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值得投資的未來

字數:4400   加入書籤

A+A-


    林一想造車這件事,隻跟李莫言、劉簡妮和王愷討論過,他們三個肯定不會往外泄露。

    但是萬裏出行為此專門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展開調研和論證,這個風聲是不可能完全瞞住人的。

    嚴肅深入的調研,不是隻在辦公室裏麵看看論文翻翻資料,該實地考察的就得實地考察,行業上下遊全都不能放過。

    】

    李冰絕不是唯一收到風聲的人。

    已經有消息靈通的投資人來詢問過公司是否有意涉足造車,萬裏出行給出的統一回複是尚未定論。

    林一沒必要否認。

    “隻是一個粗淺的想法,我知道李總對於汽車行業有很深的見解,也是國內最早造車的前輩,正好聽一聽你的建議。”

    這話不是恭維,李冰確實是所謂的造車新勢力裏頭起步最早的,從後來的進展來看也算是靠譜的,至少真的交出了實車。

    總比某些“下周回國”的要靠譜。

    “林一,你或許知道我有一個自己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是兩年前成立的,叫作未來。”

    “我很欣慰你對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看好,有多重優勢證明,電動化將會是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我想你造車應該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為了謀求建立萬裏出行難以逾越的某種優勢。”

    “據我所知,你和你的團隊成員都沒有汽車行業的經驗,這會是你們的一個短板,所以才如此謹慎地做了大規模調研。”

    “而我認為,這恰好是我們之間最堅實的合作基礎。”

    “你可以成為未來的戰略投資者,免去親自造車需要克服的重重困難,把你的需求告訴我,由我來幫你實現你的想法。”

    李冰會找上門來是個意料之外的事情,但也在情理之中。

    他不差錢。

    但是作為出行領域的巨頭,這樣的合作對於一個毫無根基的新品牌是有諸多好處的,連林一都能想到賣車,李冰隻會有更多的方式來充分利用這種關係。

    林一對於這個提議未置可否:“我知道未來,但是我要怎麽相信,跟你合作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呢?”

    李冰侃侃而談:“既然你感興趣的話,那我就向你多介紹一些未來的情況,本來這些應該到今年年底才發布的。”

    “未來現在已經有了完整的研發和工程團隊,我們的第一款電動超跑將會很快亮相。”

    “這台車將會應用未來最新的研究成果,主打極限性能和驅動技術,我們將會證明它是全球最快的電動汽車。”

    “我知道現在有很多人拿著電動車的概念招搖撞騙,但我跟那些人不一樣,如果你覺得我的說法有水分,歡迎你去我們的公司考察,去試駕我們的實車。”

    “我們第一批打算生產六輛,車主除了我本人之外,還有鵝廠的小馬哥、大米的雷俊、狗廠的東哥、高嶺資本的張雷以及汽車之家的李響。”

    “這幾位大多是我們的投資人。”

    “林一,如果你也成為了未來的重要股東的話,那你將會是這款電動超跑的第七位車主。”

    李冰爆出來的名字,不是單純在炫耀自己的朋友圈,他剛才為什麽對鵝廠的事情那麽清楚呢?

    因為鵝廠也是他的老板。

    林一真是混得越久,才越能體會到為什麽叫兩大山脈。

    山就在那裏,沒辦法視而不見。

    李冰著重介紹了他馬上要發布的電動超跑,可能是覺得林一少年得誌,會喜歡這種“狂拽酷炫”,適合拿來張揚炸馬路的東西。

    其實林一對這種昂貴的玩具興趣不大,何況他都不會開車。

    不過吃這套的還是大有人在,這些大老的背書,對於這個新品牌早期迅速打開知名度功不可沒。

    林一知道李冰和他的未來,最大的成就是首次把國產品牌成功打入了豪華車市場。

    不是一輛兩輛,而是持續不停地出貨。

    就算電動車是取巧,至少讓消費者覺得國產車可以值這個價。

    單論銷量它並沒有和其他新勢力玩家拉開差距,不過未來的品牌建設和營銷方式都有獨到之處。

    林一並沒有因此動心。

    “李總,我覺得你是做實事的,我並不懷疑你的誠信和成績,但是假手於人總比不上親力親為,實際上我還想自己試一試。”

    李冰沒覺得意外,林一這個年紀,就已經擁有萬裏出行這樣的產業,心裏要是沒有幾分傲氣才叫奇怪。

    “林一,我剛才介紹的隻是一個方麵,其實我還有一些別的信息可以給到你。”

    “未來從成立到拿出這一款電動超跑,總共花了兩年時間,我們做過三輪融資,總金額超過6億美元。”

    “我知道萬裏出行現在賬上資金非常充裕,6億美元根本算不了什麽。”

    “但造車是個苦差事,它就是實打實地需要投入,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精耕細作。”

    “如果電動車的門檻那麽低,那我就不會頂著豐田那些望而生畏的傳統巨頭,去搞什麽新能源了。”

    “它跟網約車這種線上的玩法不一樣,不是撒出去上百億美元,就能三年砸出一片新天地的。”

    “如果你從零開始,而且一切順利的話,三年你的車也才剛剛上路。”

    “我說這個話並不是威脅,也不是看不起你的能力,就是單純地提醒,對你來說這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

    “就算你自己有足夠的耐心和誠意,但是你的投資人會不會允許,以及對萬裏出行有什麽幫助,都是值得考慮的問題。”

    李冰說的不無道理。

    既然他提到了投資人,林一也給了他一個提醒。

    “萬裏出行的董事會裏麵,有一位是a廠的蔡重信。”

    這下李冰秒懂了,原來林一顧忌的是a廠跟鵝廠之間相互不對付的關係,這事兒也不是他能解決的。

    話題談到這裏算是碰到了死結,李冰很快就離開了,隻是留言說如果林一改變了主意,隨時可以去找他。

    送走李冰之後,林一把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合夥人們。

    師姐一眼就看出:“你拒絕他除了a廠之外,應該還有別的理由吧?”

    萬裏出行當然要跟大股東處理好關係,但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也不必為了馬傑克束手束腳。

    林一這個時候是可以知無不言的:“未來的產品規劃是奔著特斯拉去的,從高往低鋪,逼格是拉滿的。”

    “他的車或許是好車,但打一開始就隻打算服務一部分人。”

    “我說造網約車,並不是為了顯得我們low,實際上結實耐用而且便宜好開的車才是更大的市場,不管它是普普通通的家用車,還是用來做網約車。”

    “我們不缺一輛能賣上千萬的車,缺的是能在全世界賣出上千萬輛的那種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