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媽媽我撿垃圾養你啊24

字數:14697   加入書籤

A+A-


    在市一中的學習生活忙碌而充實。
    市一中的學習進度略超前於濟香中學,江泛月到學校的頭幾天都在忙著趕課程進度。
    好在班上的老師和同學都知道江泛月是從鎮上中學轉來的,給予了江泛月很多幫助。
    尤其是紀樂瑤,大方分享了自己做的筆記,讓江泛月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和題目都盡管問她。
    江泛月有些不好意思,偶爾會給紀樂瑤帶些飲料。
    紀樂瑤坦然收下,時不時回送一些包裝精美的零食。
    等江泛月終於跟上學習進度,不再需要單獨開小灶,她給紀樂瑤送了一件玩具作為謝禮。
    紀樂瑤反複擺弄著手中憨態可掬的貓咪擺件,驚喜道:“這是童話世界工廠的玩具!”
    “咦,這是新品嗎,我好像沒在店裏看到過這款。”
    江泛月眼眸明亮:“對,它還可以拿來當筆筒,你看看喜不喜歡。”
    紀樂瑤將貓咪擺件放到桌上,又將自己的筆全部塞進裏麵。
    看著十分賞心悅目。
    “我和你說,我家裏有很多童話世界的玩具。”
    “每次去店裏挑玩具,挑來挑去,最後拿起來一看,果然又是童話世界生產的。”
    江泛月唇角彎起,與有榮焉:“童話世界的玩具種類真的非常多。”
    紀樂瑤仿佛找到了同好般:“你也喜歡嗎”
    江泛月點頭:“對,我家裏也有特別多,還有不少是非賣品。”
    紀樂瑤敏銳捕捉到關鍵詞:“非賣品!”
    在江泛月轉學過來前,班主任跟紀樂瑤簡單說過江泛月的情況。
    所以紀樂瑤知道江泛月的作者身份。
    她那麽照顧江泛月,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喜歡和厲害的同齡人當朋友。
    可對於江泛月的家庭情況,紀樂瑤就一點兒也不清楚了。
    江泛月沒有細說,隻道:“是我媽媽送給我的。你要是想看,可以去我家玩。”
    紀樂瑤便沒有往下追問,興致勃勃地與江泛月商量著時間。
    這也是江泛月喜歡紀樂瑤、喜歡班裏同學的原因。
    他們並不好奇她的過去,也沒有通過嘲笑他人苦難來尋樂子的惡趣味。
    比起嘲笑他人,他們更願意把時間花在充盈自身上。
    江泛月在這樣的環境裏,如魚得水。
    所以故事裏的依依,也開始遇到了很多朋友。
    即使遇到挑戰,也會在朋友的陪伴下,化險為夷,更上一層樓。
    呂君浩看完之後,嘖嘖稱奇,跟肖建國說:“原本以為這就是一部兒童讀物,誰知道這還是一部升級流爽文。”
    肖建國哈哈一笑:“升級流爽文的受眾才廣啊。”
    有些文章,給孩子看,可能稍顯幼稚了些。
    但給大人看,反而剛剛好。
    嗯……
    自從《愛跳舞的小象》開始連載後,《童話月刊》的銷量一直在小幅度上漲。
    為了能夠精準把握讀者群體,肖建國特意進行過調研,最後得出結論——
    這增加的客戶,絕大多數是孩子,但也有小部分是大人。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
    肖建國自己也是出於興趣,才辦這份報紙的。
    誰說兒童讀物隻屬於兒童。
    把江泛月寄來的稿子放到一邊,肖建國問呂君浩:“《許願鏡》的出版送審進行到哪一步了”
    五月初,童話世界店鋪裝修完畢。
    因為有兩間店鋪,位於百貨大樓那間總店鋪的店長由姚容親自來擔任,位於木材市場那間分店鋪的店長則由趙棕來擔任。
    雖然這大半年來,姚容給趙棕許下過不少承諾,趙棕對於自己會擔任店長這件事情也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當真的聽到姚容的話時,趙棕還是激動得滿臉漲紅。
    暈暈乎乎回到家,抱著趙老爺子又哭又笑。
    “爸,我現在也能自己管一家店鋪了。”
    “以後客人再來店裏,也要稱呼我一聲趙老板了。”
    以前他幫他爸看店,相熟的客戶都喊他“小老板”。
    現在可算是把那一個小字給摘掉了。趙老爺子翻了個白眼,不過眼裏的笑意和心中的自豪卻是怎麽也藏不住。
    他大女兒早幾年就出嫁了,唯獨這一個小兒子,遊手好閑,不幹正事,偏偏又眼高於頂。
    以前去和女方相親,女方都不待見他,現在呢,直接成了相親市場的香饃饃,反倒是他小兒子,嘴裏文縐縐地說什麽,現在隻想好好工作,暫時沒心思結婚。
    瞧瞧,瞧瞧,都神氣成啥樣了。
    “好好幹,可別給你老子丟臉。”
    “這還要你說。”趙棕一副你看不起誰的模樣。
    “老爺子,你不是喜歡聽戲文嗎,那戲文都說什麽……”
    “額,對,士為知己者死!姚姐慧眼識人,我肯定不能讓她失望啊!我得向所有人證明,姚姐沒看錯人!”
    趙老爺子那牙酸得喲。
    他以前天天耳提麵命,他小兒子都沒能生出半點兒上進心。
    現在連“士為知己者死”這種文化人才說的話都冒出來了。
    裝修好之後,店裏要通風一段時間,員工也需要進行一番崗前培訓,所以姚容和趙棕商量了之後,將開業時間定在六一兒童節。
    那天恰好也是周末。
    不少家長都帶著孩子出來逛商場。
    一到百貨大樓,眾人就被豎在門口的宣傳牌和人形玩偶吸引了注意力。
    不少客人順著指引,一路上到三樓。
    剛站在店鋪麵前,一個一眼望不到頭的夢幻世界呈現在眾人視線裏。
    童話世界的總店非常大,是將周圍四個店鋪都租了下來並打通成一個。
    店鋪整體以暖色調為主,天花板上掛滿了高低不一的星星燈。
    一抬頭,恍若看見漫天星河。
    低下頭,則有流光閃爍,綿延至店鋪深處。
    有孩子追著流光一路向前——
    積木區,擺件區,玩偶區,木製八音盒區……
    每一個區域都能帶給客人不同的驚喜。
    除此之外,店裏還專門開辟了一塊區域,員工待在裏麵現場製作玩具,家長和孩子們可以隔著玻璃,親眼看著一個玩具是如何從無到有生產出來的。
    而且如果顧客想要在玩具上刻字,購買之後可以拿到這裏,憑小票讓員工幫忙。
    在另一個角落,還放有一個信箱。
    信箱旁邊立著一塊牌,上麵寫著“給三年後的自己寫一封信”。
    每個在店裏消費的孩子都可以寫一封信,三年後店裏會幫忙寄給孩子。
    當然,寄信是免費的,但信紙和信封可不是免費的。
    而恰好,信箱旁邊就有一塊區域,專門用來售賣各種漂亮的卡通信紙和信封。
    還有一個角落,擺放有好幾台娃娃機。
    當初姚容為了弄到這幾台娃娃機,耗費了非常大的功夫。
    但很顯然,這番功夫都是值得的。
    娃娃機才剛從國外引入國內,就連從小生活在首都、魔都的孩子都不一定見識過這個機器,更何況是常晉市的孩子
    別說小孩子了,就連帶他們過來的家長都對娃娃機流連忘返。
    ……
    這種在後世屢見不鮮的噱頭,放在這個年代,顯然具有碾壓性的優勢。
    那些一開始不想消費的顧客,都忍不住掏錢買了些東西。
    而本來就奔著買東西來的顧客,更是直接刹不住車了。
    當他們結賬時,他們發現辦理會員卡不僅能享受折的折扣,還能得到會員專享的玩具——
    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
    反正錢也花了,必須順手辦一張會員卡啊!
    ……
    姚容特意叮囑過蕊蕊爸,讓他送貨來市裏時,順便帶姚蕊蕊、姚苗苗和二妞過來湊熱鬧。
    三個孩子跟在江泛月身邊,看得是目不暇接,眼睛都舍不得多眨一下。
    江泛月前幾天已經來店裏逛過了。那時候店裏還沒開始營業,偌大店鋪隻招待她一個人,所以這會兒她的表現比較平靜。
    逛著逛著,幾人還遇到了紀樂瑤。
    紀樂瑤提著滿滿一籃子玩具,看著江泛月他們空蕩蕩的手,笑問道:“你們不買嗎”
    “不買。”
    姚苗苗拍拍胸口,滿臉驕傲。
    她一點兒也不怕生,渾身透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撞。“這些玩具都是我們村裏人做的,我們這回就是單純來看熱鬧。”
    紀樂瑤看向江泛月。
    江泛月沒有再瞞著紀樂瑤:“童話世界是我媽媽開的。”
    紀樂瑤小小哇了一聲:“難怪你有這麽點非賣品,這下我總算是理解了。”
    江泛月把二妞介紹給紀樂瑤認識。
    紀樂瑤笑著與二妞問好,閑聊幾句,主動告辭離開,沒有打擾江泛月與二妞她們敘舊。
    待到逛得累了,江泛月帶著二妞她們去隔壁的甜品屋吃小蛋糕,順便聊起近況。
    二妞說:“這學期換了個校長,實行軍事化管理,學校的學風好了不少。”
    “費舒雲他們都變得安分了好多……”
    “我交到了幾個新的朋友……”
    說完學校的事情,二妞還說起了她的小說。
    前段時間她又往出版社投稿了一次,雖然依舊被拒絕了,但二妞還是決定繼續修改。
    “我已經知道自己不是寫小說的那塊料了。可既然寫了,就還是想再堅持堅持,也許真的能堅持出一個好的結果也說不定”
    月月是個天才,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成長。
    她隻是個仰望天才的笨小孩。
    但是笨小孩也有笨小孩的執拗。
    在第四次嚐試投稿時,二妞的作品終於過了。
    雖然千字價格不高,但握著這來之不易的兩百塊錢,二妞還是沒忍住,抱著江泛月嚎啕大哭。
    擁有天賦的孩子可以輕輕鬆鬆就得到出版社的認可。
    沒有天賦的笨小孩,在將自己的作品反複打磨,在將自己那零星一點的才華千錘百煉之後,同樣可以得到出版社的認可。
    隻要一直在路上,或快或慢,或早或晚,不都能抵達目的地嗎。
    九月,《許願鏡》實體書終於製作完成。
    江泛月現在住的地方距離常晉出版社不算遠,中午的時候,肖建國騎著自行車,送來了十本樣書。
    整本小說篇幅不長,書並不厚,但製作精美,足見用心。
    江泛月愛不釋手。
    姚容給肖建國倒了杯水:“肖編輯,您怎麽親自來送樣書了。”
    平時有什麽需要跑腿的事情,肖建國基本都是交給呂君浩這個年輕人幹的。
    所以現在看到肖建國,姚容才覺得稀罕。
    肖建國喝了口水,放下杯子,道:“我這回過來,一是為了聊聊《許願鏡》發售的事情,二是為了找你們商量《愛跳舞的小象》出版的事情。”
    《許願鏡》是《童話月刊》出版的第一部作品。
    在肖建國的極力爭取下,《許願鏡》獲得了很大的宣傳資源傾斜。
    出版社其他編輯都說,肖建國這是十分看好《許願鏡》。
    這話不假。
    肖建國確實看好《許願鏡》。
    但他最為看好的,還是《愛跳舞的小象》。
    《許願鏡》宣傳得轟轟烈烈,實際上都是為了後麵的《愛跳舞的小象》造勢。
    “算起來,《愛跳舞的小象》連載有大半年了。這大半年裏,《童話月刊》的月銷量從六萬一千份,上漲到了現在的十二萬份。”
    “這個數據,在本省基本已經到頂了。”
    “如果還想提高《童話月刊》的銷量,就必須把《童話月刊》的銷售範圍從本省,推廣到其他省份。”
    “所以我想借著《許願鏡》和《愛跳舞的小象》的出版來打開市場,順勢把《童話月刊》賣向全國各地。”
    江泛月被肖建國話中所描繪的前景,驚得微微睜大眼眸。
    姚容淡定笑笑,問了個最關鍵的問題:“肖編輯需要我們怎麽配合你”
    肖建國說:“考慮到月月還在上學,需要月月配合的地方不多,但可能會邀請月月做一些采訪,還有對《愛跳舞的小象》重新做一番細修。”
    “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希望《愛跳舞的小象》能夠連載得越久越好。”
    “最好能把它打造成一個係列,與《童話月刊》徹底綁定。”
    姚容沒有馬上接話,以詢問的目光看著江泛月。
    江泛月斟酌片刻,道:“這些要求我都能辦到。依依的故事,我本來就打算一直寫下去的。”
    話落,江泛月回望姚容。
    肖建國也看著姚容,雖然知道這個提議百利而無一害,但在等待結果之前,還是忍不住有些緊張。
    姚容爽快點頭,與肖建國握手。
    “一切就拜托肖編輯了。”
    “隻要不影響月月的正常生活,有什麽需要配合的,我們都會盡量配合。”
    肖建國露出燦爛的笑容。
    這下子,他總算能夠大展拳腳了。
    九月十五,《許願鏡》正式發售。
    別的省情況如何江泛月不清楚,但本省的書店有一家算一家,隻要她走進去,都能夠在比較顯眼的位置看到《許願鏡》。
    原本,班裏隻有紀樂瑤知道江泛月的作者身份,但這會兒,《許願鏡》一爆火,不少同學都注意到了《許願鏡》作者的名字。
    從江泛月決定用真名當筆名起,她就沒想過隱瞞這件事情。
    隻要有人問,江泛月都會大大方方承認。
    “是我寫的。”
    她表現得如此坦蕩自然,班上其他人在震驚讚歎過後,也都逐漸平靜下來。
    不過這個消息很快如龍卷風般,短短一個早上就傳遍了各個年級各個班級。
    市一中裏,有不少學生都看過《童話月刊》,其中一些人特別喜歡江泛月的作品。
    隻是沒想到他們喜歡的作者居然和他們在一個學校裏,年紀還這麽小。
    “我還給她寫過信,在信裏稱呼她為江泛月姐姐,結果好家夥,她比我還小一歲。”
    “今年《童話月刊》舉辦了最受歡迎作品投票,我當時還給《愛跳舞的小象》投票了。”
    “等等,你們要不要來做一道數學題,她現在讀初二,應該才十三四歲,那也就是說,她剛開始寫《許願鏡》的時候,是十二歲!”
    “我的天,最關鍵是她還寫得特別好看!”
    “這是什麽天才少女人設啊。”
    是的。
    ——“天才少女作家”。
    出版社在宣傳《許願鏡》時,打出來的旗號就是這個。
    原女主從十四歲開始正式出書,就被譽為天才少女作家,江泛月的年紀比她還小了一歲,自然更當得起這樣的讚譽。
    這番宣傳轟轟烈烈,就連遠在帝都的孫濤濤,都在書店顯眼位置看見了《許願鏡》。
    年底時,苗苗爸媽終於回來了。
    距離姚苗苗上一次見到爸媽是三年前。
    她對爸爸媽媽的印象已經非常淡。
    但是這三年來,姚苗苗一直能收到她爸媽寄回來的衣服,也從蕊蕊爸媽那裏,聽說了很多關於她爸媽的事情。
    所以在經曆了第一天的生疏後,到第二天,姚苗苗就變得非常粘她的爸爸媽媽。
    可是隨著時間一點點推移,姚苗苗又變得有些患得患失起來。
    她和姚蕊蕊睡在一個被窩裏。
    這天晚上,姚苗苗推了推姚蕊蕊。
    姚蕊蕊都要睡著了,嘟囔道:“你幹啥子喲”
    “我爸爸媽媽是不是又要去打工了”
    “明天問問就知道了。”
    姚苗苗沒說話,隻是用力扁著嘴,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村裏自建房的隔音效果不太好,她沒敢哭出聲來,隻能默默用小手擦掉眼淚。
    隻是眼淚不夠聽話,偶爾有來不及拭去的,就砸落在了被子上。
    她好羨慕姚蕊蕊的。
    為什麽大伯和大伯母能夠一直陪在姚蕊蕊的身邊,她的爸爸媽媽就要去那麽遠——那麽遠——遠到她都長大了才回來看她呢。
    雖然爺爺奶奶都很疼她,大伯和大伯母對她的關心不比對姚蕊蕊的關心少,甚至很多時候,因為她爸媽不在身邊,大伯和大伯母都會更偏心她。
    但是——
    但是就是不一樣的啊。
    姚蕊蕊的睡意一下子全消了。
    “別哭啦別哭啦。”姚蕊蕊急得團團轉,突然,小腦瓜子靈機一動,“明天容姨回村子,我們去找容姨,容姨那麽聰明,一定能夠給你出主意的。”
    第二天,姚容剛回到村裏,就被兩個小姑娘一左一右抱住了大腿。
    姚容牽著她們走進工廠裏麵,好笑道:“找我有什麽事情嗎”
    姚蕊蕊把姚苗苗昨晚哭了的事情直接抖了出來。
    姚苗苗鼓著臉,不高興地瞪著姚蕊蕊,卻沒有出聲反駁。
    姚容說:“原來是因為這件事情啊,我記得苗苗的爸爸媽媽是在南邊做施工隊的,對吧”
    姚苗苗用力點頭,滿懷期待地看著姚容。
    姚容笑了笑,摸著她的腦袋說:“那你們去外麵玩會兒,等我忙完了事情,我再陪你們去一趟你們家。”
    安撫好兩個孩子,姚容出去忙碌。
    如今童話世界徹底站穩腳跟,並逐步把生意鋪開到附近幾個城市。
    原有的生產線不足以提供這麽多貨物,所以工廠又再次進行了擴招。
    到如今,工廠的員工已經超過了人。
    安排好工廠的事情,姚容陪兩個孩子吃了午飯,這才帶她們回她們家。
    村長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瞧見姚容來了,十分高興:“我還說這兩個孩子跑哪兒去玩了,連飯都忘了回家吃。原來是去你那裏了。她們沒有給你添麻煩吧”
    這一年來,依托著童話世界的發展,村子新修了水泥路。
    村民們要麽進工廠上班,要麽就在自家地裏種菜,等菜一熟,都不需要費心去找買家,工廠會直接按照市場價收走。
    漸漸地,村民的錢包都鼓了起來。
    村長心情舒暢,整個人的精神勁頭更足了,看上去仿佛年輕了幾歲。
    姚容說:“怎麽會兩個孩子都很乖。”
    姚容又跟屋裏的苗苗爸媽打招呼。
    她如今是大忙人,閑聊幾句,村長就直接問起姚容的來意。
    “是這樣的。”
    姚容沒有把兩個孩子和她的對話說出來。
    事實上,就算兩個孩子不來找她,她也早有類似的打算。
    “現在工廠的生意越來越好,大半員工都是從其他村和鎮上招來的。他們每天上下班都很麻煩,在路上要耽誤不少時間。我早就打算給他們修個員工宿舍了。”
    “苗苗爸媽不就是幹施工隊的嗎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在村裏成立一支施工隊,自己當老板”
    苗苗爸媽瞪大了眼睛,顯然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
    在他們看來,無論是他們的村子還是濟香鎮,都代表著貧窮與落後。
    與繁華的、正在以飛速發展的南邊城市,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即使這一次他們回來,發現村裏已經有了新的改變,可是那根深蒂固的觀念依舊沒有辦法拋開。
    不僅是他們,就連一直待在村裏的村長和蕊蕊爸媽都從來沒有往這方麵想過。
    但現在聽了姚容的一番話,苗苗爸媽豁然開朗。
    是啊,現在村子和鎮子還是破破爛爛的,但是村子和鎮子明顯在發展。
    隻要有發展,就不缺工作機會。
    也許在一開始,工作機會不算多,賺的也沒有去打工多。
    但好處也很明顯。
    自己給自己幹活,還能留在家鄉,和女兒團聚。
    如若不是生活所迫,誰又願意跑到千裏之外的地方,幾年都不回一趟家呢
    眼見苗苗爸媽臉上都出現意動之色,姚容起身告辭。
    “距離過年還有段時間,你們可以再好好商量考慮一下。”
    苗苗爸媽連聲向姚容道謝。
    他們都知道,要不是兩家私交好,對方一個大老板,根本不會花時間點撥他們。
    姚容擺了擺手:“你們別覺得我是看在兩家關係好的份上才幫你們的。”
    “我是想把你們打造成一個榜樣,吸引其他外出打工的青壯年回到家鄉發展。”
    她的生意能發展那麽快,離不開政策和有關部門的扶持。
    這也算是投桃報李。
    村長一家人關起門來商量了幾天。
    蕊蕊爸經常外出送貨,認為姚容說的情況完全不假。
    苗苗爸媽對視一眼,咬牙點了頭:“試一試吧。我們這幾年也攢了不少錢,要是實在不行的話,就再出去打工。”
    村長摘下嘴裏的煙,說道:“我先把醜話說在前頭。”
    “你們這門生意要是能賺錢,當然是大家都高興。”
    “要是不賺錢,那也是你們自己的問題,不能怪到別人身上,你們明白了嗎”
    村長人老成精,這是在提前給自己二兒子和二兒媳婦打預防針。
    不過他這預防針確實不太必要。
    苗苗爸媽說幹就幹。
    他們去找了自己的工友,說服他們也留在家鄉,很快拉起了一支施工隊伍。
    都是在工地裏幹了很多年的老手,所以這支施工隊上手非常快,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修建好了員工宿舍,並且按照姚容的要求,將工廠重新擴建了一番。
    有了這個現成的模板在,村裏不少人想要翻修房屋或者重新挑個地基建新房,也都找上了施工隊。
    再加上工廠不少員工都是其他村或者是鎮上的人,有這些員工幫忙宣傳,施工隊的名氣很快就擴散到了其他地方。
    隨著施工隊徹底在鎮上立足下來,不少人的心思也都浮動了。
    有這個現成的榜樣在,他們的孩子兄弟父母是不是也能夠回到家鄉發展呢
    時代的列車飛速向前,時間一晃,便來到了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