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 99 章

字數:7751   加入書籤

A+A-




    據裏正所說,選拔是在縣衙裏頭進行的。
    王家村的眾人來到縣衙外的時候,還沒到選拔的時間。此時縣衙外卻已經聚集了幾百人,很是熱鬧。
    這些人裏,有一些是麵容愁苦,穿著補丁疊補丁的衣服,在家人押送下哭哭啼啼的婦人。有些婦人卻是穿著幹淨簇新的衣服,一臉期待的模樣。除了這些之外,甚至還有未婚的小姑娘,也是一副躊躇滿誌的樣子。
    沒多久,那牆壁上貼著三個大字的地方,一溜的桌子前麵,有幾個書吏坐了上去,然後高聲宣布:
    “各村裏正請注意,請組織村民有序排隊,依次上前報名登記!”
    王家村的裏正連忙就來將自己村的幾個婦人聚集起來,帶著他們規規矩矩地站在一長列的人後頭。
    在裏正們的組織下,亂哄哄的隊伍頓時就變得整齊有序了。
    顯然,這些裏正們,經過先前的農業知識培訓,已經很清楚什麽叫有序排隊了。
    等挨個登記完,縣衙的大門就開了,眾人往裏一瞅,縣衙大堂外的院子裏頭竟是擺了十多二十架的織布機,還有一些小桌子,上麵放著布料針線。
    縣令大老爺親自坐在上首的大堂裏,
    “竟然是縣令大老爺親自主持選拔!”
    眾多從村裏來的村民們咋舌,看了這嚴肅的選拔氛圍,心下對於可能是騙局的懷疑打消了大半。要去參加選拔的村中婦人們,很多人看到這架勢,卻有些害怕。很多人緊張得手腳發抖。
    王七娘雖然平素潑辣,此時也有些害怕,但她牽著女兒的小手,心中便沉甸甸的,有了無限的動力。
    而抖個不停的王四娘卻被丈夫一巴掌拍在肩膀上,嗬斥道:
    “抖什麽抖,要是沒選上,回去有你好看的!”
    巨大的壓力之下,王四娘也極力讓自己鎮定下來。
    很快輪到他們村去參選。
    兩人一個是選織娘,一個是縫衣工的,麵對熟悉的勞作工具,兩人的心都定了不少。
    王七娘考試的內容是在規定的時間內織布,而王四娘那邊,則是要在一刻鍾內縫出一個小荷包。
    一刻鍾時間到了,站在上首那些監考的婦人,便挨個下來查看她們的成果,跟身後的書吏低聲說兩句,然後便見書吏在本子上記錄著什麽。
    從上午一直等到午後,縣衙的書吏們終於前來宣布選拔結果。
    王四娘和王七娘都選上了。
    書吏說,要回去準備行李的就去準備行李,明天上午辰時在縣衙門口集合,一起坐車去燎原。不需要回去準備行李的,就先到驛站臨時進行安置。
    得知臘月會放假,王四娘的丈夫囑咐她年底一定要拿錢回家,便幹脆利落地將她丟在了縣衙門口,任憑王四娘哭喊哀求也不理會。
    而王七娘那裏卻遇到了些麻煩,帶她們去驛站安置的婆子,見她帶個孩子,不讓她去,說沒見帶孩子去上工的。
    王七娘頓時焦急不已,立刻跪下來哀求婆子行行好。
    那婆子為難道:
    “你這帶著孩子,可就要占兩個人的位置,吃兩個人的東西。我也是個下頭辦事的,做不了主。”
    王七娘心一橫,轉頭跑回了縣衙,直接在縣衙門口大聲嚎哭起來:
    “我們當家的死得早啊……孤兒寡母沒活路啊……好不容易能選上去做工,還不讓帶女兒,這是要逼我們去死啊……”
    這一下子就引起了裏頭的縣令老爺的注意。
    有婦人在縣衙門口大鬧,這對縣令老說實在不是一件顏麵有光的事,大老爺臉色陰沉,把王七娘叫了進來:
    “那婦人何事喧嘩?”
    王七娘這下不敢鬧了,而是哭哭啼啼地講起了她的難處。家中田地被婆家占了,她和女兒吃不飽穿不暖,為尋求一條活路才來應選的,現在怕女兒在家被苛待,所以想帶著女兒一起去燎原。
    上首的縣令想了想,道:
    “你倒是個慈母,其情可憫,本官便準你帶著女兒一起前往燎原吧。到了燎原,本官也會令人向廠裏說明你的情況,不過,廠裏若不同意你帶女去工人宿舍住,你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又嚴厲警告道:
    “去了燎原你代表的就是整個縣的顏麵,切不可再像方才那般哭嚎打滾做潑婦狀,去了廠中也一定要服從管教,否則本官決不輕饒,明白了嗎?”
    郡王仁德,若得知他特許這寡婦帶女兒去廠裏做工,說不定還對他另眼相看。但這寡婦動不動就撒潑,容易找人厭煩,他必須得敲打幾句。
    王七娘有些害怕,趕緊點頭。
    她也不是真的想撒潑,而是寡婦門前是非多,她又帶著女兒,不潑辣些,根本立不住腳。
    見縣令同意她帶女前往燎原,又趕緊千恩萬謝地磕頭,然後帶著懵懂瘦弱的女兒住進了驛站。
    第二天一早,她們便在縣衙的組織下,六人一組地帶著行李登車了。
    他們這一車,有她女兒,由她抱著,坐了七人。都是那些村裏來的婦人,個個和王四娘一樣以淚洗麵。王七娘想著自己的煩心事,也無心理會。
    路上走了兩天,風餐露宿的,終於在第三天中午到了燎原城。
    下了車,她們便看到一塊掛著匾額的牌坊,裏頭是很大一片房子,外頭則是密密麻麻的人,還有許多拿著長矛配著軍刀,大聲嗬斥著讓人排隊的士兵們。
    因為有士兵們不斷在維持秩序,雖然外麵人很多,車馬也很多,卻並不算雜亂。
    看著這些威風凜凜的軍爺們和他們腰間的軍刀,王七娘前所未有地忐忑起來,哪怕她平日裏再潑辣,可麵對官府還是心中發虛,現在她越發擔心起服裝廠若是不讓她和女兒進去住,她該怎麽辦。
    像在縣衙一樣撒潑嗎?她真怕那些凶巴巴的軍爺會直接抽刀砍了她。而且來之前,縣令老爺也警告過她。
    懷著憂慮不安的心情,她一步步挪到了登記台前。
    那登記的婦人看她帶個孩子,又是寡婦,眉頭都沒皺一下,直接就道:
    “你這孩子有四五歲了吧,那算是聽得進話了,不用單獨安排。你自己平日管好,不要讓她吵到室友。白日上工前,把她送到托管所去,廠裏有專人照顧。另外,她的夥食費要另算,每天兩文錢,管三餐,從你的工錢裏扣。聽明白了嗎?”
    王七娘難以置信地呆在原地。
    完全沒想到,自己愁了一路的事,竟然這麽簡單就解決了。
    不用她撒潑打滾,也不用她到處求人,廠裏直接就安排得妥妥帖帖了。
    不僅允許她帶著孩子住,白日裏還可以在她上工的時候幫她照看孩子,竟是什麽後顧之憂都解決了!
    至於孩子的夥食費另算,一個月六十文,就算是在鄉下請個人照管孩子也要這麽多錢啊,更何況還管孩子的三餐。
    以後她每個月保底都有兩百文的工錢,加上計件,少說有四百多,吃住還廠裏都管了,沒有別的花銷。六十文算什麽啊。她甚至可以把其他錢都存下來,給妞妞做嫁妝。
    想到這樣光明的前景,她激動得熱淚盈眶,連連向那登記的婦人道謝。
    那婦人笑著道:
    “謝我做什麽啊!你該感謝咱們郡王給的好政策,若不是郡王體恤你們,哪能有這麽周到的安排。”
    王七娘愣了愣,沒想到這竟是郡王的吩咐。
    高高在上的郡王,竟然還會想到她們這些不起眼的婦道人家嗎?
    可仔細想想,郡王好像確實會想到他們,先前分地的時候,可不就是連女子也同樣分五畝地麽,這是哪朝哪代都沒有過的事情。
    為著這,那些生了女兒的人家,都不想著拿去溺死了,不管給多少吃的,好歹是打算把人養大的。成百上千的女嬰,因為郡王得以成活。
    頭一次,王七娘覺得她們這些女子被當成了人。
    也唯有郡王,才會把她們當成人。
    難怪村裏的男人們都在說,如今郡王當政可真好,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現在她也由衷地這麽覺得。
    而哭了一路的王四娘,登記後,和許多人一起被安排去洗澡換衣服。
    人生頭一次,她洗上了熱水澡,用上了胰子。洗完澡,篦完頭上的虱子,她被分到了一套粗布衣服。
    雖然是粗布,卻是簇新的,還是兩層。在暖烘烘的暖房裏烘幹了頭發,所有人又被分發了餐具,讓她們去食堂打飯。
    等排到她的時候,打飯的婦人直接給她的木盤子裏放了兩個粗麵饅頭,往她碗裏盛了一勺醬菜。然後道:
    “湯在旁邊,自己盛。”
    王四娘往那旁邊的裝湯是大木桶裏一瞧,裏麵竟然好多蛋花,上麵還飄著一層肥肉碎粒和滿滿的油花,那香味飄過來,饞得人口水都要掉下來了。
    她趕緊給自己打了滿滿一碗湯,還特意舀了些碎肉粒,也沒人來嗬斥她。
    端著自己的盤子來到已經坐了很多人的長條形桌子上坐下,她立刻就狼吞虎咽地吃喝起來。
    吃完飯,摸著前所未有脹鼓鼓的肚子,回味著嘴裏香噴噴的油水味,她那顆忐忑不安的心,漸漸地安定下來。
    她做夢也沒想到,來服裝廠的第一天會這麽好,不僅沒有人打罵她,還有新衣服穿,甚至能吃上一頓飽飯。
    而且,剛才吃飯的時候她聽旁邊坐著的人說,她們每天可以吃三頓飯,每頓都可以吃這麽飽。甚至每七天還會給她們吃一頓肉。
    她很難相信世界上會有這麽好的事,但不知道為什麽,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的樣子。
    可無論如何,這服裝廠的日子,似乎並不像想象中那麽可怕,這對她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燎原,河原,肅城等地,忙於組建新廠的時候,來自肅城和天沙城的消息,同時被送上了嘉佑帝案頭。
    在加強了對肅城方麵的監視後,他的消息靈通多了。
    可這次傳來的並不是什麽好消息——
    李洵那逆子,竟然如此好運,在剛占下不久的北戎納古斯部落裏,找到一個上好的赤鐵礦,至消息傳回來時,已經開始采礦了。
    聽說肅城等地今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糧食充足。鹽,他們從肅城旁邊的郡買,那邊的郡守攝於李洵的淫威不敢不賣。
    唯一能掣肘他的鐵,如今他也已經實現自給自足。
    他竟再也沒有任何辦法能壓製李洵!
    這樣的認知,讓他的太陽穴又開始隱隱作痛。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他努力讓自己平複呼吸,打開另一份來自天沙城的軍情奏報。
    看著上麵的內容,嘉佑帝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顏綱沒有辜負他的厚望,成功地拿下了天沙城。
    如此,總算是堵住了北戎補兵的入口,不至於讓北戎可以源源不斷地增兵,不斷襲擾中原腹地。
    先前天沙城丟失,是因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如今有禁軍把守,萬不至於像先前一樣輕易被攻破了。
    而且,他還派了援軍繼續支援天沙城,到時候便可對清河邊的敵軍進行兩麵夾擊。
    得知了這一捷報,總算是衝淡了肅城那邊帶來的負麵衝擊。
    第二天一早,他精神奕奕地出現在了早朝上,向大臣們宣布了這一好消息。
    除了魏平光以外的大臣們,這才知道,原來嘉佑帝連日來稱病,僅僅是對付北戎的計策。
    心中暗自慶幸,自己並沒有在嘉佑帝生病期間做太多小動作。
    “恭賀陛下!”
    “此次大捷,全賴陛下英明指揮!”
    一時間恭賀讚譽之聲不斷。
    喜氣洋洋的氛圍一直延續到早朝快結束的時候,外頭送來了來自鼎德的軍情急報。
    鼎德……
    聽到這兩個字,從嘉佑帝到朝臣都是眉心一緊。
    所有人都覺得,每次鼎德來報信都沒好事,不是要錢要糧要軍備,就是說鼎德告急讓朝廷支援。
    喜悅的氣氛頓時為之一凝。
    然而,誰也沒想到,這次鼎德送上來的竟然是捷報,而且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劉淵率軍突襲北戎,取得前所未有的勝利,殲滅北戎兩萬餘人。
    和鼎德的捷報相比,攻下天沙城的功績頓時就顯得不起眼了。
    哪怕劉淵先前曾讓嘉佑帝不滿,如此功績之下,卻也依舊是龍顏大悅。
    “好!好!好!”
    他連道了三個好字,“劉淵不愧是國之棟梁,此次立下大功,當賞!傳令下去,犒賞鼎德全體守軍!”
    對於劉淵奏折裏提出的需要的軍需與工匠,也一律準許了。
    同時,傳令下去,向全國上下大肆宣揚這兩大捷報。
    他要讓全國都知曉,也不隻是李洵才會打勝仗,他手下的其餘將領一樣可以。
    有了這一次的鼎德大捷,可總算是能壓一壓李洵的光芒,扳回一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