進謝家時,就對府中各房人有了個簡單的了解,所以商辭做此決定時,歲安第一個想到了謝世明。
    她沒直接去找,而是將此事傳達給了二審鄭氏。
    鄭氏一聽,怎麽說都要謝世明抓住這個機會。
    謝世明推了兩次,第三次答應了。
    沒曾想,謝世明頹廢歸頹廢,這些年身在其位,腦子和能力竟是半點沒廢,不僅對國中大小寺廟道觀位置了若指掌,連帶寺廟進項、賦稅,修葺等等,都是張口就來,為商辭的搜查撿括提供了關鍵且重要的信息。
    對此,建熙帝在某次詢問新政進度時,明確的嘉獎了謝世明。
    謝原說,二叔那天晚上哭著喝一晚上的酒,二嬸平日裏最討厭他喝酒,那日卻沒攔著。
    第二日,二叔精神奕奕去上值,整個撿括新政,他比商辭還上心。
    鄭氏沒有明言什麽,但自此和歲安有關的事,她都是兩萬分的上心,且比從前更多了一份真切。
    ……
    夜裏,謝原梳洗完畢回來,見歲安還坐在燈下翻看帶回的書,跟著坐了過去,順手撈過她散開的頭發在手裏捋順:“這麽晚了,明日看吧。”
    歲安也不爭辯,合上書:“嗯。”
    謝原斟酌了一下,還是說:“山錚被關押後,似乎沒什麽動靜。”
    歲安並不避諱此事:“陛下提審過,私下的。”
    謝原:“有結果嗎?”
    歲安放下書,輕輕歎氣。
    山錚並不懼怕酷刑,反而好幾次險些利用機會了斷自己,建熙帝不得不保著他的命繼續僵持。
    “我們的線索不多,山錚顯然知道這一點,他的命反而成為他周旋的籌碼。”
    謝原聞言沒有說話。
    歲安察覺,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在想什麽?”
    謝原看了她一眼,漆黑的眼裏含著幾分遲疑。
    歲安:“是不是有事?”
    謝原這才開口:“將山錚交出去之後,我曾試著查過他,但是並沒有多的收獲,就算是和他們打過交道的黑商,也僅僅隻是知道山錚這層身份,更別提馬堯這個人。”
    歲安神情一鬆:“這也不奇怪,母親經營青字號從無到有,做到今日程度,同樣引人注目,可她也沒被拆穿。”
    謝原笑了笑:“看來對方的確是謹慎小心,頗有手段。”
    談及此,謝原忽然令起話題:“馬廷明被判了流刑。”
    歲安點頭:“我知道。”
    自從馬廷明被擒後,就被徹徹底底查了一遍。
    通常來說,若家中有兄長姊妹種地做工,再養個讀書人尚且行得通,但若是家中獨子,不事生產,反而供著讀書,日子便難過了,除非成績極其拔尖,就科舉革新後的情況來說,是可以得到地方官學的救濟,不僅能減免束脩,還能得到獎勵。
    但馬廷明是家中獨子,有一寡母,成績屬中流,家中卻吃穿不愁,馬母曾與鄰裏透露,兒子遇到貴人了。
    這個貴人,自然是指使他裏應外合盜走稅銀之人,但對方沒有留下任何證據,都是口信傳達,查了這麽久,能從馬廷明身上挖出的內容少之又少。
    建熙帝一怒之下,將他流放了,連家中寡母都連坐。
    謝原歎氣:“馬廷明並無背景,或許對方將他派出來時就已經將他視作棄子,不過……”
    謝原看向歲安:“陛下此舉,頗有些殺雞儆猴的味道。”
    歲安沒有否認。
    建熙帝之所以沒有把山錚交給任何人去調查,是因為他已對眼皮子底下的人生出懷疑,朝堂之上,必有異心,一旦找出,他們隻會比馬廷明母子更慘。
    ……
    日子一日日過去,氣候漸漸變冷,謝原算著天數,希望金礦開采能順利結束,可天不如人願,該來的跑不掉。
    這日,一道急報送入朝堂。
    金礦開采到一半,忽遇山崩,礦洞全都塌了,死傷嚴重。
    禍不單行,甚至像是有備而來。
    傳回金礦出事的當天,相繼傳回各地出現山崩的災訊。
    謝原心中一沉,覺得這事情肯定不簡單。
    可還沒等他緩過勁來,北山緊跟著傳出消息——靖安長公主病重,危在旦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