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聖安東尼奧大戰
字數:5966 加入書籤
話說1846年2月7日,有位叫梅迪納的將軍在巴西邊境派了一個傳經,並來到了薩爾托找加裏波第。
他說2月8號的時候,將軍將會帶著500名騎兵過來和加裏波第匯合,但是這一批騎兵裝備實在是太差了,需要加裏波第派兵來迎接,並且予以支援。
加裏波第決定親自帶隊,他帶了一個連大約有180人),還有一支有巴埃斯上校指揮的騎兵有一百多號人)。前往距離薩爾托七公裏以外的高地上去接應。
他們接著叢林的掩護向前開去,隊伍左側一公裏左右就是烏拉圭河,右邊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前邊隻不過是一片海拔不超過十米的丘陵地帶。
隊伍前進的途中沒有遇到什麽障礙,前麵的尖兵也沒有發現可疑的跡象。雖然有兩三個敵人的偵察兵起馬尾隨,但全都被上校的騎兵砍了頭。大家都對此不以為然。
差不多在中午的時候,太陽火辣辣的毒,隊伍隻能來到一片隻剩下殘牆斷壁的肉類加工廠休息。
加裏波第還在和上校聊天,商討接下來的掩護部署。
突然,他們發現了前麵的丘陵頂上密密麻麻地排了一排又一排敵人的騎兵,遠遠的看上去,標槍如林,旗幟蔽天。還有一隊騎馬的機動步兵。
這些步兵一直到這個被毀壞了的工廠兩個步槍射程的地方才下馬布署。
究竟為什麽會突然間陷入包圍,這個誰也搞不清楚。因為敵人的偵查騎兵實在是太多了,出門砍個柴都能遇上,所以加裏波第很懷疑這是一場有預謀的伏擊。但是懷疑沒有用啊!現在要做的就是打。
上校現在很緊張,他從來沒有打過這種仗,他跟加裏波第建議到:“快撤吧!”
“沒有時間了,隻有打!”加裏波第堅定地回答道。
“準備作戰,注意啦!不靠近,不許射擊!”迅速下達了戰鬥命令。
這個時候,反動軍隊已經敲起了戰鼓,開始發起進攻,光是正麵就有1000多名騎兵和300多步兵。他們屁股和兩側還有不下五六百人看著。
真正有威脅的其實是步兵,因為騎兵的目標實在是太大了,橫隊排槍一輪射擊就能給他們造成很慘重的損傷。
這個真的不是降智,而是對方的指揮官戈麥斯上校在戰術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沒有充分利用自己人數上的優勢,不是排成縱隊呈線式攻擊,反而拉起了橫隊向前挺進。你可以稍微參考一下排隊槍斃戰術,這個時代的排隊槍斃戰術稍微有點高明,但顯然,高明不到哪去。他之所以會犯這種錯誤,主要是基於加裏波第沒有機槍的事實)
很顯然,這種列成橫隊原地射擊的戰術,並沒有那麽高明,甚至可以說是愚蠢的。因為意大利軍團的士兵可以躲在掩體後麵,依托有利地形,認真的瞄準射擊,雖然不會發揮他們裝填速度的優勢,但是可以發揮他們精度的優勢。
用當時的話說就是,隻要一開槍,那就是彈無虛發,敵人的隊列中很快就會倒下一批。
這個時候早就在這個縱橫交錯的殘壁中埋伏著的馬羅蓋蒂帶領的預備隊從側翼殺了上去,和敵人的步兵展開了白刃戰。刀光劍影,殘肢斷臂亂飛,可以說,雙方在接火的一瞬間就殺紅了眼,戰鬥立即到了白熱化的程度。
上校在一個側翼的有利地形抵抗著敵人騎兵的衝鋒,他居高臨下,對著敵人的騎兵群發起了衝鋒。看著敵人密密麻麻的騎兵,他也是倒黴透頂了。
敵人的騎兵還是分成了三波,上校和第一波猛烈廝殺,終於在一片混戰之中幹掉了他們的隊長,但是屁用也沒有,因為第一波的騎兵還剩下200多人,而第二部的騎兵也衝了上來。
現在上校一個騎兵要打對麵五個騎兵,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經過一番慘烈的拚殺之後,敵人的第三波騎兵也壓了上來,差點沒被團滅掉。最後上校不得不帶著剩下的三十幾個騎兵撤退掉。
加裏波第曾經在自己的回憶錄裏指責他臨陣脫逃,嚴重的影響了步兵的鬥誌。主要是這家夥直接帶著騎兵跑回城裏了,沒有去增援加裏波第的步兵陣地)
一陣刀光劍影,血影飛濺之後,敵人終於撤退了。這個時候擲彈兵們掏出了準備好的手榴彈,往敵人的屁股上亂開花。
戈麥斯調集了騎兵發起集團衝鋒,整個大地都仿佛在這些鐵騎的腳下瑟瑟發抖一樣,一千匹馬愣是跑出了萬馬奔騰的氣勢。
擲彈兵們抓住時間打亂了前排騎兵的進攻節奏,然後那一挺被隱藏的好好的機槍突然間開了火,打的那些騎兵人仰馬翻的。
由於地形過於複雜,所以很多騎兵都非戰鬥減員了。在這種狹窄的空間,騎兵們不得不停下他們的衝擊,和步兵進行對戰。
又是一波難以想象的慘烈拚殺,敵人的騎兵被打退了。所以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說,加裏波第是很不能理解為什麽上校會倉皇撤退的)
不過,這位上校視力倒挺好,看到了,有幾個誌願軍戰士在吐舌頭,就斷定現在他們開始疲憊了,再加上烈日的驕陽,他們長時間不喝水,肯定非常口渴。
這位上校咧了咧嘴巴,愛笑的人,運氣總是不會太差)命令騎兵再發起衝鋒。然而,經過一番你死我活的格鬥之後,騎兵們不得不撤退了。
上校簡直就要氣炸了,他不得不命令步兵重新包圍廢墟,然後用密集的火力猛烈射擊。真的很奇怪誒,南美洲的將軍就像是沒打過突襲戰跟伏擊戰一樣,從來就不知道一擊而勝,那位巴西大尉的突襲是這樣,這位上校的伏擊還是這樣,仿佛他們就隻會這樣打仗一樣)
但是能有什麽辦法呢?在沒有重炮的情況下,這種戰鬥模式除了給敵人提供更多的靶子之外,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麽其他的優點。
實際上,他本來是判斷對了的,意大利人確實已經精疲力盡了,但是這個逼崽子卻沒用對戰術,隻知道遠遠的和他對射。
加裏波第顯然是估計到了這種可能,奈何對麵的上校就是不配合。
當時的場麵就像一位參加過那場戰鬥的老兵描繪過的:戰鬥停止了,可是我們激動的心情還沒平複下來,腎上腺素分泌過頭啦,還沒來得及調節)在這個狹窄的地段上,敵我雙方的屍體和傷員橫七豎八地躺在一塊兒。奄奄一息的傷員在要水喝,那種呻吟聲真的讓人感到肝腸斷裂。可是,哪裏有水呢?一滴水也沒有了呀……太陽變得更加火辣了,有人甚至開始喝自己的尿。沒受傷的人很多,連槍都拿不動了,隻是像個死狗一樣躺在地上休息。加裏波第在陣地上走來走去,不斷地下達各種的命令,他命令戰士們用屍體構建起血淋淋的掩體。撕下襯衣當繃帶,不斷地鼓舞著士氣:要堅持住,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天黑。
這個時候跑回去的上校,急忙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葉總算是他媽的辦對了一件事情),還沒等葉有反應,梅塞就先出聲了:“我們必須帶著部隊去救將軍。”
知道自己理虧的上校,悄悄的走出了房間。
“根據上校的匯報,敵人的兵力不下於2000,將軍隻有不到200人,形勢已經危急到了極點。我們必須調動另外一個人過去幫忙。”葉沉聲道。
現在整個意大利軍團幾乎都被搬了過來,拋開剩下的兩個比較弱的駐守,把另外一個連抽出去作戰,完全沒有問題。
“最關鍵的是怎麽救,敵人的兵力實在是太多了,而且他們也有很多騎兵,不能盲目去救。”葉坐在椅子上指示道。
“我們可以利用這片叢林來接應將軍撤退。”朱諾傻乎乎的說著,看著他這老實憨厚的樣子,大家夥兒隻能扶額︶︿︶)=凸
差不多是三點多鍾的時候,他們出發了。抵達的時候已經五點鍾了。
在加裏波第的鼓勵下,有的士兵哼唱起了共和國的國歌。突然,人們看到一個敵軍代表向這邊走來,手裏還高舉著一麵白旗。你敢相信這種事情,2000人包圍了200人,被打的要求和平談判)
加裏波第覺得沒有什麽和談的必要,讓部隊開槍警告。這時,對麵有一個勇敢的騎兵,單槍匹馬的衝了過來,像閃電一樣,從一塊陣地跳到另一塊陣地,企圖把一個火把扔到加裏波第的作戰棚裏。加裏波第本人很欣賞這個小夥子的勇氣,家庭部隊不要開槍,這是一條好漢。
葉觀察了一下敵我雙方的態勢,發現這個留守在叢林旁邊的敵人居然是最弱的,真不知道敵人的指揮官是腦子被門夾了,還是被驢踢了,亦或者說是灌水了。敵人的屁股後麵不安插重兵堵上,反而調集重兵在正麵決戰。
看到加裏波第沒什麽卵事之後,葉做的就是等。因為敵人同樣也很疲憊,隻要等到黑夜,他就可以打起他擅長的夜襲戰,為加裏波第的撤退打開一道口子。
天黑下來了,加裏波第的部隊休息的差不多了,葉先發製人,用四挺機槍開頭,後麵跟著一排又一排浪潮般的步兵。很快就衝垮了這邊的100多人,加裏波第抓住機會,命令部隊排成縱隊有序撤離。
等到大部隊察覺並且組織追擊的時候,意大利人已經進入了這片叢林。薩基評論說:倘若不是部隊對於指揮官那麽的崇拜,亦或者缺乏戰鬥的考驗的話,那麽經曆了這一天的激戰,個個幹渴難耐,一進入叢林就會四散跑開,或者找水解渴,亦或者溜之大吉。
要知道這一天呐,除了鮮血和死亡之外,口渴才是最為致命的武器和折磨。
但是這邊曆經多次戰鬥考驗和軍事改編的意大利軍團,早就不是早期的那個貪生怕死的怯鼠軍團了。他們誰也沒有隨便離隊,沒有任何一個人擅自離開,葉帶著部隊殿後。
敵人的騎兵來了之後,葉直接架起四挺機槍招呼他們,打得他們是人仰馬翻。但是敵人的騎兵並沒有那麽灰心,倔強的發起兩側包抄。然後就被這支生力軍用白刃戰打退了。
在徹底的確認安全之後,戰士們,這才輪流去喝水,並且相互擔任對方的警戒和掩護。
雖然敵人的小股騎兵不斷騷擾,但是不是遭到槍林彈雨,就是被白刃戰擊退。
一邊走一邊自衛反抗,直到深夜才跑回城裏。
這個時候,上校決定應該做些什麽來挽回自己的名譽了,他毅然決然地帶著剩下的騎兵擊退了敵人正在聚集的100名騎兵。
加裏波第還算感到滿意:起碼還不是無恥之徒。
這場血腥的戰鬥,使得大部分的軍官都受了傷。步兵打騎兵,還是比較蛋疼的)整個部隊陣亡了30多人,受傷了55人。市民們爭先恐後地照顧傷員。敵人的傷亡似乎非常慘重。
幾天之後,人們在戰場附近發現了兩個大坑,裏麵埋葬著146具死屍。加裏波第立即致函蒙得維的亞的軍團委員會,他做出了表示:經過這場戰鬥,作為意大利軍團的一員,就是有人用黃金換我這一名譽,我也不幹!
有人認為,加裏波第在聖安東尼奧之戰中是個失敗者。顯然,這就是個扯淡的無稽之談。是一種毫無道理的謬論,你但凡動個腦子想想,200多號人在2000多號人的圍困下,不僅從容作戰,而且敵人的傷亡始終是高於他們的,即使敵人人數眾多,又把加裏波第圍了起來。可實際上卻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
而加裏波第在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在援軍的接應下主動撤離了陣地,這樣子都能算是失敗者的話,那麽其他人呢?真是這場戰鬥,才讓從巴西來的梅迪納將軍得以順利進入薩爾托,沿途沒有任何一個敵人。
幾天之後,意大利軍團再次出城,他們收集了那些犧牲的兄弟的屍體,埋在戰場旁邊的一個坑裏。上麵的十字架寫著:37名意大利人英勇獻身於此,1846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