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援兵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自顏黨伏誅以來,燕京的那座長安城內便朝會不斷,每天處理顏黨遺留下來的一些爛攤子著實讓聖上頭疼不已。凡是與顏重慣有過來往的人員一律緝拿歸案,不說別的,光是中樞大臣便裁決了三分之一,導致整個中央機構癱瘓大半。
沒辦法,誰叫顏重慣做官之前攏絡了大幫達官顯貴,在他官帽越戴越大時也不斷提拔一些心腹,大到三省六部,小到郡守縣令;致使整個朝廷有大半都是他的人,可謂是“顏家門生遍天下。”
而除了朝會外,在皇城惠景園內每天還會有內閣大臣自發組織的一場小朝會,不同於早朝,這都是設在每日早朝過後。參加小朝會的人員也有限製,非是三品以上官員不能參加;因為是由內閣大臣自發組織的,所以大家能在這裏暢所欲言。
小朝會成立以來,除了最開始皇帝陛下到場過幾次後,後麵就不再來了,基本上都交由內閣主持。而這主持人不是新任內閣首輔衛恒,就是其他六部主官,在小朝會上商議的事大部分都是關於清除顏黨後的一些收尾工作,而這些事也成了目前整個朝廷甚至是整個冀國的大事。
衛恒重組內閣後對此事是親力親為,聖上對於他的執行能力也頗為滿意。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聖上這是要親自培養一個文官之首,畢竟顏重慣饒是有多般能耐,他也逃不過是先帝“托孤之臣”的事實。如今聖上在完成一統中原的大業後,怎能再留下這群股肱之臣。所謂的“中興四臣”在曹惠元病逝、張鎮林辭官和顏重慣伏誅後就隻剩下個國子監左祭酒的溫道庭了。
溫道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與世無爭,也基本對聖上形不成威脅,除此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聖上不想落個殘害忠良的汙名,而另一方麵,他也不想寒了那些老臣的心。
這日小朝會如期在惠景園舉行,不同於其它禦用花園。惠景園是為數不多的對大臣們開放的禦花園中最大的一座,依山傍水,期間也不乏有許多文臣騷客在此舞文弄墨,題筆留詩。對此聖上也大力推崇,甚至還親自在園內正中的儀人閣內題詩一首附庸風雅,此事也一度在長安城內傳為美談。
此刻的惠景園儀人閣內隻有寥寥五位官員,不過看他們的官補子,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官。此刻四人都在為一件事各抒己見吵的麵紅耳赤,而身為主持人的尚書省令衛恒卻對此漠不關心,竟然在一旁閉目養神起來,任由他們在那不斷爭吵著。
“聖上駕到!”
而就在這時,一聲尖銳的喊聲響起。那在爭吵的四人聞聽此聲頓時安靜了下來,就連閉目養神的衛恒也睜開了眼睛。
從用鵝卵石鋪就的小路上緩緩走來兩道人影,最前頭的那位是名中年男子,頭戴玉冠儀表堂堂,體態微胖有些發福,正是他們不久前才剛見過麵的當今聖上。
此時的聖上未穿龍袍,而是穿了件尋常的便衣。後頭跟著的那人,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孫璉瑛,此時的這位大太監,也脫下了那件鮮紅刺眼的大紅蟒袍,同聖上一樣換了件簡單的便衣。看他們這架勢,倒是有些像“微服私訪”來了。
在儀人閣的眾人見罷,立馬小跑上前跪在地上,恭敬的喊道:“見過聖上。”
“眾愛卿免禮。”聖上說罷,一揮衣袖便大踏步的進入了儀人閣,孫璉瑛則恭敬的站在亭閣外頭。
衛恒等人站起身來,此時聖上便對他問道:“愛卿啊,方才未入閣時便聽到你們在這爭吵些什麽,究竟是何事,速速說來。”
衛恒看了一眼身後站著的幾位同僚,方才說道:“陛下,其實也算不得什麽大事,隻是因為幾個俊彥的提拔而已。”
“哦。”聖上饒有興致的說道:“說來聽聽。”
衛恒聽罷,如是說道:“陛下,如今中樞機構大多與顏重慣有過來往的官員均被裁決,致使整個中樞機構癱瘓大半,要想重新運轉起來,就必須提拔一些能臣。不說遠的,就以六部來說,六位尚書目前工部和刑部還是空缺,十二位侍郎也還空出五個位置。若從本部四五品以下官員來選,則有些不合規矩,從其它地方選拔,諸位又有頗多微詞,故而才有剛才的爭吵。”
聖上看了眼站在最靠後頭的蔡國忠,在衛恒升為尚書省令後,便卸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這個位置原本是留給呼聲最高的原吏部右侍郎李崇義的,結果李崇義在外放青州任職禦史的路上遇害了,所以則毫無懸念的落在了當了十多年吏部左侍郎的蔡國忠頭上,而在剛才的爭吵中,也是這位新進的吏部尚書吵的最凶。
聖上看了他一眼後,問道:“蔡尚書,剛才朕看你是吵的最凶的那個,所以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蔡國忠忙上前說道:“陛下,按理說如今朝廷這種情況,要想正常運轉下去,放官是唯一出路,這點老臣和其他幾位同僚的想法是一樣的;況且吏部本就是對官員考察及監督的地方,要堅決避免破格錄用的官員再有像顏重慣之類的事情發生,所以對每一位要嚴加考察和監督。”
“剛才陶大人及顧大人推薦的二位官員,一位是大黃門楊紹平,另一位是去年的金科狀元,如今的布政司主事肖正。而兩位大人對這二人擬定推薦的官身分別是剛空缺出來的吏部左侍郎和刑部右侍郎。”
“楊紹平和肖正在吏部有檔在冊,楊紹平在大黃門任職三年,期間碌碌無為毫無任何建樹。肖正雖是去年的金科狀元,但這兩年來行為不檢品行惡劣。試問這兩人如何能在中樞機構擔當重任?”
“陛下。”見蔡國忠把自己推薦的人說了個狗屁不是,身為少傅的陶滿江站不住了,忙打斷道:“楊紹平雖在任期間碌碌無為,但他在為官方麵清正廉潔且兢兢業業,這種秉性正直的人正是如今朝廷所缺的。而肖正雖平時生活有些不檢,但文采能耐都極佳,小小的布政司主事一職實在是有些屈才。”
聖上聽罷轉而又看向了衛恒,淡然說道:“衛愛卿你的意思呢?朕老遠便見你在一旁閉目養神,老神在在,想必是有了最終的決議吧。”
既然聖上問到了,衛恒也不能裝聾作啞了,隻好開口說道:“陛下,其實這楊紹平和肖正兩人升也好,不升也罷,對於如今朝廷所麵臨的情況來說都是不痛不癢的。現在朝廷真正要解決的,還是在這些重要官位上。”
“人才咱們朝廷一直不缺,即便是時下情節,咱們的翰林院和國子監還擠著上千學子人才,隨便一個拎出來都能夠任命。但是這些沒任何官場經驗的人若隨意放進中樞來,隻會適得其反。而用於他們曆練的地方官位也隻是粥少僧多,一樣隻能望梅止渴。”
“所以要想解決這種方法,臣到有一計,原本是打算待明日早朝時再向陛下明說的,如今既然陛下問起,臣隻好現在同陛下說了。”
“哦?”聖上問道:“是如何妙計如此藏躡,速速說來。”
衛恒繼續說道:“此計總結就是八字,‘選晉中樞,精簡地方。’”
“這如何選晉?又如何精簡?”聖上繞有所思的問道。
衛恒淡淡說道:“陛下請聽臣細細說來。”
“這中樞職權倒沒啥好說的,主要是在這精簡地方上。如今地方上粥多僧少,臣建議將全國五十六的州精簡成二十四個,保留一些大州,將一些小州統統精簡成上郡,將下郡精簡成上縣,下縣精簡成鄉,依次類推。隨後每三州劃一道,設八道,每道設正三品總督一人,掌管道內軍、政事務;設從三品都護將軍一人,掌管道內所有軍伍。這些總督和都護將軍的人選大可從那些精簡州中的禦史和提督中擢升,也可從兵部和其他中樞機構中選任。再從那五十多個禦史和提督中提拔那些在任到期且在任其間有突出政績的人到中樞機構填補空缺,一來聖上能夠在此朝廷動蕩之既收攏人心培養心腹,二來……”
說到這裏,衛恒突然刻意壓低聲音,對聖上悄聲說道:“外放兵部將領,也在於刻意削弱盧黨……”
“放肆!”聖上聽罷大怒,打斷道:“衛恒,你身為當今首輔大臣,豈能說出此話,世人誰不知朕與汝陽候的關係。”
說到這裏,聖上一扶衣袖,繼續說道:“你前麵的提議朕準了,你先擬定一份八大總督及都護將軍的人選吧,明日早朝與眾臣商議……”
“臣,遵旨!”
衛恒心中大喜,忙跪倒在地朝當今聖上拜了一禮。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