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亂石穀一
字數:4923 加入書籤
平底在更裏邊,要是開成水田,灌溉也是個問題。,
所以除了挨著河邊有兩塊水田,其他要麽草地,要麽就是旱地。
回到村裏的小橋,沿著小河溝,朝西邊走一公裏多點。
順著這條小河溝走,這是下到亂石穀裏麵的唯一通道。
這方向的兩邊都比較平坦,所以基本都是水田,幾百畝。
這也是為什麽村裏的水田,都在西邊的原因。
就這樣,誠鑫帶著啊黃,沿著小河溝邊上,朝亂石穀去了。
老輩的說,往前幾公裏過後,這小河溝的水,形成了幾百平方的小湖。然後就被周圍的沙地給吸收了。
不過這吸水的量有點大啊?不知到防不防側漏。哈哈哈哈哈。
整片能看得到的穀底,就像一片生命的禁區,基本看不到動物,就地上可能很久才能看見一兩隻昆蟲。
就連河溝兩邊,也就隻有一點點雜草而已,不像上麵,還長著各種小樹。
亂石穀,亂石穀,當然裏麵有很多石頭呢,長相千奇百怪,而且屬性各有不同。
有的石頭脆弱的厲害,用手一捏,就能從上麵掰一塊下來,甚至小一些的能攔腰折斷。
當然,有脆弱的也有堅硬的,有的石頭,就像花崗岩一樣。
你就是用鐵釺加錘子使勁往上鑿,也得費老大的勁才能弄下一塊。
看著眼前的景象,誠鑫有一種觀點,他覺得,可能傳說沒有錯。
這一片地方,在不知道什麽年代,可能就是一片海洋或者是海湖,或者是死海鹽湖。
你看看這沙地,還有那些看著就像珊瑚礁一樣的風化石,再加上傳說,所以誠鑫才有這種想法。
畢竟傳說也不可能空穴來風不是?就比如山海經,上麵的很多東西,現在都能找到相似的。
更何況,哪裏有山穀會像著亂石穀一樣,地麵全是沙地?
而且,這沙地是鹹的,從很久以前,村裏人就在這沙地裏熬鹽巴了。
村裏人趕著牛馬車,帶上幾塊布和水桶,在這山穀的小河溝不遠地方,用桶裝一些水,然後往裏鏟沙。
等差不多比例後攪拌,然後呢,用布把加有沙子的水經過幾層布的過濾,然後得到一些渾濁的鹹水。
這些渾濁的鹹水裝滿幾個桶後,就趕著車回家。
在經過用燒的木炭慢慢過濾一下,得到比較澄清的鹹水,然後就放大鍋裏進行熬煮了。
等水幹了,鍋底就是一層鹽。
也就是拿來喂牲口,畢竟牛馬這些要吃鹽的,村子周圍也沒有鹽礦石給他們舔不是?
至於人,那就沒有人會吃這種鹽巴了,都是買外麵的加碘鹽,畢竟大脖子病可不是鬧著玩的。
聽說在古代,村裏還組織人熬煮鹽巴,販賣私鹽。
不過都是小量的,並且偷偷摸摸的,怕被別人發現了眼紅。畢竟那個時代,人不如狗。
後來隨著解放,鹽不值錢了,也沒有在熬鹽了。
還有幾個原因,這讓誠鑫不得不往這方麵猜想。
有專家說過,在遠古,這山城一帶也在海裏,不過隨著地質地貌的變化,這片地才露出海麵。
在誠鑫下亂石穀山的那條山脈,如果不往下走,沿著山體在前行幾公裏,就有一斷比較低的山體。
比村裏最低的小河溝還要低大幾米呢,朝外也是幾十米的懸崖,就像一道水壩一樣。
不過長度不到一千米,寬度也有幾百米,上麵光禿禿的,連泥巴都沒有一塊。
然後這懸崖下麵有個大水坑,好像瀑布衝擊的一樣,現在裏麵也全是淡水,從兩座山脈上遊流進去的。
畢竟兩座山脈中間的山穀裏,也有一條小河溝。
至於流向何方,誠鑫也用現在的衛星地圖查看了一下,從山城流向貴省,在到H省邊界內,然後流向G西省,最後在G東省流入南海。
全長多少沒有人測量過,水流量也不是很大。
外加都是在偏遠的山林地帶,也沒有人太關注著條小河溝,也就好奇的誠鑫,用衛星地圖查了一下。
回到亂石穀,這亂石穀在村裏還有一個叫法,那就是陰陽穀。
為什麽有這麽一個叫法呢?這就得從亂石穀特殊的環境來說了。
這亂石穀,在從村裏下到穀地前麵四五公裏的地方,就有一座山。
說是山,但那是在穀低看,也沒有村前的小河溝高。
這座山很大,山體兩邊都是斜坡,在斜坡盡頭,就是幾十米高的懸崖了,高的地方一百米都不止。
這座山,把整個亂石穀差點分成了兩座山穀。
好在兩頭都有一片廣闊的地方,沒有被山體分開,不然就是兩座峽穀了。
整座山,最寬的地方達到四五十多公裏,最窄的地方也有十好幾公裏呢
長度那就更不用說了,延綿四百多公裏,整體算下來,麵積將達到接近一萬多平方公裏
如果按一萬平方公裏換成畝的話,那得起碼得有一千五百萬畝,隻多不少
這些在百科上有介紹,所以誠鑫才知道這山有這麽大。
隻不過可惜啊,雖然上麵的地比較平整,可是都是輕度鹽堿地,而且沒有發現淡水資源,所以也開發不了,不然絕對有人去開發這裏。
況且,這最近離村部這邊也有五公裏多,中間深度一百多米,也沒有那個技術架橋過去不是。
傳說很久以前,有村民覺得這麽大一座山,山上絕對有好東西。
所以找了一處最低,而且好攀爬的地上爬了上去,好在上麵找名貴藥材,或者值錢的東西。
結果就是這村民差點死在上麵。
帶著幹糧找了幾天,除了一些在這鹽堿地上生長的雜草,其他毛也沒有。
而且這雜草還是這一點那一點的,除了這些,全是幹巴巴的土地。
他連淡水都沒有找到,要不是最後在幹糧塊吃完之前,選著下來了,他絕對得死在上麵。
畢竟要是餓著肚子,那攀岩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
“啊黃,別亂跑,跟著我。
誠鑫叫了一下啊黃,然後就開始打量是了周圍的環境了。
周圍是什麽樣的一種環境?
向西走了接近兩公裏,前麵百十來米就是山破了,小河溝也終於轉變了方向,順著右邊長斜坡,朝著亂石穀而去。
這長斜坡也是鹽堿地,不過小河溝流經地。長著各種各樣的植物。
這些是整片黃坡,植被最茂盛的地方了。
應該是周圍的鹽堿,被小河溝的河水衝刷幹淨了吧。
沿著這下坡,往前走了六七百米,誠鑫和啊黃終於來到了亂石穀地。
也就是原來人多的時候,大家在那邊種點麥子玉米,或者喂豬的大油菜。
小河溝雖然從東邊流過來的,但是東邊沒有水田,主要是河溝的兩邊,一邊是草地,一邊是越來越高的坡地。
很簡單,一山穀,二石頭,三沙地,四雜草,五有風,然後就沒了,不對,還有小河溝流向山穀深處。
不過,小河溝的水,在進入山穀後,會變得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幾個地方下去,幾百米的斜坡過後,就是幾十上百米高的懸崖。
這懸崖雖然不是筆直的,不過沒有八十度也有七十度,所以,根本沒路下去。
因為,想要下亂石穀,不管是村前,還是村東邊。
在下亂石穀之前,都是一片下坡的灘塗,幾百米長,上麵是一些沙石,長了一些零零散散的野草。
而沿著小河溝從西邊下去呢,那邊就是長下坡,不算太陡峭。
幾百米寬的斜坡直接進去穀底,村裏的小河溝,就從這斜坡流入亂石穀,沒有啥瀑布什麽的。
(a)