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臘八開幕
字數:3838 加入書籤
時間飛逝,很快就到了臘八節當天。
臘八節在華夏是十分重大的節日,在古代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秦家村家家戶戶都煮上了臘八粥。
同時為了讓遠道而來的華夏傳統工藝傳承人感受到秦家村的熱情,秦政同樣給他們準備了美味可口的臘八粥。
臘八粥原料眾多,有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
將其混在一起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鬆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
這次臘八粥使用的原料都是上等原料,很多都是秦政在桃源島種植的,桃源島上沒有的則是專門購買。
整個秦家村都飄蕩著臘八粥的香味,遊客和傳承人也是連連驚歎。
“秦家村的食物果然名不虛傳,一道臘八粥竟然也這麽美味。”
“不止臘八粥,早晨吃到的牛羊肉和蔬菜同樣讓人驚豔,真是從來沒有吃到過這麽美味的食物。”
“單是品嚐到秦家村的美食都已經不虛此行了,今天還有工藝品展示,那才是盛況呢。”
“我這次帶來的是皮影戲,不知道能不能評選上。”
“我的是手工刺繡,可惜我老師外出訪問去了,不然以他的實力絕對可以評選金獎。”
……
傳承人拿著自己作品朝著清波湖湖畔而去,這是舉辦這次活動的地點。
原本空蕩的清波湖沿岸已經布滿了各種簡易展廳,在展廳兩側還有兩道新搭建的帳篷街道。
這是供傳承人售賣自己的工藝品的地方,除了展覽之外,工藝品交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早晨八點,俞館長和趙局接連講話之後,文化節正式開幕。
各大傳承人提交的工藝品也已經分門別類的擺放在展廳內。
文化節第一天是展覽時間,秦政邀請的博物館專家和遊客一起都可以參觀欣賞這些精致的工藝品。
同時傳承人也可以在交易區售賣他們的工藝品。
林婉晴拉著秦政在交易區遊覽,看到一個正在捏麵人,好奇之下湊了過去:“這是麵塑嗎?看著很精致呀。”
捏麵人的手藝人笑道:“沒錯,我這是何氏家傳麵塑,傳承了有百年了,帥哥美女來兩個?”
秦政看向桌上擺放的麵塑作品,有西遊題材的麵塑,也有現在比較火的動漫作品。
“大叔還挺時尚的,竟然還有喜洋洋和小豬佩奇的麵塑。”秦政指著其中的幾件問道。
大叔憨厚一笑:“現在的小孩子都喜歡這種,我也是在我兒子的介紹下開始捏的。”
“這個孫悟空捏的真是生動,竟然還有幾分靈動,真是厲害。”林婉晴驚歎道。
聽著林婉晴的誇讚,大叔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對於自己的手藝他還是非常自信的。
秦政點點頭,這位大叔的麵塑形神具備,甚至還透出一絲人物的特有性,十分難得,秦政很看好這位大叔。
隨後兩人購買了一套西遊題材的麵塑,繼續閑逛起來。
同時還打開了直播,介紹道:“這就是今天文化節的交易場所,大家可以看到,裏麵擺滿了民俗工藝品。”
“根據我們的統計,這次一共有一千三百位華夏傳統工藝傳承人。”
在無人機的帶領下,直播間的觀眾很清楚的看到了青波湖畔密密麻麻的攤點和遊客。
“竟然有這麽多人,看來我們華夏還是藏龍臥虎,竟然有這麽多隱藏的手藝人。”
“這才哪到哪,政哥這次活動舉辦的太過於倉促了,不然人數肯定能翻一倍。”
“真是可惜不能到現場去看,從無人機鏡頭內我都看到好多喜歡的工藝品了。”
“我喜歡那個油紙傘,圖案十分漂亮。”
“我看你是看上旁邊售賣油紙傘的小姐姐了吧。”
“都一樣,都一樣。”
……
兩人來到售賣油紙傘的攤點,這位手藝人確實是個美女,身穿一套漢服,手持油紙傘,如同畫中走來的人物。
油紙傘秦政倒也是會製作的,這是他自己學到的手藝,並不是在桃源島上獲得的。
畢竟秦政現在掌握的技藝實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有相通性,隻要掌握了訣竅,其他的就比較簡單了。
旁邊還有一些遊客在商討價格,不過女性遊客更多關注的是油紙傘,而男性遊客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兩人搖了搖頭並沒有過去,那裏的人卻是有些多了。
再往前走是一個相對冷清的攤點,桌上擺放是一遝宣紙,旁邊坐著一對頭發花白的老人以及一位二十多歲的小姑娘。
見到秦政兩人對宣紙比較感興趣,開口介紹道:“這是手工製作的宣紙,品質很高,生宣、半熟宣和熟宣都有。”
秦政輕輕摸著桌上的宣紙,輕輕點頭,他也懂得宣紙的製作,而且還是澄心堂紙的製作工藝,對於這些宣紙的辨別很是輕鬆。
“這是你製作的宣紙?”秦政問道。
小姑娘點點頭:“邊上這些品質稍差一些的是我製作的,旁邊那些品質好的是我爺爺製作的。”
秦政有些驚訝,眼前小姑娘隻不過二十多歲的樣子,製作的宣紙品質也很不錯了,市麵上賣的手工宣紙都很難達到這種品質。
至於裏麵品質更好的宣紙那就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了,隻有一些傳承世家可能才能製作出來。
“你們製作的宣紙品質很好,現在的銷量怎麽樣?”秦政詢問道。
提到銷量,爺孫倆臉色略顯暗淡,說道:“現在工業化製作的宣紙太過於泛濫,我們這些手工宣紙沒有好的銷路很難能有銷量。”
“以往我們村裏很多人都在製作宣紙,隻是銷量連年下降,到現在也隻有我們一家了。”
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在練毛筆字,隻是他們購買宣紙肯定不會選這些品質好價格高的手工宣紙。
那些工業化產物無疑是最佳選擇,不僅價格便宜,數量也多。
像小姑娘她們這種沒有銷路的手工宣紙隻能逐漸沒落。
不過秦政想到自己掌握的造紙技術,心中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