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頁

字數:9357   加入書籤

A+A-




    “真能見到那位林大人?”
    “當然能,不過他很忙,很少露麵。更新快,無防盜上.bigexx.”
    很快毛紡織作坊的人就多起來,奇技館的毛毯、掛毯直接麵向京城富人們銷售,一經麵世,大受好評,甚至比高昌人的掛毯做得還要精美舒適。
    讓人唯一不滿的是數量太少!
    大家都搶不上就沒了。
    林重陽送了沈君瀾和魏十三一人一頂帳篷,以便夜宿荒地時候備用,另外他送了老爺子和沈小姐一人一條毛毯,其他人當然也可以有,要麽花錢買,要麽等量大的時候再說。
    畢竟他自己也沒有呢。
    他又帶了唯一一條空閑的毛毯去找李固進行遊說,一見麵他就把那毛毯給李固看。
    李固焉能不知,前幾天京城鋪子裏突然就出現了更精美實用的毛毯,家裏夫人們都去搶購卻大部分人搶不到,回家少不得要念叨一晚上。李固早先就聽說清華學院要研究毛紡織品,他就留了心,知道林重陽會來找他匯報的。
    所以他告訴老妻不要急,毛毯會有的!
    看著林重陽夾著那毛毯進來,他已經笑起來,仿佛看到老妻對自己的崇拜表情,終於又可以揚眉吐氣了。
    拜見、寒暄,兩人進入正題。
    “重陽,這毛毯真是精美絕倫!”李固一看就愛不釋手,看那編織的紋理,整齊細密,這掛毯上的飛鳥投林的畫麵,明朗細致,實在是讓人歡喜。
    “下官代紡織娘們謝大人誇獎。”林重陽施禮。
    李固讓他免禮,笑道:“怎麽鋪子裏就那麽幾件啊,不夠賣的,這是要引起抱怨的。”
    夫人團們可不是那麽好得罪的。
    林重陽立刻適時地麵露難色,“大人,下官有困難。”
    有困難找組織啊,所以就要找你李大人了唄。
    李固已經被林重陽這個下屬給調教得非常自覺,隻要有困難就立刻擔當起來,也絲毫沒想過清華學院他不是朝廷機關,自己對它沒有責任啊。
    “是不是有人去搗亂?”
    林重陽搖頭,“大人,羊毛不夠啊。”
    李固一怔,羊毛不夠你去買羊毛啊,大人我也沒有羊毛好剪給你啊。
    林重陽看他沒意會到,自然不會明說,免得李固尋思自己笑他傻呢,“大人,北邊產羊毛啊。”
    李固哎呀一聲,一下子領會過來,他差點也直接以為林重陽是個不務正業的狀元郎了呢,可其實人家林修撰做的事情,每一樁都是有深意的。
    就好像他說的,市舶司、對外貿易,可以減少海盜甚至讓海盜滅絕,甚至可以不費一兵一卒,自然有人會保護商船。
    事實的確如此。
    事後他曾經問過林重陽,林重陽沒有直接說,但是點著要害一句既透,李固秒懂。
    林重陽的玻璃等生意逐漸偏向南方去,讓沿海的幾大豪門加入分一杯羹,有他們的生意在,那海上自然就太平!
    這雖然讓人氣惱,卻也爭取很大的時間。
    現在羊毛戰略和之前的海上貿易策略是一樣的,以利益化幹戈,當然不是去討好對方,而是公平交易,甚至是使手段用利益控製對方。
    說白了,就是利用控製敵人!
    蒙古人為關內提供羊毛,關內可以用茶葉、鹽、布、炊具等交換,這就等於除了馬匹以外,他們又有了一樣大明人稀罕的東西。
    這羊毛和馬匹還不一樣,馬匹他們還怕明人騎兵壯大起來,羊毛能有什麽用,就是織布做毛氈唄,當然肯換。
    當然這可由不得他們,隻要他們打開這個口子,就關不上了,要一直貿易下去。
    因為他們的部族們嚐到了羊毛換貨物的好處,是不會輕易停下來的,他們覬覦關內地大物博,卻也衝不進來,每次在邊境搞事,都被九邊將士們摁回去。
    打不過,就隻能遵從規則。
    最近那些蒙古人也蠢蠢欲動啊,沈六郎、戚將軍他們可打了好幾仗了,雖然他們頂住了,可九邊太大,另外卻有地方失守,兩位大將不得不疲於馳援。更新快,無防盜上.bigexx.
    陛下一氣之下關閉了明和蒙古的互市。
    這是前些天的事兒,原本一到冬天就容易青黃不接的蒙古人就喜歡南下騷擾劫掠人口和財富、糧食,而今年冬天又特別冷,凍死了無數牲畜,他們的生活就更加難熬,想不出其他的好辦法,自然就喜歡最直接簡單粗暴地方式——南下!
    這也是他們的習慣性騷擾,自己不夠吃的就搶,挨著的大明是他們認為最富有的地方,地大物博,糧食多多。
    每次開戰,都打個不亦樂乎,最後不是蒙古人要求停戰就是和談,畢竟明軍也沒法深入草原和沙漠腹地去追擊敵人,而敵人遊牧民族,善跑,很難直接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最後基本也會同意休戰、互市。
    不過蒙古人都逞勇好鬥,就算互市,他們也總想賺便宜,拿些劣質馬匹換大明商人上好的茶葉鐵器等,大明自然不樂意,久而久之又會有矛盾。
    所以林重陽就想能不能從經濟上來實現對蒙古人的牽製,讓他們家家戶戶都忙著薅羊毛,而且靠著薅羊毛可以吃飽飯,那還打什麽仗?
    誰也不能打仗就贏,一不小心就要命喪黃泉。
    薅羊毛也沒有危險,放羊、剪羊毛即可。
    李固想明白了,照例還是林重陽寫條陳,李固在後麵具名寫意見,然後直接送上去呈給皇帝。
    皇帝給林修撰的奏章批複向來比別人的快,第二日就發下來,依然是:朕知道了。
    朕知道了,意思就是照章辦事。
    至於這個章怎麽樣,就根據林重陽的奏章,然後繼續跟戶部、工部來完善,定下規矩,照章辦事。
    在京城的台基廠附近撥了一片宅子直接做紡織廠由工部主事藍琇主管,翰林院修撰林重陽監督,同時擴大了通州造船廠的規模,加大了大船的生產量,與南京龍船廠和清江船廠配合,生產皇家商船。
    林重陽就知道他奏章裏用巨大的利益來誘惑皇帝還是有效的,隻要讓皇帝知道海上貿易利潤多多,不隻是國內海上,國外以及那些偽倭寇都賺得盆滿缽滿的,如果朝廷不分一杯羹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倭寇不可怕,隻要不禁海,保持了貨物流通,就等於削弱了海盜們的力量。
    之所以還有海盜沒有滅絕,自然是因為通商力度還不夠大,開放港口還不夠多,政策還不夠開放,導致利益不均。
    不均總比斷他們財路好。
    這樣的海盜不可怕,更何況大明也不是沒有可用的水師,就讓他們先從護衛艦開始訓練,沒倆月就能練出一身本領來——前提是沒掛掉。
    全國有十幾萬錦衣衛呢,不拿出來用,讓他們長蛆生事?
    得到了皇帝應允,林重陽就有了主心骨,決定去忽悠葉斌和沈君瀾。
    誰知道,林重陽的升職認命倒是先下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我開了個現言重生文,重生回到1990年,《寧做惡人》,請親們收藏、留言、點擊,多多支持。多謝。可以點擊作者專欄移步收藏,id=3296372
    文案:
    重生前,她懂事乖巧,心疼家人辛苦,稚嫩雙肩挑起超負荷重擔,換來的卻是,“女兒就是賠錢貨”“給兄弟換親天經地義”,為了體諒這個體諒那個,最終吃苦的還是自己。
    重生後,她要為自己而活,
    算計她的,出賣她的,統統滾出天際!
    你若不愛自己,誰又會愛你?
    ??、升官
    這實在是出乎眾人的意料, 京察的時候林重陽的官職沒變, 修完了《仁宗實錄》也沒變, 現在突然就升職了。看來有人說以後翰林院可能不走京察之路,一切皆出自皇帝意思,是很可能的。
    原本林重陽正在工部和藍琇以及諸位主事們商量造船事宜, 他想看看現成的造船圖紙, 然後適當加以改進, 爭取讓船隻更加實用,功能更加有針對性。
    結果就聽見工部的小吏急匆匆地跑進來,“林修撰,錦衣衛讓林修撰趕緊回翰林院接旨。”
    林重陽一聽才連忙踩了腳踏車趕回去, 頒旨一般都在最後一重院子的正堂, 有現成的香案。沒想到頒旨的居然是曾經見過的那位馮太監,當年去萊州府頒禦賜神童金牌給他的那位, 這幾年不見,他居然還是那副樣子,一點都沒變老。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翰林院修撰林承陽庚戌年甲榜第一名狀元,少年天資、博學多才,任職以來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為君分憂, 為民生息,修撰先帝實錄有功,賜白金五百兩、母織金文綺、紗羅各二十匹, 今擢升林承陽為翰林院侍講,兼詹事府左中允,特命入東宮為太子及諸皇子日講先帝實錄及皇明祖訓。欽此!”
    聖旨倒是念得清清楚楚,沒有一點含糊的地方,全然不似當年。
    領完聖旨,跟馮太監致謝寒暄幾句,然後將他那群人送出去,林重陽還有點暈乎乎的。
    “恭喜林侍講!”
    “林大人官運亨通,六年後再升學士,可喜可賀啊!”
    蔡康卻道:“隻怕林大人以後還有更重要的差事呢。”
    家裏有門路的都知道他說這話不假。
    如果接下來林重陽的升職方向是翰林院侍講學士,那就不必還兼著一個詹事府的左中允。
    雖然詹事府原本是為了皇後和太子事務特意設置的機構,可因為皇帝跟太子的微妙關係,太子的老師基本都是皇帝直接任命,基本不讓詹事府官員直接負責,免得太子周圍形成了獨立不受控製的勢力跟皇權成為競爭之勢。
    由此詹事府的權力就被剝奪。
    所以後來詹事府這個文官機構的職位基本就成為了一些前途風光官員們的中間轉遷之職。
    若是皇帝想要重用某個品秩低的官員,但是又不能升遷太快避免打眼惹人非議,就會讓他在詹事府中轉一下。
    當然,也有那種不受待見的,直接趕去詹事府待個九年也是有的。
    因為翰林院、詹事府在京察之前也有慣例,是要任滿九年才會升調的,也就是說沒有皇帝的破格任用,老老實實一個職位呆滿九年再想著挪動吧。
    所以很多人在翰林院從檢討開始,做到一個侍讀,從七品升到了正六品,前後可能就需要三十年。
    快的也有一年半載的,林重陽還不算快,所以並不打眼。
    但是他既升任了侍講比侍讀卻又高一層)還兼任了詹事府左中允比右中允又高一層),這分明就是為了要升任中級官員而準備呢。
    所以他們推測林重陽下一次升職隻怕就在四五品了,京官就是五品,出京就可能是四品,比如某地的學政或者某要府的知府,像沈之儀那樣。
    如果表現好,三年一考察,又可以回京述職,再轉遷了左春坊的左庶子,就可以為高級官員做跳板。
    雖然左庶子看起來品秩比外放的四品低,可由外至內,明降暗升,由內至外,升級才算升,平調即為降。
    當然如果給有些人來說,外麵有實權的職位,比起兩經沒有實權的一些清水衙門職位又好得多,比如一些軍政要員,若是被調任其他名譽性質的高職位,實際卻是降的。
    可翰林院官員不同,他們的升遷路線,比別人起碼省略了三四步,一步至少三年,多則六年,一綜合起碼就有小二十年。
    這如何能不讓人羨慕呢?
    蔡康等人真是羨慕嫉妒已經說不出感覺來了。
    更讓人羨慕嫉妒的並不是他的職位,而是他的差事——東宮日講官!
    年紀輕輕的林侍講,要給太子和諸位皇子日講先帝實錄和皇明祖訓。假以時日,那他就可以參加皇帝的經筵日講,這可是天大的榮耀,非學問和德望雙高者不可入。
    他林重陽……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哪怕都是翰林院的天之驕子,可人家也是天之驕子中的驕子。
    他們羨慕得要命,可林重陽欣喜之後就冷靜下來,沒有一點驕傲。
    他首先想到的是讓他進東宮給太子日講,可不要有什麽事兒才好,他也是看多了曆史,知道太子的位子不是板上釘釘的,萬一皇帝哪天抽筋對太子有嫌隙了呢?
    那他作為東宮日講官豈不是跟著倒黴?
    一個不慎是要被砍頭甚至連累家族的。
    當然,如果皇帝和太子的感情一直牢固,那他作為太子的老師,以後就是平步青雲的前途。
    所以說,鮮花中密布荊棘。
    他思考了一夜,第二日上表謝恩的時候,先感激涕零再表達自己誠惶誠恐,學問不夠,怎麽能擔任東宮的日講官,若是能夠列班已經是天大的榮耀,何敢言講、師?
    他的小心思謝表,反倒獲得了從皇帝到內閣和六部堂官們的一致好評,都說林侍講才能出眾、性情穩重、謙恭有度,堪能大任。
    東宮日講官,就是他了。
    當然,他隻是東宮的其中一位日講官,另外還有好幾個都是內閣大學士呢,講的是經史為政之道,而先帝實錄和皇明祖訓隻需要照本宣科,講起來還是簡單的。
    不過他們還是不了解林重陽,如果林重陽被逼接受,那他怎麽可能做照本宣科這種無聊的事情?
    現代做名校講師,你敢照本宣科試試,那些全國各地集中來的學霸們不得噓聲四起!
    他前世能在現代大學校園講課,還每年都獲評最受學生們歡迎的教授,現在給幾個年輕人講課也沒什麽好怕的。
    就算他們是太子王爺又如何?……當然是必須要夾著尾巴畢恭畢敬,小心翼翼的,既要讓他們感覺到他的謙恭誠意,又要感受到他的自尊和氣度,免得不是疏遠他就是厭惡他。
    先生和太子之間,這樣的例子可不少呢。
    一旦讓太子厭惡,那未來的黑暗前途是可想而知的。
    就算可以讓太子畏懼,那未來的可悲下場也是可以預見的。
    所以,他必須要想辦法搞好關係,不僅僅是太子,還有諸位皇子。
    不是私人關係,而是正經關係,更要避免被卷入派係鬥爭去!
    雖然他一直不想說,但是大皇子對皇位並非沒有想法的,林毓雋、莊繼法等人已經相繼接到了非常委婉的橄欖枝。
    他們拉攏那些人,其實就是拉攏他,想要拉攏無用社。
    林重陽讓他們隻管裝糊塗,隻要對方不明說,大家就打哈哈打到底,被人說滑頭也比被打上標簽好吧。
    至於日常中,隻需要表現得忠於聖上,對東宮敬重,對其他王爺也恭敬有加即可。畢竟那些王爺們也沒有機會親自召見王府講官之外的官員,他們的權力是有限的,甚至要受巡城禦史的監督,更何況大皇子已經成年還不赴任封地,百官們本就不滿,再有過火的舉動,那言官們可是毫不客氣的。
    所以林重陽對這個並不是很擔心,讓其他人也一切照常即可。
    他做東宮日講,也不是真的日日去講課,一個月隻需要講五次即可,至於時間,自然有東宮定,然後提前通知他。
    關於日講的事情林重陽跟李固和沈老爺子分別請教了一下,該注意那些問題,主要是禮儀以及用詞方麵,他倒不是不會講,而是怕犯禁,先知道大人們的風格,然後在這個框架附近發揮還是可以的。
    林重陽向來認為找對方法,就沒有做不成的事兒,給東宮日講也一樣。
    第一次日講課定於冬至大典之後,還有幾天,林重陽也不著急,他先去找沈君瀾和葉斌。
    他讓林承潤給葉斌送帖子,因為他和葉期現在關係不錯,葉期不願意讀書,但是有航海冒險的夢想,林重陽就忽悠他學語言,這小子倒是真的有點語言天賦,就留在四夷館。
    他讓韓興給沈君瀾送帖子。沈君瀾雖然為人清冷不好接近,可他對韓興不錯,他一時好奇還問過,沈君瀾看了他一眼甩了一句,“韓興是個實誠人,沒有那麽多花湖腸子。”小弟也沒有啊!
    兩人都表示按時赴約。熱門小說txt下載.big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