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大師姐(十五)(師徒關係)
字數:6235 加入書籤
相比起來時一眾宗門弟子對身為帶隊長老的戚月好奇敬畏之心居多,回來時就已經熟悉多了,畢竟五十名參加試煉的弟子,多半是被她出手救下帶出秘境了。
而事實上,這個比例已經算是不錯的了,這一屆的弟子質量還是可以的。
大概是程嘉表現的並不高冷,那些弟子們也願意主動親近她,於是有來向她請教劍道的,“戚師叔,離水劍訣之中的藏拙於巧,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這一句該做何解?”
還有溫柔體貼送禮物的,“戚師叔,我新做了一條發帶劍穗玉墜,不知您喜不喜歡?”
偶爾連奇奇怪怪的問題都有,“戚師叔,聽聞您是錦鯉轉世,想問一下怎麽才能提升運氣……”
等到下了雲舟回到宗門後,程嘉都不禁鬆了口氣,感歎道當保姆帶小孩果然很麻煩。以後就算是申請宗門任務,還是挑下山斬妖除魔之類的吧。
但就在秘境試煉結束後不久,宗門內發生了一件驚天大事——澹台明決意要脫離問劍峰。
起初眾人還以為是謠言,沒想到僅僅是幾日的工夫,澹台家族的人都專程從蓬萊遠道趕過來了,據說正是為了此事。
畢竟修仙界哪怕有過類似的例子,那要麽是欺師滅祖叛出師門,要麽是犯下大罪被宗門除名,在重視傳承的修仙界,師徒關係可不是那麽容易能斷絕的。
遠在丹霞峰的程嘉,聽聞這個消息也有些驚訝。
原劇情裏麵可沒有這一出,而回想起上次在蒼山秘境見到澹台明,曾經表現桀驁驕傲的少年,看起來的確變得苦大仇深了許多。顯然這些年過的並不如意。
但饒是她也想不到,澹台明居然能做到這般決絕,如壯士斷腕一般地選擇和瓊華真君斷絕師徒關係。
這影響的可不止是澹台明一個人,甚至還有澹台家族與長青宗兩方。
而隨之傳出來的八卦流言,倒讓宗門不少人能理解了,反而還有些同情澹台明。
“聽說瓊華真君將他那個小徒弟寵上了天,極品法寶說給就給了。反觀澹台明天資再高,也沒有被瓊華真君用心教導過幾日,這些年來都是如此。”
“瓊華真君那小徒弟不過是個偽靈根,資質悟性差得很,若不是有瓊華真君不斷為她尋來許多天材地寶靈丹妙藥提升資質,哪裏能到得了築基。而且實力也是一般,澹台明在秘境裏為保護她還受了傷。”
“如果沒有她,以澹台明的天資能得到瓊華真君的全心全意教導,修為實力定不至於此。”
“要我說啊,還是瓊華真君偏心太過,不喜歡天資出眾的弟子,偏偏寵愛一個偽靈根的廢物。”
“我看瓊華真君與他那小徒弟恐怕關係就不一般,聽說連住的地方都緊挨在瓊華真君的洞府邊上,說不定名為師徒,實際上徒弟早就不知廉恥地勾引師父了。”
最開始澹台明向宗主提出請求時,後者震驚之下,也還不好處置此事,澹台明到底不是什麽尋常弟子。結果回過神來,就見宗門內的流言愈演愈烈,還往越來越難聽的方向發展了。
澹台明雖不是家族的第一繼承人,但在蓬萊也是上下眾星捧月長大的,本以為將他送進長青宗拜入瓊華真君門下成為親傳弟子,假以時日必能成為一代劍修強者,乃至下一代問劍峰峰主。
誰能想到澹台明絲毫得不到瓊華真君的重視,在問劍峰的待遇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偽靈根的弟子。
澹台家族知曉後早就不滿了,若非澹台明還有些執念,不肯輕易放棄,在問劍峰苦苦堅持了這幾年,澹台家族早就想方設法將他接回去了。
澹台明的執念真正破碎,還是因為秘境試煉見到了戚月,無論是高不可攀的修為地位,還是那一劍的驚豔震撼,仿佛都讓他徹底地清醒了過來。
他昔日崇拜仰慕瓊華真君,看不上其他人。
但現實卻是除了瓊華真君,還有其他甚至更為出色的劍修強者,原就是他錯了。
而固守著這個錯誤而蹉跎在問劍峰的他,也早已落後他人許久了,何嚐不可笑。
自認為清醒之後,澹台明立刻求助於家族幫忙,這個問劍峰他反正是待不下去了,說到底他也是人人捧著哄著事事順心長大的天之驕子,何必要留在這裏低人一等,受盡冷遇。
澹台家族雖比不上長青宗這樣的頂級仙道宗門,但也是一方顯赫的修仙世家勢力,為能解除師徒關係而占據道德至高點,少不了誇大幾分,那些傳播的流言八卦,有的雖不好聽了些,但十有七八卻是有跡可循的,倒也不是什麽憑空捏造。
至少在他們眼裏,自家天資出眾的公子怎麽可能比不上一個偽靈根的廢物。
當然是歸咎於瓊華真君故意偏心上。
這件事最終沒有折騰多久,在澹台家族付出了一定代價後,終於順利地讓澹台明與瓊華真君解除了師徒關係,同時銷去了宗門弟子簿上的姓名,讓其隨家族的人回蓬萊修行。
而澹台明臨走時,不知出於何種心理,還想去見一見戚月。
結果被丹霞峰的人告知戚師叔正在閉關,不便打擾。
澹台明心中有些失落,他總覺得自己似乎有些什麽話想同戚月說。
負責來接他回去的家族長老也聽聞過這位長青宗的劍道天才,才二十幾歲便已是金丹大圓滿了,這等修煉速度堪稱非人,無出左右,論聲名早已勝過昔日的瓊華真君。
自家小公子雖與問劍峰惡了關係,但若是能與這位交好,倒也不算損失了。
其實澹台家族這次敢與瓊華真君撕破臉,除了出於維護自家小公子之外,另一原因則是他們知道瓊華真君上一次重傷至今還未見好。
畢竟這些年裏,澹台家族看在瓊華真君是自家公子的嫡親師尊份上,沒少送些天材地寶補品靈藥來問劍峰,幾次下來也知曉瓊華真君現在的大致實力不如全盛時期。
而澹台家族怎麽說也是有兩三位元後真君坐鎮的,其中一位老祖還是澹台明的嫡親祖父,在家中最為喜愛這個小孫子。澹台明不願意留在問劍峰,也是有靠山撐腰,沒什麽可忌憚的。
唯一擔心的也就是長青宗的態度罷了。
好在他們占理,又願意讓出東海幾處上品靈礦脈這等實打實的利益給長青宗,這事才輕鬆解決了。
聞言澹台明隻是搖了搖頭,“我與她見麵並不多,隻是欽佩她的劍道。”
不知不覺中澹台明敬佩仰慕的目標已經微妙地轉移到了戚月身上,但更多是想要競爭甚至是超越她的目標。澹台明自認在問劍峰耽誤了幾年,但以後定能奮起直追,不輸於戚月。
長老也安慰澹台明道:“公子天資上乘,又得老祖寵愛,等日後再覓良師,定然能成就劍道金丹還有元嬰。”
澹台明點了點頭,最後回頭看了一眼丹霞峰還有整個長青宗,歎道:“我們回去吧。”
閉關倒也不是什麽說辭,但程嘉也確實不太想見澹台明,她與對方又沒什麽交情,也更不想被牽扯進這些事裏。
若是換成原主,應該會有不小感觸吧。
旁觀這一出後,程嘉摸了摸下巴,說實在的澹台明受的委屈,又如何能比得上原主當初的,可是看到的人卻不多,也無人會替她宣揚。差別隻在於原主沒有他那般顯赫的家世。唯一可以依靠的宗門,也會更加偏向瓊華。
澹台明可以毫無顧忌地與瓊華真君鬧翻,甚至強行解除師徒關係,而原主卻不能,她以孤女之身拜入長青宗,受盡宗門庇佑和修仙資源供養,所受的教育亦是尊師重道,為師門貢獻付出,又怎能想到離開師門這樣於她而言大膽妄為的念頭。
但人生在世,靠不了家族親人師長,也可以靠自己。
這樣一想後,程嘉果斷選擇繼續閉關修煉,她本來還不急著結嬰的,但眼下這個時機卻是很合適的。
這個時機好就好在,大概沒什麽人關注程嘉吧。
哪怕澹台峰離開了問劍峰,甚至隨家族的人回蓬萊去了,但此事在宗門留下的餘波依舊不小。
澹台明以及澹台家族達到了他們想要的目的,宗門也得到了不少好處,畢竟澹台明雖然出色,但也隻是一個築基弟子,對宗門影響並不大。
和實實在在的利益相比更算不得什麽了。
至於唯一受損的,那可能就是瓊華真君的名聲了。
哪怕雙方對外說的再好,什麽因為家族需要,讓澹台明回歸蓬萊不便在宗門修行,但既正式脫離師徒關係,便已是狠狠打了瓊華真君的臉。
此事在修仙界傳揚開來後,更是流言蜚語不少,
有說瓊華真君性情刻薄冷酷,以致於連澹台家族的小公子都不堪忍受再繼續當他的徒弟。
還有聽了些流言便認為是瓊華真君與自家女徒弟有私情,有悖人倫等等。
眾口銷金,積毀銷骨,哪怕瓊華真君是元嬰修士,那些修仙世家大族不敢將自家的孩子送過來了。
而長青宗這邊,宗主對瓊華也是不滿惱怒的,宗門千挑萬選出來天資稟賦上佳有資格傳承問劍峰的弟子,瓊華竟是不管不問,冷落在一邊。若是單純養傷倒還能理解,但他卻又偏心寵愛另一個徒弟。
而偏偏澹台明回到家族後沒幾年,就在家族老祖的護持下成功結丹,才二十來歲的金丹修士,放在修仙界稱得上是難得的天才了。這也令瓊華真君的名聲更加雪上加霜。
外界或許承認他是劍修強者,但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師尊,那就兩說了。
連宗主都有些後悔之前放澹台明離開宗門了。
又是一年宗門大選,但鑒於瓊華如今的名聲,又有澹台明的前車之鑒,無人敢拜入問劍峰。至於能不能在凡域找出一個如戚月那般劍道天賦出色的弟子,那更加是妄想。
再這樣下去,恐怕問劍峰都要人丁凋零了,無人可繼了。
宗主一狠心,直接對瓊華下了最後的警告,“若是不能教導出足以傳承問劍峰的弟子,那恐怕你也擔不得問劍峰峰主之位了。”
培養下一代弟子本就是每位峰主應盡的重要職責,在這點上,瓊華已經嚴重失職了。
宗主倒也不想說的太絕,他甚至都想好了,瓊華現在不好的名聲一半因為澹台明,一半是因為他那個寶貝徒弟雲襄。
所以不如幹脆打發雲襄出去曆練,若是修為不行那便安排去凡域,這樣也能平息澹台家族些許怒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而瓊華也可以全部心思用在挑選教導新的傳承弟子上,少則一二十年,多則四五十年就夠了。
反正於修仙之人而言,時間算不得什麽。
長青宗宗主是一個看重利益實際之人,他所願意優容以待的,要麽是如瓊華、戚月這等資質絕佳代表宗門未來的天才強者,要麽差點也是澹台明這等出身顯赫家族勢力雄厚的仙家子弟。
而雲襄兩邊都不沾,以往是宗主不將一個小小的普通弟子放在眼裏,隨便瓊華如何寵愛她。
但現如今她的存在既然已經影響到了問劍峰的名聲,那他就不得不逼著瓊華處置她了。
瓊華聽了沒有說話,冷冷沉默著回去了。
宗主以為他是聽進去了,稍感欣慰。
僅僅隔了幾日,宗主沒等到瓊華將人安排送去凡域,反而等來他說要與雲襄結為道侶,也就是說寧願舍棄問劍峰峰主之位,也要保住雲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