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極端的盡頭還是折中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A+A-




    朱靖垣沒有直接評價汪來和工匠們的擔憂,而是先去問了另外的情況:
    “對於未來的設想咱們先不說,最初我要求的指標下的幾個設計方案,現在都已經基本定稿了吧?”
    汪來鄭重的點頭說:
    “戰列艦、航空母艦,兩種戰艦共出了六個詳細設計稿,都已經定稿了。
    “我們現在應該做的,本來是從這些基本完成的方案之中,選出最合適的兩個設計方案。
    “繪製出正式的設計圖紙,然後分解成工程圖紙,回去交給船廠開工建造
    “但是,大家看著新艦炮和炮彈的各種數據,對現有的設計指標都有些不滿意了,想修改指標重畫圖紙。
    “不過臣以為,最關鍵的問題是,在於純決戰型的戰艦,以及持續參與低劣度戰鬥的戰艦,兩種設計傾向之間的選擇。
    “現在即便是更換設計指標,同樣要繼續麵對這個選擇,不過是提到了更高的級別。”
    朱靖垣聽完輕輕的點了點頭。
    自己參與了絕大部分的設計會議,所以知道現在的大致問題在哪裏。
    所謂決戰型戰艦,顧名思義,就是奔著跟敵國艦隊一決勝負來設計的,基本沒有考慮其他用途。
    工匠們認為決戰型戰列艦用途單一,可以采用朱靖垣提出的“絕對核心防護”設計。
    也就是被工匠們稱為“極端或者空白”式的防護設計。
    艦體上最重要的核心區域,也就是輪機、鍋爐、彈藥庫、炮塔等艙室,裝甲防禦設計級別直接提升到艦體尺寸和噸位限製下的最高標準。
    艦體上的其他不重要地區,則可以完全放棄裝甲防護,和民用船一樣隻有結構框架和船殼。
    這差不多就是梭哈了……
    這種戰艦的核心區域的防護效果當然是非常好的。
    就算是艏艉和上層都被徹底打爛了,隻要核心區域的裝甲盒不破碎,船隻本身大概率是不會沉的。
    缺點也同樣明顯,艏艉和上層結構都很容易受損,甚至可能直接掉頭、斷尾。
    船隻的航行和機動能力,與艦體的線形是直接相關的。
    隻要艦體結構受傷,航行性能就會直線下降。
    趕場能力直接沒了,不可能跟隨艦隊繼續作戰,隻能慢吞吞的挪回去修船。
    這種船大概率怎麽打都不會死,但是隻要參與戰鬥就很容易受傷,受傷了就得回去修船。
    可能會出現:修船一次、出門一趟、參與一次戰鬥、馬上回去再修船,這樣循環往複的情況。
    所以工匠們認為她們適合加入一戰決勝負的決戰艦隊。
    如果決戰艦隊打贏了,己方艦隊掌控了製海權,回家的路上跑的再慢都沒有問題,在戰場上臨時修理一下再走,或者讓隊友拖回家也行。
    要是沒打贏,那就自沉吧,免得被敵人俘虜回去。
    另一種戰艦,則是考慮了各種類型戰鬥的“通用型戰列艦”。
    她們要兼顧前衛戰與決戰,破交與反破交戰,需要應對特殊海況和氣候下的遭遇戰等等。
    她們不能打一場就回去泡船塢,她們需要連續戰鬥,需要長期保持戰鬥力。
    需要在大洋上長時間巡航,持續驅趕和獵殺敵人的巡洋艦,也需要與敵人屏衛艦和主力艦糾纏。
    工匠們認為,如果要考慮這種全麵的作戰需求,那就隻能采用“分級防護”設計了。
    根據戰艦不同部分的重要程度,布置不同厚度和類型的裝甲,裝甲盒也分成三到四個級別。
    艦體絕大部分區域都有不同厚度的裝甲,所以不會輕易破損和扭曲變形。
    受輕傷的情況下,通常不會影響航行和作戰能力,甚至不怕被洗甲板。
    在真實的海戰中,戰艦的體量碾壓是絕對的,巡洋艦要去單挑戰列艦,那基本都是必死無疑。
    巡洋艦麵對決戰型戰列艦,有一定機會拚死送主力艦回船廠修船。
    麵對通用型戰列艦,可能隻是讓戰列艦的塗裝花掉,不影響她去打決戰,或者是繼續屠殺下一群巡洋艦。
    很顯然,分級防護的是通用的理想化設計,所以被稱為通用型戰列艦。
    這種設計的缺點同樣非常的明顯。
    在同樣噸位下,通用型戰列艦的核心艙防護效果,肯定是低於采用“絕對核心防護”設計的戰列艦的。
    因為非核心區域的防護占用了裝甲份額啊。
    要達到同樣級別的核心防護等級,通用型戰列艦噸位就要繼續提升。
    這樣悖論就來了。
    絕對核心防護式戰列艦的噸位增加之後,也能繼續加強自己的核心防禦水平啊!
    在原有的地球海軍曆史上,純粹的“絕對核心防護”設計,與傳統的保守的分級防護設計,存在的時間都非常的短暫。
    基本就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總共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存在過。
    當時又正好是海軍條約導致的“海軍假日”時期,各海軍強國都沒有造新船,大部分設計被槍斃在了設計圖上。
    到了二戰爆發前夕,那些新時代的新銳戰列艦,除了“最終決戰兵器大和”以外,基本都是兩種思路的混合體了。
    都是“受到核心防禦觀念影響的激進版分級防護設計”。
    或者“借鑒分級防護設計思路的優化版核心防禦設計。”
    這種設計方向其實最困難掌握的。
    防護裝甲要分級設計,要分幾級?具體怎麽分?
    戰艦上的不同區域和設備,應該分別分到具體哪一級?
    不同等級的裝甲厚度比例差值要取到多大最好?
    主裝甲和水平裝甲要占多少比例?
    在沒有計算機模擬的時代,很難直接找到真正的最佳區間,隻能依賴海軍和設計師的經驗。
    所以,雖然曆史上絕大部分二戰新銳戰列艦,都是這種風格的設計,但是設計效果卻參差不齊。
    設計優秀的黎塞留級和維內托級被後世津津樂道。
    設計經驗不足的俾斯麥級,被嘲諷為最優秀的一戰戰列艦。
    最終決戰兵器大和本來就不準備通用,回去采用最極端絕對核心防禦設計了。
    現在,在這個世界,在朱靖垣的指導下,大明工匠也是直奔混合設計的最終目標去的。
    但是朱靖垣本人其實隻知道理念和方向,根本沒有能力把握“激進和保守之間的度”。
    工匠們同樣沒有足夠的經驗,在朱靖垣提供指導思想之前,他們甚至還沒有成熟的核心防護思路。
    這樣來來回回反複研討計算力小半年,工匠對最終的取舍仍然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所以最終的結果是,在新銳戰列艦的設計上,形成了三個不同的方案,同時還希望繼續修改。
    這在朱靖垣看來是理所當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