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演出開始

字數:3572   加入書籤

A+A-


    因為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不能去看, 特意讓黃姥姥和黃姥爺去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了,回來好好講給他們聽。唉!怎麽今天就不是星期天呢?要是星期天他們也就能去了。
    雖然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沒去看,但是隔壁蘇萬玉是去了的, 她在婦聯工作, 又是主任,自然是能分到票的,本來這也是自願去看的,你要是有事不能去看或者是沒興趣去看的話, 直接把票讓給旁人就是了。
    而蘇萬玉老早就知道月月那天要上台表演的, 怎麽可能不去?當然是跟著婦聯的其他領導一起去了。
    小花她以前哪裏來過大劇院啊,這會兒跟著黃姥姥還有黃姥爺進來了,對大劇院可好奇了,而且月月妹妹還要上台呢!聽姨奶奶說,月月妹妹是拉小提琴的,她還沒有見過小提琴是什麽樣子呢!而且月月妹妹現在還在文工團拿工資呢!周圍一樣年紀的孩子沒一個比得上的。
    而且之前月月妹妹還送了她好多衣服,還送了她花頭繩和各種小禮物呢, 小花她心裏可感激了, 現在更是覺得月月妹妹真的好厲害。
    因為這會兒大劇院裏大多數都是機關單位和軍政大院的人, 而剩下的都是要上台的演員的家屬了,兩邊的座位沒有分在一起, 所以這會兒黃姥姥和黃姥爺他們自然就沒有和蘇萬玉坐在一起, 隻在進來的時候打了一個招呼。
    程荔月他們樂團是先要和舞團一起先上台把《紅色娘子軍》演奏完,然後才是程荔月和鍾首席的雙人合奏, 那個《紅色娘子軍》都演過了那麽多回了, 大家熟練地很, 這會兒上台就沒有演員緊張的。
    當然不緊張歸不緊張, 該認真還是要認真的, 畢竟這會兒來的都是各單位的領導,今天又是八一建軍,他們總不能在這個時候舞台上出錯吧?到時候他們歌舞團的麵子算是丟盡了。所以這會兒不說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也是打起十一點九分了,總之也算是嚴陣以待了。
    程荔月她倒沒有什麽感覺,還是跟以前一樣,反正她每次上台演奏都是很認真的,對待小提琴她從來不敷衍,就算是私底下自己練習也都是拿出最好水平的,這會兒就更不會因為演奏了太多次就不當一回事了。
    《紅色娘子軍》劇目不短,兩個小時才結束,因為時間太長,不管是舞團還是樂團的演員體力都消耗了不少,怕一結束就讓程荔月和鍾首席上場他們兩個人太累狀態不好,所以中間還是有十五分鍾左右給他們在後台休息的,這段時間主持人會上去說會話,然後還有一個唱歌表演過渡。
    “一會兒咱們上去就還按照之前排練的時候來,不要緊張,你之前的表現就很好,還是跟之前一樣就行了。”這次也是程荔月第一次“單獨”上場,鍾首席怕程荔月緊張,上台前特意寬慰了一下小姑娘。
    程荔月拿著小提琴笑著點了點頭,其實她這會兒心裏還是挺鎮定,畢竟前世的時候個人音樂會還有各種幾百上千人的比賽不知道都參加了多少場了,這會兒哪裏會緊張呢?
    “人合奏節目《火紅的年代》,大家掌聲歡迎——”台上主持人拿著話筒說道。
    這個時候台上也響起了掌聲,程荔月和鍾首席兩個人帶著小提琴正式登台,兩人皆穿著綠軍裝,都是文工團按照兩人身高新發的,還特意找人給安找他們兩個人的身材改了呢,畢竟這兩人要單獨上台呢,可得穿得精神一點,不能醜了去。
    所以這會兒兩個人一上去,就算稱不上英姿颯爽但是也精精神神令人眼前一亮了,畢竟兩個人都不醜,程荔月這個小姑娘還漂亮著呢!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
    而那五天的排練可不是白排練的,這會兒程荔月和鍾首席配合地非常默契,時而單人演奏,時而雙人合奏,兩個人的水平都很高,小提琴的樂聲交融,激切昂揚的曲調傾瀉而出,就算台下的人不少都是不大了解小提琴這個西洋樂器的,但是卻不妨礙他們聽出這琴聲中蘊含的激烈情感。
    今天這樣重要的日子,省日報的記者怎麽可能不過來呢?這會兒還一次來了兩個呢!前頭的那個《紅色娘子軍》雖然一如既往地好,但是之前都已經巡演過好幾個月了,這會兒已經不新鮮了,兩個人記者也就意思意思地拍了兩張,沒有在上麵放太多注意力。
    而等到了程荔月和鍾首席這對雙人演奏的組合出場之後,兩個人記者一看這是個新節目,不管後麵要不要選上去登到報紙上,都趕緊先拍了兩張。拍完之後就也站在那裏聽人家演奏了,雖然他們不懂音樂,但是也能聽出這兩個人拉得可真好。
    一個記者忽然道:“你看這小姑娘不就是上次我們去後台采訪熊團長時他說的那個十四歲小姑娘嗎?這次可是雙人合奏,又上台了,正好又有東西可以寫了,比如我們就寫,在黨的領導下,文工團重視少年人才,文體發展欣欣向榮,重點提一下小姑娘才十四歲,這樣的事情多新鮮?標題直接道‘重視少年人才培養,十四歲樂團小演員舞台亮相’,咱們報道出去百姓難道不愛看?”
    雖然這會兒還是七十年代,但是省報的記者已經無師自通如何報道才能吸引大眾的眼球了,之前大多數的演出都是二三十歲往上的成年人上台,這會兒來了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還是頭一回呢,而且表現得也不錯,你看看那台上的氣場,一點都不比旁邊一起演奏的前輩差,英雄出少年啊,這不就是小提琴天才嗎?
    而等到回到報社之後,除去重點要寫的八一建軍主題報道外,兩個記者跟主編商量後,單為這雙人小提琴合奏也安排了一小塊版麵報道。
    兩個記者在報社也幹了很多年了,也算是人精了,這會兒當然不可能隻說人家小姑娘優秀啊,還說這都是上麵的領導管理有方,總之多拍幾句各個領導的馬屁就完了,這樣就算是沒有在意這塊報道的內容,沒功但也無過呀!
    而劇院最前麵一排,坐的都是各局的領導,程荔月和鍾首席下台之後的中場休息間,領導們也都說起了話來。
    文化局局長笑著對楚溫道:“當初你果然沒看錯,這小姑娘在這小提琴上前的確是怪有天分的,剛剛上台的時候表現地很好,十四歲就有這樣的成績很不錯了,是個人才。”
    楚溫笑著道:“是啊,不然當初我哪裏會特意跑去少年宮那邊掌班啊,不就是怕好苗子被別人教壞了嗎?可不是我誇,咱們整個省城都沒有哪個孩子這個年紀小提琴能拉得比她好的,說句小提琴天才真不為過。”
    局長大笑,道:“你說得也對,這孩子的確是天才,不過你是想著她一直待在文工團這邊還是怎麽著?有沒有什麽安排?”
    楚溫道:“現在這孩子還小,我是想著等她大一點看看能不能遞個話,讓中央歌舞團那邊的人過來考核一下,然後把她調進中央那邊去,這邊文工團畢竟是地方文工團,讓她一直待在這還是限製了她的發展。”
    局長聽完,也能從楚溫這番話裏知道他對這小姑娘的重視,不然不會想著以後把小姑娘以後的前路安排好,不過他想了想道:“我這還有一條更好的路,你要不要聽一聽?”
    楚溫道:“您請說!”
    防止失聯,請記住本站備用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