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先皇“遺詔”

字數:4728   加入書籤

A+A-


    南安王妃她們一個個麵色凝重。
    沒聽說太後病重啊,怎麽就突然薨了?
    齊王逃了,躲在暗處鬧出不少小動作來,因為有先皇“遺詔”,太後的命牽製他,齊王才沒有公然謀反。
    如今太後薨了,沒人壓製齊王了,齊王必定會謀反啊。
    雖然京都還有一個郡主,可一個女兒抵擋不住齊王的野心。
    禦書房內。
    皇上正在批閱奏折。
    公公跑進來稟告皇上太後薨了的事。
    皇上身子一怔,還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喪鍾已經敲響了。
    皇上臉黑成鍋底色。
    他從龍椅上站起來,勃然震怒道“誰允許你們敲的喪鍾?!”
    傳話公公被皇上的怒氣嚇了一跳。
    太後沒了,喪鍾敲二十七下是規矩啊。
    看著皇上怒氣騰騰的臉,福公公也反應過來,這喪鍾不該敲,不能敲。
    這世上能壓製齊王謀反之心的隻有太後,不顧生母死活,齊王就是謀反成功了,也會受人唾罵,遺臭萬年。
    現在邊關情況緊張,雖然和南梁打的不相上下,可如果齊王在這時候起兵,對朝廷來說無疑是雪上添霜啊。
    齊王遠在京都外,太後死了,密不發喪,在天下人眼裏就還活著。
    齊王就不能不顧太後的死活。
    現在倒好,太後一咽氣,就頗不得的敲響了喪鍾。
    這事有那麽急嗎?!
    等皇上點頭了再敲不行嗎?!
    皇上氣的腦殼疼,他實在沒料到太後會這時候死,他已經命太醫好好照顧太後了,一定要太後活著。
    現在喪鍾已經敲響了,再說這些也晚了。
    皇上出了禦書房,直奔永寧宮,他要看看太後怎麽突然就沒了。
    敲喪鍾的公公被抓了起來,直接杖斃。
    永寧宮外,把守的侍衛沒有撤退,看了太後這麽久,有些倦怠了,但沒人敢鬆懈。
    看皇上怒氣衝衝的走來,個個站的挺直。
    永寧宮的宮女太監跪了一地,哀嚎不絕。
    皇上命人禁足永寧宮的時候說過,如果太後有什麽三長兩短,永寧宮上下給太後殉葬。
    這幾個月,她們沒有出永寧宮半步,吃的喝的都是專人送來,心裏委屈,但伺候太後,沒人敢懈怠。
    皇上抬腳走進去,宮女太監跪著讓開一條路。
    皇上走到床榻前,太後躺在紫檀木雕花大床上,臉色發紫,死的並不安詳。
    福公公問宮女道“一再叮囑你們仔細照顧太後,太後怎麽會突然薨了?!”
    宮女們臉色慘白道“我們也不知道太後為什麽突然就沒了,半個時辰前,太後還命我們找出她冊封皇後時穿戴的鳳袍,伺候她穿上……。”
    不止穿上了太後最心愛的鳳袍,還化了妝,看起來精神奕奕。
    誰想到太後會想不開尋死?
    皇上看著太後身上的鳳袍,臉色要多陰沉就有多陰沉。
    她倒是聰明。
    活著隻有痛苦,死了卻能以太後之尊風光大葬,還給齊王借口舉兵謀反。
    “給朕查清楚,太後到底是怎麽死的!”皇上聲音冷如寒霜。
    太醫匆匆趕來。
    永寧宮禁足的時候,派人搜查過一遍,所有的毒藥都被拿走了。
    太後的樣子也不像是服毒自盡。
    太醫檢查後,稟告皇上道“太後是吞金自盡的。”
    高高在上的太後最後落得個吞金自盡的下場,實在令人唏噓。
    但一想到太後偷梁換柱,害死皇後腹中胎兒,用齊王的兒子冒充皇子,害死雲妃……要不是錦寧公主福大命大被東淩侯夫人救了,這些肮髒事還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浮出水麵。
    太後死不足惜。
    而且她的死會給大齊帶來更大的災難。
    生,害人。
    死,還是害人。
    皇上眸光從跪了一地的宮女太監身上掃過,問道“太後身前是不是留有遺訓,喪事從簡?”..
    宮女太監齊齊一愣。
    機靈點的,連連點頭“太後說了,喪事從簡。”
    國庫空虛,邊關打仗錢不夠,皇上哪願意為了給個討厭的太後辦喪事耗費大量錢財?
    皇上臉色冰冷“那就遵從太後遺訓,喪事從簡吧。”
    丟下這一句,皇上大步離開。
    雖然太後的喪事從簡,但畢竟還是太後,宮內宮外在太後喪葬期間禁止一切喜樂,京都準備迎親嫁娶的人家因為太後薨了不得不往後推遲。
    各命婦進宮給太後守喪,大體上和之前差不多。
    隻是一般太後下葬,是要陪葬一堆金銀瓷器,尤其是太後生前喜歡的東西,都會給太後陪葬。
    但現在,那些東西一樣也沒有跟隨太後入土為安。
    隻有永寧宮那些太後的心腹,皇上準許他們給太後殉葬了。
    太後一死,喪鍾昭告天下。
    消息一傳到齊王耳中,齊王悲痛欲絕。
    太後是用自己的命來成全他這個兒子的雄心壯誌。
    齊王悲痛了半個時辰,就起兵了,打著皇上不孝,毒死太後的名號,要打進京向皇上討一個說法!
    齊王為了謀反是做足了準備,東淩侯最擔心的事發生了。
    齊王和衛國公太熟悉大齊的朝政了,齊王起兵,直接奔著大齊糧倉而去。
    他直接控製了邊關將士的補給。
    一邊是南梁屢屢攻城,一邊是齊王把持了朝廷糧倉。
    東淩侯猜到齊王意圖後,在南安郡王和北寧侯世子帶回來二十馬車糧草應急後,當即派飛虎軍去接應糧草,又給衛老國公送了信去,勉強保住了大齊一大糧倉。
    可這些應付戰事遠遠不夠。
    營帳內,東淩侯和老王爺、王爺、冀北侯他們商議軍務。
    齊王的人攻陷了什麽地方,第一時間或八百裏加急或飛鴿傳書稟告他們知道。
    不得不說,衛國公是衛老國公親生的兒子,先衛國公世子的弟弟,謀略手段,都堪稱一絕。
    隻可惜用錯了地方,走上了歧途。
    本該能成為朝廷肱股之臣,卻成了朝廷心腹大患。
    齊王沒有直接攻打京都,而是占領一個個糧倉,直接扼住了邊關將士的命脈。
    沒有糧草,南梁攻城又消耗大齊兵力,等時機成熟,齊王就能形成席卷之勢。
    王爺他們一個個麵色凝重,老王爺看著東淩侯道“如今軍中糧草還能管一個多月,算上衛老國公保下的糧倉以及魏家要送來的,勉強能撐三個月。”
    但那些不在軍中的糧草,能不能安全送達都是一個不定之數。
    “衛老國公也不敢逼急了,萬一齊王一把火把糧草燒了,誰都得不到。”
    齊王得不到就算了,他們不能沒有糧草。
    東淩侯氣的恨不得剝了衛國公的皮,他道“南梁又往邊關調兵了,應該是知道齊王控製糧草的事,我們不能分散太多兵力去滅齊王。”
    “為今之計,先燒南梁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