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牽驢的讀書人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自衛恒的變革法推行以來,將原先的京極五州合並成了燕、晉、充三州,劃為八道之一的燕京道。而燕州地界因為是京師所在,所以不像其他州那樣,上州分十一郡、中州分九郡、下州分七州。而燕州隻分了五郡,其餘四郡分布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拱衛京城,而在他們中間的那塊區域,正是大名鼎鼎的長安城。
長安城是六朝古都,幾經改名。前朝大華王朝在這裏呆了二百多年,隨後大燕吞華,燕國又占領了長安城,八十年前太祖在兩遼起兵,憑借遼東八虎騎殺入了長安城,消滅了燕國,建立了如今這個大冀王朝。
長安城熱鬧非凡,即時是如今身為天下富饒之地的江南,也不及他的繁華。在京城裏,當官的也多,即使你在外地是個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在這街上與人發生了磕碰,你都得忍著,畢竟保不齊對方或者對方家裏,會不會出個一二品的大官或者是皇親國戚呢。
而這樣的地方,也極其吸引一些奇人異士的到來,一些江湖高手也都喜歡待在這裏。據說當初中原國戰滅了西蜀和南楚後,那兩個國家的江湖高手們,便頻繁出現在這座長安城,想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去刺殺冀國皇帝。
其中影響最大的,要屬南楚號稱當代劍仙的葉乘風葉大俠,曾憑借一人一劍就殺入皇宮,在獨自斬殺上千禦林軍後瀟灑離去。
而第二次雖殺入了那座大殿之中,卻被幾大高手聯袂攔了下來,麵對近在眼前的冀國皇帝,葉乘風也隻能帶著遺憾離去。
之後聖上雖在全國上下通緝葉乘風,可葉乘風卻憑空消失了一般,數年沒有再在眾人麵前露麵了。
葉乘風雖離開了這座城數年了,可這座城依舊留下了葉乘風的種種傳說,至今還被各大茶樓酒館的說書先生編成了數個版本。最開始眾人還在擔心如此編排當今聖上,聖上會不會一怒之下把他們都殺了,直到此事過了二三年了,大家都還安然無恙,該說故事說故事。
其實對於江湖民間的一種雜言穢語,聖上懶得去管,而且他也知道,這種東西管不過來的,索性就沒有去理會這些。
一名儒生打扮,風度翩翩氣質非凡的中年男子牽著一匹毛驢入了長安城。
如今科舉會試舉辦在即,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學子考生進入長安城,眾人對儒生打扮的他們也都見怪不怪了。
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牽著那匹毛驢悠閑的在街道上走著,雖看似到處閑逛,可若是有人一直關注他,便能發覺,此人好似對長安城十分熟悉,就仿佛是回到了自己家一樣。
“先生可是要去那座皇宮?”
就在中年男子閑逛之時,他身後突然傳出一道聲音叫停了他。中年男子停下腳步望去,隻見不遠處的街道旁擺了一個攤位,同樣是一名儒生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攤前,手中捧著一本書正看的起勁。
那人雖沒有看向自己,可牽著毛驢的那名男子卻知道對方的確在同自己說話。便走上前去,自顧自的坐在攤主的對麵,笑問道:“先生這測字,還是看相呢?”
攤主放下手中的書,看向坐在自己麵前的男子,回道:“都略知一二。”
“那先生不妨給我測個字吧。”牽驢男子說著,便拿起了桌上的擺放的毛筆,在一張空白宣紙上寫下了一個字。
是個“白”字。
攤主看了一眼,便說道:“這個字可不太好。”
“何以見得?”牽驢男子問道。
攤主拿起那張宣紙說道:“這紙是白的,字也是白字,我又觀先生手無他物,這所謂一窮二白,乃人生不如意。”
“是嗎,我覺得挺好的。”牽驢男子說完,長舒一口氣,道:“多少年沒有再來過了。”
說罷,牽驢男子便從懷中掏出幾枚銅錢放在桌上,起身做揖,便要離去。
離開之即,攤主撚起一枚銅錢,笑問道:“先生此番進京,又想攪的滿城風雲?”
牽驢男子沒有回話,而是默默的走開了。隻不過在走了數十米之後又停下了腳步,回頭看了一眼那個不起眼的攤子,對著攤主同樣問道:“我也問先生一句,讀了這麽多年書,可曾得意過?”
攤主搖了搖頭,沒有說話。
牽驢男子大笑一聲,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
四名衙役此時正抬著一頂轎子火急火燎的朝皇宮而去。
坐在轎內的盧劍升心事重重,想著陳公望送來的信箋,莫不是這個太平的年代又要平白生出戰亂來了。
當今聖上不惜以七十年國運做賭注,誓必要統一天下,結束這百年的戰亂。如今好不容易天下一統,這百姓可還沒過幾年安穩日子呢,這可不能再出什麽幺蛾子了。
這川蜀道的都護陳公望,可是盧劍升的左膀右臂,在盧劍升還隻是個小小的校尉之時便開始追隨他,與他在兩遼出生入死,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與驍騎將軍車陪都同為自己手下的兩員虎將,隻不過他因為沒有參加那場中原國戰,所以在後來很多將軍都升官發財了,他也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品雜號將軍。
盧劍升後來也是想著替自己這些老夥計們謀出路,主動向內閣提出讓陳公望去川蜀道擔任都護一職。而如今內閣多半都是衛恒的黨羽,他們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慢慢剪除盧劍升的勢力,見對方自斷臂膀,內閣也是樂見其成。
陳公望雖離開了盧黨,可在出事之時能夠第一時間發信箋給兵部而不是內閣,這點倒是令盧劍升十分欣慰的。
盧劍升坐在轎子裏,因為剛才的事讓自己憂心忡忡,想著怎麽還沒到皇宮,便掀開簾子打算看看還有多少路程。
而就在盧劍升掀開簾子之時,他看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一個儒生打扮,牽驢毛驢的中年男子。
盧劍升看到那人之時,竟然有些失神。隨後反應過來之時,連忙朝抬轎的幾名衙役喊道:“停,停轎。”
幾名衙役聽罷,立馬停了下來。還未等前麵的兩名衙役將轎子放下來,盧劍升便立馬掀開了轎門跑了出去。
就當眾衙役不明所以之時,就瞧見這位當今朝廷最有權勢的武將之首,跑到一位儒生麵前,竟行起禮來了。
而對於這突然起來跑過來的人,牽驢男子也有些意外。可那人卻在自己麵前停下了腳步,並行禮說道:“在下盧劍升,見過先生。”
牽驢男子同樣行禮道:“原來是盧將軍,快快免禮,是小生要像將軍行禮才對。”
“先生說笑了。”盧劍升說道:“先生可是連聖上見到都得行禮的讀書人,在下又豈敢在先生麵前失了禮節。”
“都是聖上太過抬舉先生了。”牽驢男子說道:“看將軍的樣子,可是要去皇宮?”
“正是。”盧劍升說完,又瞅了一眼說道:“看先生這樣子,莫不是也要去皇宮。”
“那還真是與將軍同路了。”牽驢男子笑著說道。
“那正好,能與先生同行,也是盧某的福分啊。”盧劍升道:“上一次先生不辭而別,可有十二年了吧,聖上可是一直盼著能夠再與先生見麵呢。”
“那就請吧。”
牽驢男子與盧劍升說著,兩人便又重新起步。隻不過這次盧劍升並沒有回到轎子裏,而是打算與他結伴步行前往皇宮。
能夠在這樣的情況下又遇到這樣一個人,盧劍升心中五味雜陳,莫不是近期真有什麽大事將要發生……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