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
字數:5847 加入書籤
可為了京中的家人,為了邊城的百姓,他們必須忍耐。
與朝廷爭鬥,得利的隻會是北戎,受苦的卻是無辜百姓。
昨天,父親那邊也傳來消息,夏金良的部眾,是真的如約全部返回了燎原,沒有任何染指其他邊城的意思。
他想,或許慎郡王也正是因為心懷百姓,明明有神兵利器,卻沒有向更孱弱的大啟邊城出手,而是選擇向北擴張。
想到此,劉瑾卻是越發敬佩慎郡王的胸懷。
這樣的人,才是值得他們效忠的主君啊。
這一刻,他甚至大逆不道地希望皇帝能立刻暴斃,到時候他保準不再講究什麽中立立場,直接全力支持慎郡王上位。
可惜,這一切都是幻想。
得知他不得不讓出戰功,手下的將官們也十分氣憤。
“什麽玩意兒,還是禁軍統帥呢,打仗的本事連嶺台的百姓都不如,搶戰功的本事倒是比誰都行!”
“就不該讓慎郡王麾下的夏將軍他們那麽早走,到時候直接幾枚震天雷把這些禁軍也炸了多好!他們不是想搶戰功麽,到時候就說他們是抗擊北戎蠻子的時候犧牲了,保管壯烈光榮!”
可再怎麽氣憤,都不能讓禁軍知道他們和慎郡王那邊的關聯。他們隻能把這些抱怨壓在心裏。
除了將官們,就連普通士兵,也對禁軍非常不滿,交情好的私底下悄悄議論:
“那些家夥仗著自己是禁軍,趾高氣昂得很,經常和我們爭奪水源糧食不說,還想使喚我們的人去給他們幹活兒!和慎郡王麾下的兵比起來,簡直就是一堆糟粕。”
“對啊,人家慎郡王手下的兵多厲害,對我們那叫一個客氣謙讓,偏生他們沒本事還脾氣大。”
“真是連慎郡王麾下一根腳趾頭都不如!”
“唉,若是和我們並肩作戰的還是慎郡王麾下的人該多好!”
“哈哈,你怎麽不說咱們直接成為慎郡王麾下的兵,那還更好呢,騎不完的北戎馬還有震天雷可以用!”
“嘿嘿,我倒是想,就是皇帝老兒不準啊!”
……
夏金良護送馬匹的軍隊,雖說來得快去得快,卻在鼎德守軍心中,種下了不可磨滅的種子。
在夏金良率部援助鼎德期間,李洵卻回到肅城等地,視察起了今年秋收與棉花的情況。
如今已經是九月下旬,不僅完成了秋耕,棉花也全部采摘回來晾幹了。
司農令周如植向他匯報起了今秋棉花的采摘情況:
“……棉花種植總共六十萬畝。”
這主要是來自租賃了春耕地塊的百姓們每五畝地必須種植一畝棉的政策,後來分來的流民們,因為隻能種植一季,便沒在棉花種植上做任何要求。
除此之外,李洵還特意在種棉花的時候,撥了一萬士兵進行棉花種植,大概每人種了兩畝地,所以也有兩萬畝。
“籽棉平均畝產量一百斤,去籽後的皮棉產量約三十斤。總計一千八百萬斤。”
這畝產量,離現代社會的產棉大省x省動輒八百千斤的畝產量還是差得有點遠,甚至離如今西戎那邊一百五十斤的畝產量也還有距離。
總產量也就1.8萬噸,還比不過現代x省的百分之一。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正常。
這邊本就沒有西戎的氣候光照條件,而且曆史上棉花品種是經過幾次變遷的,如今這個科技水準,對應的還是產量比較低,品相也相對沒那麽好的棉花品種。在沒有化肥的情況下,產量本就不可能太高。
而且,一千八百萬斤目前對他來說也已經完全夠用了。
做成棉甲棉褲,一套大約用棉四斤左右,都可以做成好幾百萬套了。當然,不可能真的全部做成棉衣褲,還有做棉絮,織棉布等其他安排。
總之,每個兵冬季每年冬季可以發三套棉服進行日常換洗,再發一床八斤棉被禦寒。
除此之外,家境貧寒的百姓,尤其是老弱婦孺,也可以每人發一套過冬,再每戶發一床棉被。
冬天氣溫低,棉服洗了基本上沒法幹,要等到春夏再洗。為了衛生,內裏的裏衣也可以用棉布來做,一是柔軟,二是吸汗,經常換洗內衣會比現在更好。
除了自用,這麽多棉花還可以織布賣到南邊去,從西戎傳進來的棉布,如今在中原地區還屬於稀有的奢侈品。不趁著稀缺賺一筆錢,就枉費他發動全民種棉花了。
如此零零總總算下來,就需要建幾家規模非常大的棉加工廠。
對此,他早有規劃,決定一共建兩家廠,小的一家建在燎原,大的一家建在河原。
如此安排,一方麵是因為河原的耕地最多,棉產量也是最多的,另一方,卻是對河原經濟的扶持政策。畢竟沒什麽比大型企業更能帶動當地就業與經濟發展的了。
河原在被他收複的這一年時間裏,基本上都是屬於邊城一樣的存在。
百姓和商人們,對於在此居住和經商,多少有些沒安全感。除了外地收容來的流民和身無恒產的百姓,其他人基本上不太願意往河原搬遷,也不太想去做生意。
不過,如今河原前頭還有納古斯和克烏湖兩大部落擋著,這方麵的顧慮應該逐漸能被打消。再有棉加工廠的帶動,百姓們的收入也會大幅度提高,商業自然也能跟著繁榮起來。
工廠和工人們的宿舍區,基本上已經在今夏農閑的時候建設得差不多了。
彈棉花的機器,棉織布機也讓商人們從西戎采買運送回來。如今要做的,便是將各地的棉花陸續運送到兩個加工廠的倉庫裏。
另一方麵,則是廠內工人的招聘。
首先是通過產能計算需要的工人數量,根據產品利潤和成本預算擬定各崗位待遇。
這麽細致的活兒他不太擅長,直接把事情交給了越發擅長管家的七公主,讓她找經驗老道的商人們一起商定。
當然,總體方向上還是有一些要求的,相當於在他圈定的範圍內進行規劃。
七公主很高興皇兄能把這樣的事情交給自己,覺得自己如今不僅是管家,還參與了社稷民生的大事。
李洵聽她這話有些好笑:“你可是我的財政司長,管的事還不夠大嗎?”
封地內絕大多數的開支基本上都要到七公主處領銀子。為此她把自己的幾個侍女都培養出來做助手了。
七公主嬌憨地哼哼了一聲:“那不一樣,這是實務!”
說完,又拿起李洵給的統籌書看了起來,然後驚奇道:
“大哥,這次要招這麽多女子嗎?”
李洵道:“服裝紡織廠自然是女工為主。”
七公主欣慰道:“女子生存不易,有自己的一份生計倒是好事,在家裏說話都直得起腰板。”
她雖然小小年紀,經常接觸各種仆婦女工丫鬟,倒是知道不少事。
說著,眼中帶上了幾分憐憫:
“隻是,這務工應該隻能招到城中居住的女子,住在村鎮上的,卻無法擁有這樣好的機會。”
“大哥你不知道,聽說那些住在村中的女子,在家中當牛做馬,若是遇到丈夫婆家虐待,過不下去了,也隻能投井,或一根繩子吊死。她們根本沒有別的路可走啊……”
這倒是李洵未曾考慮到的方麵。
不過七公主說得確實有道理,以目前的信息傳播方式來說,住在村鎮的女子確實很難得到招工的消息,更別提長途跋涉來郡城做事。
比起男人們修房修路挖防禦工事到處能找到工作,如今提供給女子的工作機會確實太少了。
“既如此,那這次便把製糖作坊的招工一起貼出去吧。清洗,切絲,熬煮和包裝都可以用女子。”
雖說如今還沒開始收割甜菜,但今年肅城收了大麥以後,便大規模種植了甜菜,比起去年的五百畝地的甜菜產量,至少也增加了上千倍。全年產糖,也至少還需要好幾十個製糖作坊,或者幾家大型製糖廠。
效率低下的如今,倒是能製造不少就業崗位。
“另外,到時候我會規定城鎮與鄉村招工比例,讓縣令將消息傳遞到村鎮。盡可能照顧到村鎮地區的女子。”
女子其實也是不輸於男子的勞動力。也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早讓女子覺醒自立自強的意識,通過經濟地位的提升,逐漸擺脫悲慘命運。
七公主聞言大喜,站起身來鄭重向李洵福身行禮:
“我代治下所有女子謝謝大哥!”
見她如此鄭重,李洵有些詫異。隨即也明白,這妹妹是個心思良善又心懷天下的女孩。
若以她的身份,能如此真心實意地為天下女子謀福祉,倒確實是天下女子之幸。
“有些事我未必能想到,你想到了也可以告訴我。目前能做的,我會盡力去安排,不能的,也可以劃入遠期規劃,以後再慢慢實現。”
七公主激動得眼睛發亮,狠狠點頭。
看著那籌劃書又道:
“大哥,這庫管,守衛,還有質檢,管理等崗位,是不是也可以讓女子來擔任?”
李洵笑著搖了搖頭:
“這些另有安排。”
蛋糕就隻有這麽大,他這個分蛋糕的人,也不能隻顧一頭。
七公主所說的這些崗位,管理崗他準備用來安置那些在戰場上傷殘的將官,其餘的則安置普通士兵。
他們保家衛國做出了很大貢獻,除了基本的撫恤保障,他也想讓他們還有別的辦法,自食其力過上更好的生活。
不過,管理層全是男人也不妥。他最終還是把財務崗換成七公主派來的女管事,這樣也能起到監督作用。
幾日後,七公主與商人們做好了具體的招聘計劃書,李洵審核後覺得沒太大問題,便交給林德康,向各郡縣發布了這份招聘通告。
這通告一出,立刻在各地引起了極大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