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們需要這個故事

字數:4820   加入書籤

A+A-


    “萬裏出行會投資我們嗎?”

    “機會很大,等信兒吧。”

    回去的路上,戴巍跟老朱在車廂裏麵私下交換著意見。

    老朱其實對於這次會麵的結果是有一定把握的,因為來之前他已經跟劉簡妮溝通了多次。

    但是剛才看到林一的反應,讓他這個把握反而有所下降,畢竟那才是最終決策的人。

    林一在投資人那裏的名聲並不好。

    之前萬裏出行陷入困境的時候,林一表現出了非常固執的性格,連bat同時出麵都勸不動,這在投資人看來是“難合作”的標簽。

    老朱對於都都打車的意外出局其實是非常遺憾的,站在他的角度當然希望自己更加熟悉的團隊能夠勝出。

    好在最後的結果還是圓滿的,並且為了把柳清拉下馬,林一給投資人許下了足夠的承諾。

    不管怎麽說,就算老朱跟林一沒有什麽私交,現在還是不得不接受現實,主動跟這個年輕的ceo打交道。

    想到年輕,他提了一嘴。

    “剛才你應該對林一表現出更多尊重的。”

    “你不應該在意他比你小幾歲,而更應該在意的是他的公司估值是你的上百倍,而且很可能是共享單車行業歸屬的決定性力量。”

    戴巍聽到這句話略顯尷尬,還是為自己辯解了一下:“剛才我應該沒有對他失禮吧?”

    老朱搖了搖頭沒有再說,提醒一句就夠了。

    手把手教那是親爹的待遇,對方還未必領情。

    ……

    那兩位在路上議論今天的得失,作為主人的林一和劉簡妮自然也要對他們有所評價。

    “你覺得他們怎麽樣?”

    “不怎麽樣。”

    林一現在已經能夠臉不紅心不跳地搞當麵一套背後一套了,剛才老朱走的時候他還答應對方要好好考慮考慮,轉過頭就已經不屑一顧。

    明知道是個坑,為什麽還玩共享單車?

    “小黃車能盈利隻是戴巍一廂情願的想法,他現在被老朱這樣的人圍著轉,所以風沙迷了眼。”

    “且不說他的單車成本回收周期有多長,一旦鋪開到城市麵,他的管理成本會有多高,一個學生會主席的資曆真的應付得過來嗎?”

    換源app】

    “這還沒考慮到嚴峻的行業競爭的問題,以目前資本的追捧態度,幾乎是一定會發生的。”

    “要知道萬裏出行在打車行業做到了第三年,並且掃清了所有主要的競爭對手,然後才敢奢望一下在明年實現盈利,尚且無法保證能夠做到。”

    “我們玩兒的是汽車,他玩兒的是單車,小黃車何德何能,敢說自己能實現盈利呢?”

    話是這麽說,林一也能理解。

    人家上門來求合作,總不能說一句“我的公司無法盈利”,或者“我不確定能否盈利”吧?

    總而言之,他是知道了共享單車的結局,所以在心裏已經預設好了立場,提前拒絕了對方。

    這叫先入為主。

    “我倒是覺得,這件事情還可以再商榷一下。”

    嗯?

    林一對劉簡妮的態度表示很驚訝,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前投資人,自己看出來的東西她不可能看不出來。

    “你該不會想要讚助這個年輕人的夢想吧?”

    這當然是個玩笑,搭檔這麽久林一從來沒有懷疑過她的立場,而且劉簡妮也是有自己的理由的。

    “戴巍怎麽想,在我看來是最無關緊要的。”

    “自從專業的風投機構找到他,並且把他引導到這條道路上之後,共享單車的發展就不以他的意誌為轉移了。”

    林一追問道:“假如你現在還是一個投資人的話,你會投小黃車嗎?”

    劉簡妮實事求是地回答:“我不會第一個投,這和我本人的投資風格和風險偏好有關。”

    “但是林一,現在我是萬裏出行的cfo,在我看來這個項目對於我們來說是必投的。”

    這下林一不得不非常認真地對待她的理由了。

    “老朱,或者其他的投資人看中了這條賽道,並不是真的相信他們畫的盈利的大餅。”

    “而是看中它高頻的需求,如果這種商業模式真的能打通所謂的最後一公裏,那麽用戶每天至少會使用兩次。”

    “而且騎得起車的人總比打得起車的人更多,所以這是一個更大的用戶池,相比於騎車本身賺不賺錢,他們可能更加看重這個東西。”

    “雖然騎車是個簡單的行為,但是流量的魅力在於它是可以相互轉移的,如果引導得當的話可以發揮更大的價值。”

    “這才是共享單車的故事。”

    林一對此自然能夠理解,但還不足以說服他放棄之前的想法。

    “所以你覺得它可以往打車軟件這邊導流?”

    “但是你也說了打車的群體和騎車的群體並不重合,這中間的轉化率是非常可疑的。”

    劉簡妮搖頭道:“剛才老朱說了一句恭維話你可能沒有留意,他說萬裏出行是目前出行領域唯一的巨頭。”

    “共享單車的紅利我們到底能不能吃得上,我沒辦法保證,但就算隻是為了鞏固我們在大出行行業的地位,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一次浪潮。”

    “退一步說,寧可讓事實證明共享單車的模式在我們手上失敗了,但也不能被別人搶走。”

    “林一,我們需要這個故事。”

    劉簡妮的話不能說醍醐灌頂,但確實以她的視角給了林一更多的提醒。

    作為剛剛結束了三年苦戰的打車行業唯一幸存者,投資人最怕的就是之前的局麵重來一次。

    讓投資人相信公司有護城河,以及公司真的有護城河,這是兩個相互關聯但絕不重合的事件。

    林一很清楚共享單車是玩兒不轉的,但依然被說服了。

    “我遵守遊戲規則。”

    劉簡妮對於林一能夠聽得進勸告非常欣慰。

    她也進一步說明道:“其實我的意思是我們不能在共享單車的熱潮裏置身事外,倒不是說必須要選擇這個小黃車。”

    “這個行業裏麵還有其他的標的,申城那邊就有一個能跟小黃車分庭抗禮的。我可以把他們約過來我們分別見一見,然後挑一個靠譜的團隊。”

    在這件事情上林一還有別的想法。

    他本來是不打算趟共享單車的渾水,那麽不管是小黃車還是什麽車,都通通不必考慮。

    既然以萬裏出行的位置沒辦法充當一個看客,那他的心態轉變之後,反而有了決定。

    “不,我們就投這個小黃車。”

    聽起來略顯草率,但是劉簡妮沒有再堅決地反對。

    她不認為林一這個決定是武斷的,因為以萬裏出行今時今日的江湖地位,至少在出行領域,他們選擇了誰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他們不是棋子,是棋手。

    林一對此表示認同,在私下裏他還有別的理由。

    “簡妮,你剛才說的我完全同意,隻有一點例外,那就是你說無足輕重可能小看了戴巍,他的……”

    “嗯,破壞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