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飾
字數:2120 加入書籤
但凡王侯子弟,就算敗落了,有些東西是不會丟的,比如深入骨髓的禮儀,再比如,對紋飾形製背後代表的地位的敏感。
諶家雖然敗落,但家裏的老物件是在的,他小時候在母親房裏讀書,最熟悉的是一架十六開的屏風,上麵繡的是開朝時的英雄人物,金紫輝煌,雖然有了年歲,卻比新屏風都好看,他讀書讀累了,也曾看過那屏風上的故事。這屏風講的是大周太宗皇帝在淩煙閣分封十八位功臣的事,隱去了兩位,一位是諶家的先祖,一位就是母親的先祖。這屏風是母親出嫁時帶來的,一架屏風中,就隱藏著兩支淵源久遠的功臣家族聯姻的故事。據說是母親親手所繡,訂婚三年,閨閣小姐的心意,都隱晦地藏在這一針一線裏。
他小時候不懂,為什麽上麵的人物都麵目模糊,看起來都差不多,衣服卻非常清晰。連衣服上繡的是什麽飛禽走獸都清清楚楚。後來漸漸懂了。
淩煙閣上的十八位功臣,他們長得如何並不重要,他們的衣服就足夠說明身份。文官繡的是禽,武官繡的是獸,仙鶴是太宗的軍師、後來登閣拜相的葉慎,雲中雁是後來隱入深山的謀士羅良思,麒麟是後來鎮守邊疆的寧西王容淩,鬥牛是如今被寫成演義故事的陳三武……
權力場中,人人都是麵目模糊,真正象征身份的,恰恰是衣服的形製,和紋飾上的飛禽走獸,市井中人都說,先敬羅衣後敬人,不是沒有道理。
就如同這一刻,他們倆看著托盤上團著的五爪金龍,裏麵那人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
大周宮廷的形製,除去分封在棘手之地的幾個親王,整個宮中,能用五爪金龍的,也還有兩人。一位,是正在臥病的皇帝,還有一位,是未來這天下的主人,一國儲君。
太子景衍。
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懼意。
言君玉真是膽大,到了這時候,還敢朝他做了個噓的表情。他自己則是壓低了聲音,囑咐諶文。
“別怕,我們沒說什麽壞話。”他有模有樣地安慰諶文:“太子不會把我們怎麽樣的。”
太子確實沒對他們怎麽樣——事實上,太子壓根沒再理過他們,大概把這事當成了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過了就忘了。
但他們還是一樣的慘。
中午一放學,年幼皇子那邊先出來了,七皇子蕭栩是走在最前邊的,急匆匆出來,看見言君玉跪在那裏,又慢了下來。神色陰鷙,慢慢走了過來。
“得,他又要找我麻煩了。”言君玉壓低聲音:“諶文,我走啦,你自己小心。”
“你也小心。”
蕭栩慢騰騰走過來,極輕蔑地瞥了言君玉一眼。
“還跪著幹什麽,走了!”
不知道是不是覺得夫子罰得太重了,這次回去後,蕭栩都沒怎麽折騰他,言君玉倒是開心,過了幾天安生日子,又從廚房偷了幾個點心,不由得想起諶文來。
諶文那邊日子卻不太好過,梅先生回來,檢查了他的功課,發現進展不大,難得生氣,訓斥了他一頓。他性子外看溫文爾雅,骨子裏卻是極好強的,寧肯挨訓斥,也不好意思說是因為三皇子這些天故意欺負他,還燒了他的書,所以他才落下功課的。
倒是三皇子,漸漸找到了對付他的方法,現在也不短他的吃穿,隻在讀書這件事上搗亂,擾得他沒有辦法,隻能一氣把帶來的書全背了,記在腦子裏,日後再慢慢推敲。他的書原是他父親選好的,一共三箱,一年讀一箱,由淺至深,是要循序漸進來的,不能急於一時。前麵兩箱還好,後麵一箱都是當世大儒的著作,艱深晦澀,他是全靠記憶記下來的,一點也不懂,又不敢細想,怕有了誤解,以後該學的時候學不進去了,隻能讓它們梗在那裏,如同在腦子裏堆了一堆啃不動的石塊,饒是他向來記憶力超過常人,也不由得有點吃力起來。
這天他趁著三皇子午睡,在自己房間裏做功課,開著窗,正用功呢,隻聽見外麵幾聲鳥叫,忽然有個聲音低聲叫他名字,疑惑地抬起頭來,嚇了一跳。
院牆上趴著的那個人,不是言君玉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