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第 142 章
字數:5708 加入書籤
建熙十八年冬, 靖安長公主薨。
青山掛白,哀鍾長鳴,舉國同悲。
建熙帝悲痛過度, 舊疾複發。
太子監國, 同時挑起厚葬靖安長公主的重擔。
山間斜坡邊古木參天,樹下磐石靜臥。
站在這裏,可見山階上往來不絕的吊唁之人。
靖安長公主尚在病重時,已引多方關注, 其中又以北山門生為最。
今喪迅傳出,前來北山的人隻增不減,哪怕他們隻能在前山淺飲一杯茶, 說些哀悼之詞, 也依然如此。
商辭也回到北山。
他和其他師弟一道, 幫著李耀招待著專程前來的賓客,但他始終沒有主動在歲安麵前露過麵。
“郎君。”玉藻走到坡邊,看著靜靜站在古木下的男人。
謝原身上的衣袍已經有些皺了。
自北山發出喪迅以來,謝原便一直在宮中和北山兩處奔忙, 歲安是長公主獨女,入殮前的所有細碎卻重要的儀式,全是由她親手完成, 他要照顧歲安起居, 提醒她進食休息, 自己反而衣不解帶,片刻不敢鬆懈。
“夫人已忙完, 您可以過去了。”
謝原看著山下的方向, 點了點頭, 又緩了片刻, 他輕輕吐氣,轉身往回走。
按照儀式,大殮時才會將遺體放入棺槨,置於靈堂,入棺之前,遺體需要重新清理、更衣、梳妝。
這些,全都是歲安親手完成。
謝原回來時,靖安長公主已被精心裝扮過,就連指甲上都染了新的顏色。
按照民間習俗,入殮之前,除了給遺體梳洗打扮,還要往口中放些東西,以保黃泉路上乃至來世都能衣食無憂,尋常人家會放一口飯,也有放珠寶金銀的。
歲安站著看了會兒,確定遺體從頭到腳都精致無漏後,她拿起一旁的夜明珠,慢慢伸向母親的嘴。
人在咽氣後,遺體會慢慢僵硬,裝扮之前,得用熱巾子一邊敷一邊動作。
歲安前麵都做的很好,偏生到了這最後一步,她死活沒能將夜明珠置入母親口中。
咚。
手一滑,珠子忽然落在地上,沉而短促的一聲,像斷弦與決堤,歲安的動作僵在那裏,啪嗒啪嗒掉下兩滴眼淚。
珠子滾到了一雙黑靴前。
謝原彎腰將珠子撿起來,交給朔月:“去清洗幹淨。”
朔月早已哭的滿眼通紅接不上氣,可歲安不出聲,她也不敢出聲,接過珠子轉身跑了。
謝原走到歲安身邊,握住她的胳膊,輕輕將她往後拉了一下。
歲安身形一晃,通紅的眼無措的看向謝原,那雙總是浮著淺笑的眼睛,已經許久不見笑容。
她張了張口,好半天才說出一句:“怎麽放不進去呀……”
這句話似乎成為了情緒的宣泄口,她崩潰的說:“放不進去,我放不進去……”
謝原將她箍在臂彎中,壓抑著情緒安撫:“是因為你太累了,前麵你不是做得很好嗎?”
歲安搖頭:“可是我放不進去……”
就在這時,朔月將清理好的珠子送回來。
謝原狠狠吞咽幾下,對歲安扯出一個笑容,溫和的說:“我來幫你,好不好?我會很小心的。”
歲安慢慢看向謝原,她好像真的覺得自己做不到,遲疑的點了一下頭。
謝原輕輕舔唇,把珠子給她:“來,拿著。”
歲安慢慢抬手接住。
謝原挽起袖子,擰幹熱巾,對著遺體說了句“得罪”,然後小心翼翼的撥弄起來,他很耐心,每一個動作都很仔細,終於將口捏開了一些。
“可以了。”
歲安捏著珠子,並沒有立刻動作。
謝原沒有催促,隻是輕聲喊她:“歲歲。”
歲安回神,點了點頭,上前一步,在謝原的幫助下,順利的將珠子放進了母親的口中。
然而,謝原再小心翼翼,歲安為母親畫好的妝麵還是花了。
從頭到尾,歲安不讓別人插手,就是覺得旁人粗心大意,會做的不好,作對隻是讓人搭把手協助,其他事都是親自來做。
謝原抬起手給歲安看手上蹭到的口脂:“抱歉。”
他做的不好,她可以發個脾氣,罵他,甚至打他一下。
歲安盯著謝原的手,隻是搖了搖頭,推開,然後去取妝具重新為母親補妝。
她甚至連眼淚都收住,就坐在那裏靜靜補妝,好像剛才無措大哭的情景,隻是一個因時空錯亂出現的畫麵。
情緒依然內收。
謝原忽然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他知道她為何如此。
因為她不想停下,不給自己半點沉浸悲傷停滯不前的機會。
……
一支馬隊飛馳而來奔赴北山,抵達山門時勒馬揚蹄,烈馬嘶鳴,驚動眾人。
正當眾人疑惑者是誰敢在今日喧鬧擾人,馬上的人已跳下馬,沿著長階一路狂奔向上,跑動時鐵甲磕碰,姿態硬朗鏗鏘,像是軍中的人。
祝維流一路狂奔半刻不停,登上長階,他看著眼前遍布白幔的屋舍,愣了一愣。
“師兄,又有來客。”一個小師弟見祝維流一身甲胄,不像尋常賓客,立馬告知商辭。
商辭聞言出來,見到了祝維流。
這麽多年,他對上祝維流依然會覺得不自在,但也無謂逃避。
“祝將軍。”
祝維流才不在意商辭心裏那點小別扭:“歲安呢?”
商辭斂眸:“在後山。”
祝維流轉身就走。
“祝將軍。”
祝維流停步回頭。
商辭:“若見到安娘……”
祝維流頭也不回的走了。
因靖安長公主喜靜,所以後山總是格外安靜,但祝維流覺得,今日的北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安靜,不,應當說是一種死寂。
祝維流先見到了謝原,然後由謝原領著見到歲安。
雖然早有準備,但看到她時,他還是嚇了一跳。
歲安未施粉黛,不佩釵環,一身素白,她本已開始顯懷,可加厚的冬裝罩在身上,隻顯出她的蒼白瘦弱,全無孕中婦人該有的滋潤。
沒等祝維流發表意見,歲安的眼神先亮了起來:“東西送回來了嗎?”
祝維流回神,眼神盯著歲安,點了點頭:“都送回來了。”
歲安深吸一口氣,像是在給自己注入力氣,她點頭:“我先去看看……元一……”
謝原:“你別急,我來安排。”
當日,太子處理完朝政後,先去探望了建熙帝,然後在謝原的接引下來到北山。
幾塊墓碑大小的石塊依次擺開,因為是剛剛挖出來的,即便路上耗了些時候,在幹淨無塵的屋內依舊殘存著泥土氣。
石塊最平整的那一麵刻著古體文字,非尋常人能識別,謝原卻是認得的。
他一眼掃過去,表情驟然沉冷。
這些由古文書寫的文字組合在一起,大意就是暗指人王不仁,所以今朝發生在國境之內的天災人禍,皆是上天的懲罰。
萬幸的是,早在當日決定開礦時,歲安就留了個心眼。
暗察司可以調動聖人親兵,包含祝家所在的東南,桓王所在的北域,以及鎮國公樊家所在的西南,和當日前往水島之前一樣,歲安先給各地下了令,時刻備戰,祝芸嬋和祝維流也暗中趕往金礦,就是為了遇見突發事件時,有足夠人手幫忙。
當日山難發生後,歲安立刻傳信調動人手封鎖山難現場,本意是為了確定是否有受難者,以及尋找人為痕跡,可沒想,竟搜出了這些。
歲安沒有驚動任何人,隻讓他們將東西不動聲色的挖出來,藏好,甚至將現場恢複成原狀,再運送到長安,就好像山難現場從來沒有這東西出現過一樣。
緊接著,這幾場詭異的山難,被靖安長公主的喪迅徹底壓了下去。
這也是歲安一直高度緊張的原因。
整件事從頭到尾都進行的非常緊促,尤其是這石塊上的文字造成的後果,生生被歲安壓了下來。
怕是對方也沒想到,苦心埋進去的東西,都沒能派上用場,已經被轉走了。
“簡直反了!”
太子怒不可遏,“竟有人借鬼神之力,行如此大逆之事,孤一定要將他們抓出來,碎屍萬段!”
氣歸氣,要辦這些人,還是得先找線索。
這回,太子一改上次決定開礦的態度,對歲安的信任程度成倍上漲。
“姐姐,你……”
話沒說完,歲安忽然晃了一下,直直倒下去。
“歲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