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章 譽王受罰往北地
字數:3487 加入書籤
此時殿外還有一個人被侍衛攔著不讓進入殿中。
吵鬧聲還是傳到了衛啟的耳中。
“陛下!容臣進去與父一同受罰!”門外攔著的也不是別人,正是譽王的獨子衛江,此人秉性忠貞孝義,武藝在四品,使得兵器是三頭叉,年紀比衛啟稍小,主要負責屯田。
“放他進來。”衛啟的聲音傳到門外,侍衛們放下兵器讓衛江進去殿中。
衛江大步跨入立刻跪下“罪臣衛江臣叩見陛下。”
“你又有何罪啊。”衛啟轉過頭問道。
“臣的父親麵對胡人不戰而退,這樣的罪過兒子也理應同罪。”
“好了,都起來吧。”
衛江扶起譽王,衛啟看著自己的叔父和堂弟,心裏也不是滋味。
“叔父,我們衛家宗室可就剩我們兩家了,朕不當著百官的麵處置你已經是對你格外開恩了。”
譽王年紀雖已不小,但是眼中的淚光卻閃爍個不停。
“陛下,罪臣想和父親再去北境戍守,如若邊地再有險情,我與父親定當以死拒守,絕不後退。”衛江堅毅的神情讓衛啟選擇了相信。
“既然如此,那朕就罰叔父你封地減半,你們父子兩個一起去北境,屯田戍守去吧。”
“罪臣叩謝陛下天恩。”父子二人趕忙跪下謝恩。
“衛江,帶你父王去看太醫吧,等身體無恙再啟程去邊地吧,叔父,北地寒涼,保重!”
衛啟是個優柔寡斷的人,內政處事不決,更沒辦法狠下心來重罰自己的親叔父,這也是司馬家逐漸放縱籌劃陰謀的原因。
邊地大勝的消息也迅速傳遍整個宮內,修竹苑裏的婷貴人得知消息後,心中更加不滿,原本她整天祈禱著三皇子能被胡人斬殺,現在卻大勝而歸,婷貴人覺得自己的皇後夢、兒子的儲君夢都已經走遠了。
衛宣在書房的暗閣裏磨箭頭,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趕忙出來關閉暗閣機關,拿起儒宗的書開始假裝讀書。
“宣兒,邊地的消息傳回來了。”婷貴人準備來刺激一下兒子,能夠讓他奮發圖強。
“那三弟他們得勝而歸了?”
“是大勝,胡人折損大半。”
衛宣聽到北地打了勝仗心中還是高興的。
“你三弟打了個大勝仗,你有何高興的?”
“母親,胡虜殘忍,如若不勝,那百姓危矣,衛國危矣。”衛宣此時心中放的了國與百姓不是因為他心胸寬廣,而是他最近發現自己射的箭終於可以稍微穿破鎧甲,心情十分高興。
“再怎麽危矣也不關你的事,等你成了儲君你再憂國憂民,現在你三弟又立軍功,你的處境會更加危險,自古生在皇室帝王家,都是爭鬥不休,流血不止的。”婷貴人的話,衛宣自己心裏也清楚,隻不過他暫時也不知如何能獲得自己父親的賞識。
“你這次要是也隨軍出征立軍功就好了。”婷貴人感慨著。
“母親,現在亂世之中立軍功的機會肯定會有的。
“如今天下三分,中原三國暫時應該沒有什麽仗打了,胡人也應該暫時沒機會了,蜀地的蠻人有丁氏,隻有倭寇大舉入侵或許你才有機會立個戰功。”婷貴人挨個分析著。
“母親,孩兒有時覺得儲君的位置不要也罷,我就得快封地也過得逍遙。”
衛宣口中突然說出了自己腦子裏這是忽然冒出來的一個想法,婷貴人卻心頭一怔。
“胡說,你學了這麽多的儒學,不知道要上進嗎?不知道要把儒學融入到治國安邦中嗎?”
“兒臣知錯了。”衛宣隻能無奈低頭認錯。
“你千萬別再你外公身邊時說出這樣的話,否則你會傷了整個司馬家的心。”婷貴人的話讓衛宣心裏起了些抵觸。
衛宣自幼不準被習武,隻能被灌輸些儒家的倫理綱常,仁義禮智,自己想習武卻隻能偷偷躲在書房的暗閣裏練習臂力,進而拉弓射箭。
如今已過數載,他雖然不會刀劍,但是箭術高超,隻是在選用不同材質的箭頭進行打磨,他期待這自己能夠磨出一種屬於自己的羽箭,再百步穿楊射穿敵人的盔甲。
不過他自己的實力隻有自己一人知道,其餘人皆不知曉,他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一鳴驚人的機會,不過目前看來自己的弟弟卻先聲奪人,立下戰功,自己的心裏也是有些嫉妒。
程旭率領凱旋的大軍一路上受到了百姓們的夾道歡迎,百姓們有的拿出煮好的雞蛋,有的拿著烙餅,還有的拿著一些果子。
程旭下了軍令不得拿取百姓之物,整個軍隊都嚴格遵守,有些實在執拗的百姓,程旭就讓人給些錢財才能吃百姓的東西。
“二殿下,這些百姓就是衛國軍隊的支柱,有他們在衛國就不會滅。”程旭頗為感慨的說著。
“舅舅,這我知道,我讀書不多但也懂得君舟民水的道理。”衛戈說完就從錢袋中取出一些錢財換了些果子,自己嚐了一個覺得脆爽可口過後就分給了眾人。
“舅舅,接著,鶴玄兄弟,這是給你和幾位師父的。”
與出征前的狀態相比,此時新軍從上到下都是放鬆愉快,一路上看到有還在地裏勞作擦汗的農人,也有挑著擔子跟人換東西的貨郎,還有一些搭建在路邊的小酒家。
丁鶴玄騎在自己的白馬上處看著眼前的煙火氣和在邊地時看到被屠殺的百姓簡直是兩個人間,他摸了摸自己的白馬“追風啊,這次辛苦你了,跟著我一起上陣殺敵。”
“你怎麽又給馬改名字了,它怎麽又叫追風了。”三師父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丁鶴玄一想確實前前後後給這匹汗血寶馬起了一些名字,但是又不知道哪個合適。
“追風,你要是喜歡現在這個名字就交換一聲,我以後就不給你改名字了。”
剛說完白馬“嘶”了一聲。
“真是匹好馬。”三師父由衷的感慨。
經過白天一整天的行軍,程旭下令全軍休息一夜,大軍休整一夜再趕路,時間是與預計的也沒有多大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