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朋友近況
字數:21532 加入書籤
這一片街道地方不算小, 鄰居也是什麽樣的人都有,有品行好的, 自然也就有品行壞的, 像是狗蛋奶這樣的人也不是鳳毛麟角,平常黃姥姥也不是沒有應付過這樣的人。
一般要是好聲好氣說話他們還得寸進尺,黃姥姥也就不再客氣了,直接就撕破臉, 反正那些找事的人, 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出去之後說嘴造謠了, 隻不過大家都是多少年的鄰居了, 誰還不知道誰呀?大多數的鄰居兩邊的話一聽,很容易就能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 自然就知道這事到底是誰是誰非了。
其中也就是頂多那些和他們家有齟齬的人,看熱鬧不嫌事大,跟著一起造謠生事,但是大多數的鄰居心裏亮堂著呢,要是三兩句就能被說動,那就都是傻子了。
像是狗蛋奶這樣上門求幫忙不成反生怨的人,他們一向沒皮沒臉慣了,你跟他計較反而壞的是你的心情。所以這會兒狗蛋奶走了之後, 黃姥姥也沒有再揪著這件事情一直想,為這樣的人生氣不值得。
“廚房裏的飯快要做好了, 我們過去端吧!咱們吃飯,不用管狗蛋奶的人,反正這會兒下了她的臉之後也不會再來了。”黃姥姥一邊往廚房那邊走, 一邊說道。
黃從雲和程金華也點了點頭, 起身跟著一起去廚房了, 至於狗蛋奶的那件事,他們也是跟黃姥姥一樣著實是沒有太在意,誰還沒有跟鄰居罵過架呀?夫妻倆住在筒子樓裏,一棟樓裏那麽多鄰居,也不是個個都是好的,吵架鬧仗自然也是常事。
上午才坐火車到家,隻睡了半個下午就過來這邊吃飯了也是因為程荔月想要看一看嫂子懷孕的情況,這會兒到了姥姥家飯也吃了,嫂子的情況也都了解了,所以吃完飯程荔月跟爸媽也沒有在姥姥家繼續坐著。
一來是因為天有些晚了,再不走一會天黑路就不好走了,二來就是坐了一天多的火車,隻休息了半個下午,到底是還沒有緩過勁來,這會兒吃完飯那股疲勁又上來了,在姥姥家吃完飯了程荔月就想回家早點休息了。
黃姥姥也知道月月的情況,心疼她坐火車沒有休息好,立馬道:“行,那趕緊回家早點睡,等明天下午再過來啊!對了,走之前把這個手套拿上,才織好的,百貨大樓裏買的上好的羊絨毛線,可暖和了。”
說完就直接把手套給月月給戴上了,看著月月脖子上圍著圍巾,手上戴著她織的手套,身上也穿的暖暖和和的,路上吹再大風也不怕。黃姥姥這才心滿意足,讓黃從雲和程金華夫妻倆帶著閨女回去了。
當然黃姥姥織的手套不止這一雙,虎子還有慧娟加上小花這三個孩子也都有,雖然最疼的是月月,但是在這種事情讓黃姥姥也不會厚此薄彼,都是自家孩子,哪個都疼,織手套對於黃姥姥來說也不費什麽功夫,能每人一雙就每人一雙,讓孩子們都高興。
織手套用的羊絨毛線並不便宜,而且還要用票,黃姥姥織了四雙手套,還是跟鄰居用錢換了票才買來的足夠量的毛線。要是給自己織手套,黃姥姥是舍不得花這麽多錢買這麽好的毛線的,隻不過既然是給孩子們織,她就舍得了。
平常孩子們孝敬她的錢,她都攢了起來,家裏開銷也都不用她出,錢擱手裏放著也是放著,但還不如買毛線織手套給幾個孩子,看著他們戴著手套暖和,她心裏也高興。
姥姥的手藝一向很好,織的手套也很是精致,比百貨大樓裏賣的還要好,程荔月戴著姥姥給她織的手套,手上身上還有心裏都暖和和的,她決定這個冬天姥姥織的手套就是她的新寵啊!
越是要過年天就越冷,每天出門都能感受到風跟刀子一樣的往身上刮,出門手套肯定是要帶的,要不然沒一會兒就能感受到手被風吹的都要凍僵。
而就算是這麽冷的天,程荔月也需要每天出門的。
她早就規劃好了,這個寒假裏,盛老給的書是要看的,小提琴肯定也是要繼續天天練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看書還可以在家裏,但是練琴就不行了。每天在家裏拉好幾個小時的小提琴,鄰居們不說程荔月都要先不好意思了。
還好雖然她已經上大學了,但是少年宮還有文工團那邊都允許讓她放假回家也過去練琴,地方多著呢,很歡迎她過去。
圍著圍巾,戴著姥姥剛織好的羊絨手套,就算是把手伸出大衣口袋抱著小提琴也不冷了。
離過年還有一個星期呢,一月底的最後一天才是春節。而在這之前,程荔月每天在家裏上午看書,下午就去少年宮或者是文工團那邊練琴,順便再和以前的同事老師們聯絡聯絡感情,下午練完琴又隔三差五的跟著爸媽一起去姥姥家吃飯,日子過的可充實了。
雖然每天安排的滿滿當當的,沒有多少空閑的時間,隻不過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程荔月一點也感覺不到累。
以前還在文工團的時候,一整天都能用來練琴,那個時候程荔月就能保持住熱情,而現在有拜盛老為師這根蘿卜在前麵吊著,她每天的幹勁就更充足了。
因為經常去少年宮還有文工團那邊,程荔月也能經常見到孟林珍,在沒有演出安排或者是排練的情況下,孟林珍經常過來和程荔月一起練琴。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
說實話,在以前對於孟林珍來說,能在這樣的年就進文工團還拿工資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她人生的頂點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度過了剛進文工團最開始打雞血的那一段時間後,她頗有一些滿足了的意思,沒有了向上的幹勁。
倒也不是說她懶散,隻不過有些得過且過的意味。就比如團裏有演出,需要排練,那麽她也是會賣力排練,上了台也跟著賣力演奏,以前月月在的時候,看到月月要練琴,她出於做事都想要陪好朋友一起的念頭,也是會跟著一起練琴。
隻不過在此之外,多餘的她就不會做了,很少會在沒有要求,沒有別人陪的情況下,自己單獨加練小提琴,有按部就班的意思。
但是自從程荔月離開了文工團去上大學之後,孟林珍就有些醒悟了。
雖然在以前,她並不知道去上大學當工農兵大學生和在文工團裏當一個演員哪一個要更好些?但是她相信自己好朋友的眼光,尤其是自己的好朋友在小提琴上的天分那麽好,她沒有道理會去做一個錯誤的選擇,荒廢自己的天分。所以說去京城上大學對比在文工團繼續當演員這個選項來說肯定是往上走的。
不怕別人比你有天分,就怕別人比你有天分還努力。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跟她一樣的年紀,接觸的也都是一樣的教育,也是更是差不多職工家庭的出身,但是程荔月就能堅定自己最開始學小提琴的想法,一步一步努力的往前走,在小提琴這條路上從不肯安於現狀,而是努力尋找著最大的發展方向。
現在好朋友進入了大學繼續深造小提琴,而她卻在文工團裏得過且過,覺得自己能有一個二提的位置已經是足夠讓人滿足的事情了,對一提的位置一點“覬覦”都沒有,說實話,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團裏安於二提位置的小提琴手都是多年的老人了,有家有室的沒有了年輕時候的拚勁也可以讓人理解,但是他現在還年輕,還正處於花季的年齡,在小提琴看的潛力還有無限可能?她為什麽就此安於了現狀了呢?
在程荔月這個好朋友走了之後快要兩個月,孟林珍才終於想通了這件事情。
雖然她的天賦有限,並不能成為一個很厲害的小提琴家,但是文工團裏大多數的小提琴手也並不都是那種頂有天賦的人,這個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
既然這樣,她為什麽不能在普通人裏做到優秀呢?比如現在先定下一個小目標,努力達到一提的水準,在一提的小提琴手中占有一席之地,或許等到她三四十歲的時候,經驗閱曆還有技藝都磨練充分了,她也可以朝著團裏小提琴首席這個位置進發。
她和月月是好朋友,月月以後肯定是會成為出色的小提琴家,這一點她是絕對不會懷疑的。總不能以後月月出名了,而她這個月月的好朋友還是樂團裏不起眼的二提吧?這也太給月月丟臉了。
孟林珍醒悟的並不算晚,畢竟她現在年紀還小呢,以後的時間還多著呢。
在她醒悟過來之後,她又終於有了以前還沒有進入文工團的時候的那股拚勁了,以前是為了進文工團的這個目標,而現在是為了一提的位置,為了可以在好朋友努力的時候,自己不因為懶散而落下的太遠。
現在除了集體排練和演出之外,隻要是在團裏,一有時間她就會去練琴,很少會有她休息的身影,就連團長也因為她的改變而很是勉勵了她一番。
和好朋友一起練琴,當然比自己一個人練琴要快樂,這會兒見到程荔月這個好朋友過來了,孟林珍當然選擇一起練琴了,她覺得這個時候兩人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還在少年宮的時光。
程荔月倒不知道好朋友因為自己而感悟變得奮進了,當然,要是知道她肯定也會為此高興的。
她這會兒隻是單純地有和孟林珍這個好朋友一起練琴的快樂,慶幸兩個人就算是快要半年沒見了,但是感情並沒有生疏。
她的好朋友並不多,所以每一個好朋友之間的友情她都很珍惜。雖然在大學那邊她也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但是最好的同性朋友依舊是孟林珍和金梅梅,尤其是金梅梅,兩個人是從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認識的,離開家去京城上大學這麽久,她也很想金梅梅。
隻不過因為金梅梅現在也是上班的人了,除了星期天平常的時候都是沒有假期的,回家好幾天了,程荔月一直都沒有見到金梅梅。
前天下午六點左右她去金家找金梅梅,按理說這個時候大多數單位也都下班了,但是她去的時候,金梅梅卻沒在家。
還是從金母的口中,她才知道金梅梅已經五天沒有回家了,這段時間她跟著單位下鄉呢。
金梅梅現在在劇團工作呢,當然情況有些複雜,她隻是打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