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見微知著之物

字數:3971   加入書籤

A+A-


    從牛仵作那裏得到了啟示,陳源淡然一笑說道:“切莫著慌,仔細觀察還是能有所差別的。”
    說著,讓牛奔取來一些溺液,放入一個潔白幹淨的器皿,又取來一些河水,放入一個同樣的器皿。
    一切妥當,陳源便遞過去自己身上的一塊放大鏡。
    “哎呀,這兩個器皿中的水果然不一樣,先前那個幹淨許多!後一個這鏡片之下好多渣滓!”
    牛奔透過放大鏡很快便看出了兩個器皿中的不同。
    當然,第一次見到放大的物體,牛仵作有點不淡定,不由自主地有些大驚小怪。
    “今日條件有限,其實用另一個東西更加能夠看出,兩個器皿中水的不同……當下便因陋就簡吧。”
    陳源看著正在認真謄寫勘驗記錄的牛仵作說道。
    少頃。
    “千戶爺果然英明!沙捕頭明鑒,這死者口鼻之中的溺液確實和當下的河水不同,再綜合其他線索……可以斷定是捂死之後拋入水中!”
    牛仵作很快謄寫完畢,躬身向沙子印複命道。
    “這麽說這位吳公子的嫌疑可以排除了?”陳源有意用征求意見的口吻向沙子印問道。
    “本來吳公子隻是有嫌疑,小的職責所在帶他前去問話而已,現在嫌疑已經洗清,小的自然要和兄弟們去緝拿凶手……千戶爺先忙,小的告退!”
    沙子印幹這個上元縣捕頭可是多年,熬走了兩任知縣,當然是心思活泛之輩,知道這事自己要是亂來非得吃瓜落,所以連忙將順水人情奉上。
    “如此便有勞牛仵作,認真看顧采薇姑娘的遺體,有勞沙捕頭,抓緊緝拿凶手,告慰死者在天之靈。”
    陳源也是見好就收,衝上元縣一撥人客氣了兩句。
    很快,上元縣一幫人便自帶著死者遺體、現場證物以及相關證詞飛也似地走了。
    食肆之內很快清淨下來。
    “多謝千戶援手,小生感激不盡!”
    吳昌時衝陳源鄭重一輯說道。
    “吳公子客氣了,現在你的嫌疑已清,不知做何打算?”
    陳源饒有興趣地向吳昌時問道。
    吳昌時不假思索地答道:“小生想找個地方落腳,然後繼續追查此事真相。”
    陳源聞言更是有所觸動,連忙道:“在下倒是有個清淨地方,可以讓公子休憩,恢複心情,且可以方便你收集各方訊息……”
    吳昌時聞言,眼前一亮,心想,天下還有這等好事?
    當下便仔細端詳著眼前這位少年老成的少年錦衣衛千戶來。
    隻見這位少年一臉英氣,雙眸有神,談吐不凡,和一般粗魯武人有著雲泥之別,當下也是心生好感。
    吳昌時整了整衣冠,肅然道:“若有如此佳處,自然求之不得,就是不知是哪裏?”
    “公子可曾聽說過《江南晶報》?那報紙東家與我熟識,正好哪裏缺一名主筆,我給你寫封信,讓下麵兄弟帶公子先去落腳。”
    “至於潤筆費用自然是有的,多少嘛由報社方麵和公子商榷,而且那裏還有不少消息可以打探,有助於公子查案。”
    陳源好整以暇地緩緩說道。
    吳昌時略作沉吟,便拱手說道:“既然是風雅之事,又有助於找到真相,小生先在此謝過!”
    陳源笑道:“你我投緣,何來謝字,公子先去歇息更衣吧……”
    說罷,便寫了條子,示意李銅帶著吳昌時去寄宿的嘉興會館更衣,收拾行李,然後直接去報社直接找子癡。
    二人走後,陳源和趙德柱、李釗也結了食肆的飯錢,起身離開。
    “公子怎麽知道這吳姓書生會答應去報社?”
    回去上坊橋的路上,趙德柱有些不解地問道。
    陳源笑道:“我看這書生衣著簡樸,甚至有些寒酸,怕是銀子多半花在了這‘惜春苑’,料想他手頭不寬裕,所以便起了招攬之意。”
    “公子見微知著,小的佩服!”
    趙德柱聞言,當即出聲讚道,他這回可是真心實意的——主要是還有剛才探案的神奇一幕的影響。
    “咳咳!低調,要低調!”
    陳源聞言,輕咳一聲,老著臉皮說道,心裏卻是連呼僥幸。
    其實陳源是沾了穿越者的光——知道吳昌時是寒門出身,雖然以後發達了,現在手上的銀子可不寬裕。
    離開了鬧市區,三人策馬疾行,很快回到了上坊橋。
    穿過忙碌的“麗晶大賓館”二期整修工地,陳源回到自己的小院。
    他著急回來幹什麽呢?
    那是因為剛才牛仵作一句話給了他提示和靈感,現在正是要做這個見微知著之物——“顯微鏡”!
    剛才倉促之間,隻能用放大鏡給牛仵作湊合。
    真正要觀察那些細微之處的不同,還得這個東東。
    畫了半個時辰圖稿,已然是申時末了。
    “公子畫這物事,好像望遠鏡,但這鏡片好像正好相反?”
    趙德柱端詳著陳源的作品,一邊琢磨一邊說道。
    “正是如此!望遠鏡看的是極遠的景物,這顯微鏡則是看的是極近極小的物事……”
    陳源點了點頭,大略給趙德柱講解了一番顯微鏡的作用和原理。
    一番講解,趙德柱好像懂了,卻又感覺有些迷糊。
    見趙德柱還有些懵圈的樣子陳源也不以為意笑道:“有些事情慢慢來,看多了,習慣了,也就慢慢體會到了,不用急。”
    說罷,便找來一個木匣放好畫稿,交給趙德柱,讓他次日去找“繆琳坊”的本家趙掌櫃磨製水晶鏡片,再找匠人打造。
    趙德柱奉若珍寶般地捧著匣子剛剛出門,卻見子愚抱著一個木盒急急火火地跑進小院。
    子愚跑得飛快,又低著頭,趙德柱閃避不及,二人結結實實撞了一個滿懷。
    各自手中的箱子也“啪嗒”一下應聲落地。
    “子愚兄弟,沒事吧?”
    趙德柱畢竟是武人,抗打擊程度高得多,先行回血起身問道。
    子愚喘著粗氣,有些急切地說道:“不……不妨事,且看看東西摔壞沒有?”
    陳源這時也已經聞聲從書齋中出來,準備幫著收撿滿地的文稿。
    剛剛走到兩人麵前,陳源卻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