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廊橋圖文番外六——【三條橋】

字數:1040   加入書籤

A+A-


    攝影:鍾曉波)
    三條橋被認為是泰順最古老的廊橋。
    據說,在修繕的時候,發現過來自唐、宋、明三個朝代的舊瓦片。
    如果這個時間可以確認,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就可以回溯到更早的一個朝代。
    三條橋上有唐代瓦片的事情,分疆錄上是有記載的。
    比較可惜的是,把現在三條橋上的瓦片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
    即便如此,三條橋也一樣是泰順已知的廊橋裏麵,始建年份最早的。
    文物工作者在現存的瓦片裏麵,找到了宋紹興和大觀年間的瓦片,而且還不是單獨的一片兩片。
    因此,以可考證的年份來說,三條橋始建於1137年農曆九月十三日,也就是宋紹興七年。
    橋長 26.63米,寬 4米,橋上有橋屋 11間,距離水麵的高度是10米。
    三條橋和接下來要寫的另外兩座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毓文橋、仙居橋,都在羅陽鎮。
    三條橋是這三座橋裏麵最為偏僻的,必須步行前往。
    用文藝一點的話來說,三條橋是泰順所有的廊橋裏麵,最孤獨的。
    藏得最深,周圍的山路也最陡峭。
    這裏一開始都沒辦法建橋,而是用三條巨木直接架過去。
    不防風,不防雨不說,主要還是不安全。
    橋建起來之後,人們村民們還是沿用了“三條”這個名字。
    喜歡極光之意請大家收藏:(.)極光之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