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諡號

字數:5609   加入書籤

A+A-




    “叮!”
    “恭喜宿主,完成任務【禍亂後宮】。”
    “獲得任務獎勵:替身娃娃2枚,甲子丹2顆。”
    大楚,彭城,龍神殿內。
    兩個範離正在閉目打坐修煉,烏騅捧著團團,安靜的在一旁護法。
    突然!
    憑空又出現兩個範離,他們相視一笑,各自尋個蒲團坐下修煉。
    “主人這到底是什麽秘術?”烏騅心中暗暗吃驚。
    她曾經聽聞,玄門道家有無上秘術,名為【一氣化三清】。
    可眼前的場景,主人居然突破了‘三’個限製。
    加上本尊,共有五位主人?
    “烏騅。”
    其中一個範離停止修煉,對著烏騅伸出右手,隻見他掌心托著一顆丹藥。
    “這是甲子丹,可延壽六十年。”
    烏騅大驚!
    她一直盼著範離再給自己續命丹,卻沒想到等來了甲子丹?
    六十年壽元?
    這是何等恐怖的丹藥,莫非天級九品!?
    甚至是仙丹?!
    “主人,我……”烏騅聲音微顫。
    她突然覺得,自己為範離做過的一切,包括曾經力戰血鳳聖主,在這粒甲子丹麵前都不值一提了。
    範離揮揮手:“感動的話不用說了,這是我對你的承諾。”
    烏騅豈能不感動?
    但她還開口,便感覺練功房內華光流轉,靈氣翻騰。
    這分明是破境前兆。
    “主人終於破境,成為築基期了?!”烏騅震驚不已。
    她為範離護法多日,親眼見識了他的修行資質。
    十倍練功房如何?
    兩副軀體同時修煉又如何?
    就連範氏藥行定期送來無數珍奇丹藥,也始終不能幫範離破境。
    煉氣境,仿佛是他的極限?
    現在,範離竟毫無征兆的破境築基了?
    烏騅看不懂,看不透,範離卻是心知肚明。
    “天損。”
    “終於破除了。”
    ……
    …………
    大漢,舉國戴孝。
    未央宮中,文武百官身披麻衣,哭倒一片。
    他們無法接受,大漢朝為何如此多災多難?
    “桓、靈二帝,朝政混亂。”
    “董卓入京,貽害無窮!”
    “當今陛下蟄伏多年,終於誅滅董卓。正是鳳凰浴火,一鳴驚人的時候!”
    “主政百日,政通人和。朝野風氣,煥然一新。”
    “誰曾想,陛下竟突然駕崩……”
    老臣盧植聲淚俱下,再也說不下去。
    其餘朝臣,更是當場哭昏死過去好幾個。
    有人漸漸發現了異常。
    陛下靈前,居然見不到長樂公主的身影?
    楚國正使範離,身為兄弟邦國,竟也不來靈前祭拜?
    還有那曹操、劉備、孫權,人都到哪裏去了!?
    老臣們虎目含淚,目光望向未央宮門方向。
    “派人。”
    “去司空府、左將軍府和驃騎將軍府,把那三位大人請來,給陛下磕頭!”
    老臣盧植恨聲咬牙,對三人的不滿甚至超過了董卓。
    但他話音剛落,就聽見宮殿外傳來嘈雜沉重的腳步聲。
    嘈雜,因為人多。
    沉重,因為身披甲胄。
    曹劉孫來了,帶著軍隊來了。
    “大膽!”盧植怒吼道:“你三人要造反嗎?竟敢身披甲胄,率軍闖宮?”
    近萬人的精銳將士,站滿了未央宮外廣場。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齊頭並肩前行。
    三人無視了盧植的怒吼,徑直走到漢帝靈柩前停下。
    三人極有默契,朝著棺槨躬身拱手施禮。
    “行跪拜禮!”盧植怒道。
    “來人。”曹操麵無表情道:“盧大人年事已高,未免勞累傷身,即刻送盧大人回家中休息。”
    一名身如熊虎的巨漢站出來,甕聲道:“得令!”
    他將一雙鐵戟插在背後,探手捏住盧植,不顧他怒吼叫罵,扛著大步走出未央宮。
    這做法,雖然不像董卓那樣弑殺,但強橫霸道,也足以震懾人心。
    董卓之亂,幾乎殺盡了強項剛直的大臣。
    如今隻剩一位盧植,其餘漢朝官員都選擇明哲保身。
    宮殿內,一片死寂。
    “諸公。”
    曹操的聲音,傳遍整座大殿。
    群臣跪伏在地,身心懼顫。
    此刻他們有些恍惚,分不清自己是在跪漢帝的靈柩,還是在跪曹操、劉備、孫權。
    “陛下殯天,萬民悲痛。”
    “吾等當追思陛下之聖德,擬定諡號,然後入土為安。”
    “但擬定諡號是大事,還需百官一同商議,我三人不敢擅專。”
    朝臣們心神恍惚。
    等好不容易回過味來,才終於鬆了一口氣。
    商定諡號?
    這種事雖然隆重,倒也不難。
    陛下誅殺董卓,是有為之君,諡號當然以讚頌為主。
    “還以為他們三個要改朝換代,看來是我等多心了。”
    “盧大人性格急躁,錯把三位大人當成董卓之流。”
    “這三位終究是陛下倚重之人,是忠臣。”
    朝臣們越想越覺得輕鬆,便開始認真思考諡號。
    有人提議:“陛下勤學好問、道德博厚,諡號用‘文’如何?”
    又有人提議:“陛下定克禍亂、威疆德敵,諡號用‘武’更為妥當。”
    沒一會功夫,各種美諡如莊、明、宣、睿,都被拿出來建議。
    隻是,百官們說著說著,聲音又漸漸弱了。
    他們發現未央宮中唯三站著的曹操、劉備、孫權,都是目光冰冷盯著他們。
    明白了。
    三位大人並不喜歡美諡?
    難道,要給陛下用中諡,甚至惡諡?
    在場跪著的眾官員們,誰也不敢先開這個口。
    畢竟,他們都是漢帝的臣民。
    “仲謀,你覺得陛下用何種諡號最妥當?”曹操突然笑著轉身,問向孫權。
    孫權也在笑,卻是冷笑。
    “吾少讀書,不似曹公與皇叔博學多才,不敢胡亂建議。”孫權拱手,後退一步,以示不參與諡號建言。
    狡猾。
    曹操和劉備心中同時冒出這兩個字。
    但孫權左右逢源的毛病,他們倆這些年早就習慣了,也懶得計較。
    “玄德,你心中可有合適的諡號,請先說說看?”曹操問道。
    “請明公先說,備不敢與明公爭先。”劉備謙讓道。
    曹操笑看他一眼,終於不在推讓。
    他朗聲道:“當今陛下慈惠愛親,諡號中當有一個孝字。”
    聽他這樣說,群臣也都沒什麽意義。
    百善孝為先,‘孝’也算美諡的一種。
    曹操繼續道:“然而,大漢國祚將盡、氣運已終、難再傳承。故而舊朝當滅,新朝當新。陛下為大漢末帝,所謂聰明避哲約獻。陛下的諡號,便是【漢孝獻帝】!”
    他話音落下,群臣震驚!
    才疏學淺,這一章寫得實在費勁。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