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 52 章
字數:6696 加入書籤
勤政殿中, 嘉佑帝正在接見六公主。
借著九九重陽節,嘉佑帝用舉辦重陽宴會需要闔宮上下參加的借口, 將柔妃母女都解除了禁足。
不過, 為了不引起後宮尤其是皇後對柔妃的猜疑,他並沒有去看過柔妃,也沒有任何安撫的意思。
六公主倒是一解除禁足,就來勤政殿哭天抹淚地認了錯, 嘉佑帝訓斥了她幾句, 事情便揭過了, 還賞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兒給她, 讓她私下帶給她的母妃。
六公主受此啟發,卻做起了兩人之間的青鳥使者, 慫恿著自家母妃給嘉佑帝繡了個荷包,她借著請安的功夫帶過去。
嘉佑帝覺出了情趣, 又給柔妃寫了封信叫她帶回去。兩人雖說沒有見麵,卻借著女兒隔三岔五就能聯係一回。
這讓深陷朝政苦悶,與後宮虛情假意中的嘉佑帝頗覺安慰, 每次六公主來, 他都會心情好許多。
今日,六公主帶了一幅柔妃所作的茱萸圖。
嘉佑帝正在賞畫, 劉玉便進來稟告:
“陛下, 蔣翰林回來了!”
嘉佑帝愣了一下, 才想起此人是兩個多月前被他派去肅城的欽差。
既然平安回來,必然帶回了肅城的情報。
六公主被禁足了一回, 乖覺了很多, 聞言識趣地道:
“那女兒便先行告退了!”
嘉佑帝卻道:
“你在後頭等著, 朕還沒寫畫評呢。”
六公主露出個鬼精靈的笑容, 佯裝不情願地道:
“那好吧,女兒就等一等再走!”
心中卻是很得意,看看皇帝多愛她母妃啊,哪怕朝事繁忙,卻也舍不得不給她母妃回信。
可憐楊妃那蠢貨,以為最近父皇重用三皇子,又經常去她宮裏,便覺得自己能與皇後爭鋒了,不僅屢屢與皇後別苗頭,還在她和母妃麵前都耀武揚威的。
殊不知,她和她的兒子都隻是新的靶子而已。
她和母妃還有弟弟,才是父皇真正在意和想保護的人。
六公主離開後,蔣裕便被帶了進來。
一路上,他都在想怎麽和嘉佑帝交差,思來想去,也沒什麽好的辦法,隻能主動請罪,以求寬大處理了。
“陛下恕罪!微臣沒能完成陛下的囑托!”
蔣裕一進來就跪地伏首。
嘉佑帝見他這情狀,就知道事情不太妙,揮退左右這才開始問話:
“到底怎麽回事?”
蔣裕隻能將肅城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嘉佑帝。
聽到李洵公然劫持欽差時,嘉佑帝已經沉下了臉,得知吳郡守的事在肅城人盡皆知,他眉頭緊鎖,當聽到自己的密信被李洵堂而皇之設計公之於眾時,他終於忍不住了,抓起禦案上的茶杯便砸在了蔣裕身上,大罵道:
“蠢貨!你是個死人嗎?竟然任由他公布密信!”
蔣裕隻覺得背上的骨頭都被砸斷了,痛得直冒冷汗,卻根本不敢顧及身上的傷趕緊辯解:
“陛下,當地廂軍全然聽命於郡王,微臣寡不敵眾,根本沒有辦法啊!”
嘉佑帝氣得胸口不斷起伏。
都不用蔣裕繼續說,他就可以想象,那密信公布後,當地將會何等民怨沸騰,他在那些百姓心中,從此與昏君無異!而在那時斬殺郡守的李洵,又是讓當地百姓何等感激擁戴。
李洵這逆子,他竟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踩著他的名聲拉攏民心!
更可恨的是,李洵如此囂張跋扈,目前他卻不能處置他。若此事傳遍朝野,他這皇帝還有何威嚴!
好半晌後,他惡狠狠地盯著蔣裕:
“你可將此事泄露於他人?”
蔣裕趕忙道:
“此乃陛下所交辦的密差,微臣不敢告知於任何人!”
嘉佑帝微眯了眼睛:
“既如此,將那一百禁軍封口一事,便交給你來做。”
蔣裕愣住了,詫異到失禮地抬起頭來:
“封……封口?”
嘉佑帝搖了下禦案上的銅鈴,太監總管劉玉立刻走了進來。
嘉佑帝道:
“帶他去領一壇子青陽酒,犒賞從肅城回來的禁軍。”
青陽酒……聽到這裏,蔣裕終於肯定他剛才沒猜錯嘉佑帝的意思。
青陽酒,是鴆酒的別稱。
陛下他要殺死所有從肅城回來的禁軍封口!
那些人雖然有一部分也不是多好的人,可從京城前往肅城的兩千餘裏路,都是他們在盡心盡力地保護他。
那些人裏,好些人都是才十多二十歲的年輕人,回來的時候還在路上買了特產,滿心期待地說著要帶給家裏人。
他們哪怕有些壞,也罪不至死。
連慎郡王那等亂臣賊子尚且知曉,有家人在等著他們,而沒有強留他們在肅城。陛下卻張口就要那一百人立刻去死!
“陛下!陛下開恩啊!隻要好好囑咐,他們絕不敢將肅城之事外泄的!求陛下饒了他們!”
他趕緊磕頭向嘉佑帝求情。
嘉佑帝看著地上不斷磕頭的蔣裕,眼中沒有一絲一毫的動容。
肅城遠在兩千裏之外,一般人是不會去關注那邊的動向的。
但有心人若要探查,肅城的事是瞞不住的。
可他們即使去查了,看到他如此堅決的封口態度,也必然有所忌憚,不敢宣揚。
為了立威,那一百禁軍必須死。
而且,這些人死了,便死無對證,那所謂的密信……等他收拾了李洵,也可以是別有用心之人偽造的。
肅城的民心,便還可以挽回。
“若是他們沒喝,也可以由你和你親族之中的一百人替他們喝了這青陽酒。”
蔣裕渾身一震,再也說不出話來。
嘉佑帝見狀,嘴角溢出一聲冷笑。
死一群無關緊要的禁軍,還是自己的家人親族,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麽選。
“帶他下去。”
劉玉把蔣裕拉起來:
“蔣大人,請吧。”
蔣裕渾渾噩噩地跟著劉玉走了出去,帶著兩壇子青陽酒,坐著嘉佑帝特許的小轎,來到了和他一同回來的那些禁軍的等候的地方,這是外宮裏的一個院落,四周都有禁軍中最精銳的禦林軍把守著。
見他回來,和他同往肅城的那一百禁軍立刻簇擁上來,緊張地問道:
“蔣大人,陛下怎麽說?可有降罪?”
蔣裕很努力才扯出一個笑容:
“陛下沒有怪罪我等。”
這群不知皇權險惡的禁軍頓時高興起來。
看著他們如釋重負後的笑容,蔣裕袖中的手指幾乎將手心掐出了血,好半晌,他才忍痛道:
“陛下說你們忠心可嘉,給大家賜了宮中禦酒,喝了酒,磕個頭謝恩,大家就可以回家了。”
聽到禦酒二字,眾禁軍很是興奮。
“禦酒!入伍這麽久,我從沒喝過禦酒呢!”
“沒想到陛下會賞我們酒喝,今日可真是有口福了!”
“哈哈,從今往後咱家也是喝過禦酒的人了!”
跟著蔣裕一起來的太監們,抬了張桌子過來,在上麵擺滿了一百個酒杯,然後小心翼翼地在每個酒杯裏斟滿了酒。
眾禁軍排著隊去領了酒,然後沒有任何懷疑地一口喝下,跪下謝恩。
剛站起身,就有人捂著肚子叫起來:
“啊,我肚子好痛!”
緊接著,便有更多人肚子裏燒灼般的劇痛起來,不過片刻便吐了血。
“蔣大人……這是怎麽回事……”
“為什麽……蔣大人……”
一張張掛著鮮血的臉,滿是不甘地質問著他,卻什麽答案也沒等到,就在劇烈的痛苦中閉上了眼睛。
蔣裕一生醉心於學問,從未殺過人。
看著這滿地的屍體,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歇斯底裏地嚎啕大哭起來。
劉玉站在一旁看了一會兒,提醒道:
“蔣大人,該回去了!”
蔣裕踉踉蹌蹌地站起來,往禁軍的屍體處走去,從一個年輕的禁軍士兵身上拔出了佩刀。
劉玉微微一怔,便見他拿起佩刀,狠狠地往自己脖子上一抹。
掛著滿臉的淚,脖子上血如泉湧,蔣裕癲狂般地大笑起來,那笑聲蒼涼,絕望又諷刺。
沒笑幾聲,他就不太能發出聲音了,整個人虛軟地倒進了血泊裏。
劉玉心中默默一歎,吩咐人收屍,然後去向嘉佑帝複命。
他去的時候,嘉佑帝還在和六公主說話。
劉玉等人走後許久,他才把六公主叫了出來,對她道:
“畫評朕改日再寫,你先回去吧。”
得知肅城的這一變故,他已經失去了風花雪月的心情。
離得這樣近,六公主雖然是避在後頭,卻是清楚地聽到了外麵所說的話。
從嘉佑帝的反應她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一件讓嘉佑帝顏麵大失的事,所以那些禁軍必須要死,甚至那個姓蔣的欽差也未必能活。
但她知道,自己和那些卑微的禁軍與下臣是不一樣的,所以她一點也不害怕。
從屏風後頭出來,她一臉為嘉佑帝抱不平的憤慨:
“父皇,大皇兄其心可誅!事情都沒調查清楚他就私殺地方官,還妖言惑眾,往父皇頭上潑汙水,我看他簡直是想造反!您可一定不要輕饒了他!”
自從在郡王府被李洵當眾下了麵子,她對李洵就再無好感。
後來李洵帶走七公主,讓她陷入了險些被和親的困局中,甚至還為此被禁足了大半年,被後宮的嬪妃嘲諷,遭受宮人冷眼,她就更是恨死了李洵。
那時候她就想著,等父皇掌控了局勢,她弟弟登基之後,她一定要讓李洵和他那逃婚的妹妹十倍百倍地償還她所受的屈辱。
卻沒想到,根本不用等到那時候,李洵這麽快就自己作死,將把柄送到她麵前來了!
父皇是個多愛麵子的人,看他氣得這麽狠,這謀反的帽子,李洵絕對摘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