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小三爺的魚餌
字數:45700 加入書籤
此刻的朱元璋是又驚又怒。
驚的是朱允熥竟然會再次自盡!
他這一生閱人無數,一直覺得自己不可能看錯,朱允熥絕對不會是一個能夠輕易自殺的人!
可如今這孩子竟然懸梁自盡了,這如何能讓他不吃驚?
怒的是朱允熥怎麽能如此脆弱?
如果連這一點點的挫折和壓力都無法忍受,又怎麽可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怒其不爭!
一群人呼啦啦的衝進了華殿,朱元璋一顆心更是撲通撲通亂跳,生怕自己真的看到一根繩子和繩子上那個晃來晃去的身影。
可是瞬間,所有人都安靜了,他們都愣愣的看著眼前這一番景象,全都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覺。
朱元璋揉了揉眼睛,衝著一旁的王景弘問道:
“這就是你說的懸梁自盡?”
王景弘也有點暈,剛才那個小太監明明說朱允熥已經解下了腰帶,而且還脫下了長衫,按照事情的發展,不正是應該將腰帶和衣服一起掛在梁上嗎?
可是怎麽會這樣?
眾人眼中的朱允熥穿著一件小衣,腳邊放著一個盛滿了水的木桶,手裏拿著一塊毛巾,正吭哧吭哧的擦拭著桌子。
他的頭上滿是大汗,顯然是已經幹了很久。
朱允熥聽見了眾人的腳步聲,轉過頭來,不由得也是嚇了一跳。
我去,怎麽會這麽多人?
......他看著朱元璋,詫異問道:“皇爺爺,您怎麽來了?”
說著他又麵帶疑惑的指了指眾人:“你們這是?”
“呃,皇爺爺是坐久了,隨便出來走走,正好在這裏看見你了。”
朱元璋隨口說道,四下打量,眉頭漸漸的皺了起來。
隨便走走?還帶這麽多人?
......朱允熥又不傻,可卻又實在猜不到朱元璋這是要做哪樣,所以隻是麵帶疑惑的看著朱元璋。
“你這孩子,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朱允熥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看著朱允熥問道。
“我想娘親了,所以就來了看看他。”
朱允熥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揚起了手中的毛巾:
“這裏很久沒有人打掃了,所以我來掃掃。”
說到這裏他鼻子一酸,雖然保持著笑容,眼中卻又泛起了淚水,哽咽著說道:
“娘親,她喜歡幹淨。”
朱元璋的眉頭皺得更緊了,看著才打掃了一半的屋子,一股無名的怒衝從心底竄了起來。
就在這時,華殿外傳來了一聲驚呼:
“允熥我的兒,你怎麽如此糊塗,又做傻事啊!”
就隻見呂氏分開眾人,上前一把就抱住了朱允熥,眼中的淚水嘩嘩的流了下來。
朱允熥有些莫名其妙,被呂氏抱著一陣搖晃,腦子更是暈乎乎的,茫然叫道:
“不是,娘親你說的啥呀?啥叫我又做傻事了啊?”
呂氏看著朱允熥手裏的毛巾,頓時有點懵圈,遲疑問道:
“難道你沒有懸梁自盡?”
我去!原來這些人都以為老子自殺了呀!
......朱允熥頓時明白了這麽多人一起跑到這裏來的原因了。
“可是為啥啊?他們憑什麽就認為我要自殺啊?”
他聳了聳肩,衝著呂氏再次揚起了手裏的毛巾,淡淡說道:
“我就是來打掃屋子的。”
“打掃屋子?”
呂氏喃喃道,這才發現好些人都用一種怪異的眼光看著自己,而更讓她膽戰心驚的是,朱元璋的眼神中似乎已經燃燒起了一團火焰。
“這裏是誰負責打掃的?”
朱元璋的聲音裏充滿著冷冽,帶著一股讓人不寒而顫的殺氣。
話音剛落,幾名太監撲通撲通的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道
“奴才一時疏忽,求陛下饒命!”
他們也真是點背,壓根就沒想到朱允熥會鬼使神差的跑到這裏,而且還把皇帝都招來了。
這間屋子不是他們疏忽了,而是他們基本上忘了還有這樣一間屋子需要打掃。
“砍了!”
朱元璋嘴裏冷冷的吐出了兩個字,身後的侍衛們一擁而上,將幾名渾身癱軟的太監拉了出去。
片刻後,屋外就傳來了幾聲慘叫,驚得好些前來看熱鬧的嬪妃們發出了一聲聲的驚叫。
朱元璋麵不改色,隻是冷冷的瞪了呂氏一眼。
“屋子不幹淨了還能打掃,若是一個人的心裏不幹淨了,那可就難以打掃了。”
說完這話,他又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允熥,轉身走了出去。
呂氏欲哭無淚,感覺自己比竇娥還冤!
她一個堂堂的太子妃,怎麽可能隨時關注道一間屋子打沒打掃?
“都是這個壞小子使的壞!”
呂氏看著裝傻的朱允熥,簡直恨的牙癢癢的。
沒錯,在她的心裏,朱允熥就是在裝傻!
這件事情明擺著是朱允熥故意這樣做的,先是裝著要懸梁自盡引來陛下,然後再含沙射影般打掃起屋子來。
“這小子實在是太險惡了,竟然采取這種方式詆毀於我。”
想到這裏,呂氏狠狠的瞪了朱允熥一眼,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一言不發的走了出去。
朱允熥看著眾人驚愕的眼光,心裏也是一陣好笑,口中叫道:
“你們都望著我幹啥,要不一起來?”
嬪妃娘娘們頓時被朱允熥逗得捂住嘴巴嬌笑了起來,幾名太監極有眼力勁的跑了過來,忙不迭的開始了打掃。
朱元璋一路走一路沉吟,良久之後問道:
“你說這孩子今天這是有心還是無意的?”
身後的王景弘立刻搖了搖頭,講真,他現在也搞不清楚朱允熥此舉到底是何用意。
於是他隻能如實答道:“可能是小三爺真的想元妃了。”
朱元璋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歎息道:
“這孩子從小沒娘,性格孤僻,心裏有什麽話也找不到人說,估計是這次朕用力過猛,沒有考慮到他還是個孩子。”
他搖了搖頭,卻又嘿嘿笑道:
“哼,小兔崽子,都特娘的被關在宮裏了,還這麽讓人不省心!”
王景弘花白的眉毛動了動,破天荒的接口道:
“他若是能安安靜靜的呆著,估計也就不是那個小三爺了。”
話音落下,朱元璋哈哈大笑......
.
不出所料,這件事情沒過幾個時辰就傳遍了整個朝野。
淮王府裏。
李景隆冷笑道:“朱允熥這是狗急跳牆了,竟然想到用如此幼稚的方法引起陛下的關注。”
“是啊,可惜為時已晚,他再怎麽鬧騰,估計陛下也就是笑笑,不出意外的話,小二爺不出兩年,定會被陛下冊封為皇太孫。”
一旁的黃子澄接口笑道,神情間很是愉悅。
此刻已經是淮王的朱允炆輕輕撫摸自己蓄起的胡子,卻沒有說話。
因為在他的心裏,朱允熥已經不再是他的對手,相反的,他竟然對這個從小沒娘的三弟興起了一絲莫名的同情。
他衝著議論中的幾人擺了擺手,淡淡說道:“不過是小孩子瞎胡鬧,無需在意,本王既已設立府衙,諸位當多將心思放在這上麵才是。”
此時的他頗有懷王的威嚴,眾人不由得心中一凜,同時躬身說道:
“王爺所言極是,之後無需再來議論這小子了。”
黃子澄卻是眨了眨眼睛說道:“但是陛下既然讓他開辦青樓學院和舉辦青樓大會,我覺得這件事王爺應該大力支持。”
朱允炆自然明白黃子澄話裏的意思,點了點頭,“他是我的三弟,這種事情自然要大力支持了。”
李景隆卻是咯咯笑道:“這種事情他做的越好,就越能體現他不學無術,到最後也隻能是個留戀花場的紈絝皇孫了。”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
朱允炆不悅的瞪了他一眼,他覺得李景隆什麽都好,就是有時候太過張狂。
這個道理誰都知道,用得著這麽明明白白的說出來嗎?
.
朱允熥此刻也已經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始末,差點沒笑抽。
原來這些古代人都這麽喜歡腦補的嗎?
見自己解根腰帶,脫件衣服就以為自己要自盡,那為什麽就不能以為自己要洗澡呢?
不過自己無意間好像又陰了一回呂氏,想起呂氏當時那氣急敗壞的樣子,朱允熥不由得在嘴裏悠悠歎道:
“唉,其實允熥不是個壞孩子。”
他想起了自己和蔣瓛的賭約,頓時站了起來。
青樓學院這種事情,必須要有宋濂這樣的人物參與才行。
狐假虎威也好,拉虎皮扯大旗也好,反正得要個大佬在後麵撐著。否者必然會受到無數人的口誅筆伐的。
被說生源了,到時候一人一口唾沫,估計都能把青樓學院淹了。
他本來想去國子監找宋濂的,但國子監在宮外,他如今可不能隨便出宮,看來隻能派人去請這位老先生了。
想到這裏,他有些犯難。
宋濂絕頂聰明,估計隻要自己一派人去請,他就知道自己想做啥了,到時候絕對會一口回絕。
“算了,還是隻能白嫖了。”
朱允熥在嘴裏嘀咕道,拿起了書桌上的紙筆。
片刻後,他衝著墨跡未幹的那張紙吹了吹,喚來一名太監。
“你去找宋大學士,就說我請他來乾清宮。”
他說著就將手裏的這張紙遞給了太監,再次吩咐道:
“他若不肯來,你把這個交給他,他自然就會來了。”
小太監彎腰接過,急匆匆的走出了乾清宮。
.
宋濂此刻正在家裏悠閑的喝著清茶,宮裏發生的事情他已經知道了,他隻不過是淡淡的笑了笑,並未放在心上。
他如今歲數也大了,自然對兩個皇孫之間的爭鬥沒有了興趣。
對他而言,誰當皇帝都差不多、
再幹個一兩年,他就告老還鄉,一年四季都見不到皇帝一麵,又何必在乎這個問題呢?
隻不過一想到朱允熥,他的嘴角就忍不住一陣抽動。
這小子實在太能鬧騰了,竟然想讓自己幫著他開辦青樓學院。
也不知道他是怎麽想的,這種事情怎麽能做?
這不是要活生生的把老夫一生清譽都毀於一旦嗎?
想到這裏,他隨手拿起了一本書,湊在眼前看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有些無奈的放下了手裏的書,揉了揉有些發澀的眼睛,苦笑道:
“唉,若然是老了,連字都看不清楚了。”
就在這時,下人來報,說宮裏的太監來到了府上,要見老爺。
宋濂愣了愣,卻是急忙站了起來,走出了書房。
“宋大學士,小三爺命奴才來請您去一趟乾清宮。”
太監躬身說道。
“小三爺?”
宋濂一聲輕呼,不用想也知道朱允熥找自己所為何事,頓時是連連搖頭說道:
“麻煩公公回稟小三爺,老夫最近身子抱恙,無法出門。”
太監一聽這話,也並未勉強,卻是從懷裏掏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宋濂。
“這是小三爺命奴才帶給宋大學士的。”
他說完之後便不再言語,沉默的站在了一旁。
宋濂狐疑的接過這張紙,湊在眼前仔細觀看,卻原來隻是兩首詩。
第一首寫著:
“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花不是無情物。”
這首詩寫到這裏便戛然而止,剩下的最後一句卻是一片空白。
“後麵那一句呢,還有一句呢?”
宋濂急聲問道,一副心癢難耐的樣子。
太監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不知道宋濂大學士在說什麽。
於是宋濂的眼光又落在了第二首詩上麵。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錘萬擊還堅勁。”
可惜仍然是隻有三句,最後一句又沒有了!
“難道這是小三爺在給我出難題,讓我對出來最後一句?”
想到這裏,宋濂頓時好勝心大起,他直接坐了下來,盯著手裏的這張紙,凝神細思,陷入了沉默。
他是明代的大儒,被朱元璋譽為開國人之首,與高啟,劉基並稱明初詩三大家,對於詩歌的造詣自然是頗為深厚。
思忖良久之後,他拿起了筆墨,在一張紙上寫下了幾句,可是又搖了搖頭,將這張紙放在了一邊。
然後他又是思忖良久,寫下幾句,嘴裏喃喃自語,搖搖頭,又將寫下的句子扔在了一邊。
如此幾番下來,他有些坐不住了,感覺自己無論怎樣應對都寫不出比較合適的詩句。
朱允熥送來的這兩首詩,分別出自清代的龔自珍和鄭夔,倒不是說宋濂的學造詣不夠,實在是寫詩講究個心境。
宋濂此刻沒有後世這兩位詩人當時的心境,自然也就無法寫出最理想的句子了。
他明知這是朱允熥在釣魚,可偏偏那魚餌又讓他無法拒絕。
“這小子實在太鬼了,竟然想用這一招來引誘自己!”
宋濂在嘴裏歎道,想起了朱允熥當初求他寫雞精招牌的事情,不由得苦笑著連連搖頭。
“算了算了,不能去!”
他在心裏告誡自己,大大的喝了一口茶水,可片刻之後,他又坐不住了,感覺心裏像是有一隻螞蟻在爬一般,癢的難受至極。
看著如此坐立不安的宋大學士,那名太監低垂著頭,心中卻是一陣疑惑:
“小三爺到底是在紙上寫了些什麽,竟然讓宋大學士都亂了方寸?”
砰的一聲!
宋濂將手裏的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衝著太監喝道:“帶我去見小三爺。”
太監應了一聲,當先向外走去,心中卻是對朱允熥佩服到了極點。
乾清宮裏。
朱允熥已經讓琉璃泡好了一壺好茶,又從書架上拿下了一隻精致的盒子。
他從盒子裏拿出兩片水晶,放在了眼前仔細觀察。
“如果那兩首詩都不能打動你,不知道這副老花鏡會怎麽樣?”
朱允熥在嘴裏自言自語的說道,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
他當初看見宋濂看書時的姿態,就發現對方因為年事過高,已經是老花眼了。
於是萌發了替宋濂做一副老花鏡的想法。
水晶是他讓王景弘從內務府幫他找來的,經過自己的打磨,已經具備凸透鏡的初步形狀。
隻不過要成為一副適合宋濂的老花鏡,還需要宋濂試戴,再不斷調整打磨,最終才能完成。
屋外響起了腳步聲,太監帶著宋濂走了進來。
“小三爺,你快說說那兩首詩最後一句是什麽。”
宋濂喘著粗氣叫道。
朱允熥微微一笑,揮手讓太監退了下去,然後給宋濂倒上了一杯茶,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
“兩首詩而已,宋大學士不必如此心急,先喝杯熱茶吧。”
宋濂抓起茶杯,咕咚咕咚的的喝了一大口,又止不住連聲叫道:
“你快說,那最後兩句到底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