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引力

字數:3269   加入書籤

A+A-




    幾個人拿著石頭,到了附近一個旅店先住下。然後到旅店後麵,繼續研究這個石頭。
    段駐說:“這是引力石,我暫時這麽給它起名字。把它放在這裏,然後開啟光源,看到光線彎曲。”
    段駐打開一道激光,本來是照射在對麵屏幕上。段駐把引力石放在桌子上,光線像是被吸引了一樣,照射點位置向下移動。
    引力石移動,那道光像是被牽引一樣,像被繩子牽著,跟著移動。
    他把幾個引力石放在不同位置,光線先後向幾個不同方向變化。先投向石頭A,然後是石頭B,然後是石頭C,像是鐵塊被吸鐵石吸引。
    像是在地圖上開啟導航,設置目的地A,B,C,汽車自動行駛,根據設置位置汽車行進到A,然後是B,然後是C。隻不過有區別的是,並沒有達到A,而是快要到達的時候發生偏轉。
    就好像是繪圖軟件上繪製曲線,設置起點,曲率半徑中心,上下移動鼠標,曲線的形狀也會發生變化,但是沒有設置終點。
    段駐說:“如果有個光學專家來解釋下就好了。”
    孫實記說:“隻是我們三都是機械專業的。”
    吳田說:“但我們在大學物理裏也學過光學。”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動特性,又具有粒子特性。科學家發現光既能像波一樣向前傳播,有時又表現出粒子的特征。因此稱光為“波粒二象性”。
    關於波的波動特性,支持者惠更斯認為,光是一種機械波;光波是一種靠物質載體來傳播的縱向波,傳播它的物質載體是“以太”;波麵上的各點本身就是引起媒質振動的波源。根據這一理論,惠更斯證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也比較好的解釋了光的衍射、雙折射現象和著名的“牛頓環”實驗。如果說這些理論不易理解,惠更斯又舉出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來反駁微粒說。如果光是由粒子組成的,那麽在光的傳播過程中各粒子必然互相碰撞,這樣一定會導致光的傳播方向的改變。
    關於光的粒子性,支持者牛頓提出:第一,光如果是一種波,它應該同聲波一樣可以繞過障礙物、不會產生影子;第二,冰洲石的雙折射現象說明光在不同的邊上有不同的性質,波動說無法解釋其原因。
    愛因斯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這是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觀客體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即波粒二象性。這一科學理論最終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接受。
    這引力石如何改變光的傳播?大家在思考。
    一種可能,它改變了周圍空間的折射率,導致光折射變化,可能折射率是連續變化。光沿著曲線變化,而不是折線。例如光纖,光在光纖中的傳播是利用光的全反射。光纖纖芯的折射率高於包層折射率,在纖芯與包層的分界麵上,光發生全內反射,沿著光纖軸線曲折前進。
    一種可能,它擾亂了周圍空間,波原來的傳播被幹擾。一個石頭落入水中激起漣漪,又一個石頭落入水中,將原來的水波阻斷。
    一種可能,它類似於吸鐵石吸鐵。將條形磁鐵的中點用細線懸掛起來,靜止的時候,它的兩端會各指向地球南方和北方,指向北方的一端稱為指北極或N極,指向南方的一端為指南極或S極。地球的地磁北極是指南極,地磁南極則是指北極。磁鐵與磁鐵之間,同名磁極相排斥、異名磁極相吸引。指南針與南極相排斥,指北針與北極相排斥。
    一種可能是,光線經過不同的空間,從A點經過異空間到B,中間有一段在異空間,從B點經過異空間到C。
    吳田說:“為什麽能夠看到光線是扭曲的,而不是斷斷續續的?”
    段駐說:“存在大量的空間進出點,宏觀上看不到。這些空間進出點非常密集,無數次進入和導出。像是火車進入隧道,很多次進入,很多次退出。不過,火車行走的路線在同一個空間是連續的。隻不過我們看到的是它不停地消失和出現。光線消失和出現是在不同的空間。它從進入點是向著正北方向,從空間出來時可能是對著西北方向。再次進入空間,從空間出來時可能是對著正南方向。”
    吳田說:“那然後想問個問題,這東西從哪裏來的?”
    孫實記說:“是隕石吧。”
    全世界已收集到4萬多塊隕石樣品,有各種樣式的。它們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石隕石主要成分是矽酸鹽),鐵隕石鐵鎳合金)和石鐵隕石鐵和矽酸鹽混合物)。隕石由鐵、鎳、矽酸鹽等礦物質組成,亦稱隕星石。也指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在含碳量高的隕石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氨、核酸、脂肪酸、色素和11種氨基酸等有機物。
    吳田說:“是隕石得趕緊交給研究所吧,檢測下是否有輻射之類的。對人體不一定安全。”
    孫實記說:“有些方法可以判斷它是否是隕石。”
    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麵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麵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的阻擋,它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麵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麵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很像在麵團上按出的手指印。熔殼和氣印是隕石表麵的主要特征。若是看到的石頭或鐵塊的表麵有這樣一層熔殼或氣印,那可以推測這是一塊隕石。但是落下來的年代較長的一些隕石,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和雨淋,熔殼、氣印也就不易辨認出來了。
    石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石隕石的斷麵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這是辨認石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鐵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鐵占90左右,鎳的含量一般在4~8之間,地球上的自然鐵中鎳的含量一般不會有這麽多。
    段駐說:“或者是誰造出來的,把它扔到這裏了。”
    吳田說:“為什麽隻有我們遇到了?”
    孫實記說:“這是偶然,也許是別人遇到了。”
    段駐說:“但是最近來盛期城附近的都是工程師,總會有工程師遇到這個石頭的。”
    吳田說:“是的。偶然中的必然。”
    段駐說:“我們遇到之後,就從偶然變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