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 133 章
字數:10103 加入書籤
第二天,四地一城的郡守,守城將領,以及肅城中央機構的官員,全都被召集起來,參與了李洵一統北戎後的第一次朝會。
之所以能齊集一堂,還是林德康得知李洵即將回肅城,便提早給各地官員將領發信把人叫回來的。
巳時開始,地點在郡王府的交泰殿,文武官員都參與。這樣的排場,其實與京城的朝會無異。
不過,沒有人為此覺得不滿。
因為在他們心中,慎郡王本就是大皇子,朝中無嫡長者為尊,他哪怕登上帝位也是名正言順的。朝中支持皇子們奪嫡的大臣,為的不也是這一天麽。
如今他們郡王坐擁一國兩郡兩城,如何就不能有些帝王排場了,就算是與大啟裂土而治,即刻稱帝,相信也沒多少人會反對。更何況,如今郡王根本沒說過要稱帝。
“郡王千歲千千歲!”
眾人心悅誠服地以下跪叩首的大禮參拜了上首的李洵。
“平身吧。”
李洵身穿郡王冕服,肅穆地接受了眾臣參拜。
“如今本王統一三郡兩城一國,治下疆域越發遼闊,卻始終沒有製定詳細的官製,是時候在這方麵做些規範了。”
“本王與總長商議多時,製定如下官製結構。”
緊接著,他就讓身邊的親兵宣布了官製。
整個王都的中央機構,改司為部,分為農事,教育,財政,人事,工造,軍事,司法七部。
其中農事司總攬全國農事安排,且總管田產戶籍。
教育部,總攬全國辦學之事。
財政則負責管理全國稅收與其餘財物,包括保管,統計,分派等事務。
人事則主管領地內的官員考核,任免,升遷。
工造則主管修橋鋪路挖渠修築城牆,普通軍械製造等。
司法部責同大理寺,主管全國司法刑事。
軍事,則包括招兵,撫恤,訓練調遣,采購,軍火等全部軍務,保持目前的人事結構,直接對李洵負責。
各部設置大令一人,副令兩人,由李洵直接任命。
部中其餘成員,若需要補缺,由大令根據需要向人事部上報,由人事部統一組織全王國吏員招聘考試,為各部選拔所需人才。
而地方上,則保持原有的郡縣設置。中原以縣為單位,北戎草原以旗為單位,三到五縣旗)為一郡。
品級方麵,部與朝廷六部等同,其餘官位,也與朝廷規製等同。
所有部門,除了軍事與財政外,都直接由總長統領。郡以下的小事,都由總長裁決,不敢擅專的大事再匯報給李洵這個郡王。
在原本的薪酬基礎上,所有人的待遇原地翻倍。
每年由人事部對全王國吏員進行考核,年底根據考核成績發放當年績效獎金,且三年進行一次官位升遷。
月例翻倍,沒有人不高興,而考核與朝廷原本的考評也差不多,眾人接受度很高。
然而當李洵讓人公布接下來的大令名單後,許多人都變了臉色。
所有大令裏頭,一個待定,六個裏竟有兩個都是女子。
原本的肅城官吏體係中的幾個文官,反應是最大的。“郡王,七部之長這樣重要的位置,怎能以女子為長官?”
“對啊,這樣的任命書公布出去,教育部與財政部的吏員恐怕很難接受。”
其實教育部與財政部目前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周堯薑和七公主先前用的那些人,幾乎都是以女子為主的,根本不可能有人反對。
不過,他們要以此為借口,李洵也跟著用這筏子。
他站起身來,沉下臉看著幾人道:
“以往財政都是由本王親妹管理,並未出過任何差錯,如今不過是辦同樣的事,僅僅多了個名分,倒有人覺得本王親妹不配了?”
他一口一個本王親妹,又疾言厲色,倒叫幾個肅城派的官員都有些畏懼。
沒有人忘記慎郡王當初在肅城燎原等地,如何殺了個人頭滾滾。如今更是連北戎也已經在其手遭了滅國之災。
“郡王,臣等並無此意。”
李洵冷哼一聲:
“你們說有人不服,會不聽調令?那也沒關係,軍中如今多的是能寫會算的人,民間想必也有許多書生掌櫃想進王都直屬衙門,組織考試選些願意聽話的便是。”
他的意思很明顯,不服不聽話的直接走人,他不缺願意聽話的人來辦事。
有郡王這個最強的靠山,又有誰能再對兩個女子大令說個不字。
要知道,兩人一個是郡王親妹妹,另一個又是深得郡王信重的農事部大令的女兒,再要繼續反對,便是將兩人一起給得罪了。
見有心反對的都偃旗息鼓,李洵深知大棒已經生效,便適時地給了個甜棗。
他給林德康使了個眼色。
林德康立刻站出來道:
“你們也莫小瞧了婦人女子的能力,她們在家中能將你們的衣食住行料理得妥妥帖帖,稍加教導,自然也能襄助政務。七公主與周家小姐都是女子,如今領地廣了事務也多了,今後必然要招下屬。你們若是有心,也該及早讓家中的夫人小姐們都準備起來,才好參加選拔。”
李洵這才緩和了神色:
“還是林總長想得周到。正是這個道理。”
聽到這話,原本心有不滿的官員們心態頓時就變了。
所以說,朝廷多了兩個女大令,會讓他們家中的女眷也擁有入朝為官的機會!
有時候所謂的禮節,並沒有個人的實際利益重要。
家中可能多出一人在朝中掌權,傻子才會把這機會往外推。
“婦人心細,又多擅算籌,倒確實適合管賬管錢呢!”
“對對,婦人性子柔和,有耐心,教孩子和士兵啟蒙也是不錯的!”
“郡王英明!知人善用!”
頃刻間,朝中的風向就便調了個頭。
眾多官員一下了朝,便都急匆匆回去跟自己家的媳婦兒女兒,以及親眷裏頭有女眷的,都說起這事。
內宅女眷們聽到這樣的消息,雖然也有許多人覺得不像話,一點都不想去準備什麽考核拋頭露麵,但也有一些心思通透有野心的,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
成為朝廷吏員,那可就是官吏了。官吏難道會因為是女子就不尊貴嗎?
而且,到時候可是在王國朝廷領俸祿,隻要不犯錯,那就能一輩子做到老,難道不比伸手問丈夫要錢來得自在麽。丈夫不著調,不理會他,自己也能安身立命。
官夫人再好,也比不上自己掌權的官大人啊。
不少官宦吏員家的女眷,都積極地準備起來。
如此,上層官員們都不反對,底下的人自然也很難掀起什麽風浪了。
甚至可以說,底層百姓根本不關注上麵當官的人到底是男是女,因為很多人是流民,從他們來肅城的時候,做登記的便是女子。
隻要能讓他們安安生生過日子,他們連誰當皇帝都可以不在乎,更何況是誰當主事官員。
而且,如今城中有一件更要緊的事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那便是低價購買羊肉。
慎郡王下發告示,為慶祝北戎全境納入治下,從今往後的三個月內,都將以每戶二十斤肉,每斤五文錢的標準,向治下百姓供應羊肉。
購買方式與地點,都與往日裏限量買米的時候是一樣的。
都是每戶拿著戶籍牌,到對應街道的店鋪去購買,然後在每一戶對應的登記頁麵,自己蓋章確認。每戶後頭有二十個空格,買一斤便蓋一斤,誰也冒充不了。
看到這個告示後,百姓們個個喜笑顏開,奔走相告。
要知道,百姓能買到的最便宜的肉便是豬肉,每斤也要三十文。羊肉因為需要遠距離運輸的緣故,基本上都要賣到六十文一斤。
五文錢一斤,就是買大米也買不到啊,更何況這是肉。
這確實就如告示上所說,是郡王在給治下所有百姓發福利,給他們補過新年。
如此美意,自然是沒人會拒絕的,紛紛回家拿著戶籍牌去糧店排隊買肉。
開春的肉不好放,住在城裏的百姓基本都是一次隻買一兩斤,吃完再去買的。
因此,這些天裏,走到街道上總能聞到四處飄散的羊肉香氣。
草原的羊肉基本上沒什麽膻味,隻有濃鬱的肉香,直叫外地來行商的商人夥計,剛剛來投奔的百姓,都被饞得直流口水。
就連坐在自家門前的小孩子,手裏拿的也是白麵饃夾肉。
外地來的人總是經常看到肅城的百姓們回家的時候提著一塊羊肉,對本地人的富庶很是羨慕。
難免便有人會全向本地人說起這事:
“老哥,你們肅城人可真有錢啊,家家戶戶都在買肉吃!還都是羊肉呢!”
那本地人便告訴他:
“我們日子確實比你們好過些,不過卻也沒奢侈到能時常買肉的地步。這都是郡王打下北戎給咱們的恩惠呢,隻要拿著戶籍牌,每一戶都可以按五文錢一斤買二十斤羊肉,三個月內買完都行。”
二十斤羊肉,要按照南邊的市價算,幾乎都得七八十文一斤了,這是連富戶都不能常吃的奢侈品。可如今,隻要買一斤麥子的價格就能買到,誰能不心動呢。
“隻有本地戶籍的可以領嗎?”
“不是啊,燎原,樊城,河原三個地方的也可以領。”
所以,還是得慎郡王治下的戶籍才行嘛。
類似的對話時常發生,聽到這樣的答案,許多人哪怕在自己家鄉不算生活得特別困窘,卻也忍不住暗自盤算起來了——
他們要不要也舉家搬遷到慎郡王治下來呢。
畢竟同樣的收入,慎郡王治下的物價卻比南邊便宜一兩成甚至更多。
這就不說了,家裏就連女孩子,也能每個人分到五畝地,稅收也要少很多。農閑的時候,到城裏修橋修路修房子,也能賺些外快,不比他們跟著商人四處奔忙掙得少,卻要穩定很多。
而且他們去衙門問了,隻要三個月內遷來,都能低價買二十斤羊肉呢!
方方麵麵盤算一下,慎郡王治下都比原本的家鄉要好。
從郡城府衙得到消息,最近有很多外地人來打聽發羊肉的事,林德康此次前來與李洵商討公事的時候,便提起了這事:
“先前還道殿下大手筆發這麽多羊肉下去,實在是太靡費,卻沒想到竟有這一層用意在裏頭。如此一來,接下來三個月,不知道得多出多少百姓前來投奔呢!”
李洵並不為此自得,臉上也沒什麽喜色,隻是平靜地吩咐道:
“既如此,保父便做好迎接更多移民的準備吧。”
他先前發羊肉,其實隻是想與民同慶,讓百姓也感受到打下北戎的好處,外加彌補一下過年時候對肉類限量購買而已。
之所以選擇羊肉,主要是因為打下北戎的時候,繳獲了太多的牲畜,其中羊是最多的,多達上百萬隻。
這些羊基本都是養來吃肉和取羊皮保暖的,一年便可以宰殺,繼續養沒有太大增益,反而浪費糧草。
賣出去,也無非是從南邊多換些錢回來而已,他不缺錢,倒不如給自家領地上的百姓吃。
平民百姓實在辛苦,春耕在即,多吃點肉補補身體,才能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繁重勞動。
他從沒想過,發羊肉這事,竟然還能刺激到外地前來經商的人,讓他們也想遷移到他的領地上來。
這些跟著商行跑活的人,在當地應該算是收入比較高的普通百姓了,卻還是被這羊肉所打動,可見其他普通百姓過的是什麽日子了。
每天吃肉,對千年後的世界來說是家常便飯。可如今卻是大多數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他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太多了。
不過路隻能一步一步走,眼下他能做的,也隻是盡可能地讓自己的領地富庶起來,才能養活更多的百姓。
說到肉食,李洵想起年前曾經吩咐過的一件事,便叫了府上的親兵來問道:
“去年本王養在養豬場的豬,還有軍營中的那些羊如何了?”
親兵連忙叫人去問,沒多久,便得到消息,說豬和羊都還養著,要等郡王親自去查看了才敢殺。
“保父可要與我一起去養豬場看看?”
李洵問道。
林德康有些奇怪,自家殿下怎麽會突然過問起這等小事。不過,既能讓殿下這麽久都還記著,還邀請他一起去看,卻未必是小事。
兩人便一同去往了城中那個鄭姓商人的養豬場。
去的時候,那鄭魁正火急火燎地催促著裏頭的工人趕緊打掃衛生,甚至用水衝了石板路還要用布擦幹上麵的水。
“快些!快些!郡王指不定什麽時候就來了!這裏還有水呢,弄濕了郡王的鞋怎麽辦?”
“本王隻是來看看,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李洵有些無奈,及時出言阻止道。
鄭魁聞言,朝門口一看,竟是慎郡王大駕已經到了,後頭還跟著林總長。
也顧不得地上到處都是水,他趕緊跑到門口,要下跪迎接:
“郡王來了,還不快來參見郡王!”
滿地都是水,李洵怎麽可能讓他們跪:
“都免禮,自去忙碌便是。鄭魁,你帶本王去看看那些豬。”
“是!”
鄭魁一路戰戰兢兢,領著李洵前往那豬圈查看。
很明顯看得出來,養那些豬的房子是新修的,青磚房,與其他的養豬的房子截然不同。
“郡王,這邊都是喂了甜菜絲的成豬和幼豬,對麵那一排是沒喂的。”
豬圈裏醃臢的環境對林德康這個士大夫來說,有些受折磨,不過,看到兩邊的豬截然不同的體型,他卻是眼前一亮。
“殿下,這喂了甜菜絲的豬,竟是比沒喂的豬大了不少!”
他算是明白殿下帶他走這一趟的目的了。
李洵倒是麵不改色,嘴角甚至帶著愉悅的笑容:
“沒錯,而且幼豬也長得快。”
李洵叫鄭魁把先前做的記錄拿來查看。
這些豬,基本上在喂食甜菜一個月後,成豬和幼豬都與不喂食的有了明顯的體重差。
那些喂食甜菜五個月的幼豬,如今基本上與不喂食的成豬體型一致,都有一百八十多斤。
而喂食百分之四十甜菜的成豬,如今都長到了兩百三十斤左右,最重的一頭有兩百五十二斤。
正常喂食的成豬,卻隻得一百七八十斤,幼豬也才長到一百三十斤左右。
當然,豬的體型也不會因為養的久就無限製增長,基本上養殖期超過七個月,其體重增速便會明顯降低。
總體推算下來,喂食甜菜的豬,其體重上限可以提升三分之一左右,而且養殖時間也可以從十個月縮短到六七個月。
不過,能不能推廣,還得看肉質。
李洵當即下令,讓人把兩邊的豬各逮了幾頭來殺了。
鄭魁趕緊去請了好幾個屠夫來,沒多久,結果便見分曉了。
看到喂食甜菜的豬,肥肉比例和肚子裏的油都多了很多,連君子遠庖廚,看了一場殺豬有些麵色發白的林德康,也是一臉的喜色。
“殿下,這可真是太好了,甜菜養出來的豬要肥很多!”
李洵踏著滿地的豬血豬毛走過去,用腰間的佩刀挑起那些甜菜飼養過的豬的內髒進行察看對比。
看起來很正常,沒有異常腫大,結節淋巴等病變。
又讓人煮了兩種豬肉給眾人吃,甜菜養的豬,除了肥肉更多以外,在口味上與普通的豬沒有明顯差別。
甚至他的士兵和養豬場那些工人們,都更喜歡吃甜菜喂出來的豬肉,因為油水更足。
看著眾人吃得滿嘴流油滿臉帶笑,李洵心中微微一鬆。
先前他還真有些擔心甜菜養豬會有副作用,導致不能推廣,不過目前看來,除了豬會變得更肥,沒有任何不好的影響。
豬太肥在後世確實會不好賣,可如今,百姓們肚子裏都缺油水,卻是剛剛好。
而且,縮短了養殖周期,完全可以讓百姓們避開最容易青黃不接的春天,從食物最豐盛的夏天開始養豬,等到秋天收獲了甜菜喂上幾個月催肥,養到過年前宰殺就正好合適。
如此一來,隻要今年每家每戶種植兩畝甜菜,明年的百姓們便再也不缺肉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