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
字數:13083 加入書籤
慈寧宮。
被胤祉找來幫忙手抄《聊齋誌異》的芳姑姑和李榮保, 手都在抖。
一個抖得比一個厲害。
胤祉:“?”
這讓他不禁疑惑,“很……可怕?”
李榮保咽了咽口水,“子子子……”
怎麽還學起他養的小倉鼠吱吱叫了?
胤祉見他臉色青白, 不由遞過一杯溫熱茶水, “歇歇?”
主子親自遞茶,李榮保哪裏敢不接,慌忙雙手接過,喝了一口才稍稍緩過勁兒來。
他深吸一口氣, “子不語怪力亂神!”
胤祉:“對!”
但他更疑惑了, 話都這麽說了, 還覺得害怕?
李榮保:“可是真的好嚇人啊啊啊!!!”
胤祉:“……”
他無語地指了指同樣抄書的妙月、步山、烏恩奇、紮布和吳爾袞,示意李榮保看, 他們就不害怕啊。
李榮保深呼吸幾次,“有沒有一種可能, 是他們沒太看得懂?”
然後他眼含疑惑地看向胤祉, 意思是三爺該不會也沒看懂吧?
可三爺分明無論什麽功課都一學就會,還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啊。
胤祉也很茫然, “我懂。”
對啊,他完全能看懂文言文寫的小說啊, 這沒什麽難度。
李榮保:“……三爺不覺得那氣氛十分可怕嗎, 讓人脊背發涼, 周圍都冷下來了!”
胤祉:“……”
胤祉重新拿起一篇故事來看,確實沒感受到什麽恐怖氛圍,“…………”
所以他們這幾個不害怕的,其實是因為沒文化麽?
汗阿瑪、李榮保和芳姑姑害怕, 是因為都太有文化了?
或許吧, 在現代看的小說、影視劇, 聽的有聲小說和廣播劇,都會用很多的方法去烘托恐怖氣氛,所以這簡略的文言文……恕他沒有想象力。
李榮保又加了一句,“不過,害怕歸害怕,看了還想看,欲罷不能。”
胤祉笑了笑,“繼續。”
李榮保臉色又是一白,但還是依言提筆繼續抄寫了。
胤祉托著腮發愁,本以為汗阿瑪能欣賞的話,讓他給這書作序,如今卻是不能了。
胤祉在腦海中過著人選,忽然,他想到了一人:顧八代!
這位老師一直很欣賞自己的,他滿漢文皆通,無論在滿人漢人的文人中,口碑都很好。
想到這裏,胤祉將抄好的部分書稿整理起來,打算去找顧八代。
忽地,他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還未裝訂的東西總是散亂,要是有長尾夾就好了。
嗯?!
長尾夾也不是什麽多難的東西,雖然如今鐵價貴,但皇室用的東西,怎麽會短缺?要是能造出來,也是方便了汗阿瑪和朝廷官員。
即使不能用鐵鑄造,那做出一些木夾子也是可以的,構造原理就和晾衣服的木夾子一樣,做大一些就能用了。
胤祉腦子裏的念頭總是很多,經常閃出些點子,但就因為太多了,經常是不去記下來,就會很快又選擇性遺忘掉。
覺得這夾子有用,他當即先把作序的事情放下,畫起了圖紙。
簡單的圖紙畫好後,他就以‘遲老’的名義,綁在信鴿腳上,讓它送往工部,給經常問‘遲老’問題的工部郎中裴憲度。
一年多下來,胤祉這裏竟養了十幾隻信鴿。每一隻都是一個專門的送信渠道,當然,最受優待的,還是給康熙送信那隻。
辦完這件小事,胤祉才去往尚書房。
今日是每旬一次的休假日,是胤祉為尚書房的阿哥們爭取來的。
按理說,這一日尚書房的老師們都可以休息,但顧八代卻從不休沐,所以胤祉一找一個準。
“顧……老師!”胤祉在老師們當值的廡殿裏,果然看到拿著放大鏡,伏案看書的顧八代。
顧八代聞言立刻抬頭,看到胤祉便笑了,迎出來行禮道:“是三爺,您是來找奴才的?”
胤祉走進去,對於老師的這個自稱頗有微詞,無論教導皇子和皇帝多少學識,他們的地位還是不高。
“老師,自稱、我,即可。”胤祉對著學識淵博又喜愛自己的老師,也願意嚐試著多說話。
顧八代不置可否,問他是不是學業上有什麽不懂的。
胤祉拿出手抄稿給他看。
顧八代也不多問,當即拿著放大鏡,細細翻閱起來。
胤祉看著那放大鏡,心思又動了,其實,近視眼鏡和老花鏡都不難做,西洋人卻賣出天價……
顧八代很快看完了這些故事,他跟康熙不一樣,他格外關注胤祉的學業,即使胤祉除了書法課和寫字與他交流,就沒給他看過自己寫的話本,顧八代也看得出,這不是他寫的。
“三爺這是哪裏尋來的話本子?給奴才解悶的?”
胤祉搖搖頭,“請,老師,作序。”
“啊?”顧八代愣了愣,“這話本的作者是誰?”
胤祉:“你,不識。”
他說著,寫下蒲鬆齡的名字和表字。
顧八代默了默,一般情況下,沒有人會為不認識的人作序的,但他知道胤祉來找他,便是想為這作者尋求一個更好的舉薦。
他頓了頓,笑道:“其實找我作序,不若找容若作序,更為合適。”
胤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他說的誰,茫然地聽顧八代介紹說:
“容若交遊廣闊,京中布衣文人多以與他結交為榮,他所居住的淥水亭,說是有‘食客三千’也不為過。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文采斐然、超凡脫俗。”
胤祉更加茫然,“我,認識?”
顧八代笑了,“三爺應當是認識的。”
胤祉:“?”
顧八代:“皇上的近身侍衛裏,最文弱的那個。”
胤祉被他這一說,腦子裏就出現了一個人影。
汗阿瑪的近身侍衛裏,大多都是精神奕奕、身體強健、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唯獨那人,身上總有一股頹廢憂鬱的氣質,身子看起來也不怎麽好。
胤祉見過這人的次數並不多,都是汗阿瑪出巡的時候,令其隨侍,其他時候,似乎並不在乾清宮當值?
難不成也是暗衛的一員?
胤祉是知道這麽一號人的,但也實在是不熟,作為社恐,他不可能主動去套近乎,所以為難地看著顧八代。
希望顧老師能打消這個主意,自己給這書作序便罷。
顧八代卻說:“三爺不介意的話,這手稿便讓奴才拿回去,到納蘭府邸登門拜訪,請他作序?”
誒?
老師居然願意代勞嗎?!
胤祉一喜,“謝謝、老師!”
不用本社恐出麵真是太好了!
胤祉邁著輕快的腳步回去了,直到這日睡前,他閉上眼睛,忽又驚坐而起。
等等……容若,納蘭府邸……
納蘭容若?!
媽耶~是那個‘人生若隻如初見’的納蘭容若嗎?!
……
第二日進學,顧八代喜滋滋地對他說:“容若很欣賞留仙的才華,答應為其作序了。”
胤祉心中一喜,朝顧八代道謝。
顧八代又問:“三爺手上是不是還有蒲留仙的其他話本?統共幾篇出不了書吧?”
胤祉點點頭,“尚在,謄抄。”
顧八代:“那便等整冊書卷抄好,我再幫三爺帶去給容若罷。”
胤祉應下。
他心中開始對納蘭容若好奇起來,不過基於社恐怕麻煩的屬性,還是沒有多打聽。
隻是會在去給汗阿瑪請安的時候,留意一下他當不當值,卻是始終沒見過他人。
後來‘無意中’對汗阿瑪問起他,才知道原來這兩年納蘭容若的身子骨不太好,康熙便允他在家中休養。
不過他也沒閑著,在家裏養著的同時,也有在編書。
……
沒過幾日,南懷仁帶著鐵製和木製長尾夾的一批樣品,找到了胤祉。
胤祉一愣,他的信不是送到工部的嗎?且給他回信,答應下來的人也是工部郎中裴憲度啊?
南懷仁笑道:“三爺不知道吧,微臣也是工部侍郎。”
胤祉:(⊙o⊙)…
能者多勞啊!
不過胤祉誤會了,東西是裴憲度找人打造出來的,因為‘遲老’在信中讓他東西做好,可以通過‘徒孫’三阿哥送給自己。
但裴憲度不能隨意出入皇宮,見不到胤祉,所以托了南懷仁帶給他。
南懷仁對這種夾子用途不明了,卻對‘遲老’的奇思妙想和胤祉的‘遲老徒孫’身份很感興趣,於是就答應幫忙帶進來了。
胤祉見他問用途,就拿出一卷稿紙,整理齊整後,用長尾鐵夾夾住,長尾一壓方便收納,長尾打開,便能翻閱,就如已經裝訂好的書本一樣穩固。
這東西很簡單,樣品完全達到了他的要求。
而那木夾子用的細彈簧,裴憲度竟也做出來了,胤祉很欣慰。
南懷仁一雙老眼頓時亮如火炬,摸著胡須讚道:“不錯不錯,此物甚妙啊!”
裴憲度做了不少,胤祉便隨手送了南懷仁兩個。
南懷仁謝恩之後,又道:“三爺,‘遲老’以後有什麽巧思,盡可以告知微臣,讓微臣為您做出來。”
找南懷仁倒是比找工部的人方便多了,而且工部的人或許會調動,南懷仁不會。
胤祉再次答了好。
等到午膳時間,胤祉便帶著長尾夾去找汗阿瑪了。
梁九功一稟報,康熙就輕笑道:“老三又來蹭飯了。”
康熙對於胤祉毫不客氣的蹭飯行為,已經習以為常了。
其實他也曾經暗示過其他皇子,午膳可以過來吃。但是大阿哥太子和四阿哥都隻來過一兩次。
康熙不明所以,還問過胤祉原因。
胤祉說,估計是怕汗阿瑪問他們功課。
康熙就納悶了,明明每次考校功課,他們也沒有出過錯,甚至表現得很好,怎麽就怕自己問呢?
胤祉的回答讓康熙手癢,想打他屁股:‘畢竟誰也不想倒胃口。’
康熙問他,‘你就不怕倒胃口?’
胤祉說:‘您又不問我功課。’
康熙‘叛逆’了,一連問了他兩次功課。
結果就是,胤祉也不來了。
康熙好氣又好笑,寫信跟他保證不問他功課,胤祉才恢複三天兩頭來蹭飯的頻率。
今日胤祉獻上了長尾夾,康熙明白用法後目露欣賞,“哪來的?”
他以為是胤祉從民間淘來的。
胤祉:‘我畫設計圖,讓工部郎中幫我做出來的?’
康熙的笑容收住,“你不好好讀書,鼓搗這些奇淫巧技做甚?”
胤祉:“?”
康熙道:“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是你這個皇子該去鑽研的,況且你這個年紀,讀書才是正經,別仗著聰明不務正業。”
胤祉:“……”
果然。
其實他早有預料了,從戴梓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出來,汗阿瑪不重視發明創造,即使這樣的小東西會給文人帶來方便。
但對於汗阿瑪來說,他需要裝訂整齊的文書,隻要一個指令下去,多的是人力為他所用,根本無需借用新奇的工具。
胤祉答了句知道了,悻悻然收回夾子。
康熙看到他大為失落的樣子,心裏卻又不忍了,“好了,隻此一回,你這個長尾夾朕允工部鑄造,發放給各部使用。”
胤祉立刻笑彎了眼,“謝謝,汗阿瑪!”
嗐,沒事兒,凡事有一就有二。
胤祉心中如是想著,轉頭就找南懷仁,幫他研究馬車的減震彈簧。
明年不是要南巡麽,烏庫瑪嬤也要一起去的,可不能讓她在路上太顛簸了。
康熙二十二年冬,京城從十月底就開始飄雪了。
天氣隨之變得刺骨般寒冷,可太皇太後卻看著雪花露出了笑容,“瑞雪兆豐年,希望明年百姓都能吃飽飯。”
原本康熙是要送兩位皇太後去湯泉過冬的,因著這雪天,也隻能作罷。
但今年兩位皇太後可不覺得有多冷了,一則胤祉日日都要催著她們多走動,二則胤祉給她們送了‘羽絨’很是保暖。
這羽絨是胤祉通過南懷仁,找內務府的人製作出來的。
今年因為要得急,沒有太多,全都給了兩位皇太後的衣服用了,連康熙都沒有。
這回康熙可沒再說他是奇淫巧技了,畢竟這是一件孝順的大好事兒,得了實惠的是兩位皇太後,得了好名聲的是他和胤祉。
而胤祉做的可不僅僅這些。
他在看了好幾套醫書後,跟師父費耀色一起,研究了一套內力疏通血管經脈之法。
在‘小白鼠’師父費耀色身上試用了一個月,效果顯著且沒有副作用。
這個冬日,他就每日借著給烏庫瑪嬤按摩的機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悄悄地給烏庫瑪嬤疏通著。
太皇太後起先是不肯勞累胤祉的,因為每次胤祉給她按摩,都要耗費一個多時辰,結束的時候,她隻是覺得輕快了些,胤祉卻一頭的汗。
可胤祉很執拗地堅持著,她便拿他沒辦法了。
她不知道,胤祉給她治療的時候,也是對內力控製的一種修煉。
日子長了以後,太皇太後還真就感覺通身都舒坦了、輕快了,氣色也變好了,連原本不注意就會彎下去的腰背,也自然地挺直了。
皇太後不信按摩有這麽神,還笑著調侃姑母:“您這是日日有胤祉孝順,心情舒坦才好的吧?”
太皇太後哈哈笑說:“這都被你看出來了。”
皇太後就歎氣,“哎呀,什麽時候胤祺也有老三這麽懂事就好了,這孩子別整天跟我鬧,我就阿彌陀佛了!”
太皇太後也無奈地笑:“怎麽,他還鬧著不肯進學呢?”
皇太後:“可不是麽,說他一學漢文就頭痛,還說都是隨了我,你說頑皮不頑皮?”
兩人說起胤祺,就把話題扯遠了。
胤祉安靜退下,深藏功與名。
……
某日,南懷仁給大家上完術數課,忽然又神神秘秘把胤祉請到了茶房。
胤祉不明所以,看著他從衣服裏掏出一本卷邊的書,放在一方茶幾上翻開,指著其中一處,笑眯眯地問:“三阿哥,您可會做這道題?”
胤祉一看,這完全是一本外文書。寫的不是英文法文,好像是……拉丁文?
好家夥,他又不認識拉丁文。
於是搖頭。
南懷仁卻沒放棄,給他講了題幹。
胤祉這才發現,這是一道立體幾何題。
他會是會,問題是……南懷仁為什麽覺得他會?
南懷仁似乎知道他會有此種疑問,笑著道:“那天那道幾何題,是三爺解的吧?我原本以為是戴梓,直到昨天才發現不是。”
“……”
胤祉望天,正想反駁。
南懷仁又笑道:“我仔細比對了筆跡,三爺,您可不要騙老臣啊!嗐,您不知道,這道題已困擾老臣多年了……”
見南懷仁一副苦惱的樣子,胤祉抿抿唇,他心裏天人交戰。
幫吧,會暴露自己太多,不幫吧,南懷仁最近又幫了他很多……
糾結了一會兒,胤祉終是提筆,幫他列公式解了出來。
南懷仁驚喜地捧著那本書,哈哈大笑,“您會!您真的會!!!”
胤祉看他太激動,連忙豎起食指:“噓!”
南懷仁把書名展示給他看,告訴他,“這是希臘著名數學家歐幾裏得寫的《幾何原本》,不知三爺可願……”
胤祉搖頭,寫:‘我不懂外文。’
頓了頓又寫:‘也不想學。’
南懷仁終於露出失望的神色,“這樣啊……那,老臣解不出來的幾何題,可能再來問三爺?”
胤祉抿抿唇,想到以後還有很多要麻煩南懷仁的地方,點了點頭。
南懷仁便抱著那本書傻笑了起來,“三爺,您一定是天使下凡。”
胤祉:“…………”
十一月底。
胤祉的新漫畫《紅薯救荒記》的上部,出版售賣了。
故事的上部,講的是少年陳振益,由於家鄉鬧饑荒而遠渡南洋謀生路,因為為人踏實肯幹,算盤打得好,被當地一雜貨鋪老板賞識,將女兒嫁給了他。
此後,陳振益在南洋經商,過得也算富足,卻仍然掛心著時常鬧饑荒的家鄉和親人。
某次他去鄉下收貨,偶然得知物美價廉的紅薯,竟然畝產兩千斤!
並且種紅薯對土質、耕種之法、給水等等要求都不高,即使大旱也能收成一千斤!
陳振益狠狠地心動了,當即就要帶著紅薯回家鄉。
老丈人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官府規定,被發現意欲將紅薯帶出境,是會直接砍頭的!
陳振益卻更想把紅薯帶回家鄉了——如果不是這東西太好,南洋官府為什麽不敢讓人帶哪怕一個回大清呢?
他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好辦法:將紅薯藤編入綁東西的麻繩裏,接著塗滿泥土,果然成功將之帶回了家鄉!
老天保佑,這樣帶回去的一批紅薯藤,陳家人成功種活了!
僅僅四個月,半畝地就收了一千斤!
不僅如此,這紅薯到了大清,竟比南洋種的更加美味,特別是火烤之後,又香又甜!
第二年,雨水不豐,陳家的紅薯仍有畝產一千五百斤,全家人沒有餓到肚子。
第三年,全省大旱從春季就開始了。
這讓百姓無比絕望:按照經驗,這樣的天氣帶來的會是大半年的饑荒,到時候,餓殍遍地,人間慘劇……
就在這時,陳家運著紅薯,往當地巡撫府衙去了。
康熙看到這裏,發現已經翻到了最後一頁,隻留下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他傻眼了,翻到封麵,這才發現《紅薯救荒記》旁邊,還有兩個小字:‘上部’。
康熙嘴角抽了抽,這不是他第一回從胤祉這裏看到沒畫完的連環畫了。
可以說,從前之所以跟胤祉開始通信,就是因為被他這連環畫給吊起了胃口。如今被吊胃口的,成了買書的人,康熙心裏有種隱秘的快感。
“下部什麽時候出?”康熙問。
胤祉笑著寫:‘很多人都這樣問,但我也不知道啊!’
康熙:“……”
很快康熙關心起另一個問題:“賣得好嗎?”
胤祉眼前一亮,‘要打賭嗎?’
康熙木著臉,“不了,謝謝。”
胤祉把失望寫在臉上,汗阿瑪,不上套啊,‘賣得挺好的,比前麵兩本都賣得好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上部的懸念留得好,京城裏的書齋書坊,都是一擺出來就被搶購一空。
如今,晨曦書局每天都在忙碌地加印、裝訂,一批書出來,立刻就被書商批發走了。
搞得胤祉原本要在十二月出版《聊齋誌異》的計劃,都要往後推了。
是的,納蘭容若已經為這本書作好了序,這本書尚未麵世,在京城的文人中,就有了知名度。
胤祉去信告訴了蒲鬆齡這個好消息,想著他大約過年的時候,正好能收到信,也能讓他過個高興的好年了。
到了年末,各個藩屬國和蒙古部落,都派了使者來進貢。
蒙古部落的使者幾乎都是郡王、額駙和台吉,康熙早就等著這個時機,因為,他會在今年年末,最終確定了三位公主的訂親對象。
經過半年的觀察,康熙對三位他看好的少年才俊非常滿意,胤祉也沒了意見。
其中表現最好的,應當是吳爾袞了。
為了能借到二公主的筆記,他這半年來,學得甚至比皇子還要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