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三十八章
字數:43706 加入書籤
昭城距離梁城三百裏遠, 一匹良馬日跑八十裏,若是走官道往返一趟,來路加上回路, 約莫需要八日。
“少爺, 您怎麽忽然說要去昭城?”
這天本來正好是五穀上山送日常用品的日子, 他上山時, 謝知秋已經收拾好了行李,一副準備遠行的模樣。
五穀見狀,果然嚇了一跳。
不過, 正如蕭尋初所料, 謝知秋一說她想去散心,五穀沒有懷疑,當即表示願意同去,還說他能弄到馬車。
半日後, 謝知秋見到了五穀“弄”來的馬車。
她看看過於幹淨舒適的馬車、車前威風凜凜的棕馬, 還有坐在馬車前座、頭戴草帽的魁梧男子。
最後, 謝知秋指指那魁梧男子,問:“這車夫也是你一起撿到的?”
“對, 沒錯,也是一起撿……呸!不對!少爺說笑了,人哪裏能隨便撿?”
五穀五官一扳, 擺出一張正氣凜然的臉, 一副絕對沒有撒謊的正色模樣。
他本正經地解釋道:“少爺說要馬車, 正好我有個同鄉就是做車馬租賃的,他念在過往的情分上, 特意以友情價租給我這輛好車。
“拿到車以後, 我轉念又一想, 不好讓少爺自己趕車啊!於是我本想去市場上再雇個靠譜人來,誰知一去還沒走幾步,正好就見到這樸實農夫坐在街頭哭泣,說他田地失火,今年顆粒無收,這樣下去活不下去了。
“少爺,你知道我這個人一向心地善良,見到別人遇到困難就很難控製自己不伸出援助之手,當即就決定提供給他一份工作。
“正好您說要去昭城,我上去一問,巧了不是!他剛剛好會駕馬車啊!
“我當即就決定雇他了,也算攢個善緣不是。”
謝知秋:“……”
那“樸實農夫”將大草帽往下壓了壓,好像不太想讓“蕭尋初”看到自己的臉,聽到五穀的解釋,他連連點頭,一副相當認同的樣子。
謝知秋:“……”
她看了看五穀所謂的馬車。
那車廂倒是沒什麽出奇,但前頭拉車的馬長得膘肥體壯、鬃毛濃密順滑,一雙馬目炯炯有神,一看便知是罕見的良馬,搞不好還是戰馬。
還有那車夫,身材高大、四肢健壯,身上隱約還有不少傷疤,極有可能是練家子,不是士兵,就是護衛,八成是蕭尋初的父母不太放心,又給他塞過來的。
謝知秋沉默片刻,最終沒有表現出太大反應。
她現在的身體是蕭尋初的,既然短期內換不回去,那總得蕭尋初父母這無所不至的暗中關懷。
也罷,反正她是第一次出遠門,這樣倒更有安全感。
謝知秋遂登上馬車。
隻是,五穀送她上車時,隨口問道:“對了,少爺,你以前出遠門,不是喜歡自己騎馬的嗎?這回您行李好像也不多,昭城也不算太遠,怎麽忽然想要用馬車了?”
“——!”
謝知秋一頓,但麵上未顯。
她淡淡道:“考試有些累了,不太想騎馬。”
“這樣啊,也是。”
五穀並未起疑,如常送她上了車,關心道:“那少爺是該好好歇歇,這一路可別勉強自己。”
五穀本來隻是來給蕭尋初送東西的,辦完蕭尋初這裏臨時起意的差事,他說還得回將軍府複命,稍後他再騎馬追過來,便讓謝知秋他們先行一步。
是以,這一路上,隻有謝知秋與車夫兩人。
那“車夫”駕車技術高明,不僅快,而且很穩。
當馬車穿過城門,走官道往西麵去的時候,車簾被輕輕撩起,眼神冰冷的俊美青年倚在窗邊,往外張望。
坐在前麵的車夫仿佛覺察到後麵人的動作,回頭看了一眼,問道:“公子,怎麽了?可是我駕車的技術,哪裏不夠好?”
青年一滯,問:“何出此言?”
車夫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您好像……有點緊張?莫非是我的緣故?”
被稱作“公子”的謝知秋一頓,調整了一下坐姿。
“不,與你無關。”
她淡淡地回答。
“隻是我許久沒出遠門了……有些不習慣。”
說完,她故作冷靜,又緩緩將視線放到窗外,觀看窗外的景色。
事實上,這是謝知秋第一次離開梁城。
她從未出過這樣的遠門,哪怕極力想要表現出淡定的樣子,身體仍控製不住地僵硬。
在方國,未出嫁的女子若無家人陪同,是不可以隨意出門的。女子也不必經商或者科考,沒有什麽離家出遠門的必要,像這種要跨數百裏的離城之行,更是相當罕見。
謝知秋雖然用蕭尋初的身體已有三個多月,但她先前忙於準備秋闈,生活相當簡單,除了臨月山草廬、月老祠和貢院這三個地點,她幾乎沒有去過別處。
而現在……
謝知秋好奇地眺望著車外那陌生的光景。
謝知秋讀過不少地理誌。
她知道梁城低處方朝之核心之位,北方有高山大漠,南方有湖河縱橫,西麵高原聳立,東麵有浩瀚海洋。
她知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知道方國每一處土地的州縣名稱,知道千裏之外地域的習俗風土,可那都是她從書上看來的。
真實的她,始終被困在小小的梁城裏,若家人不願陪同,縱使是離家區區三百裏遠的臨城昭城,對她而言,也是遙不可及之地。
而現在,她輕易地坐著車出了城,可以大方地撩開車簾看窗外的景象,車輪碾在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轉動聲。
道路兩邊是方方正正劃分好的農田,秋季的作物染上成熟的金色,農家正弓著腰在勞作收割,偶爾會抬頭看一眼官道上的車輛。
謝知秋就在馬車裏,道路不斷隨車向前延伸,連接著遠處天際,仿佛沒有盡頭。
起先,她總下意識地想去摸臉,檢查自己有沒有戴好帷帽。
她內心有一種極大的罪惡感,好像沒跟誰說一聲、沒有人陪同就出遠門,是一件罪大惡極的事,是一件羞恥的事,這令她如坐針氈。
然而,當她觸碰到那屬於蕭尋初的五官,她才猛然意識到,她現在是蕭尋初了。
她完全可以想去就去哪裏,可以大大方方地露出自己的臉,即使被人撞見,也不必擔心受到譴責。
隨著車輛漸行漸遠,她內心恐懼的枷鎖逐漸消失。
原來所謂的出門,也不過如此。
並沒有其他人威嚇她、讓她不要出門時形容得那麽不安全,也沒有他們說得那麽困難。
她自己一個人,完全可以摸索著掌控全局。
謝知秋深呼吸一口,胸中突然難得地湧現了一些帶有靈感的情緒——
這好像還是有生以來第一次,她可以如此自由地行動。
她忽然有一種感覺——
這世間的山水道路全都對她開放,想去哪裏去哪裏,仿佛天大地大,沒什麽可以約束她。
謝知秋取出紙筆,就近在車內,將自己的情感記下——
卻說那所謂“房子失火”的車夫,實際上是蕭將軍昔日麾下兵士,名叫張聰。
他本已解甲歸田,但後來種種機緣巧合,又沒了生計,來梁城嚐試投靠蕭將軍。
蕭將軍是個重感情的人,見到昔日戰友,感慨時過境遷、命運無常,自不會不幫,就留了他在蕭府做了護衛,算有了安穩之地,遂能養妻養子。
謝知秋猜的沒錯,張聰之所以會出現在這裏趕車,的確是因為蕭家父母對兒子忽然要出門的事不放心,特意送來的保護者。
由於張聰是蕭尋初離家出走後才來梁城投靠蕭將軍的,蕭尋初並未見過他的臉,不過出於日後可能會見麵的謹慎,張聰還是能遮掩便遮掩,希望“蕭尋初”盡可能不要記住他的長相。
此時,他聽見背後傳來紙頁翻動的沙沙聲,便回頭,借著風吹起一角的車簾,往裏麵看了一眼。
隻見蕭將軍的這個據說先前一直十分叛逆的次子,在車內攤開宣紙,右手紙筆,正龍飛鳳舞地寫字——
借著白日的清光,他輕而易舉地看清了“蕭尋初”在宣紙上所寫的內容——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
【風洗蒼穹一空碧,無邊金稻賽秋晴。策馬揚鞭入天去,四海誰能擋我行!】
張聰一怔。
說實話,他一介武人,不太通文采。
不過,他隱約能感覺得出來,這詩寫得很豪邁。
其實,在見到蕭尋初本人以前,他對他這個人的預期很低。
張聰崇拜蕭將軍,可兒子和老子畢竟不一樣,尤其是他知道蕭尋初那些年的驚人事跡,知道蕭將軍本想將兩個兒子都培養從文,可這個小兒子卻成了個不學無術、離家出走的紈絝子。
然而今日一見,卻仿佛不然。
這蕭二少明明氣質驚人,處事沉穩。尤其是他那一雙眼神,鋒銳如劍,生得十分出眾,就連蕭將軍當年都未必有這麽逼人的感覺。這孩子當年若是培養去當兵打仗,或許光憑這眼神,就能攝住三分之一的敵人。
以張聰從軍多年、有些不講道理的直覺,他覺得這蕭尋初日後絕非等閑之輩。
何況,這人也不像傳聞中那麽不學無術。
他不僅給人印象出眾,在車上仍能一提筆就寫詩,聽說前段日子還剛剛參加了科舉。
說實話,蕭將軍一向有遠見,當下在方朝,文官的前途是比武官要光明的。
蕭將軍被官家深深忌憚,將來恐怕難有施展機會,可他的兩個孩子若都投誠從文,卻未必不能寵得聖眷,有所發展。
張聰原本會願意來照顧蕭尋初,多是想要報答將軍當年的恩情,可現在他卻想,這會不會其實是一種機緣?
他又回頭看了蕭尋初一眼。心中有所意動。
有了熟練的車夫與良馬,謝知秋原本預計要四五日的行程,縮短到三日,便抵達了。
昭城也是一方大城。
它雖不能及國都梁城,但由於四通八達的交通,以及與梁城臨近的地理位置,昭城擁有了得天獨厚的經商條件,這裏商人繁多,逐漸成為繁華的一方大城。
車一進昭城,便可感到城內與偏僻的郊外完全不同。
這裏道路寬敞,每一條道路兩邊都商鋪如雲,幹果鋪、胭脂鋪、成衣鋪……各家鋪子的夥計們沿街叫賣,街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謝知秋此番是帶有目的來的。
一到昭城,她便找理由支走了車夫和後來追來的五穀,自己一個人在街上閑逛。
支幹道上行人眾多,謝知秋這回出門換了身比較正常的衣服,並不算非常醒目。
她沿著街走,這裏瞧瞧,那裏看看,很快將附近所有商鋪都看了一遍。
其中,她尤為注意布行。
此事說來有些古怪。
昭城十分繁華,街上幾乎所有商鋪都人來客往,可唯有布行,門可羅雀。
這街道上布行不少,光是謝知秋瞧見的就有五六家,可不管這些布行規模大小如何、鋪內是否布匹豐富,竟然都十分冷清,幾乎沒有客人。
謝知秋一頓,心中覺得有異。
她又觀察片刻,待時機成熟,便喚住一位不時與沿街商鋪的老板打招呼、瞧著像本地人的老人。
謝知秋問道:“老丈,這街上最大的四五家鋪麵,可都是安家的布行?”
那老人停住腳步,打量了一番這個攔他的年輕人,回答:“何止!安家可是方圓數百裏最大的布商!從我們這昭城開始算,往東八百裏,往西四百裏,幾乎全是安家的布行!再遠,甚至到江南,你都能找到安家的布鋪子!”
謝知秋聽得一震,心道果然是家大業大。
她想了想,又問:“這安家,是否有一位小公子,名叫安繼榮?”
“有啊!”
老叟毫不猶豫地回答。
“是安家現在最小的孫子吧!那小孩三代單傳呢,矜貴得很。不過這人最近好像不在昭城,前些日子有輛三匹馬拉的馬車出城去了,這麽多馬,一看就是安家的車駕,據說就是安家小少爺替父親去梁城辦事。”
這倒和梁城那個安繼榮一一對得上。
謝知秋稍作思索,排除掉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然後,她想了想,又問:“老叟可知,這安繼榮在這一帶的風評如何?”
“他們有錢人家的事,我們平頭老百姓不太清楚哇。”
老叟為難地道。
但他見謝知秋看上去懇切,還是盡力想了想,說:“我印象中那孩子好像沒幹過什麽壞事吧。那小孩從小被他父親當繼承人培養的,七八歲就經常跟在他老子身後,四處考察鋪麵了,住在昭城的人時常會見到的,看著挺認真一男孩,沒聽說有什麽不良習性。”
口碑聽上去也還不錯。
謝知秋若有所思。
這時,那老叟被她問得有些煩了,提步想走。
謝知秋見狀,從袖中摸出一小錠碎銀,留住對方。
她說:“不瞞老丈,我家中是做生意的,正需要一批布。聽說安家布行品質不錯,這才過來看看。
“但是大筆交易,總要以謹慎為重。傳聞現在這安家是少主人當家,那個安繼榮才十四歲,多少讓人有點不安。
“咱們外地商人初來乍到的,不如你們本地人知道得多,還請老丈能夠指點一二,有什麽能想到的,事無巨細,都可以說來聽聽。”
那老人拿了碎銀,眼神就有些變了。
他捏了捏手上的銀兩,收入袖中,對謝知秋的態度迅速友好了許多。
老人道:“要我講啊,你不用這麽擔心。安家是百年老店了,信譽放在那裏,且他們積攢豐厚,遠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就算現在的少主人年紀不大,也沒那麽容易垮的,你大可以放十個心。”
“果真?”
謝知秋遲疑。
她說:“可是我剛才一路看過來,這街上的布鋪裏麵都沒什麽客人,若是安家如此受信任,為何都沒有人去買布呢?”
“噢!你說這個!”
那老人恍然大悟。
他道:“這個不要緊的,隻是你來的時機湊得不巧,前段日子安家布行回饋老客,給了很大的優惠,大家當時都聚在一起光顧過了,現在都在等布匹送來,自然暫時沒有人再去買東西了。”
謝知秋聽得一愣。
“……優惠?”
“對啊!安家的布行,這麽便宜的時候可是很少有的。”
老人說道。
這時,他好像忽然想到什麽,多問了一句:“對了,小夥子,你做生意要的布,著急嗎?”
謝知秋一頓,給了個模棱兩可的答案:“不算太急,怎麽了?”
老人道:“你要是不急,從安家訂就可以了,他們的布品質不錯的。不過如果急的話,還是先選別家吧。聽說因為先前買布的人太多了,這批布送到會比平常慢很多,看你等不等得了了。”
謝知秋聽到這裏,心裏一凝。
她想了想,說:“我不急,但手頭有點緊。你們當時那樣的價格,現在還有可能談嗎?”
老人搖頭:“這我就不清楚了。”
他一指對麵的一家布行,道:“喏,那家也是安家的布行,他們人很好的,你自己進去問問就知道了。”
謝知秋頓了頓,向老人道了謝。
待老人離開,她提步,便進了對麵的鋪子。
當天傍晚,謝知秋從布鋪出來,回到客棧。
謝知秋麵色鐵青、神情凝重。
車夫正要與她說話,倒聽謝知秋先問:“馬兒體力如何,明日一早可否能跑?”
張聰有些驚訝,道:“馬還好,它是難得一見的良駒,體力很不錯的,跑個十天半個月問題不大。少爺怎麽忽然問這個,難不成是要回去了?不是說想在昭城住兩天的嗎?”
謝知秋果斷地說:“不住了,我有點水土不服。明日便回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