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把機翼糊上吧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A+A-




    朱靖垣就特別的無語,來了一趟皇宮,自己的主線任務沒完成,支線任務倒是起來了。
    老皇帝突然要去財團,多半是參考自己的建議,安排財團的改革方向去了。
    朱靖垣能怎麽辦,隻能跟著父親和鄒尚書,向曹軍機等人道別,出宮乘馬車返回工部。
    不管老皇帝打什麽主意,自己得先把飛機搞出來再說,反正自己也需要飛機的專利。
    所以到了工部之後,朱靖垣就向汪萊主事問了路,直接去了負責飛機設計的李銳的辦公室。
    一間教室那麽大的房間裏麵,兩側牆邊擺了八張亮亮相對的辦公桌,格局看上去就像是普通中學的辦公室。
    李銳正在趴在一張大桌子上畫圖紙,旁邊圍了好幾個穿著工部衣服的官員。
    官員們注意到朱靖垣進來,雖然不知道朱靖垣的身份,但是都認得皇孫的袍服,紛紛躬身問好。
    “不用多禮……”
    朱靖垣連忙拱手回禮,同時嘴裏解釋著來意,快步走到李銳身邊:
    “我是來找李主事的,我是新機翼和控製器的創意者。李主事,現在進度怎麽樣,今天能去測試嗎?”
    李銳聽到朱靖垣聲音,才稍微回頭看了一眼,起身問好之後解釋說:
    “稟告殿下,我這邊設計圖馬上完成了,不過測試機改裝也是需要時間的,主要是機翼要整體重做……”
    朱靖垣馬上擺手說:
    “不用重做,把機翼
    李銳和周圍的管用的都是一愣:
    “糊上?”
    朱靖垣直接點頭說:
    “是的,獲得升力的關鍵,是機翼上麵相對圓潤的凸起,
    “至於什麽形態的凸起的升力最大,那都是以後追求極限的細節問題了。
    “你們原來測試的飛機機翼,應該都像是空心桶邊沿切下來的切片吧?
    “現在把測試了。..
    “先盡快完成測試,先確定它真的能夠飛起來,然後再慢慢確定最優機翼形態也不遲。
    “有了確定可行的目標,那樣大家也更加的有動力吧。”
    李銳想了想,的確是這麽回事:
    “好,也好,那就先這麽試試……”
    李銳坐下去繼續畫圖紙,把剩下的最後一點畫完。
    朱靖垣有點著急,就問父親借車,準備載著自己和李銳,帶著圖紙去工部的測試場地。
    朱簡炎猶豫再三,最後也跟著一起去了。
    工部的試驗場地有很多個,按照危險性、保密程度、所需場地類型和規模,分散在京師城內外周圍以及外地。
    飛行機器的危險性一般,保密程度也不算很高,但是所需的場地比較大,選在了城西的大型室外試驗場裏。
    朱簡炎的司機開車,載著朱簡炎、朱靖垣、李銳三人直達試驗場。
    李銳匯合了試驗場的負責人,帶著朱靖垣父子去了存放飛行機器測試設備的倉庫,查看原有的那些測試飛機。
    最早期的測試飛機,跟後世的成熟的飛機,外形差異是非常大的。
    從一戰時代到現代,絕大部分飛機的基本結構,都是有典型的縱向機身,加上橫向的翅膀。
    再加上水平尾翼、垂直尾翼,以及各種形態的發動機,總體設計都是趨向統一的。
    但是早期的測試飛機,根本就沒有固定的形態,且不說還有撲翼、旋翼、固定翼三個大的方向。
    所以這個倉庫裏麵,有疑似可以揮動翅膀的大鳥,有頭頂著巨型竹蜻蜓的吊籃,還有中間架著多層翼板的圓框。
    不過數量最多的,還是那些有金屬框架支撐的,一層、兩層甚至三層、四層機翼疊加的設計。
    其實這種變化已經說明,他們的設計已經逐步走向正確的方向了。
    參與設計和實驗的人員,應該已經發現了一定的規律,純粹的展開的橫直固定翼,是能夠提供升力的最簡單設計。
    但是他們還沒有找到正確的答案,還在正確的機翼形態上努力的摸索。
    那些機翼大多隻有機翼,沒有正兒八經的機身。
    少部分有機身的,也大多是裝了類似鳥類的頭部和扇形尾巴,但是頭部和尾巴都無法活動,看上去更像個巨大的風箏。
    大多隻有兩個疊起來的機翼,中間綁上了一個發動機,前頭綁了兩個螺旋槳,隻是尺寸和機翼結構不完全一致。
    負責這邊倉庫的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工匠,跟在李銳身邊看著倉庫裏麵的東西,其中一個興致勃勃的說:
    “李主事,今天做什麽,撲翼還是旋翼?”
    這邊的工匠也都知道,李銳其實不太認可固定翼飛機,相對而言更加支持旋翼機和撲翼機。
    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這種觀點,撲翼機是對照鳥類飛行,旋翼機可以參考竹蜻蜓,都是確定可以飛的。
    固定翼按理說隻能滑翔,想要飛起來得和風箏那樣,本身要足夠的輕便,迎上足夠大的風才行啊。
    結果今天的李銳麵無表情的回答:
    “今天測固定翼,不過要先改造,你們再找兩個人過來,按照我的圖紙要求去準備材料。”
    兩個工匠有些意外,李主事怎麽樣測固定翼?那東西真的能飛嗎?
    不過他們就是幹活的,做實驗的主事說要測什麽,那就去準備什麽就是了。
    兩個工匠拿著圖紙離開,李銳轉向朱靖垣父子:
    “兩位殿下,這邊現有的固定翼測試機中,相對合理妥善的還有五套。
    “主要差異在於機翼尺寸,所用的發動機重量和功率不同。
    “您覺得用什麽標準的來改造比較合適?”
    朱靖垣聽到這個問題,頓時有了另外的好奇的地方:
    “李主事,現在能裝在盾車以及飛機上的發動機,最大功率是多少?”
    這問題其實有點敏感,如果是普通人問這種問題,李銳是不可能回答,或者不會回答正確數據。
    但是朱靖垣顯然不是普通人,特別是李銳想到鄒炳泰的安排,就直接說明了情況:
    “裝在盾車上的發動機,目前的最大功率應該是在八十馬力左右。
    “其實它也能裝在飛機上,隻是它的重量相對飛機太重了,很可能會導致飛機完全飛不起來。
    “我們實際測試中,在飛機上安裝過的發動機,最大功率是六十馬力的。
    “當然,這架飛機最終也沒有飛起來過……”
    朱靖垣眨了眨眼睛,聽了就感覺好可憐,自己上輩子的家用汽車都快兩百馬力了,這坦克才八十馬力。
    不過這個世界的馬力,跟自己原來那個馬力,是同一個單位嗎?好像還真是……
    那是世祖皇帝欽定的“大明公製”單位體係中的功率單位之一。
    一馬力為七十五千克力米每秒,與原世界公製馬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