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棋逢對手)

字數:40237   加入書籤

A+A-




    兩刻鍾後,謝知秋手執白子落盤,殺得落花流水,區區十二手之內,便堵死黑子所有活氣。
    謝知秋收手放在膝上,後背挺得筆直,閉目淡然道:“你輸了。”
    蕭尋初出神地垂首盯著棋盤,好像尚沉浸這一局棋中。
    謝知秋偏頭看對方的反應。
    兩人先前爭吵過,她擔心對方會惱羞成怒,在心裏斟酌著應對方法。
    然而,約莫半刻鍾後,麵前那少年抬起頭,臉上竟全是豁然開朗的笑意!
    “好厲害!”
    他毫不吝嗇誇讚。
    少年看向謝知秋,嘴角彎彎帶笑,一雙桃花眸睜得清亮,眼底有明光熠熠。
    他道:“原來還有這種思路,我完全沒有想到!你棋下得真好!”
    謝知秋看著對方率直的笑臉一怔,倒不知該作何反應。
    原來這人跟她吵歸跟她吵,卻並不是個輸不起的人。
    謝知秋肩膀一鬆,原本繃緊的神經鬆懈下來。
    那少年還饒有興致地鑽研著棋局,他說:“若是先前我先下在這裏的話……不,這樣的話,你從側麵進攻仍是無活路,那若是走這裏……”
    謝知秋見他想得專注,沒有打擾,反正這一局棋也下完了,她就自顧自轉到一旁,低頭取了書看。
    蕭尋初本在研究那盤棋,由於太過投入,全然忘了時間,也忘了自己原本來這裏的目的。
    不知過了多久,當他再抬起頭來時,謝小姐的模樣倏忽又映入眼簾。
    斜光之下,她斜倚在窗邊讀書,烏發與赤色發帶落在肩上,長睫低垂,麵容沉靜,如仕女畫一般。
    蕭尋初以前不太清楚女孩子該是何等模樣,但今日這般畫麵映入眼底,從此他再看到女子一詞,想到的,都是此刻的景象。
    蕭尋初的視線落在女孩手中的書卷上,隻見其書名為《東觀漢記》幾個字,像是史書。
    在少女身側,高低不一地堆放著各類書籍,看書名有《太平寰宇記》、《事文類聚》、《證類本草》不等,居然從史學地理乃至藥學都有涉獵,其中不少都是晦澀難懂的厚重大書。
    蕭尋初暗吃一驚,道:“這些都是你看的,而且你能看得懂?”
    蕭尋初大致知道,謝小姐應當比他小上一兩歲。
    謝小姐住在內院,可是她腳邊這堆書,難度和廣度卻遠超他們這些外院的學童。
    謝小姐掃了他一眼,回答:“有甄先生給我看的,也有從書庫裏借來的。我不是全看得懂,看得懂就看,看不懂或不感興趣就放下還回去。”
    盡管謝小姐這樣回答,但蕭尋初看到桌上厚厚的手記,直覺她多半看得懂得多,並非是裝樣子。
    蕭尋初一向不太坐得住,也嫌先生講的東西無聊乏味,可是這謝小姐居然能長久地坐在這裏,也不嫌看這些書枯燥。
    他心底莫名生出些許欽佩來,不由自主道:“你真厲害……”
    說著,他不禁上前一步,想去拿謝小姐手邊的一本書冊。
    這時,忽有人推門進來,那人見屋內除了謝知秋居然還有別人,大吃一驚道:“你是誰?你怎麽在這裏?!”
    蕭尋初立即縮了手,回頭見來人是李雯,忙行禮道:“李師母,抱歉,我……”
    李雯認出蕭尋初。
    她知道外院那幫小子總對住在內院的謝知秋好奇,總有人想方設法要溜進來,立即將蕭尋初當作屢教不改的小混球之一,怒喝道:“你怎麽溜進來的?未經允許擅入內院,絕非君子之行!還不快出去!”
    蕭尋初其實並非刻意闖入,更像誤入,但他居然沒有辯解,反而麵紅耳赤,乖乖就往外走。
    隻是他走到一半,才想起他知道謝小姐是誰,可謝小姐大概不知道他,忙又回頭,說:“謝師妹,我叫蕭尋……”
    李雯隨手操起架子上一卷竹簡,作勢就要趕他:“還不走!”
    蕭尋初自知理虧,忙不迭跑了,隻是跑到長廊末尾,他才莫名有些遺憾——還是沒有留下名字。
    他認識謝小姐,謝小姐不認識他。
    這樣好像不公平。
    另一邊,李雯將小學童趕走以後,雙手往腰間一插,嫌棄道:“真是。”
    謝知秋則望著棋盤上那盤大局已定的棋。
    她記憶力很好,記事以後,隻要聽過一次,就不太容易忘記。
    那少年沒把名字說全,可光聽一半,她已經意識到對方是誰了。
    來白原書院之前,父親曾對她提過兩個人,一個是與謝家世代交好的秦家人,另一個是……
    原來,他就是那個前武將之子蕭尋初。
    好像……
    這人也沒有父親說得那麽粗野。
    謝知秋在心裏給那少年定了個印象,可並未十分上心。她很快又拿起書卷,沉浸到文字中去了。
    又是一個勤學日,旁人都在搖頭晃腦地苦讀,蕭尋初支著書混在其中,卻打了個哈欠,撐著頭望向窗外。
    窗外,一隻蜜蜂收起翅膀落在桃花的花蕊上,令桃花枝輕輕顫動。
    不知為何,昨日從內院回來後,他眼前總是浮現謝小姐看書的樣子。
    她看書時很安靜,亦很和諧。
    她身上有一種書卷氣,可又不像許多埋頭苦讀的老學究,一輩子死氣沉沉的。
    謝小姐很有靈性。
    像她那樣的人,為什麽平時隻能待在內院呢?
    若是她可以走出來,可以與更多人交流,可以將她的才華展示在外麵……
    也不隻是這個小小書院,父親說過,梁城也不過是一方小天地,千裏之外,還有漫漫大漠、滾滾江海。
    那些遙遠的地方,浩瀚煙雲,百裏黃沙,稀奇的東西,看也看不完。
    蕭尋初正發著呆,忽然,隻見一卷書重重砸在他桌上——
    “蕭尋初!不跟著背書,你又在幹什麽!”
    這堂課的講習先生又是朱先生,他大約是忍了蕭尋初許久,忍無可忍,才出言訓他。
    隻聽對方怒喝道:“蕭尋初,你究竟有沒有將我們這些先生放在眼裏!”
    蕭尋初如夢初醒。
    朱先生向來看他不太順眼。
    此刻見對方怒氣衝衝地來找他興師問罪,蕭尋初一愣,倒是回了神。
    但他似乎並未因為對方的憤怒而心生畏懼,反而夢遊般慢吞吞地道:“我在想《三字經》。”
    “三字經?你照理都應該學到《詩經》《禮義》了,你跟我說你在想三字經?!”
    朱先生怒極。
    周圍的學童則是覺得這場麵有趣,紛紛竊笑。
    蕭尋初則不在意,道:“三字經有言——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先生敲著手裏的書,不耐道:“這說的是漢末的蔡文姬和晉朝的謝道韞,皆是難得的才女。我看你是要好好想想這句,人家女孩子都知道讀書,你一個男孩子整天不務正事,將來真要連女孩子都不如了!”
    先生話音剛落,室內又是一陣哄笑。
    蕭尋初卻像是專門等著他這句話一般,困惑道:“先生此言何意?為何說‘連’女孩子都不如?”
    蕭尋初又自言自語道:“我在奇怪,這個‘彼女子,且聰敏’的句子,聰穎前麵,為什麽要用一個‘且’字?”
    他腦海中又浮現出謝小姐捧卷而讀的模樣。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
    莫名地,他覺得那樣的謝小姐身上有種別樣的氣質。
    謝小姐無疑很聰明,這種聰慧如此鶴立雞群,以至於隻要見她一麵就能輕易地感受到。
    而他……似乎覺得這種聰慧很好,很吸引人。
    以至於對這世界都生出疑竇來,感到奇怪。
    蕭尋初說:“天下之人的天賦本就參差不齊、各有所長,有人過目不忘,有人力大無窮,有人心靈手巧,有人伶牙俐齒。
    “有人聰明,有人笨拙,再正常不過。
    “男女中各有聰明人,就像同品種的樹也是有高有低的一般,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為什麽要寫上這個‘且’字,說得好像男子天生就該比女子聰明,男子中有聰明人就是理所當然的,女子若是有人聰明,就是稀奇事一樣?”
    蕭尋初是真心感到疑惑,可是先生絲毫沒有將他的疑問放在心上,反而嗤笑道:“既然你覺得自己不如女子聰明,那你就不如女子好了,但你看其他人同不同意?”
    書齋內又響起笑聲,誰都沒有將這些話當真。
    好在蕭尋初原本就沒有期待能得到什麽像樣的解釋,他見其他人不以為意,也就不說了,隻撐著頭看向別處。
    朱先生“嗤”了一聲,搖頭晃腦道:“朽木不可雕也。”
    說完,朱先生拿著書又繼續念起經來。
    偏在這時,蕭尋初猛然感到背後有一道視線落在他身上,似與其他人不同。
    蕭尋初一個激靈,回過頭去,卻發現是先前那個陰沉的學諭。
    那學諭本來在教室後麵整理書冊,在他與先生爭論的時候,學諭不知何時看了過來,似乎在端量他。
    他與學諭對視,那學諭倒也沒有回避,反倒直直正視他。
    半晌,那學諭仿佛看夠了,慢慢移開視線,低頭繼續收拾東西。
    蕭尋初有些搞不懂對方的意思,眨眨眼,也轉了回去,聊無趣味地翻手裏的書。
    傍晚,蕭尋初照例上完課,回到書院宿舍中,就拿起他的木工工具,打算再隨便做點什麽。
    以往,他總是能很快進入狀態,忘卻世間煩憂。
    可這回不知怎麽的,他才動了幾刀,就不自覺地停下來。
    這幾日,蕭尋初仍總想到與謝小姐的那局棋。
    人大抵對沒能得到理想結果的事情,就會一直惦記。
    而與謝小姐下棋,是他最近遇到的最有趣的事。
    他想,那局棋,就當真沒有破解之法嗎?
    若是他換一種走法,謝小姐會是什麽反應?
    如果他能下得更好一些,甚至想到她沒料到的棋路,謝小姐見了會驚訝嗎?
    他總覺得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較量一局、談一談、切磋一次。
    現在對他來說,這樁事的吸引力似乎勝過了世間其他,令他難以集中精神。
    謝小姐這個人,還有她的內心世界,於他而言,像一座縹緲在夢中的蓬萊島,令人好奇,可又難以企及。
    蕭尋初放下手中的東西,在腦中複盤下了幾局棋,然後又情不自禁開始走神——
    如果她是與他年紀相仿的男孩子,他必定會希望成為對方的朋友。
    他可以直接上門拜訪,問對方能不能與自己結友。
    可謝小姐卻是女孩。
    她既難以離開四四方方的圍牆,外人也難以進去探望。
    想到這裏,蕭尋初內心忽然又生出一種不平來。
    這一堵厚牆之隔,令他很不痛快。
    將男孩都隔在外麵,將女孩都關在裏麵,搞得好像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立即會搞出情情愛愛的事似的。
    難道兩個人隻因為性別不同,彼此之間就非得有風花雪月?
    他們就不能隻是單純地下下棋、聊聊膳堂今日燒什麽菜之類的國家大事嗎?
    為什麽世人對待女孩子,就像對待尚未賣出手的胭脂,將她們小心翼翼地封在木盒中,打著所謂要嫁人的旗號,從一開始就將她們視作是某人的所有物,不讓她們與外人接觸,仿佛一旦啟封過,就會掉了價。
    蕭尋初一向不算是個聽話的人,一旦產生疑惑,就會不再循規蹈矩。
    但是,他同樣清楚,如果再擅闖一次內院,他可能隻是挨一頓罰,而對謝小姐,影響可能更大,也更難以承受。
    不知道有沒有什麽可以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要影響到謝小姐,也可以嚐試與她交流……
    這時,他眼角的餘光瞥到自己手邊放著的、他一貫喜歡的木材和小刀,他一愣,福至心靈,忽然有了計較。
    這日,謝小姐正在原先的棋室中讀書,忽然,隻聽“啪”的一聲,有什麽東西掉在外麵。
    她下意識地往院中看去,本以為是隻鳥之類的,誰知,竟有一根細細長長、怪模怪樣的竹簽似的東西落在地上。
    謝知秋眨眼,拿著書起身走出去,將那東西拾起來。
    是一根竹蜻蜓。
    這是小孩子常見的玩具,拿在手中一搓,就能飛起來。
    謝知秋喜靜,這種東西玩得少,但並非沒見過。
    隻是,她拿著竹蜻蜓左看右看,卻沒見到其他人。
    這好像是牆外麵飛來的,甚至是從更遠的地方,說起來……普通的竹蜻蜓可以飛這麽遠嗎?
    正當謝小姐疑惑的時候,她又看到那竹蜻蜓上綁著一小節折起來的紙片,似乎是有意紮在上麵的。
    謝小姐一頓,將紙片解開,展開——
    大約是因為紙片實在太小,內容有限,上麵一個字都沒有,隻畫了一張小棋盤。
    棋盤上的殘局,正是那日她與那個名為蕭尋初的少年對陣之局。
    這一回,黑棋已經落子了,正等著白棋的下一手。
    謝小姐一頓。
    不必多言,是誰放了這個竹蜻蜓,答案已經十分明了。
    對方將棋局停在死局前幾手的位置,儼然是不甘心,還想再與她複盤一次。
    謝小姐不認為對方能下得過自己,不過,對方這求戰的方式稀奇,而她這會兒正好不忙,再下一局棋,也隻是舉手之勞。
    到書院以後,她整日讀書,與其他學子交流甚少,能以這種形式交鋒,倒也不失為打發時間的趣事。
    謝知秋下定決心,便回屋執筆,在棋盤上畫下白子。
    隻是,不知道該怎麽將竹蜻蜓還給對方。
    既然對方選擇以這種方式送信給她,總該有點線索。
    謝知秋將竹蜻蜓拿起來,細細端詳,卻沒找到任何蛛絲馬跡。她想了想,又重新拿起那張紙。
    這實在是張很薄的紙,大抵是要讓竹蜻蜓飛這麽遠,隻要載的東西稍微重一些,就飛不動了。如此一來,就連多一點點墨跡也會顯得累贅。
    在這種情況,如果想在上麵留下字,那麽……
    謝知秋舉起紙片,對準窗外陽光。
    在棋盤一個個方格子的空間中,很細很細地,能隱約看到幾個小字,像是用小刀隔了數重紙刻上去的,才能在讓如此薄的紙不破的情況下,仍在上麵留下痕跡。
    【放飛東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