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抓些賊子殺了(一)

字數:13171   加入書籤

A+A-




    各鄉地主,凡是被曹幹送去“借糧竹簡”的,回信相繼給曹幹送到。

    應該是李順說的原因,“有樣學樣”,各鄉的大小地主們雖然是害怕義軍,但是沒有一個肯按曹幹要求之數獻糧的,全都討價還價,有的如任賢,大刀往下砍,問他要一幹石,隻願獻一二百石;有的好點,沒敢往下砍價那麽多,問之要五百石的,願意獻出三二百石。

    曹幹一概俱皆允許,都是給了兩天的期限,令把糧食送到營中。

    兩天中,不斷有大車運著糧食,運來曹幹營裏,在他截止日之前,所有的地主都把糧送來了。

    蘇建帶人統計過後,來報曹幹:“郎君,總計得糧八幹多石。”

    任城是個富裕的縣,雖然而下時局不寧,但活躍在東平郡的義軍多是在郡北活動,很少來郡南的,任城的地主們日子過得都仍不錯,家家的糧倉都頗充裕,一通忙活,隻得了八幹多石糧食,真是不夠塞牙縫。曹幹卻是無有不滿,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令道:“請李大兄等來。”

    不多時,李鐵、閆雄等接令而來。

    曹幹請他們坐下,開門見山,說道:“各鄉的糧都給咱送來了,合計八幹餘石。”

    李鐵、閆雄等互相看了看。

    閆雄皺著眉頭說道:“郎君,怎麽才八幹多石?我等前兩日在各鄉中查探得清清楚楚,任城各鄉的鄉豪,無不富足,隻那任賢家的儲糧恐怕就不隻八幹石!鄉裏人說,他家的糧倉四五個!每個糧倉都能儲糧一兩幹石。五個鄉,總共才獻給咱了八幹多石?”

    “這隻是剛開始。閆大兄,不必著急,也不必為此動怒。我今天叫你們來,是為一事。”

    李鐵問道:“郎君,是不是給各鄉貧民分糧此事?”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正是。糧呢,各鄉的地主已經給咱送來了,咱也就別耽誤,明天起,諸位大兄,你們便各帶一隊人,下去各鄉,給各鄉的貧民分糧吧!”

    李鐵問道:“郎君,打算拿出多少糧,分給各鄉貧民?”

    曹幹說道:“咱隨軍帶來的口糧雖不算特別多,然也足夠咱部曲吃上一個多月。我的意思是,這八幹餘石糧,便全都拿出來,盡與各鄉貧民分了!”

    魯縣是個大城,城中軍械、糧食皆儲備充足,打下魯縣後,劉昱也體會了一回“繳獲如山”的滋味。亦是因繳獲甚豐,故在曹幹率部來任城時,劉昱應劉小虎的建議,撥給曹幹部了不少的糧食和一些的軍械。如曹幹所言,糧食夠他整部的部曲吃上一個多月。

    閆雄有點不舍得,說道:“郎君,各鄉鄉豪總共才獻給咱了八幹多石糧,已經夠少了,咱還全都拿出來分給貧民?一點不留?”

    曹幹摸著短髭,說道;“閆大兄,我不是剛說過麽?這次募糧,隻是個開始。你也說了,可能隻任賢家的儲糧就不止八幹石此數,咱們募糧的日子還在後頭呢!這八幹餘石,便全拿出來分與各鄉的貧民吧。畢竟,咱是外來的部隊,又是才到任城,要想在本地立住腳,第一件要緊之事,就是得爭取到本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郎君說的是,是得爭取到本地百姓的擁護和支持,可八幹餘石糧,全拿出去?”

    曹幹笑道:“閆大兄,隻拿嘴皮子去說,人家會擁護和支持咱麽?你得真金白銀的拿出來,讓人家得到了好處,知道了咱們是為他們好的,人家才會擁護和支持咱啊!你看到的,是咱拿出去了八幹石糧,……閆大兄,你知道我看到的是什麽?”

    “郎君看到的是什麽?”

    曹幹說道:“我看到的是將我心,換人心,是通過這八幹餘石糧,將為咱換來的一顆顆紅心!”

    不管咋說,常受曹幹的耳提麵命之下,閆雄也是曹幹部中,現下“政治覺悟”比較高的一人,不舍得這麽多的糧食是一回事,曹幹稍一解釋,道理他就能明白是另一回事。

    於是,諸人都不再有意見,都聽了曹幹的話,便將這八幹餘石糧,盡拿出來分與各鄉貧民。

    曹幹下完了這道命令,交代李鐵、閆雄等,說道:“你們明天出營,下到各鄉後,有兩點需要注意。一個是要注意安全,咱部到任城後還沒有動過兵,任城各鄉的鄉豪有怕咱們的,但不排除可能也有不怕咱們的,你們要小心提防,不要中了暗箭;一個是給貧戶分糧的時候,一定要把該戶貧戶的情況確定,不能有中農、富戶冒領的現象。”

    李鐵、閆雄等應諾。

    曹幹頓了下,說道:“這兩點以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你們務必要注意,不僅你們自己注意,明天跟你們去分糧的部曲對之也要注意,你們一定要提前與他們說好!這一點,就是態度問題。分糧的時候,必須親切和藹,不能鼻孔子朝上,盛氣淩人,不要覺得你們是分糧的,就好像比領糧的貧戶要高上一頭似的,這是萬萬不能允許的!須知,誰無自尊?你們分糧時的態度若是不好,傷了貧戶們的心,那這糧,分還不如不分!這一點,你們記住了麽?”

    李鐵、閆雄都知其中輕重,皆凜然應諾。

    曹幹放緩了語氣,說道:“還有一點,就是你們在分糧時,多多注意一下,有沒有傾向於咱們義軍的貧戶。有的話,你們就把他的名字、他家所在的鄉裏記下,回來後報與我知。”

    李鐵、閆雄應諾。

    曹幹沉吟了下,又說道:“還有,李大兄,咱本曲的宣傳隊,已經組織起來,也給他們開過兩次課了。太深的東西,他們現在還宣傳不了,但咱們這支義軍的部曲,和各鄉的貧民一樣,也都是窮人出身,咱們造反起事,不止是為咱自己,也是為別的窮人殺出條活路這點,他們已是可以宣傳。明天你們下鄉分糧的時候,把宣傳隊也帶上,五人一組,分在各鄉宣傳。”

    李鐵笑道:“練兵幹日,用兵一日。宣傳隊組織起來好些時日了,不能讓他們總是舒舒服服地坐著郎君給他們上課,是也該到拉出去看看他們到底是何成色,成不成用的時候了!”

    “宣傳隊的安全也要注意。不許他們單個行動,時時處處,必須五人一組。”

    李鐵應道:“諾。”

    “好,叫諸位大兄來,就是為了明天下鄉分糧這件事。諸位大兄,你們對此要沒有別的意見的話,這便請回去,到曲中挑人、組織人手預備運糧,為明天下鄉分糧做準備吧。”

    李鐵等政委雖沒有軍事指揮權,但在曹幹的命令情況下,他們亦是可以自主的在曹幹本曲中調兵的。諸人應諾,起身行禮,告辭而出。

    帳中隻剩下了曹幹一人,安靜下來。

    募糧、分糧,是大事,關係到曹幹這支義軍日後在任城的立足、發展。

    但在曹幹的心中,卻有另一件事,比募糧、分糧等事更為緊迫,也更為難辦。

    這件事不是別的事,當然隻能是“凝聚本部”這件事。

    麵對成分這般負責的本部諸曲,怎麽才能把它們凝聚到一起,又或言之,怎麽才能把自己“南梁改編”的內容,一項項的在本曲以外的三個曲中也落實、施行起來?

    這實在是個難題。

    強行推廣的話,固然是可以,但肯定沒效果。

    而若不強行推廣的話,思來想去,好像是便唯有細水長流,慢慢感化、浸染另外三曲,從而使自己“南梁改編”的各項內容水到渠成,得以在整部落實、推行這一個辦法了。

    細水長流也不是不行,可問題是,得“流”多長時間?這要是“流”的時間太長,可就不太利於本部的發展了啊。曹幹敲著案幾,不覺羨慕起了後世的那支英雄部隊。那支英雄部隊中,合格的、優秀的政工工作者委實是太多了!自己現在缺的就是大量的政工工作者!

    “這樣吧,等忙過這陣,第一批的宣傳員合格結業以後,先從他們中選出些有政委潛質的,我再進一步的給他們做個培訓;然後,我再正式的辦一個‘政治班’,專門培養政委!”曹幹初步作出了這樣的決定,同時他想道,“不過現在倒亦不是一點‘凝聚本部’的工作也不能做,政治上的改編內容我雖還不好著手,但在另外兩方麵,卻已是可以著手。”

    哪兩個另外的方麵?

    一個軍紀方麵,一個文工團、娛樂體育製度等方麵。

    不許擄掠、一切行動聽指揮、繳獲歸公等在曹幹本曲已是完全落實,全曲將士皆能遵從的各項軍紀,簡言之,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曹幹的這個校尉部盡管已是組建了一段時間,曹幹卻還沒有把之在自己的整部推廣、確立。

    之所以尚未有推廣、確立,是出於一個客觀原因。曹幹的這個校尉部組建起來以後,一直在打仗,或者是在行軍的路上,他沒有空,來對本部進行軍紀上的建設。

    現在有空閑了,軍紀這塊兒,可以提上日程,預備著手在整部推廣、確定了。

    具體怎麽推廣、確定?曹幹大概的也有主意。

    不能粗暴的推廣,把各曲的軍官、各曲的部曲們召集起來,直接公布這些軍紀,不太妥當。首先得和戴蘭、胡仁、王敬這三個曲軍侯通個氣,先把他們說同意了,再作推廣、確定。

    曹幹打算,今天晚上,就找戴蘭三人來談談。

    較以軍紀的推廣,文工團、娛樂體育製度在推廣上定是沒有難度,不會有任何的阻力。因為不管在誰看來,這兩項不就是玩麽?誰會和玩過不去?這兩項表麵看來,也確實是玩,但實際上曹幹對此兩項內容,尤其文工團,卻是抱有很大期待的。後世的《白毛女》等節目演出,在後世那支英雄部隊的戰士們中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曹幹自是知曉!這都是文工團的功勞!

    ……

    帳幕掀開,外頭進來一人。

    曹幹止下了思路,抬眼看之,來人是張曼。

    “張公,你何時回營的?”

    張曼說道:“郎君,我剛回來。”

    任城一帶,地處兗、徐腹心,比不上徐州沿海百姓對方術、巫術的相信,但信道者也有。

    前在薛縣時,張曼就提過一嘴,離薛縣、任城都不遠的豐縣有個也姓張,亦自稱是張良後人的名道,因曾在桐柏山中修道,號為“桐柏真人”,——卻張曼自然不知,曹幹也不知,這位桐柏真人於後世雖名氣不大,他的兒子在後世卻是大大有名,便即是張道陵。這卻無須多說。隻說由此即可見出,任城這一帶,信道的士民亦是不乏。

    所以,張曼今天便黃衣黃服,拄仗攜符,由劉伯等隨從著,出營下鄉,尋其同道去了。

    曹幹起身,請他坐下,察其麵色,笑道:“張公此行,必有收獲。”

    “郎君看出來了?哎呀,老道雖修道多年,養氣功夫仍不到家,看來還是有些沉不住氣啊。”

    曹幹笑道:“若論養氣功夫,比之一人,張公確然遠遜。”

    “何人?”

    曹幹笑道:“薛縣縣令謝公是也。”

    張曼這才知曹幹是在說笑,撫摸著胡須,不禁的亦是一笑。

    這個謝龜,現於劉昱部中,儼然已是傳奇人物,每攻城,劉昱必使之勸降,而每次勸降,必無功而返,要麽挨一頓罵,要麽箭矢射之,挨一頓打。說來也是令人不知該作何評議。

    曹幹給張曼倒了水,放到他案上,回到自席上坐下,問他說道:“張公,都有什麽收獲?”

    “大的收獲也沒有,小小的收獲有一個。”

    曹幹說道:“什麽小小的收獲?”

    “我今日出營後,去的是任城東鄉。在其鄉中,尋到了一位道友。這位道友係是豐縣桐柏真人的弟子。其所學之術,與我雖稍有不同,然若論源流,卻是同宗。我二人相談甚歡。”

    曹幹問道:“張公尋到的這位道友,是何人呀?”

    “若隻是尋到一位道友,稱不上收獲,我之所以說‘小小收獲’,是因這位道友,往常時,常為任城縣的縣宰的座上客。任城縣的縣宰亦好道之士也。這位道友姓韓名充。”

    曹幹說道:“常為任城縣宰的座上客?”

    “不錯。郎君,我從他處,聽得了兩樁有關任城縣宰近日的事。”

    曹幹問道:“都什麽事?”

    “任城縣宰為保任城安全,特地遣吏,於日前向韓充求了道符一枚,這枚道符現已被任城縣宰懸掛在了任城的城門上,此其一。任城縣宰於幾日前,去書郡府求援,此其二。”

    曹幹說道:“求援郡府,這是可以料想到的事,不足為奇。卻這張公所言的第一件事,任城縣宰求了道符,懸於城門,……張公,你這位道友的道術如何?任城縣宰求的道符有用麽?”

    張曼知道,這又是曹幹的說笑之言。

    與曹幹相識至今,兩人早已相熟,曹幹雖未曾明言過,他又豈會不能瞧出,曹幹對道術之類根本是不信的。他撫摸著胡須,回答說道:“有用沒用……,郎君,心誠則靈。”

    曹幹哈哈一笑,說道:“張公此語,灼然真見!”

    他收起笑容,略作忖思,說道,“道符姑且不言。張公,言及任城縣宰遣人去郡府求援此事,咱倆先前商定的那事兒,我以為現在已是可以派人去辦了。不知張公意下何如?”

    “郎君說的是遣人往去郡北,謁見城頭子路、劉詡此事麽?”

    曹幹點了點頭,說道:“不止謁見他倆,董次仲那裏,也可派個人去謁見一下。”

    城頭子路、劉詡兩部是東平郡的地頭蛇,他兩部現下的發展也都不錯,合計擁眾已達一兩萬人,勢力範圍已經出了東平郡北部,向北,其兩部的影響已遠至平原郡,向西,其兩部與董次仲部時聯時分,影響已彌布東郡北部,向東,其兩部的影響也進入到了泰山郡的內地,——城頭子路最早起事的地方盧縣,就是泰山郡的轄縣。

    盡管城頭子路、劉詡兩部眼下還沒有正式的向東平郡南部這個方向發展,但如前所述,東平郡的轄地不大,曹幹部既是來了東平郡,早晚是免不了要和城頭子路、劉詡兩部打交道。

    那早一點派人去謁見下他倆,有助於處好雙方的關係。

    並且還有一點,就是郡兵的問題。

    張曼提及任城縣宰遣吏去向郡府求援,緣何曹幹沒接他的這句話,隨著張曼的這句話後,他隻是說可以派人去見見城頭子路、劉詡了,而根本沒提郡府援兵的事兒?原因很簡單,自便是郡北有城頭子路、劉詡部盤踞,他和張曼早就料定,郡府必定是沒有餘兵派來任城支援的!

    這一點,雖然城頭子路、劉詡不是有意為曹幹部“阻撓”郡兵南下來援任城,可曹幹等自己得心知肚明,到了任城,不必擔心郡府的兵馬,這些可都是人家城頭子路、劉詡的作用。

    對此,也得有所感謝。

    至任城後,遣人去謁見城頭子路、劉詡,此是曹幹、張曼商定的“外交策略”,對曹幹此時提出的此議,張曼並不意外,然卻曹幹又提出“董次仲那裏,也可派人一見”,這就使張曼感到意外了,他驚訝地說道:“董次仲?我聽郎君說,郎君等所以從東郡而至徐州,正是因為董次仲無容人之量,壓迫郎君等,故而郎君等才被迫離開的東郡。並且在離開東郡路上,董次仲的阿弟還曾帶人追殺郎君等。郎君,有此前仇在,也派人去謁見他?”

    “前仇是前仇,好歹他也是義軍,與咱有著共同的敵人,能團結的話,還是試著團結下好!”

    張曼真是佩服曹幹的心胸,歎道:“不記前怨,唯以大局為重,郎君心胸,真若穀也!”

    “張公以為,我意可否?”

    張曼撫摸著胡須,斟酌稍頃,說道:“城頭子路、劉詡兩人,是已該遣人去謁見他倆了。至若董次仲,郎君既不記前仇,派個人去見見他也是行的,現如今,郎君與將軍都已是今非昔比,郎君肯主動派人去謁見他,料董次仲肯定也就順水推舟,舊事不提,應是願與郎君來往。”

    “張公既同意,那咱明後天就派人分赴城頭子路、劉詡、董次仲各處,謁見彼等。”曹幹沉吟說道,“卻唯是,張公,宜當分別選遣何人,去謁見城頭子路等?”

    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派人去謁見爰曾,即城頭子路,還有劉詡、董次仲,目的是為了和他們打好關係,但若是所遣非人,很有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張曼說道:“城頭子路,豪俠之士,宜當擇有豪氣而便言辭之士,往去謁見。我之愚見,高況可也。劉詡,前漢之苗裔,頗知詩書,宜擇彬彬之士往謁,劉讓可也。董次仲……,其與郎君等有前仇,宜擇何人往謁,我卻是有點拿不準,未知校尉是否已有人選?”

    “張公推薦的好啊!讓高況去謁爰曾、劉讓去謁劉詡,可謂正得其人。董次仲這裏嘛,我倒的確是已有一個人選,張公以為戴蘭何如?”

    張曼怔了下,旋即拊掌而笑,說道:“戴軍侯好!戴軍侯善察言觀色,待人滿麵春風,由他去謁董次仲,最是合適不過。”

    “那就這麽定下。我這就叫高況、劉讓、戴蘭來,請他三人明天啟程,分為咱部往謁爰曾等。”

    ——曹豐曲現是劉昱中軍的一曲,沒法跟曹幹一起來任城,不過在曹幹出發前,曹豐應他的請求,把高況和高況這一屯的兵士撥給他了。

    高況三人到了,曹幹當麵把命令下達,他三人皆遵令應諾,俱於次日啟程而去,且無須多提。

    戴蘭明天有差事,這天晚上,曹幹就沒再擾他,隻請來了胡仁、王敬,與他兩人促膝而坐,秉燭夜談,別的先沒多說,軍紀稍微提了一下,主要先和他倆商量了文工團、娛樂體育製度兩事,他兩人皆無異議,亦就此定下,近日內便在部中落實、推行,且亦無須多說。

    ……

    第二天,戴蘭等各自出發,曹幹親自送了他們出營。

    送完戴蘭三人,轉回營中時,正碰見出營的李鐵、閆雄等。

    李鐵、閆雄等後頭是百餘推糧車的部曲,這百餘部曲皆是李鐵等昨天選下,今天跟著他們下鄉分糧的部曲。又在其內,按曹幹昨日的命令,宣傳隊的成員們亦皆都在。

    和推糧車的部曲相比,宣傳隊的隊員很好辨認,他們人手一麵小紅旗。

    這小紅旗,是曹幹給宣傳隊製定的一條紀律,隻要外出宣傳,必須人人一麵小紅旗拿在手中。

    他是這樣給宣傳隊的隊員們解釋的:搞宣傳,第一得先能把人吸引住,怎麽吸引住?這小紅旗很鮮豔,能幫助你們吸引人,此是其一;咱部的軍旗是紅色,你們人手一麵小紅旗,拿在手裏,去到鄉裏,代表的就不再隻是你們自己,是咱們整個部的形象,此是其二。兩個解釋,合情合理,宣傳隊的隊員們都是信服,遂他這條紀律現已是宣傳隊最重要的紀律之一。

    曹幹站住,與李鐵、閆雄等人說了幾句話。

    不外乎還是交代他們在分糧時要辨別清楚來拿糧食的貧戶身份,以及注意態度等等。

    李鐵回答說道:“小郎放心吧,昨天我等把這百餘今日從我等下鄉分糧的部曲挑好以後,已把小郎的這幾條命令,反複地與他們說過了。並我與閆雄幾人,也會時刻對他們進行監督,肯定是不會出什麽岔子!宣傳隊員那塊兒,我也交代過了,必須五人一組,不許分開行動。”

    “行,既然都部署好了,你們就去吧。”

    李鐵等應令,帶著選出的這百餘部曲、宣傳隊的隊員們便離營西去,往去鄉中。

    曹幹目送他們去遠,方才還營。

    要不是才到任城,各項的軍務、事務太多,忙得離不開,今天分糧,曹幹可能就親自帶隊了。

    回到營中,往議事帳走時,曹幹驀地想道:“剛才在推糧車的部曲中,似是看到了陶豆?看來陶豆的‘思想覺悟’提高得很快啊,雖是新入伍尚未太久,已入了李鐵的眼。”

    想著,進到了帳中。

    郭赦之在等他,迎至近前,說道:“小郎,我有兩樁軍務給你匯報下。一個是昨天我屯操練的情況;一個是昨天操練時,有支矛損壞了,小郎,須得給俺屯補充一支。”

    ……

    曹幹沒有看錯,推糧車隊伍中那個又瘦又小的義軍戰士,確是陶豆。

    昨天被李鐵選中,令他今天和別的選中的戰士一起,跟著李鐵等下鄉分糧後,陶豆興奮得一晚上沒睡好覺。他也不知道為什麽,隻覺得下鄉分糧的任務,好像是比打仗還讓他激動。

    不過,一晚上雖沒睡好,他提著勁頭,今天卻也不覺瞌睡。

    越是因他身材瘦小,平時操練、幹活時,陶豆才越賣力氣。今天也不例外,他用力地推著糧車,把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了,隻生怕與他一同推這輛糧車的戰士嫌他沒有力氣。

    和他同推一輛糧車的這戰士與他同什。

    同吃、同宿、同上戰場,互相間已是非常熟悉,這戰士知陶豆向來的不管幹啥都賣勁,這個時候,瞧見他咬著牙,鼓著腮幫子,弓著腰,手往前推,腳往後蹬的用力樣,故意打趣他,笑著說道:“小豆子,你用不著這麽使勁。就你那八兩力氣,全拿出來,也沒多大用處。”

    “大兄!我力氣小是小,可不能說沒有用處吧?”陶豆喘著粗氣,說道,“曹郎君常與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咱這部義軍現下人數雖還不多,但隻要咱大家夥,不分強弱、不分老少,都把勁頭拿出來,勁往一處使,那咱早晚能發展壯大!我這力氣再小,使出來也是添把柴啊!”

    “對,對,你說得對。你力氣再小,也是一把柴。就是不知,你這一把柴,是柴犬還是柴雞?”

    陶豆好脾氣,不因這個戰士的此句玩笑生氣,說道:“大兄,你莫嫌我力氣小。等到了分糧地方,咱給鄉裏貧戶分起糧時,你可不見得能比我分得好!”

    “哦?你這話咋說?難不成,你在分糧上還有啥絕活?”

    陶豆驕傲地說道:“大兄,我親眼見過曹郎君是怎麽給貧戶分糧的!大兄你見過麽?”

    “哎喲,你這麽一說,我還真是不如你了。我沒見過。曹郎君怎麽分糧的?”

    陶豆便一邊推車,一邊把曹幹在海西南鄉分糧時他所見的情景,與這個戰士說來。

    不知不覺,拐下了大道,下到了鄉間小路。

    在兩邊的田地中,前行了七八裏,陶豆等到達了他們此次分糧的第一站,任城縣的東鄉鄉治。

    任城縣有五個鄉,限於人手,沒辦法五個鄉同時開始分糧,李鐵等決定,依次來分。東鄉,距離曹幹部的營地,因選了東鄉為第一個分糧的鄉。

    東鄉共有**個裏。

    在鄉治此處,李鐵給閆雄等人各指定了一下他們都各往哪個裏分糧,並給宣傳隊的隊員也各指定了他們各組分別負責的宣傳區域。短暫的停頓過後,閆雄等領下任務,各帶了部分糧車,分頭前去他們的第二站,即指定給他們分糧的各裏。——鄉治這裏,由李鐵帶人負責分糧。

    陶豆他們推的這輛糧車,被李鐵留在了自己的隊中。說實話,陶豆也沒啥力氣,快要筋疲力盡了,能被留在李鐵隊中,不用再推車奔赴下一處,他倒是暗自鬆了口氣。不是為能偷懶而鬆氣,他是為如果再推會兒車的話,他沒準兒就會因沒力氣而丟人而鬆氣。

    被劃到李鐵隊中的十餘輛糧車,成排的在治所所在的裏外的野地上擺好。

    推糧車的戰士帶的有鑼鼓,敲響了鑼鼓,朝著裏內,紛紛大喊起來:“鄉親們!俺們是曹校尉部,專門給你們送糧食來了!都快出來吧,出來拿糧食嘍!”

    喊了半晌,早在他們到前就閉起來的裏門,依然緊閉,不見人出,裏內靜悄悄的,毫無聲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